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海的历史文化诗句

1.南海历史文化有关的名人诗词有那些

伦文叙(公元1466—1513)字伯畴、号迁冈。

明代南海黎涌人。自幼家贫失学,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

因性聪敏而又勤学,每试必列前茅。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辍学,但仍一面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

弘治二年(1489)23岁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弘治十二年(1499)33岁时在京参加考试,列第一(会元),跟着参加殿试,又名列第一(状元),遂衣锦还乡祭祖,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下狱。

后来平反昭雪,官服翰林院编撰之职。正德元年(1506)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忧没有上任。

正德五年(1510)恢复翰林原职,先后充经筵讲学官及右谕德、翰林院侍讲等职。曾参与修玉牒(皇帝族谱)。

正德八年(1513)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卒于京师,享年47岁。 李子长 李子长(1436-1526)明朝著名画师。

名孔修,顺德大良人。善禽畜,虫鱼、山水、花鸟,作品深得群众喜爱。

民间对他的传说很多,如画成的猫捉老鼠,母鸡下蛋,鸟儿飞鸣。雨儿遇水摇尾游去等等。

因平生不苟作,加上社会地位低下,故真迹绝少传世现艺术界寓目《的骑驴吟咏图》、《秋江群雁图》、《猫轴》数种,均显示这位画家高度的艺术才能,子长晚年隐居杏坛罗水村和南海西樵,潜心治学,九十岁无疾而终,葬于西樵山云路村。 霍 韬 霍韬(1487-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谥文敏,南海县石头乡(现属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生于明成化廿二年(1486年),卒于明嘉靖卅四年(1540年)。

霍韬在广州光孝寺读书,学习成绩优异。学业期满,霍韬反故里,一边继续读书,准备科举考试;一边帮助父辈记帐。

当时霍韬家族在石湾经营的冶铁、制瓷等规模较大,属当地窑冶大户,霍韬不仅参与管理,还记载其经营活动情况。 据《霍渭崖家训记载》:正德二年(1507年),凡石湾窑冶,佛山炭铁,登州木植,可以便民同利者,司货者学之。

年一人司窑冶、一人司炭铁,一人司木植,岁入利市,掏于司货者,司货者岁终,咨禀家长,以知功最。”正德八年(1513年),霍韬中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联捷会元。

霍韬为人质朴随和,性直,喜欢传统文化,举办乡会试,作主考官时,从不要求考生举行师礼仪。霍韬在主持宫廷科举考试时,取进士300余人,亦不许其称呼门生,告诉他们:“诸君科考中进士不单是由我决定的。”

于台使者监司郡县互书贴往来,也皆不称“治”字。霍韬说:“大家已经由宫廷官史正式登记了,由朝廷统一管理,不需要再加其他管理了”。

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以后,霍韬参加“大礼朝议”斗争,他援引古礼,揆之事体,主张嘉靖帝(世宗),应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议以兴献王为皇叔考之名称,义正词严,力排众议,当时目为邪说。但嘉靖帝竟纳他的理论,事后升他的官,他因避嫌媚上取宠,三次坚辞不受。

直至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宫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嘉靖卅四年(1555年),在京暴病逝世,享寿55年。

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祠现存),后人对他和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

霍韬有四子,长子与王卜,颖悟过人,15岁注《楚辞》,早亡,其余三了是与瑕、与璎、与王常,他们先后乡试中举。与瑕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会试中进士,授浙江慈溪知县,励精图治,清正廉明,与海瑞齐名,浙中百姓称与瑕“三廉”。

其部下平时不称与瑕为“大人”,而是亲切地称与瑕为“先生”。后授江右盐院,在任期间,帐数始终相符,受到百姓的称赞和爱戴。

吴荣光 吴荣光(1773-1843年) ,生于1773年,广东南海人,字伯荣,号荷屋、石云山人。 其祖父是从福建来粤经营盐业发迹的富商,家道殷实,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嘉庆四年,26岁的吴荣光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土,授编修,从此,40年宦海浮沉,道光年间升至湖广巡抚兼湖广总督,在任江南道御史兼浙江副考官时,因稽查一宗官船运粮案失察而被削官。自小酷爱书画金石之学的吴荣光,寓居京都,生活困窘,忍痛把书画藏品变卖以度日。

