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孝的诗句及翻译

1.论语中写“孝”的句子并翻译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说话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做到这些之后,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如果多年不改变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4、梦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译文:梦懿子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不要顶撞父母,不要违抗父母的意愿。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为子女的疾病担忧,子女少生病也算是孝了。

扩展资料:

《论语》中的“孝” 

孔子认为儿女的孝不应仅限于供养父母,让父母有吃有穿,而是应该对父母抱有一种纯乎天然的敬爱之情。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吃穿用度,而是发自内心的慈爱。以敬爱报慈爱,是非常合理的。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就已有“孝”字。在“百善孝为先”这样的传统价值观浸润下的中国人,对“孝”推崇备至。

《论语》对中国人“孝道观”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论语》中共有约二十条与“孝”有关的论述。

2.孔子论语中关于“孝顺父母”的句子和翻译

春秋·孔子《论语》中关于“孝顺父母”的句子为: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白话释义: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扩展资料: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

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3.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和解释

论语为政第二 【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

(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

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

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原文】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注释】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

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

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原文】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2)养:音yàng。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

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

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

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

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4.古文:孔子论"孝"翻译急~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注释】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

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

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

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原文】2、子曰:“弟子入则孝①、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论语•学而篇》【注释】 ① 弟子:此指年纪幼小的人.②文:指古代文献.【翻译】孔子说:“弟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了.”【解读】 “入”“出”互文见义,意即不论是“出”,还是“入”,都要讲究“孝”“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三句紧随,一气呵成,鱼贯而下,语势自然.孝、悌、谨、信、爱、仁,孔子从六个方面告诫弟子.以“孝悌”为根本,“谨”“信”“爱”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核心,以“仁”为奋斗目标.学习应是广义的,不仅仅限于学习书本知识,首先是学做人,其次才是“学文”.孔子教育学生,要求做人在前、读书在后;进德在前,修业在后.这段话表现了孔子为“学”的基本思想.姴秱憗啶弑 2014-10-02。

5.古文:孔子论"孝" 翻译 急~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6.紧急

孔孟对孝的观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孝敬名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欧洲)

●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国) ●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

●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 ●母爱最高尚(德国)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女是娘的罗裙带 ●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国) ●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英国) ●母勤女懒(日本) ●喧骚之母,必养成懒惰的子女(拉丁美洲) ●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父亲是大自然规定的银行家(欧洲)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 ●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伯·罗索)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忒壬斯) ●没有几个父亲对子女是关心备至的,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金钱更加关心(切斯特菲尔德) ●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米南德) ●在批评父辈狭隘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忘记他们的深沉----(福尔克斯) ●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欧洲)

7.古文:孔子论"孝" 翻译 急~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文】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

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

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

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

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8.【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和解释越多越好

论语为政第二【原文】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释】(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2)无违:不要违背.(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4)御:驾驭马车.(5)孟孙:指孟懿子.【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评析】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原文】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注释】(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评析】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原文】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注释】(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2)养:音yàng.【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评析】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原文】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注释】(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评析】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孔子关于孝的诗句及翻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孔子关于孝的诗句及翻译

诗句

关于醉的五字古诗句

阅读(5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醉的五字古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醉字的诗句,关于醉的诗句,求有醉字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诗句

关于苗族早晨的诗句

阅读(4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苗族早晨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苗族的诗句,赞美苗族的诗句,关于早晨的诗句。仙境的苗寨作者:蓝计苗寨美,美得让人羡,伸手,蓝天白云仿佛触手可及;低头,连绵葱郁峡谷尽收眼底;远眺,白墙青砖苗家民居鳞次栉比;细瞧,错

诗句

还有哪些关于季节的诗句

阅读(3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还有哪些关于季节的诗句,内容包括带季节的诗句,关于季节的诗句春夏秋冬,关于描写季节的诗句。1. 关于春季的诗句:《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诗句

关于回家团员的诗句

阅读(3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回家团员的诗句,内容包括中秋节不能回家团圆的诗句,描写春节不能回家团圆的诗句,关于家人团聚的有名诗句。举例1《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举例2《

