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桂花的诗句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洞宫夕
---陆龟蒙
月午山空桂花落,华阳道士云衣薄。
石坛香散步虚声,杉云清泠滴栖鹤。
代董秀才却扇
---李商隐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月夕
---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寄龙山道士许法棱
---刘长卿
悠悠白云里,独住青山客。
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
咏韩氏二子
---贾岛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
清露堕桂花,白鸟舞虚碧。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李贺《出城》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李贺《听颖师琴歌》
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李商隐《一片》
2.关于中秋习俗赏桂花的古诗,附带抒发了什么情感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3.关于桂花的诗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鹧鸪天》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品桂》清.张云敖
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
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秋夜牵情》 宋.朱淑真
弹压西风擅众芳, 十分秋色为谁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 人与花心各自香。
朱淑真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
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
《桂花》宋.吕声之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
《东城桂》唐·白居易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宋·朱熹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采桑子》李纲
幽芳不为春光发,
直待秋风,直待秋风,
香比余花分外浓。
步摇金翠人如玉,
吹动珑璁,吹动珑璁,
恰似瑶台月下逢。
枝头万点妆金蕊,
十里清香,十里清香,
介引幽人雅思长。
玉壶贮水花难老,
净几明窗,净几明窗,
褪下残英簌簌黄。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长沙寺桂花重开 陈与义
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4.有关桂花的诗句
1、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出处】:唐 王维《鸟鸣涧》
【释义】: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2、桂子月中落 , 天香云外飘
【出处】:唐 宋之问《灵隐寺》
【释义】:中秋常有桂花飘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飘到九重天。
3、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出处】:宋 杨万里《咏桂》
【释义】:桂花馥郁的香气,不像是人间种的,倒像是传说中月亮上移过来的。广寒宫的桂花树落下的芳香,吹开了漫山遍野的花一样的香。
4、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处】:宋 李清照《鹧鸪天 桂花》
【释义】: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出处】: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扩展资料: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
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
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当时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京为天朝古都,南朝齐武帝(公元483—493年)时,湖南湘州送桂树植芳林苑中。
《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置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
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
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5.关于桂花的名诗句
桂花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刘禹锡的“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苏轼的“江云漠漠桂花湿,梅雨翛翛荔子然”。还有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清人张云敖的绝句《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颂桂的诗句虽多,但是触景伤怀的也不少,如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开篇亮出一幅中秋月夜图,“冷露”、“湿”桂花,暗寓诗人心境之“冷”,桂花既是院中实实在在凝结着夜露的桂花,又是诗人望月时的联翩浮想,虚指传说中的月中桂树,这样诗人的孤寂与感伤、相思与怀归便与广寒宫中独味凄凉的嫦娥的情思暗自契合,使全诗的意境更为悠远,更耐人寻味。几多相思,几重乡愁,跃然而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朝诗人宋之问《灵隐寺》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明代边贡《嫦娥》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唐朝白居易《忆江南》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唐朝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虞俦《有怀汉老弟》
参考资料:?md=3
6.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十五夜望月夜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copy!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 建
水调歌头
---苏2113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5261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4102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1653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桂花的中秋节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