1840年,68岁的吴荣光奉道光之命以原品退休返粤。 翌年,英国侵略者进攻广州,战火蔓延佛山,他积极捐款协同绅民组织团练,抗击侵略者。

吴荣光毕生好收藏鉴赏文物字画,他用俸禄购置了数十箱碑帖、几万册图书,运回佛山的书箱竟有40多箱之巨,收藏在赐书楼大树堂。吴荣光晚年计划整理刻印这些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物和碑帖,从1840年至1843年,他边养病边整理书籍,编印了《筠清馆金石录》、《筠清馆法帖》、《金文款识类五卷》、《历代名人年谱》、《帖镜》、《云石山房诗录》、《云石山房文集》等书,写成未及刻印的有《金石录石文》、《吾学录》、《闽湘经义》、《筠清馆制义》等。

专家考证认为《帖镜》记叙了吴荣光鉴碑帖的独到见解,是一部难得的著作。吴荣光还具有委高的书法造诣,康有为评其书法日:“吾粤吴荷屋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

一代帖学名家吴荣光于1843年逝世。终年71岁,死后安。

2.南海历史文化有关的中华名人诗词

1、万里南翔渡海来(唐·卢照邻·《失群雁》)

2、溟海穷南服(唐·李百药·《郢城怀古》)

3、南浮涨海人何处(唐·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4、南归路极天连海(唐·杨凝·《春霁晚望》)

5、南望瓯闽连海峤(宋·李纲·《望江南/忆江南》)

6、南溟共、比海波澜(宋·丁无悔·《满庭芳·偃屋霜清》)

7、南裔多山海(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8、红旗照海压南荒(唐·韩愈·《赠刑部马侍郎》)

9、南情属海禽(唐·李商隐·《念远》)

10、南浮应到海(唐·许棠·《渭上送人南归》)

11、南思极海涯(唐·喻坦之·《长安雪后》)

12、红树南看见海涯(唐·陈陶·《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13、南游极巨海(宋·陆游·《累日多事不复能观书感叹作此诗》)

14、昨朝南船满崖海(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15、身堕南州瘴海间(宋·王庭珪·《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

16、鹏运南来驻海涯(宋·陈纪·《挽赵秋晓》)

17、南游瘴海头(宋·刘克庄·《乍归九首》)

18、赆贝南浮海(宋·宋祁·《纪圣诗》)

19、南冠入海五百客(宋·唐泾·《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

20、未暇南浮海(宋·晏殊·《句》)

3.有关佛山的诗句

1、一首关于佛山市南海区诗词: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出自唐代李白《寄崔侍御》

译文:

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

崔侍御您屡次解下陈蕃之榻来招待我,我这匆匆过客却难以登临谢脁楼。此处您我别离就如同落叶飘飞,明朝在秋日的敬亭山下飞散而去。

2、赞美佛山的诗歌:

人人心欢笑妙韵声声颂华年,眺望花灯朔从前,历遍浮世忆佛山,沧桑数百年,世代虔诚奉献,奋力全城共勉,每天唱颂传粤韵歌声响不断。

风吹古灶熊熊烈焰,清晖幽雅,红荷艳,樵山飞翠,皂幕绵。灿烂前程人人乐见,改革开放,笑傲明天新挑战!东风轻吹新景再添新信念,同建佛山心不变!

呈英姿鼓朝气迈向新纪元。名城花开遍,共创小康美丽宏图谱新篇。同心同德同建!今天阔步快马加鞭同步去,普天欢庆快乐年。

——出自《佛山颂》

扩展资料:

《寄崔侍御》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753)秋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中诗人将感喟身世与抒写友情交织,前半部分写诗人离别故乡而独行,后半部分写与崔侍御相见及相离,并抒发相思之情。

佛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之称, 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 粤剧的发源地,广府文化发源地和兴盛地、以及传承地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寄崔侍御

4.关于南海历史文化的书有哪些

南海历史文化系列丛书,

三本,分别介绍南海的名胜、名人和风俗。

晋唐时期南海求法高僧群体研究

本书所做的是一项晋唐海路佛教僧人传教活动的专题研究,通过解读、分析相关传世文献资料和少量其他资料,对晋唐时期往来于南海道的中、西佛教僧人及其宗教传播活动进行群体研究。书稿主体由六部分组成。

