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死亡的名言
名人名言-死亡 : 人活到七十五岁,总不得不时时想到死,我们不会因此而感到不安。
太阳看起来好象是沉下去了,实在不是沉下去而是不断地辉耀着。 ——歌 德 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
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 ——纪伯伦 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
死亡的黑暗背景对托出生命的光彩。 ——桑塔亚那 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
——坎贝尔 死并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虽生犹死才是。 ——卡曾斯 人不应当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
——奥里利厄斯 谁怕死,谁就已经不再活着。 ——左伊默 痛苦和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抛弃它们就是抛弃生命本身。 ——哈夫洛克·埃利斯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伊壁鸠鲁 死亡使一个伟大的声音沉寂之后,他生前平淡无奇的话,都成了至理名言。 ——白朗宁 死亡也许是免费的。
——但它是用一生换来的。 ——曼利厄斯 怕死比死更可怕。
——赛恩斯 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宁可受世间的痛苦和灾难,也千万不要走到这个地步。
——罗曼·罗兰 儒夫在他未死之前,已身历多次死的恐怖了。 ——凯 撒 一个老年人如果能有广泛的兴趣,学会关心他人,使自己的生活汇入到整个世界的生活中去,他就会象一滴水归入大海,慢慢地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最终,也不会再有对死的恐惧。
——罗 素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哈姆雷特》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
2.姥姥去世了,追悼的诗词
送别 欲把清酒问苍天,相约掩泪天地决。
却与此生永彼岸,一去茫茫似身缺。永殇 霜雪清滢照无邪 相许天飞朝玉阕 忽一云开水中月 不堪情死独苟且 大意:1、题:殇有死亡之意,永殇表明永远痛心的逝去。
2、全诗:像霜雪一样最纯净清澈的情谊当初是那么的纯真无邪(第一句),相互约定要为明天向往的乐园而奋斗努力(第二句),忽然云群散开之际却只有看见水中的月亮,是一切发生的真实在这突然的瞬间支离破碎,变成虚幻(第三句),独自活着的人只有默默惶然、伤心忍受这情感逝去的苦楚(第四句) ——出自冰心手,有三两萧条意!我所能看见的少女 水中的少女 请在麦地之中 清理好我的骨头 如一束芦花的骨头 把他装在箱子里带回 我所能看见的 洁净的少女, 河流上的少女 请把手伸到麦地之中 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 麦子上回家 请整理好我那凌乱的骨头 放入一个小木柜。带回它 象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但是, 不要告诉我 扶着木头, 正在干草上晾衣的 妈妈。
怀念故人 文 / 飘飘逸尘 大风刮过 一双携着鸳鸯的花鞋 随雨泊在远方 被爱伤害的人 是一块石头 坐在树下 神情忧郁 泪水描摹的心事深入骨髓 面对一摊发毒的日子 被爱伤害的人无话可以言语 千年前的种子千年后发芽 桃妖翩舞成精 桃花被泪水漂过 最深的思念在最深的根部 伤痛和快乐无法分离 被爱伤害的人憔悴满面 伤寒的泪水铺满五月清晨的草叶 雨水过后阳光清澈 纯洁洗过平坦的空谷 埋葬誓言的峡谷 背对阳光 终年冰雪覆盖 黑色的记忆四季盛开 有形的刀刃划过无形的水面 被爱伤害的人藏在水底 心中的疼痛 深不可测 每一瓣桃花依旧 芳香熏染叶子的平淡 被爱伤害的人 怀抱石头座在树下 手中复仇的匕首 在桃花雨中断成寸寸 【标题】:夏日南亭怀辛大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体裁】:五古 【内容】:--------------------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赏析】:-------------------- 【简析】:这首诗充满怀念故人的情绪,写出闲适自得的情趣,表达出无知音的感慨。
文字行如流水,层递自然,极富韵味。① :诗题一无“夏日”。
② 夕:一作“夜”。【注解】:1、山光:山上的日光。
2、池月:即池边月色。3、轩:窗。
