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墨子的诗句名言

1.有关墨子的格言,谚语,名句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不急,非士无与虑国。 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____以上《亲士》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____以上《修身》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____以上《所染》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____以上《法仪》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____以上《七患》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____以上《尚贤上》 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何谓三本?曰: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

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____以上《尚贤中》 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观以教人。 ____以上《尚贤下》 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

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

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所以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____以上《尚同上》 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曰:难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____以上《尚同中》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____以上《兼爱上》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____以上《兼爱中》 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然后可以为明君于天下。

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待养之,死丧葬埋之。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

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故君子莫若欲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 ____以上《兼爱下》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____以上《非攻上》 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____以上《非攻中》 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意而后为之。

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天下诸侯者,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

以此效大国,则大国之君说。 ____以上《非攻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

是故用财不费,民不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 ____以上《节用上》 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殁世不卷。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不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

____以上《节用中》 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 今唯无以厚葬久丧者为政,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为乱。

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____以上《节葬下》 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____以上《非乐》 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____以上《鲁问》 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____以上《公输》。

2.墨子的名言```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

【译文】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劝导人们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兼爱中》

【译文】天下的人都相爱,那么强大的就不会压迫弱小的,人多的就不会抢劫人少的,富有的就不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就不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就不会欺骗愚笨的。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之所以都不发生,就是由于互相爱引起的。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兼爱中》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非攻上》

【译文】现在有人犯了小过错,人们知道了就非难它;对于犯了像攻打别国那样的大错误,却不知道非难它,还加以赞颂,称之为义,这能说是懂得义和不义的区别吗?

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耕柱》

【译文】现在大国攻打小国,被攻打的小国,农夫不能耕种,妇女不能纺织,都把防御作为大事;进攻的大国,农夫也不能耕种,妇女也不能纺织,都把进攻作为大事。所以大国攻打小国,就像小孩子作马戏一样可笑。

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天志下》

【译文】大的国家不攻打小的国家,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势众的不伤害力单的,狡诈的不欺骗愚笨的,高贵的不傲视卑贱的,富有的不鄙视贫穷的,年轻的不侵犯年老的。如果这样,天下所有的百姓、诸侯国,就没有用水火、毒药、兵器来互相杀害的了。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上》

译文】尊重贤才,是为政的根本。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尚贤上》

【译文】一个国家拥有的贤良之士众多,治理国家的力量就雄厚;贤良之士少,治理国家的力量就薄弱。所以执政者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聚集众多的贤良之士罢了。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尚贤上》

【译文】要以品德安排官位,要以官职大小授予相应的权力,要按付出的劳动定其奖赏,要按功劳大小分发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富贵的,贫民百姓也不是终身卑贱的。有才能的就选拔,没有才能的就撤掉。选拔大家公认有“义”的人,消除私怨成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墨子的名言

墨子名言:

1、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4、兼相爱,交相利。

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8、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10、天欲义而恶不义。

11、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2、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13、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7、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8、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9、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20、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4.求、墨子的名言30条以上

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3.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5.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6.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7.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8.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9.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0. 兼爱。

11. 非攻。

12. 尚贤

13. 尚同。

14. 节用。

15. 节葬。

16. 非乐。

17. 非命。

18. 天志。

19. 明鬼。

20. 兼相爱,交相利。

21.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22. 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23. 备者,国之重也。

24. 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25. 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6.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27. 万事莫贵于义。

28. 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29.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30.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1. 俭节则唱,淫佚则亡。

32. 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33. “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34. 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发)以为刑政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35. “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

36. 快马加鞭

解:给快跑的马再抽几鞭,使它跑得更快。用来形容:快上加快,疾弛飞奔,或用以比喻不断努力,继续前进。

述源:《墨子•耕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则。'"

墨子学生耕柱子,聪颖过人,但不知发奋努力,墨子总是责备他。耕柱子说:"先生,我真的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说:"我要鞭策快马。"墨子追问:"你为什么要鞭策快马?"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因为它感觉灵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的用意是启发耕柱子,让他努力求学,奋发上进,现已水到渠成,就对耕柱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应该象快马一样力求上进啊!"以后耕柱子发奋读书,力求上进,再也不用老师整日督促了。

37.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8. 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39.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40. 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5.谁能提供墨子名言100句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兼爱。《兼爱上》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非攻。《非攻上》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尚贤。《尚贤上》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尚同。《尚同上》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专用。《专用上》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节葬。《节葬上》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非乐。《非乐上》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非命。《非命上》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天志。《天志上》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明鬼。《明鬼上》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兼爱 兼相爱、交相利。《天志上》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有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

【译文】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劝导人们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兼爱中》

【译文】天下的人都不相爱,那么强大的一定会压迫弱小的,富有的一定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一定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一定会欺骗愚笨的。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之所以会发生,都是由于互不相爱引起的。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动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兼爱中》