中国南海海洋文化

本书是关于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分十一章。在诠释海洋文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述南海海洋文化形成的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从前秦到当代南海海洋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着重阐述南海以海为田的海洋农业文化和以海为商的海洋商业文化的特质和风格,南海周边族群的海神崇拜和假道海洋而来的各类宗教的传播,涉海语言、风俗文化,海上社会昼民文化,作为海洋文化载体的华侨文化,以及以海洋为背景产生的文学艺术,等等。全书理论和实证结合,提供了南海海洋文化的一系列历史剖面,总结了中国人民认识、开发利用和管理南海海洋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反映了南海海洋文化与岭南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21世纪海洋时代,本书将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可供海洋、历史、考古、史地、文博、规划、经济、新闻等工作者、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以及海洋文化产业部门等参考使用。

5.南海区有什么历史文化

南海区,广东省佛山市下辖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紧连广州市,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州大城市下的重要卫星城。

县地方传统戏剧为粤剧。1979年,周启榕、梁庭辉创作的独幕粤剧《争秋夺暑》获广东省业余小戏会演创作奖。陈璐创作的粤剧《三凤求凰》、《姐妹易嫁》、《状元与乞儿》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由广东省电视台录播。80年代,县戏剧创作以独幕粤剧为主,戏剧作者屈尔、杨粤生、李巨龙、关岳中等创作了一批短小精悍、贴近生活、诙谐幽默的独幕粤剧,如《患中缘》、《两包烧鹅》、《打煤》、《卖青瓜》、《垃圾千金》等,其中,屈尔创作的独幕粤剧《患中缘》1982年获省文艺创作三等奖。

1990年以后,市文化馆每年举办戏剧创作培训班,文化局每隔几年举办一次小品比赛,南海文化发展公司每年开展一次“桂花艺术工程”奖励,推动了群众性的戏剧创作,使戏剧创作水平不断提高。90年代,南海有业余戏剧作者80多人,戏剧创作十分活跃。陈初华、李巨龙、杨粤生、张风、陈长杰等一批戏剧作者创作的话剧、小品连年在各级戏剧赛事中获奖。其中,由陈初华、杨粤生、李巨龙三位业余戏剧作者创作的大型话剧《新居》先后获1995年广东省国际艺术节编剧二等奖、1997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8年文化部第八届文华奖。该剧通过描写90年代珠江三角洲农民根叔一家搬进豪华新居后发生的种种矛盾冲突,以新颖的题材,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活而富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成功地反映了市场经济大潮对珠江三角洲农民思想道德观念的冲击和重塑,提出先富起来的农民在获得物质上的新居后,如何建立“精神新居”的深刻课题。

6.赞扬南海精神的诗文

南海精神解读

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包容精神传承了岭南文化的精髓,具有广府文化的特质,要求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兼容并蓄,以南海人开放的心胸和气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断探索和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敢为人先的有为精神———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有为精神是南海文化的精髓,有为精神的核心就是求变、求实、求发展。有为精神的实质体现在紧跟时代、勇于创新和有所作为。

团结奋发的龙狮精神———

醒狮和龙舟已成为南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醒狮争雄和龙舟竞渡已成为南海人引以自豪的精神乐园,它是南海人团结一致、知难而进、奋勇争先的精神写照。

7.南海的;历史

中国人泛舟南海的历史很古,汉代以前,中国船只至少已航行至马来半岛。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深受印度文化影响,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前,即有印度移民来此地居住。据西方史学家考证,今天的西方人多称中国为China,源自于古印度梵文Sin、Chin、Sinae和China等称谓,当指的是“秦”,而这个名称则是经马来人传到印度的。秦朝虽然短暂,但其一统天下的强盛气势,足以使其声名远播海外。

到了唐代,随着阿拉伯世界的崛起,中国、印度及阿拉伯地区之间的海上贸易活动增多,南海海道变得更加繁忙,周边地区亦生机勃勃。公元785-805年间贾耽所著《四夷路程》(《新唐书》卷四十三下),详述了自广州航海至波斯湾的路程

到了宋代,中国开始用长沙和石塘等名,明确地指称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的版图,列入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长沙又作千里长沙、万里长沙、万里长堤,多指今天的西沙群岛。石塘又作石堂、千里石塘、万里石塘,多指今南沙群岛。宋太祖在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平定南汉刘伥后,便建立了巡海水师,其巡管范围即包括西沙群岛