诗句

关于小学励志的诗句

阅读(41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小学励志的诗句,内容包括小学励志诗词大全,小学生励志名言警句,小学生励志名言名句。精选小学生励志古诗词: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

诗句

关于新学期的古诗句

阅读(4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新学期的古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新学期的古诗,关于新学期的古诗,关于“开学”的古诗。关于新学期的古诗有:《四时读书乐•春》【元代】翁森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

诗句

古诗中关于头发的诗句

阅读(3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中关于头发的诗句,内容包括古诗中诗句是描写头发的,关于头发的古诗,关于头发的古诗句。男性头发诗句:《赠溪翁》唐·王建-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伤春》宋·陈与义-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句

关于公开认错成语诗句

阅读(3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公开认错成语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认错的成语,有关于表达认错道歉的诗句,描写认错的词语。【成语】:引咎自责【解释】: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成语】:负荆请罪【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诗句

关于秋季落花的诗句赏析

阅读(51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季落花的诗句赏析,内容包括描写落花的诗句和赏析,关于秋天落花的诗句,秋天落花的诗句。白头吟 李白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闻王昌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少年行其二 李白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

诗句

关于歉让的诗句

阅读(33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歉让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谦让的诗句,有关于表达认错道歉的诗句,有关谦让的诗句。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清纳兰

诗句

王勃写的关于瀑布的诗句

阅读(4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王勃写的关于瀑布的诗句,内容包括写瀑布的诗句是,关于瀑布的诗句,描写瀑布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冯

诗句

关于父女和好的古诗句

阅读(885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父女和好的古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父女感情破裂”的诗句,父女感情破裂的诗句,诸位有没有关于“父女情意”的诗句。父爱如山山崩裂,女情似水水迷蒙。解释:父爱像山一样但是山却崩坍了,女儿的感情像水一样但是水却很浑浊作者

诗句

关于花的诗句

阅读(34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花诗词大全,描写花的句子大全,描写各种花的诗大全。寒菊 / 画菊朝代:宋代作者:郑思肖原文: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朝代:唐代作者:元稹原文:

诗句

关于勤奋读书的经典诗句

阅读(5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勤奋读书的经典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努力学习的诗句,有关勤奋学习的诗句,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劝学》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

诗句

关于醉的五字古诗句

阅读(5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醉的五字古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醉字的诗句,关于醉的诗句,求有醉字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诗句

关于苗族早晨的诗句

阅读(4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苗族早晨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苗族的诗句,赞美苗族的诗句,关于早晨的诗句。仙境的苗寨作者:蓝计苗寨美,美得让人羡,伸手,蓝天白云仿佛触手可及;低头,连绵葱郁峡谷尽收眼底;远眺,白墙青砖苗家民居鳞次栉比;细瞧,错

诗句

还有哪些关于季节的诗句

阅读(3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还有哪些关于季节的诗句,内容包括带季节的诗句,关于季节的诗句春夏秋冬,关于描写季节的诗句。1. 关于春季的诗句:《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诗句

关于回家团员的诗句

阅读(3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回家团员的诗句,内容包括中秋节不能回家团圆的诗句,描写春节不能回家团圆的诗句,关于家人团聚的有名诗句。举例1《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举例2《

诗句

关于小学励志的诗句

阅读(41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小学励志的诗句,内容包括小学励志诗词大全,小学生励志名言警句,小学生励志名言名句。精选小学生励志古诗词: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

诗句

关于新学期的古诗句

阅读(4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新学期的古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新学期的古诗,关于新学期的古诗,关于“开学”的古诗。关于新学期的古诗有:《四时读书乐•春》【元代】翁森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

诗句

古诗中关于头发的诗句

阅读(3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中关于头发的诗句,内容包括古诗中诗句是描写头发的,关于头发的古诗,关于头发的古诗句。男性头发诗句:《赠溪翁》唐·王建-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伤春》宋·陈与义-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句

关于临秋怀念旧友的诗句

阅读(52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临秋怀念旧友的诗句,内容包括怀念旧友的诗句,说十句关于秋天怀念的诗句,关于秋天怀念的诗句。关于怀念旧友的诗句包括:唐代王勃《寒夜思友》原文: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译文:白云隔断远游的我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