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渭城的诗句
渭城曲
诗人:王维 朝代: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观猎》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欢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摇柳正多才。凤楼人待锦书来。
《塞上曲》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老矣犹思万里行,翩然上马始身轻。
玉关去路心如铁,把酒何妨听渭城。
2.包含渭城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李白《送别》
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崔颢《杂曲歌辞·渭城少年行》
此生无复阳关梦,不怕樽前唱渭城。——陆游《春思》
回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韩翃《送李明府赴滑州》
漂漂东去客,一宿渭城边。——杨凝《夜泊渭津》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与歌者何戡》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温庭筠《偶题》
泗水逸周鼎,渭城辞汉盘。——苏轼《甘露寺》
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黄庭坚《题阳关图二首》
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范成大《咏河市歌者》
不堪未别一杯酒,长听佳人泣渭城。——苏辙《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渭城景色朝朝是,不用丹青李伯时。——胡寅《留别王元治师中谭纯益三首》
3.包含渭城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李白《送别》 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崔颢《杂曲歌辞·渭城少年行》 此生无复阳关梦,不怕樽前唱渭城。
——陆游《春思》 回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
——韩翃《送李明府赴滑州》 漂漂东去客,一宿渭城边。——杨凝《夜泊渭津》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刘禹锡《与歌者何戡》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温庭筠《偶题》 泗水逸周鼎,渭城辞汉盘。
——苏轼《甘露寺》 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黄庭坚《题阳关图二首》 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
——范成大《咏河市歌者》 不堪未别一杯酒,长听佳人泣渭城。——苏辙《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渭城景色朝朝是,不用丹青李伯时。
——胡寅《留别王元治师中谭纯益三首》。
4.带有雨的佳句,王维的诗句①渭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江雨靡靡江草齐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雨欲来风满楼
雨过天青云破处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阑卧听风吹雨
大雨落幽燕
白雨乱珠跳入船
好雨知时节
夜来风雨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青箬笠,绿蓑 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深秋帘幕千家雨, 落日楼粻紶纲咳蕺纠告穴梗膜台一笛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5.描写咸阳的诗句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赏析)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大约是元和八年(813),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所作。其时,诗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
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写作时间距唐王朝的覆灭(907)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何以产生兴亡之感呢?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
自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
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
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金铜仙人辞汉歌》所抒发的正是这样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诗共十二句,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前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
汉武帝当日炼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象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而已。
尽管他在世时威风无比,称得上是一代天骄,可是,“夜闻马嘶晓天迹”,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了李贺傲兀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可贵精神。
“夜闻”句承上启下,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它是上句的补充,使“秋风客”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也为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必要的铺垫。
汉武帝在世时,宫殿内外,车马喧阗。如今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飘逸,三十六宫却早空空如也,惨绿色的苔藓布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
以上所写是金铜仙人的“观感”。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建造的,矗立在神明台上,“高二十丈,大十围”(《三辅故事》),异常雄伟。
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它被拆离汉宫,运往洛阳,后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习凿齿《汉晋春秋》说:“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
李贺故意去掉史书上“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三国志》注引《魏略》)的情节,而将“金狄或泣”的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物和人、历史和现实便融为一体,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来。
中间四句用拟人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金铜仙人是刘汉王朝由昌盛到衰亡的“见证人”,眼前发生的沧桑巨变早已使他感慨万端,神惨色凄。
而今自己又被魏官强行拆离汉宫,此时此刻,兴亡的感触和离别的情怀一齐涌上心头。“魏官”二句,从客观上烘托金铜人依依不忍离去的心情。
“指千里”言道路遥远。从长安迁往洛阳,千里迢迢,远行之苦加上远离之悲,实在教人不堪忍受。
“东关”句言气候恶劣。此时关东霜风凄紧,直射眸子,不仅眼为之“酸”,亦且心为之“酸”。
它含有“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哪得不回头”的意味,表现出对汉宫、对长安的深切依恋之情。句中“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浑厚凝重。
特别是“酸”字,通过金铜仙人的主观感受,把彼时彼地风的尖利、寒冷、惨烈等情形,生动地显现出来。这里,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已完全揉合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
诗人时而正面摹写铜人的神态,时而又从侧面落笔,描绘铜人四周的景物,给它们涂上一层忧伤的色调。两种手法交互运用,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幻多姿,而又始终围绕着一个“愁”字,于参差中见整饬,色调统一,题旨鲜明。
“魏官”二句,侧重描写客体,“空将”二句则改写主体,用第一人称,直接抒发金铜仙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在魏官的驱使下离别汉宫,作千里之行。伴随着“我”的唯有天上旧时的明月而已。
事情发生在三国时期而称月为“汉月”,它抒发的显然是一种怀旧的感情,正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诠释的:“因革之间,万象为之一变,而月体始终不变,仍似旧时,故称‘汉月’。”金铜仙人亲身感受过武帝的爱抚,亲眼看到过当日繁荣昌盛的景象。
对于故主,他十分怀念,对于故宫,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今坐在魏官牵引的车子上,渐行渐远,眼前熟悉而又荒凉的宫殿即将隐匿不见,抚今忆昔,不禁潸然泪下。
“忆君”句中“泪如铅水”,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金铜仙人当时悲痛的形容——泪水涔涔,落地有声。这种感怀旧事、恨别伤离的神情与人无异,是“人性”的表现,而“铅水”一词又与铜人的身份相适应,婉曲地显示了他的“物性”。
这些巧妙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