到了元代,中国与南海诸国、印度、波斯及阿拉伯世界的海上交通更为频繁。元世祖时,中国设置了泉州、上海、澉浦、温州、广东、杭州和庆元等七所市泊司,以管理海外贸易,并先后对安南、缅甸、占城、爪哇等国用兵。各国纷纷送上降表,称臣纳贡,使节往来不绝于道。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宣示主权,清剿海盗,促进了南海地区的通商和各民族间的往来,也使中国对南海的控制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随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西方殖民者接连进入,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纷纷丧失了独立,沦为西方殖民者的势力范围。而在明清两代,中国仍一直保持着独立,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着有效管辖。西方列强对此也予以承认。

民国建立后,中国政府承继了传统疆域观念,一直努力维护南海的主权。1933年,法国殖民者曾非法侵占南沙“九小岛”,中国政府进行了严正交涉。而据1933年9月法国出版的《殖民地世界》杂志(LE MONDE COLONIAL ILLUSTRE)所载,1930年法国炮舰“马立休士号”测量南沙群岛的南威岛时,岛上即有中国居民三人。1933年4月,法国人强占南沙九岛时,见各岛居民全是中国人,南子礁上有7人,中业岛上有5人,南威岛上有4人,南钥岛上有中国人留下的茅屋,水井、神座等,太平岛上有一中国字牌,指示储粮处所。

1934年,国民政府内政部召集各部委召开联席会议,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定了南海各岛礁中英岛名,并公布“关于我国南海诸岛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正式将南海诸岛分为四个部分: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亦称珊瑚群岛,今南沙群岛)。表中列出了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滩洲地名。1935年4月,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出版《中国南海各岛屿图》,图中较为详细地绘出了南海诸岛,并将南海最南端标绘出曾母滩。

8.《南海名胜 南海名人 南海风俗》

【石湾】 在广东佛山市郊,东北距广州仅20公里。

我国著名的陶瓷生产地。全镇街区旧以窑划分,即上窑为一街,中窑为二、三街,下窑为四街。

附近冈丘陶泥丰富,原料充足,制陶业历史悠久。附近出土的汉代陶瓷器相当精美,宋代的窑址发现多处。

石湾主要以艺术陶器著称,世代通称广窑。有吴南堂、祖唐居、文加璧、潘玉书、刘传等著名艺术家创作出不同风格和特点的艺术品。

石湾艺术陶塑,继承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传统,以熟练的写实技巧,塑造出各种人物、动物,釉色浑厚润丽,丰富多采。石湾还生产日用陶瓷器具,依据南方生活特点;把实用和装饰结合起来,别具地方情趣。

【佛山祖庙】 在广东佛山市内。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修,其后又经多次修缮,是供奉北帝的神庙,因居佛山诸庙首,故俗称祖庙。

现存前殿、正殿、庆真楼、锦香池、万福台等五部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多是明清建筑。设计巧妙,技艺精湛,是我国独具特点的建筑群之一。

尤以装饰工艺精巧华丽而著称。瓦脊上密布石湾陶塑,院壁上点缀砖雕和灰塑,构思奇特,刻画细致,生动传神,耐人寻味,富有浓郁的地方民间工艺色彩。

【西樵山】 在广东南海县官山圩附近。为“南粤名山数二樵”中的二樵之一。

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二十八瀑布和二百零七泉之胜。山不高,以景色清幽秀丽闻名。”

欲揽西樵胜,应先访白云”。白云洞创于明嘉靖年间,有“胜甲西樵”之称,现名樵园。

峭壁凌空,飞泉吐玉,亭台楼阁,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其中云泉仙馆、原为明代玉楼书院,建于山腰,画栋雕梁,盘尼飞风,雄伟壮观;邯郸别邱,亦为明代遗迹,内有守真阁、听泉楼、高士阁等楼宇,依山而建,层楼迭阁,曲径回廊,辅以奇花异卉,优雅别致。

飞流千尺瀑布,为天然奇景之一,三面峭壁耸立,中间一壑通天,清流从峰顶奔腾涌落,宛如银河倒泻,气势磅礴。樵园后山有天湖、云路村、丹桂园等游览点。

东麓清泉怪石,奇岩异洞,著名者有石燕岩、冬菇石和响水岩等胜迹。 黄飞鸿 李小龙(1940-1973年)佛山市人,原名李振藩,是粤剧名丑李海泉的儿子。

他从小跟父亲练武,拜名师练过咏春拳。他在香港长大,在那里读小学和中学,后来到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读哲学系,靠半工半读维持学业。

在大学里,李小龙组织了一支有10多个同学参加的"中国功夫队",常在校内表演。毕业后,他在西雅图租了一个停车场的角落,开办中国武术馆,取名为"振藩国术,苦心经营,边授徒边自练,武艺有更大长进,腿功造诣精深。

