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关于美食的诗句

1.朴素的美食诗词

窃以为对生活体察至细至微之人当识得美食之佳趣。

对美食的体验经历不仅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对其背后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独特考察。倘若这个品尝美食的人有点考据癖,他定会查查什么地方出产食物的原材料,什么时候发现奇妙的烹制方法,什么人将其发扬光大。

《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除去其本身拍摄美食独特视角,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它对美食背后的故事的探寻。回顾中国的古代文学,不难发现那些写出绝世佳作的大文豪们大都留心生活,而其中嗜食会食者又占了绝大多数。

可见留心生活的人自是不会放过美食的乐趣的。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描写美食的句子,笔者选取了几首写美食的古诗,研究了古诗、美食和地理背后的千丝万缕。

一、李白和雕胡饭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是李白在五松山借宿一位荀姓老妇家后心怀感激之作。诗的第五第六句写到“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何为“雕胡”?雕胡指的就是茭白。茭白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中国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

而五松山在什么地方呢?安徽铜陵县。铜陵在长江边上,水资源丰富,适合茭白的生长。

茭白作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味美鲜甜,口感脆嫩,是难得的美味佳品。而茭白饭则是广受欢迎的一种烹调方式。

茭白,米饭配以一点香菇外加一勺猪油就能成就一盘茭白炒饭,很家常的味道,亦是道地的江南美食。可以想象,在一个朴素的农妇之家,主人家端出这样一盘清香诱人的茭白饭,茭白映“素盘”,月光下莹莹卓辉,是何等“秀色可餐”。

无怪乎李白叹一声“三谢不能餐”。历史上除了李白还有很多人也对雕胡饭大加称颂,譬如杜甫“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又如宋玉《风赋》云:“主人之女,为臣炊雕胡之饭,烹露葵之羹”。

小小茭白能在走遍天下,尝遍四时之味的文人们的记忆之中占有如此地位,不得不说江南水土之肥,美景、美人、美食一个都不落下。二、梅尧臣和河豚鱼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所失,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这首诗是梅尧臣在同范仲淹的一场酒宴上作的。

彼时梅尧臣刚卸任浙江建德县知县,而他的好友范仲淹时任饶州知州。范氏怀着宽慰友人的心思邀请梅尧臣同游庐山,在其款待梅尧臣的酒宴上,有一位客人讲起河豚味极鲜,勾起了范仲淹的馋虫。

梅尧臣却认为,仅仅为了享用河豚这道美味,竟要冒生命危险,是非常不值得的。即席赋诗一首,婉劝范仲淹不要冒险品尝河豚。

这首诗凑巧的让梅尧臣名满天下,而河豚竟一时有“梅河豚”之谓也。而梅的这首诗之所以一时名声大噪还得益于梅尧臣的另一位好友欧阳修的大力推荐。

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中专门写到“梅圣俞尝于范希文席上赋《河豚鱼》诗云: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

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欧阳修说“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二句道尽了河豚妙处。

且一探其“妙”。河豚在中国多出没于沿海,江河。

在长江汛期,春夏之际易于捕捞。中国古代最早的有关食用河豚的记录是《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述“敦水”之中“多肺肺之鱼,食之杀人”的文字。

“肺肺之鱼”指的就是河豚。早在先秦之前就有人食用河豚并有致死的情况了。

待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盛产河豚,吴王将之推崇为极品美食,河豚甚至享获“西施”美名。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

早期吴越民众以尚武逞勇为风气,大抵也正是这般豪迈的气魄才有“冒死吃河豚”的勇气罢。相比之下,尽管梅尧臣写出了形容河豚美味的绝妙佳句到底却少了那份为了美食拼命的精神气儿。

三、符曾和元宵 上元竹枝词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说到元宵当是人人皆知的美食。符曾这首诗的前两句“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笔者以为写的是核桃酪汤圆。核桃酪汤圆的特点就是核桃配桂花,核桃的坚果味和桂花的清香搭配,健脑强身,是为佳品。

诗里的马家指的是京城的马思远,此家的元宵当时极为出名。元宵美名,世人皆知。

然而,元宵节与吃元宵的习俗却不是同时产生的,其间相隔了大约一千多年。元宵节是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发展和重视,关于元宵节的“发迹”民间还有诸多传说,其中东方朔和元宵姑娘的故事较富有浪漫情怀。

而人们在元宵节开始食用元宵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

2.关于汤圆的诗句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折桂令 元宵(元)失名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明) 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上元竹枝词》(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元宵 灯谜清明前夕----元宵闲话元宵----夜聊元宵前后----二月关注汤圆胡秉言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咸。

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

3.哪里有关于食物,菜肴等的诗词

主食类: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释] 雕胡: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

姓荀的老妈妈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 ------------------------ 蔬菜类: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 露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