【译文】天下的人都相爱,那么强大的就不会压迫弱小的,人多的就不会抢劫人少的,富有的就不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就不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就会不欺骗愚笨的。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之所以都不发生,就是由于互相爱引起的。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兼爱中》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无言而不信。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兼爱下》

【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把桃子投给我,我用李子回报你。这就是说,爱人的人必定被人爱,而憎恶人的人必定被人憎恶。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大取》

【译文】爱别人并不是不爱自己,自己也在所爱之中。

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大取》

【译文】爱人不是为个人沽名钓誉,就像旅店接待客人一样,是为了与人方便。

爱众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大取》

【译文】爱世间多数人和爱世间少数人相同。兼相爱就是这样。爱上世之人和爱后世之人,都像爱今世之人一样。

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法仪》

【译文】天希望人们互相爱护、互惠互利,而不希望人们互相厌恶、互相残害。

6.墨子的名言有那些

墨子的名言有:

1、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意思是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2、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兼爱中》兼相爱: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交相利: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争夺斗争。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3、言不信者,行不果。口言之,身必行之。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墨子·亲士》竭:尽,完。招木:乔木,高大的树木。这两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于枯竭,高大的树木易被砍伐。井水甜则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树木用处多,自然很快地招来斧斤。

露头的椽子先烂,这是常见的现象。墨子由此提倡中庸思想,认为“太盛难守”,使人们甘居中游,不敢冒尖,这种传统思想在今天是不足取的。

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淫佚:也作“淫逸”,嗜欲过度,放纵恣肆。这两句大意是: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

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这两句用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

5、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6、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墨子·七患》。虑:计谋。卒:同“猝”,指突然事变。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无事之时备有事,平素就要对可能突发的变故准备应对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在事变发生时才不至于慌张,才能避免忙中出错。这两句多用于说明居安思危的道理。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行:实践。为:是。这两句大意是:士人虽说要有学问,但是,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此句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教条主义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8、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战国·墨子《墨子·大取》。这两句大意是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处,也会遇到坏处。对好处,无疑应择其大者而取之,以获取最佳利益;对坏处,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择其小者而取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是普通的道理,多用于生活中对利害的选择。

9、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埤雅》。甘:甜。这两句大意是:甜瓜的蒂却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的优点和缺陷都是同时存在的,而绝对的完美无缺是没有的,这就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对性。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而不致陷入绝对化、片面性。

10、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1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兼爱下》。这两句大意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爱天下的人。为天下兴利树除害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这两句可借以表述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宏大志向。

12、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上》。利人:对别人有利。乎:语助词,表示停顿。这两句大意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于别人的事就停止不做。

这两句不仅语言平易浅近,而且所说的道理也很朴实。如果人们行事时都能作到~,那会避免多少争端,消除多少麻烦!可供论述建设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时引用。

7.关于孔子,孟子,墨子的名言或经典语句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墨子: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8.经典语录墨子名言名句大全,墨子的著作有哪些

1.万事莫贵于义。

战国·墨子《墨子.贵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墨子·贵义》

2.兼相爱,交相利。

兼相爱: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交相利: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争夺斗争。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兼爱中》

3.言不信者,行不果。

4.口言之,身必行之。

5.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战国·墨子《墨子·亲士》。竭:尽,完。招木:乔木,高大的树木。这两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于枯竭,高大的树木易被砍伐。井水甜则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树木用处多,自然很快地招来斧斤。露头的椽子先烂,这是常见的现象。墨子由此提倡中庸思想,认为“太盛难守”,使人们甘居中游,不敢冒尖,这种传统思想在今天是不足取的。

9.墨子写的名言有什么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与儒家的别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名言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3、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4、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6、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7、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8、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9、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0、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1、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2、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14、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译文】现在(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15、备者,国之重也。 【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16、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译文】什么都忍让,是不可以的,譬如说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忍让。 17、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1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19、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20、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21、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墨子救宋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22、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译文】钓鱼人恭恭敬敬,并不是为赐给鱼食物;用虫子作为饵料投给老鼠,并不是喜爱老鼠。 2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10.墨家的名言警句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上》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墨子·法仪》 上下文:“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

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墨子·修身》 现释: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廉,作非也。 《墨子·经上》 现释:廉,就是改正、去掉错误。

作,通“斫”。 勇,志之所以敢也。

《墨子·经上》 现释:勇,就是敢做敢当的志向。暂时就这么多了,你需要的话我还可以帮你找找。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墨子的诗句名言

诗句

关于思念故乡怀念故土的诗句

阅读(12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思念故乡怀念故土的诗句,内容包括游子怀念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文名句,体现“游子怀念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名句,20首思念家乡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独自远

诗句

写一首关于家人的诗句

阅读(4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一首关于家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一家人的古诗句,描写亲人的诗句,写家人的诗句。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辛弃疾(南宋)《鹧鸪天·游鹅湖醉书家壁》译文:春播即将开始,大忙季节就要到来,不知谁家的年轻女子,穿着白