潘玉书(1889-1936)名麟,号玉兮,南海九江河清村人,是清代光绪至民国年间的陶艺名家,少年时随父潘锦之在佛山"粤华轩"店铺做"绸衣公仔",由于爱好石湾陶瓷艺术,14岁就开始暗地师从黄炳学习陶瓷技术,后来又从学于陈渭岩,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陶艺大师。可以说,他的作品奠定了石湾人物陶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或里程碑,他善于吸取石湾陶艺传统的精华并加以发展,又善于学习西洋雕塑和绘画的技法,并对两者均进行了深入研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才华出众,一生高产,既具有深厚的民间雕塑功底,又善于吸取外地陶瓷的精华,其作品被许多人誊为代表石湾陶塑发展方向"。 陈启沅 (1834-1903)字芷馨,南海西樵简村人,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工业的创始人。

1873年创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改进缫丝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使缫丝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种桑、养蚕业的发展。

陈启沅一生,治学甚勤,举凡诸子百家,泰西新学,多所涉猎,著有《蚕桑谱》、《周易理数会通》和《陈启沅算学》等书。陈启沅一生热心公益事业,乐善好施,开设了米铺和药铺,对孤寡生活困难者,给予赈济,赠医送药。

同时办起学堂,对农家子弟提供义务教育,还捐巨资兴建吉水窦、桑园围等水利工程。今纪念馆内设有《陈启沅生平史迹展览》,展览再现了陈启沅爱国爱乡、造福乡梓的一生,是广大人民群众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康有为(1858-1927)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首领。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南海人。

光绪进士,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图存三项建议(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因受阻未上达,1890年在广州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培养变法骨干。其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徐勤等。

1895年赴京会试,时甲午战败,"马关条?quot;即将签订。遂与梁启超等联络18省会试举人1300人,上万言书,要求拒约、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该书未能上达。中进士后授工部主事,但未就职。

5月,第三次上书,得光绪帝嘉许。7月,与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报。

8月,与文廷式、陈炽等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后又至上海设强学会,出版《强学报》,以推动全国变法运动。

1898年1月,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主张大誓群臣以定国是,设对策所以征贤才,开制度局而定宪法。4月,与梁启超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

6月,光绪帝颁"国是诏"后,被任命为总理衙。

9.描写“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的古诗词”有哪些

1、《寄郑链师》 戎昱平生金石友,沦落向辰州。

已是二年客,那堪终日愁。尺书浑不寄,两鬓计应秋。

今夜相思月,情人南海头。 2、《入海》 张说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

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沈。

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潮波自盈缩,安得会虚心。

3、《南海乱石山作》 杜审言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

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閟。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观此得咏歌,长时想精异。

4、《寄崔侍御》 李白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5、《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 杜甫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

关于南海的历史文化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南海的历史文化诗句

诗句

关于甘肃临洮的古诗句黄河

阅读(6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甘肃临洮的古诗句黄河,内容包括关于甘肃黄河诗句大全,关于黄河的古诗句,写出三句关于黄河的古诗句。《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

诗句

关于度人的诗句

阅读(5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度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和度有关的诗句,求带“度”字的诗句,十条以上最好麻烦各位了,关于人生的诗词。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诗句

关于写节日的诗句古诗

阅读(4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写节日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推荐几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推荐五首关于节日的古诗,四首描写节日的古诗。1.春节:元 日王安石来(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元宵节:元宵唐寅自 (明)有

诗句

诗经中关于江的诗句

阅读(25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诗经中关于江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江”的诗句越多越好,古诗词中描写江的名句,有关江字的诗句。江不爱江山爱美人 (清·陈于王) 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日两潮 (宋·陆游)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 出门一笑大

诗句

关于绿叶的诗句古诗词

阅读(3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绿叶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绿叶”的诗句,关于写绿叶的古诗词,赞美绿叶的古诗诗句。绿波浸叶满浓光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叶翦春云绿 唐 白居易 《有木诗八首》檐前蕉叶绿成林 明 王过仁 《书庭蕉》2、风荷老叶

诗句

关于骑驴的诗句

阅读(7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骑驴的诗句,内容包括别人骑车我骑驴的全诗句,放牧驴的古诗词,关于骑行的诗句。作者:大漠孤烟直 七律/骑行齐市(一东韵)百里征途驾铁骢,驰驱直下嫩江东。狂风助兴袭身过,远蝶翩跹入眼匆。笑向青山挥傲骨,不施媚态做雕虫