------------------------ 节日中的美食: 节日中的美食 屠苏是一种用屠苏草浸泡而成的药酒。我国古代的风俗,在正月初一这一天要喝屠苏酒,可以辟邪消瘟。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上元竹枝词 清代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关于月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 关于“酒” 诗词与美食 中国文化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其中诗文化,饮食文化之间的联系尤为突出。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是诗不离酒,酒不离美食。他们在品尝美酒之时,吟诗作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请看 -- 酒 酒,可饮,可品,可为之抒之豪情,可展之韵意。少饮则强身健体,提神补气,与友人聚之小酌则添之气氛。

酒之史事自古有之,自杜康酿酒至今几千余年,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把酒叙情,醉酒当歌,写出无数绝句佳作。 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 忽然高咏涕泗涟(一作秋月忽高悬)。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 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 无奈宫中妒杀人。 赠刘都使 东平刘公翰,南国秀馀芳。

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

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 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而我谢明主,衔哀投夜郎。 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

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所求竟无绪,裘马欲摧藏。

主人若不顾,明发钓沧浪。 赠王汉阳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

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

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

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 君看昔日汝南市, 白头仙人隐玉壶。

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 客多乐酣秉烛游。 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清晨兴罢(一作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一作千里相思明月楼)。 赠闾丘处士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一作广)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赠钱征君少阳(一作送赵云卿)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馀几日? 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我携一樽酒,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 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 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 广陵赠别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一作酒)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四首 花间(一作下)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时(一作城),千花昼如锦(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

4.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古诗

元宵节古诗

正月十五夜 唐 ·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正月十五夜灯 唐 ·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春节古诗

除夜作 唐 ·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人们对这

个传统佳节的很多欢乐的记忆和想象的,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5.过元宵节吃的传统食物是

过元宵节吃的传统食物:

1、元宵节吃汤圆,最早见南宋诗人宋必大的《平园续稿》,书中有“元宵煮食浮阔子,前辈似未曾赋此”的记载。宋时的浮圈子,亦名汤团。到南宋,仅临安的上元节食品,便有乳糖圆子、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圆子、金桔水团、澄粉水团和汤圆等。

2、面条为元宵灯节落灯这天晚餐的食品。古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民谚。这一食俗多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3、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6.元宵节诗句和意思

“玉漏银壶且莫催,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挥舞狮子龙灯、郭之作皆五律)!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就可按度计时,共六首,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

接着连用两个问句,人们忙着拜节,评论着;

谁家见月能闲坐,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何处闻灯不看来,击鼓报更,三五成群相邀着,于是说、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壶中立刻度箭。

接汉疑星落,又称元宵节。作者数百人、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因而,“莫相催”

衬托出气氛之热烈,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

新正元旦之后、嬉戏着《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以相竞夸。吃过晚饭、“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车如流水马如龙,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仍旧按时报更,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越玩越兴奋、嬉笑着;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灯火闪烁、“何处”。王,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

文士皆赋诗一章,人不得顾,涌出巷口,繁光远缀天,它把人声鼎沸,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马上作乐,打扮一新的人们,无不夜游,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贺年,铁关金锁彻夜开,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呼唤着、赞叹着。

别有千金笑,虽然新衣美食,融入大街。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金吾弛禁,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铁关金锁彻明开。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来映九枝前,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实际是指家家、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

缛彩遥分地,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壶中的水逐渐减少。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计时的器具:“神龙(唐中宗年号)之际,兰红艳早年,何处闻灯不看来。”“玉漏银壶”、主之家,景色之迷人,怕不能玩得尽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人们听了,应该通宵尽兴,特许夜行,也不要过得那么快。车马喧阗:滴漏箭壶,壶底打通一小孔,“谁家”“何处”

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依楼似月悬,盛饰灯影之会,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

上元夜:“谁家见月能闲坐。越看越高兴,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谁家”。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唯中书侍郎苏味道,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以记其事

7.元宵节诗句和意思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神龙(唐中宗年号)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喧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

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就可按度计时,击鼓报更。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于是说: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莫相催”

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接着连用两个问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谁家”、“何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因而,“谁家”“何处”

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8.描写元宵节的唐诗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上面这首词应该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感兴趣的情侣不妨今年正月十五去逛逛灯会,找找这种感觉!——谁说只有情人节才能浪漫!需要注意不要真的走失了才好!还有,记得把灯会照片发上来给我们看看啊!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折桂令》 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元 宵》(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记得三多的某篇文章说过,中国的文化鼎盛时代是宋朝。小时候何止背了唐诗宋词三百首,当时隐约的感觉也是更喜欢宋词,那种韵律自己感觉更自由、更有吟颂的乐感。——现在这些诗词只剩下了一些“记忆的碎片”。唐寅同学是个名人了,他这首诗确实不错——应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的美食文章中说过的“吃饭和价格无关、和吃什么、与谁吃有关”就是这个意思。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元宵节关于美食的诗句

诗句

关于佩字的诗句

阅读(53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佩字的诗句,内容包括含有佩字的古诗词,求佩字开头的诗句,求带有“佩”字的诗词句无论是诗还是词,句子中带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

诗句

关于儿童读书场景的诗句

阅读(15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儿童读书场景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儿童读书”的诗句,关于儿童读书的古诗词,描写儿童读书的诗句。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读书》宋代:陆游归志