【韵译】: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评析】: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
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
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彼岸花开日 花开彼岸时 只一团火红 花开无叶叶生无花 相念相惜不相见 独自彼岸路 彼岸花永远在彼岸悠然绽放 此岸心唯有在此岸兀自彷徨 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斜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接友人书 ——席慕容 那辜负了的 岂仅是迟迟的春日 那忘记了的 又岂仅是你我的面容 那奔腾着向眼前涌来的 是尘封的日 尘封的夜 尘封的华年和秋草 那低首敛眉徐徐退去的 是无声的歌 无字的诗稿 举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 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
谁为 ,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娇痴不怕人猜,和。
3.死亡也是诗,如何理解
死亡,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和终结和消亡的代表,它体现着生命规律的本质和内涵,呈现着生命发展历程的终极。然而,在诗歌的精神世界中,死亡却脱去了生命规律固有的外衣,表现出生命以外其他事物所无法表达和诠释的意义和内涵。它是诗歌的地狱之门,也是诗歌的希望之窗。它始终以一种主导者的身份和状态成为诗歌存在的缺口,并实现了现实所无法表达和比拟的诗歌张力和情感力度。从某一个角度上看,可以这么说死亡是最直接最纯粹的,因为它是最能抵达诗歌的净土的,所以每种诗歌的最后归宿 必须是也必定是死亡,因为死亡是诗歌主客体生存磨合下的一种极端,它充分体现了诗歌构造下的灵魂的升华和再现。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诗歌死亡构造,使到诗歌从一开始就是悲凉的。而作为经常吟唱在死亡边缘的诗人,他们无法拒绝死亡,他们惟独也只能带着文字的弓箭和盾牌在诗歌这一片悲凉的净土上孤独地为自己筑造坟墓。这下如法国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所说的那样:“文学,完全是个人的。……在这个不允许诗人生存的社会里,我作为一个诗人的处境,正是一个自凿墓穴的孤独者的处境。”
然而,死亡作为诗歌意识的一种极端,它并不仅仅体现在诗歌的表体层次上,它必须穿透和攀越诗歌和生命的本质和根源,才能得到完美,统一的理解和领悟。这正如李瑛的一首诗《墓园》中所描述的:这里紧靠着黑夜/只是墓石得使人忧伤/这里是真正寂静的地方/这里没有死亡/他们仿佛站在门外,或/一棵棵树影后面/向我们默默地张望/距离,带来难言的伤痛/但生活没有冷却/鲜花仍将开放/疯长的青草/总是很认真地/用最后几滴血,滋润着/碑的根和时间的心脏,证明/人类曾悲壮地成长。这首诗以极端矛盾的思维和手法来揭示了墓园所隐含的深层内涵和潜在本质——死亡。在这首诗中,随处存在着死亡,因为这里是墓园,这里埋葬了很多死去的人们,他们的生命在这里得到了安宁和归宿。然而,这里也没有死亡,因为真正的死亡并不是简单的肉体腐烂和精神消失,而是一种永恒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潜在的且并不是因为肉体的腐化和某种思想意识的直接消亡而宣告终结,它是一种超越时空永不腐朽的东西。
诗歌是一种意象虚幻化的载体,它从来需要以客观和现实的呈现方式来表达其隐含与潜在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主题,诗歌本身所要表达的是人们的原初意识或超前意识,以及人对外界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对于死亡,就像DH劳伦斯所说的:“一旦诗人想告诉你什么,他离开诗歌就远了。”诗人只有在自己所构造的死亡中探索生存的价值和理想的实现。当一个诗人真正地看透了生命的本质和这个世界所赋予他的一切生存满足后,他便开始逐渐地远离这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之外为自己构造一个能够承纳和接受自己灵魂寄托的空间。就像海子。
在海子的心目中,或许这个世界已无法承受他对生命的追寻,且不断地在远离着他,为了实现其精神家园的富裕和完美,他选择了死亡并最终走向了死亡。对于他的死,在某些人的眼中,简直是匪夷所思且不可原谅。然而,真正走向死亡的海子并没有死,他只不过是在死亡的腹地上找到了一个真正能让自己归宿的空间而已,他的死不仅不是其生命和诗歌的断层,反而使到其人生和诗歌得到更好的延续。海子的死就像一个打碎了花瓶,在人们的惋惜声中给人留下了一个缺口的想象空间,它让人在破碎声中找到了生命复原后的完美。他的死是对其自身的解读和剖析,但更多的是其天堂般诗歌的起点和归宿。这就是海子的死,一种终极的爱的本质。
