1.有关柳的诗句
天净沙 春 无名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寒食 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绝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关于柳的诗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
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盛烟柳满皇都。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城外看风满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梦断香销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沈园)
咏 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秦观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李白
倚栏凝望,暗牵愁绪,柳花飞趁东风。——欧阳炯
3.有关“柳”的诗句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昔我来者,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诗经.采薇)
8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贺知章)
9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 (竹枝词 刘禹锡)
4.关于“柳”的古诗
采 薇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注]《诗经·小雅·采薇》写的是出征士兵保家卫国怀念亲人和乡土的情思,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以杨柳作为意象的最早的一首诗。其大意是:当初我们出征啊,杨柳飘拂依依;如今我们归来啊,却是雨雪漫天纷飞。
咏 柳 [宋]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有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如梦令 《红楼梦》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此词是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史湘云所写的“咏柳”词,读来别有生趣。
鹧鸪天 咏柳
意在闲闲
雨过新晴五月天,一时光景尽清妍。
笼烟流翠添娇态,间有蝴蝶舞蹁跹。
柳腰瘦,叶眉欢。也挽人臂也拂肩。
前人惯作离情诉,我今翻成妩媚篇。
[注]这是一位网友所写的“咏柳”词,有古人遗风,更具时代新意。
带柳的古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陆游《马上作》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5.关于柳的诗句及含义鉴赏
一、“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周邦彦《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如周邦彦词中提到的“隋堤”,还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桥)即是。
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现成的,几乎当时有点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在古代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与“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相关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
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
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
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
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
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
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
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三、“折柳”之乐曲 “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还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折杨柳枝》这支曲子。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
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题咏柳,以。
6.带有"柳"的诗句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烟柳断肠处”
“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此桥,折柳赠别”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西城杨柳弄轻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一丝柳,一寸柔情”
“杨柳依依”
“依依离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离别。”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戈江村柳拂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煞渡江人。”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别酒半酣。”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烦恼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草色青青柳色黄流。”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人言柳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柳丝挽断肠牵断。”
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称。若待上林花似景,出门俱是看花人。”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
7.关于有柳字的诗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 《寒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