诗句

苏轼曾着下关于庐山的诗句

阅读(33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苏轼曾着下关于庐山的诗句,内容包括苏轼关于庐山的名句(诗句),苏轼写的关于庐山的诗,苏轼经过庐山写下哪几首诗。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

诗句

有什么诗句关于无声

阅读(8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什么诗句关于无声,内容包括关于声音的诗句,描写声音的诗句,描写声音的诗句。《早蝉》【唐】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鸡鸣曲》【唐】陈陶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二声唤破枕边梦,

诗句

关于狗的诗句特别短的

阅读(5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狗的诗句特别短的,内容包括关于狗的诗句,关于狗的古诗大全,请说出关于狗的诗句。★ 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唐·卢仝《寄男抱孙》★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唐·于鹄《寻李逸人旧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唐·李

诗句

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各2句)

阅读(4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各2句),内容包括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各2句),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格2句),写出两句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中国传统节日及诗句-----------------------------------------------------------

诗句

关于人间三月天的诗句

阅读(15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人间三月天的诗句,内容包括人间三月天诗句是谁写的,关于三月的诗句,全诗人间四月天。《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

诗句

关于春之全景的诗句

阅读(3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之全景的诗句,内容包括春朱自清中描写春雨的全景图的句子是,关于春天的诗句,关于春天美丽的景色的诗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是一幅春雨图,着力描写春雨的细密轻柔、润泽万物。春雨的特征是多和细。一连用了三个比喻

诗句

关于种树种草种花的诗句

阅读(71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种树种草种花的诗句,内容包括种花种草种诗句,关于植树造林的诗句,种花种草种诗句。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唐 白居易《种柳三咏》译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日复一日地种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种出了一片树林。2、持钱买花

诗句

关于春蚕吐丝的诗句

阅读(19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蚕吐丝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春蚕的诗句,又如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吐丝,为他人做嫁衣,蜡烛,描写春蚕的古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唐·李商隐·《无题》)2、悟人世、正类春蚕(宋·辛弃疾·《贺新郎》)3、春蚕得衣耕得食(宋·陆游

诗句

关于元宵汤圆的诗句两句

阅读(5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元宵汤圆的诗句两句,内容包括描写元宵的两句诗,元宵节的诗句(2句),关于元宵节的诗句有什么(写二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三百

诗句

关于春天的诗句五十句

阅读(4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诗句五十句,内容包括关于春的古诗50首(包题目诗人)(要全篇),五十首写春的诗,描写春天的诗歌五十字。金谷园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杂诗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

诗句

关于写缘分的名句或诗句

阅读(4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写缘分的名句或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写缘分的名句或诗句,有关缘分的诗句,求几句关于缘分的诗句或者语句。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去寻找光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 萤火之光岂

诗句

关于牡丹花的诗句有那些

阅读(4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牡丹花的诗句有那些,内容包括关于牡丹的诗词,关于赞美牡丹的诗句,描写牡丹的诗句。清平乐 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牡丹芳 唐 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诗句

关于思念故乡怀念故土的诗句

阅读(12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思念故乡怀念故土的诗句,内容包括游子怀念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文名句,体现“游子怀念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名句,20首思念家乡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独自远

诗句

写一首关于家人的诗句

阅读(4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一首关于家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一家人的古诗句,描写亲人的诗句,写家人的诗句。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辛弃疾(南宋)《鹧鸪天·游鹅湖醉书家壁》译文:春播即将开始,大忙季节就要到来,不知谁家的年轻女子,穿着白

诗句

苏轼曾着下关于庐山的诗句

阅读(33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苏轼曾着下关于庐山的诗句,内容包括苏轼关于庐山的名句(诗句),苏轼写的关于庐山的诗,苏轼经过庐山写下哪几首诗。初入庐山 苏轼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

诗句

有什么诗句关于无声

阅读(8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什么诗句关于无声,内容包括关于声音的诗句,描写声音的诗句,描写声音的诗句。《早蝉》【唐】白居易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鸡鸣曲》【唐】陈陶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二声唤破枕边梦,

诗句

关于狗的诗句特别短的

阅读(5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狗的诗句特别短的,内容包括关于狗的诗句,关于狗的古诗大全,请说出关于狗的诗句。★ 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唐·卢仝《寄男抱孙》★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唐·于鹄《寻李逸人旧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唐·李

诗句

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各2句)

阅读(4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各2句),内容包括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各2句),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格2句),写出两句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中国传统节日及诗句-----------------------------------------------------------

诗句

关于人间三月天的诗句

阅读(15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人间三月天的诗句,内容包括人间三月天诗句是谁写的,关于三月的诗句,全诗人间四月天。《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

诗句

关于春天出去玩的诗句

阅读(110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出去玩的诗句,内容包括春天出去踏青的诗句,外出郊游时想到的描写春天的景色诗句,春天出去踏青的诗句。春天出去踏青的诗如下:《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