死亡,是极其令人恐怖和痛苦的。选择死亡本身就职一件极其痛苦的事。作为一个诗人能够色诗歌的名义去选择死亡,这是多么崇高和瞻远的壮举啊!也许在这些诗人们的眼中,死亡以远远地超出意识存在中的本来的意义。“开始想到无限到有限,自然和社会,生的意义,开始想到死亡——那扇神秘的门……”(《颂歌世界》)这是顾城的自由。作为一个追求“纯净的美”的“童话诗人”,顾城的结局是悲惨的。他与海子都选择了死亡,但他的死与海子的死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海子的死是基于对生命和诗歌的追随和崇拜,而顾城的死是源于自我的围堵和毁灭。这正如他后来所写的诗句那样:“总有人要变成草原的灰烬”,……“总有树要分开空气,河水,分开天地/使生命停止呼吸,被自己的芳香包围。”这就是顾城的死,一个呈现着流质状态的唯美主义者的死,一个追求“纯银灵魂”之光的童话诗人的死。
这并不是我写的,建议去看一下原文
4.当我死时余光中句子赏析急需
要真正有效地分析这首诗,有一对矛盾必须抓住,这就是:死亡和满足。
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条件是什么呢?是安葬的地方。只要安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从逻辑上,强调了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安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不能回到故乡(后面有交代,十七年不能回乡)。活着的时候,不能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诗章的最后出现了“代替回乡”,就是点了题。
诗人是中国人,却不能回到故土,造成了如此的遗憾。这种遗憾是痛苦的,但是,只要能够安葬在祖国大陆,痛苦就消解了。
如果直接写安葬在大陆,不是很简单吗?或者写成安葬在辽阔的祖国大陆,不是也可以吗?但这样就不能给读者以感染。这里只写了祖国大陆的两条河之间。对于祖国大陆来说,显然不全面的。但是,这不全面的长江和黄河却比之全面的祖国大陆要生动,因为这是两个有特点的细节。细节因为有特点,就能引起读者广泛的记忆和联想,不但其间的广袤的土地,而且黄河和长江相联系的历史文化传统都会参与进来。
这是这首诗的情感动人的第一个层次。
如果就写到这里为止,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未免仍嫌单薄,不够深厚。
接着诗人进一步表现因为安葬在这两条河之间,不但痛苦消解了,而且是转化为一种幸福的美感。
这种美感,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由长江、黄河衍生出来的系列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先是把长江黄河之间的大陆转化为“最宽阔的床”,死也就自然地转化为“睡”。再是把黄河和长江的涛声,转化为音乐(安魂曲)。
这样的美,不但是意象的美,而且是想象的美。而想象的美又以联想的自然为基础。
这里的想象是这样奇特,难得的是联想又是这样自然。
自然在于,大陆和眠床,本来是不好联想的,但是,凭着“最宽阔”三个字,联想就自然了。黄河和长江的波涛之声也可能是咆哮的噪音,但是,诗人把它转化为“安魂曲”,是双重和谐的:①由安眠和安葬联想到安魂;②两侧、两管,联想到平衡安宁。
其次是把睡表现为不是一般的安睡,而是“满足地睡”。不仅是“满足地睡”,而且是“满足地想”。
接着是,借助这个“满足地想”衍生开去。阐释为什么“满足”?因为他曾经从遥远的空间距离(美洲大陆)瞭望过,而且在漫长的时间中,思念过这片土地,这一句写得特别精致: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代替回乡
翻译成白话,就是回不了故土,只好长时间地翻阅地图来过瘾。如果这样说,就不成其为诗了。余光中用了西方现代诗歌的一种复杂的修辞技巧,用味觉的大吃大喝、食而不厌,来形容视觉的贪婪。想象的奇特在于,联想比较曲折,和一般的日常联想异趣。虽然是西方现代诗歌的手法,但文字却是中国古典传统诗文意蕴,味道十足的,这就构成了一种内在的对峙中的和谐。
读者不难领会这首诗的很强的政治意味,诗人借助怀乡,表达了祖国大陆和台湾统一的热望。这种期盼长达十七年(这首诗写于1966年),要用散文来说,可以说是千言万语,可以写的实在太多太多,如果一味倾泻,可能流于肤浅,甚至芜杂。诗人在这里,把十七年期盼,集中在死亡的焦点上,哪怕是死了,只要能安葬于祖国大陆,思念之苦就转化为安眠之乐,其它的一切都可以略而不计了。
这是诗歌构思立意时常用的一种集中到一个焦点、强调到极端的手法。在我国古典诗话中,这种手法叫做:“精思”。
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