诗句

关于春初的诗句

阅读(3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初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春初的诗句,春天的古诗(初一),描写春天的古诗50首。描写春天的古诗1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

诗句

关于表现友谊的诗句

阅读(3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表现友谊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友谊的古诗,表达友谊的诗句,表达朋友之间友情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几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句

关于社会福利院的诗句

阅读(3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社会福利院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向福利院献爱心的诗句,适合在社会福利院朗诵的两句诗,适合去福利院朗诵的诗歌。希望作者:白兰紧握希望紧握希望几多忧愁在我脑海中萦绕几多烦恼在我心灵中敲打曾几何时我踌躇满志又几何时

诗句

关于吴门道中的诗句

阅读(4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吴门道中的诗句,内容包括吴门道中二首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吴门道中二首(其一)1.说说诗句中使用“湿”字的好处.2.全诗表达,"吴门道中二诗(其一)一诗中赏析"湿"字的精妙。《吴门道中二首》是宋代诗人孙觌的组诗作品。这两

诗句

关于生日说友谊的诗句

阅读(5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生日说友谊的诗句,内容包括送给朋友过生日的诗句,祝福朋友生日的诗句,写生日诗,藏头诗,友情诗,霸气点的诗,会的进来。祝福朋友生日的诗句如下:1 、 生德区宇均,日落半江阴。快痒如爬疥,乐观鱼踊跃。2 、 生聚同相庆,日盼共

诗句

关于工作感悟的诗句

阅读(51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工作感悟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工作感悟的句子,工作感悟的句子,求有关感悟工作的诗(原创,摘抄都行),急急急高分。1.做事重要,做人也重要。在工作过程中,人们所理解和看到的,是一个能够埋头苦干,热心帮助同事,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

诗句

关于姓韦的诗句

阅读(83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姓韦的诗句,内容包括属于姓韦的唯美句子,我姓韦却不是你的唯一之类的句子,姓韦的诗人有谁。我姓孟却梦不到你的拥抱、我姓赵却找不到我的良人、我姓王却忘不了你的样子、我姓陈却衬不出我的心酸、我姓刘却留不住要走的

诗句

古人关于雨水的诗句

阅读(6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人关于雨水的诗句,内容包括古代诗词有关雨的诗句,古代写雨的诗句,关于雨水(节气)的古诗词。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孟浩然《春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

诗句

关于甘肃临洮的古诗句黄河

阅读(6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甘肃临洮的古诗句黄河,内容包括关于甘肃黄河诗句大全,关于黄河的古诗句,写出三句关于黄河的古诗句。《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

诗句

关于度人的诗句

阅读(5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度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和度有关的诗句,求带“度”字的诗句,十条以上最好麻烦各位了,关于人生的诗词。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诗句

关于写节日的诗句古诗

阅读(4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写节日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推荐几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推荐五首关于节日的古诗,四首描写节日的古诗。1.春节:元 日王安石来(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元宵节:元宵唐寅自 (明)有

诗句

诗经中关于江的诗句

阅读(25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诗经中关于江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江”的诗句越多越好,古诗词中描写江的名句,有关江字的诗句。江不爱江山爱美人 (清·陈于王) 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日两潮 (宋·陆游)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 出门一笑大

诗句

关于绿叶的诗句古诗词

阅读(3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绿叶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绿叶”的诗句,关于写绿叶的古诗词,赞美绿叶的古诗诗句。绿波浸叶满浓光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叶翦春云绿 唐 白居易 《有木诗八首》檐前蕉叶绿成林 明 王过仁 《书庭蕉》2、风荷老叶

诗句

关于骑驴的诗句

阅读(7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骑驴的诗句,内容包括别人骑车我骑驴的全诗句,放牧驴的古诗词,关于骑行的诗句。作者:大漠孤烟直 七律/骑行齐市(一东韵)百里征途驾铁骢,驰驱直下嫩江东。狂风助兴袭身过,远蝶翩跹入眼匆。笑向青山挥傲骨,不施媚态做雕虫

诗句

关于春初的诗句

阅读(3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初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春初的诗句,春天的古诗(初一),描写春天的古诗50首。描写春天的古诗1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

诗句

关于月字好的古诗句子

阅读(4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月字好的古诗句子,内容包括带有月字的古诗大全100首,带月字的诗句,带“月字”的诗句四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