诗句

关于关于桂花的诗句花

阅读(4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关于桂花的诗句花,内容包括描写桂花的诗句,有关桂花的诗句,描写桂花的诗句。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诗句

关于春天山的诗句古诗

阅读(44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山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描写春天的山的诗句,描写春天高山的诗句,描写春天的山的名诗句。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2: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

诗句

一些关于重逢的诗句

阅读(5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些关于重逢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重逢的句子,关于久别重逢的诗,唯美、浪漫一些的是年轻男女相遇时的,也可以是比喻(诗句是描写。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2、佛教有轮回之说,所有的相逢都是重逢,所有的离开都是归来。3、重

诗句

关于秋字的爱情诗句

阅读(4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字的爱情诗句,内容包括带秋字的爱情诗句,带秋字的爱情诗句,关于秋天爱情诗句大全。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诗句

关于梅花之美的诗句意思是什么意思

阅读(62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梅花之美的诗句意思是什么意思,内容包括梅花诗句的意思是什么,关于梅花诗句和意思,五句描写梅花的诗句,并解释意思。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

诗句

元宵佳节关于月亮的诗句

阅读(6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元宵佳节关于月亮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描写元宵时月亮的句子,元宵节的诗句大全,yuan元宵佳节和月亮的诗诗中有月亮。★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

诗句

关于闲游类的诗句

阅读(3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闲游类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清闲的诗句,描写“清闲”的诗句,描写清闲的诗句。喜入清闲运。宋 曹勋 《点绛唇·秋雨弥空》译文:欢喜的进入了清闲的一生。一生难得是清闲。近代王国维 《浣溪沙》释义:人的一生最难得的就是

诗句

关于运动会的句子诗句

阅读(4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运动会的句子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运动会的句子和词语,形容运动会的诗句,描写运动会的好词好句好段。篇一:写于运动会前作者:笔端秋风气爽彩旗飘,千呼万唤齐呐喊。漫步校园心雀跃,调笔弄墨寄欢腾。思绪漂浮伏案坐,久搁心语赋新

诗句

孔子关于心的诗句

阅读(6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孔子关于心的诗句,内容包括孔子说的关于将心比心的名言急,孔子说的关于将心比心的名言急,写关于爱心奉献品质孔子的名言每个三条。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

诗句

关于入世的诗句或名言

阅读(5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入世的诗句或名言,内容包括描写入世的诗词,跪求中国古代积极入世的人和诗句越多越好,有关于积极入世的古典孔孟语录。七律四十九首1. 东坡吟傲世世间无天险,大江东去去不还。诗情弛骋大江北,画意纵横大江南。大气大势大

诗句

关于因事缘情的诗句

阅读(4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因事缘情的诗句,内容包括因事缘情是啥意思,语文,关于往事的诗词,关于情人幽怨的诗句。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叶梦得2、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3、往事共销沉,前期各衰晚。元稹4、往事无踪,聚散匆匆,今

诗句

运用联想关于太阳的诗句

阅读(4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运用联想关于太阳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太阳的联想有哲理的句子,有关太阳的联想有哲理的句子,写出一种关于太阳的联想.。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

诗句

关于佩字的诗句

阅读(53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佩字的诗句,内容包括含有佩字的古诗词,求佩字开头的诗句,求带有“佩”字的诗词句无论是诗还是词,句子中带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

诗句

关于儿童读书场景的诗句

阅读(15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儿童读书场景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儿童读书”的诗句,关于儿童读书的古诗词,描写儿童读书的诗句。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读书》宋代:陆游归志

诗句

关于关于桂花的诗句花

阅读(4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关于桂花的诗句花,内容包括描写桂花的诗句,有关桂花的诗句,描写桂花的诗句。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诗句

关于春天山的诗句古诗

阅读(44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山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描写春天的山的诗句,描写春天高山的诗句,描写春天的山的名诗句。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2: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

诗句

一些关于重逢的诗句

阅读(5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些关于重逢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重逢的句子,关于久别重逢的诗,唯美、浪漫一些的是年轻男女相遇时的,也可以是比喻(诗句是描写。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2、佛教有轮回之说,所有的相逢都是重逢,所有的离开都是归来。3、重

诗句

关于秋字的爱情诗句

阅读(4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字的爱情诗句,内容包括带秋字的爱情诗句,带秋字的爱情诗句,关于秋天爱情诗句大全。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诗句

关于梅花之美的诗句意思是什么意思

阅读(62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梅花之美的诗句意思是什么意思,内容包括梅花诗句的意思是什么,关于梅花诗句和意思,五句描写梅花的诗句,并解释意思。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

诗句

关于工作开心的诗句

阅读(5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工作开心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工作心情的句子,有关工作轻松心情愉悦的诗句,搜索一个人工作和心情愉快的诗句搜索一个人工作和心情愉快的。无论怎么决定,把自己的情绪整理好,怨恨、难过、歇斯底里,都改变不了现实的本质,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