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句中关于物候

1.关于物候的诗句

诗人与物候 诗歌中最早反映物倏见于《诗经》。

如《豳风o七月》: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物倏现象,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春天花香乌语,草木滋生,雷惊蛰伏,应时而出。一到冬天,草木凋落,昆虫蛰伏。

任何生物都不例外地要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光照以及食物,土壤、水分等条件。宋代诗人欧阳修《鸟啼》诗云: 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候至日暖,万类生物与时争开,众鸟皆鸣。

花鸟草木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对季节变化非常敏,它们的生长发育,直接反映自然季节的变化。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16岁时,写了一苜脍炙人口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又吹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着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从鸭子戏水,感知春江水暧,也揭示了,凡花木向阳而茂,背阳而衰,凡鸟禽暖而出,寒而伏,物候与气候,其相关切。 明末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

……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诗人和常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萃天地之清气,知花香鸟浯之性情。

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一方面又热爱大自然,善能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南宋大诗人陆游很多诗词反映他留心花香鸟语,细致观察物倏变化的诗句。

他在《初冬》诗说: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枕上作》: 卧听百舌语帘栊,已是新春不是冬。

《夜归》: 今年寒到江乡早,末及中秋见雁非, 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 这些诗句,大都是诗人晚年在浙江绍兴家乡时作的,反映他年老不论是在新春或初冬,还是三更风雨都夙兴夜寐,无时不刻不在观察物候的情景。

他不但留心观察物候,而且还用鸟类预告农时。陆游在《鸟啼》诗云: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三闻闻黄鹂,幼妇悯蚕饥; 四月鸣布谷,家家蚕土簇; 五月鸣雅舅,苗稚忧草茂。

人言农家苦,望晴复望雨, 乐处谁得知,生不识官府。 陆游在《禽声》又云: 布谷布谷天未明,架犁架犁人起犁。

那清脆的布谷声声,似乎在催促人们赶快春耕,免误农时。 杜甫晚年进入四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有研究,他在诗中说: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余,乔木上青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尚书盘庚上》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周易乾》 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诗经大雅召旻》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诗经邶风北风》 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 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战国楚宋玉《风赋》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唐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

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唐韦应物《咏玉》 花落未须悲,红蕊明年又满枝。

宋晏几道《南乡子》 彩云易散,皓月难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冰厚三尺,不是一日之寒。

《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二回。

2.在古诗词中,找出6句与"物候"有关的完整诗句

古诗中关于物候的诗句:

池塘生春草,池柳变鸣禽。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清凉风。

花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可惜庭中树,移根作汉臣。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吹落杨花春事了,小池新绿两添痕。浴蚕时节寒犹在,村落人家半掩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来。

野人无历曰,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机;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雅舅,苗稚厌草茂 。

3.《诗经》中关于物候的诗句是

苏轼的《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中的每句都在描写这春江晚春的景象,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春天那生机盎然的气息,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物候现象。

李珣的《浣溪沙》

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浦纹覃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词中的“红藕花香”,“翠”“蝉”等景色反映出了当时的物候现象。荷花开在夏天,尤其是盛夏时节。

唐诗宋词一般都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当时的物候现象。

4.关于物候的古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之交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竹枝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七绝】 类别:【】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如梦令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体裁:【词】 类别:【】

木叶纷纷归路,

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

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

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秋雨叹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古】 类别:【】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春雷

年代:【现代】 作者:【郭沫若】 体裁:【七律】 类别:【】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

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

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

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1宋代诗人欧阳修《鸟啼》: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幻灯片投影)

说明:候到日暖,万类生物与时争开,众鸟皆鸣。花鸟草木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对季节变化非常敏感,它们的生长发育,直接反映自然季节的变化。

2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幻灯片投影)

说明: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3《游庐山大林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中。(幻灯片投影)

说明:古代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使后代人佩服不已,这首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山下芳华菲尽,而此处桃李始华?北宋科学家沈括经过反复思索,得出这是由于山地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5.关于物候现象的古诗

古诗词中看物候

打开我国的古诗词,扑面而来的是萋萋芳草,艳丽花朵,婆娑树姿,点点鸟影,翩翩蛱蝶,啾啾虫鸣。物候现象扩大了古诗词题材,创造了丰富意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拓展了人们的精神视野,提升了人的品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来了,大地回暖,气温开始上升。“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白雪虽作飞花,春寒料峭,但草芽可见。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还以准确的语言进一步描写早春的物候特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蒙蒙,春雨细细,滋润万物,小草探出小脑袋,远看如茵,近看却稀稀疏疏。仲春,“春色满园关不住”,“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东风拂面,百花争艳,万紫千红,蝶飞莺闹,满眼都是明丽与生机。春意阑珊,“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宋曹豳《暮春》) 。柳树也由早春的“绿柳才黄半未匀”、“万条垂下绿丝绦”,而飘飞出生命之絮:“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夏天如约而至,果实开始成熟,“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秋天来临,“无边落木萧萧下”(李白《登高》),“霜草苍苍虫切切”(白居易《村夜》),但大自然并不吝啬,催促菊花绽放,元稹在《菊花》中忍不住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代黄巢也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气温下降,花木凋零,寒冬里只有耐寒植物才能保持英雄本色:“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冰霜惨凄之时,“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花开花落,草木荣枯,新陈代谢,大自然就这样周而复始,依律而行。当然,这种规律在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通行。

植物诉说着大自然的语言,动物们也依时而动,毫不逊色。动物作为物候现象在古诗词中登堂入室且占重要地位。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作为大自然的重要成员,首先感觉到气温的变化,解放歌喉,叽叽喳喳,啁啾之声此起彼伏,呼朋引伴,开始生命的新歌。

宋代词人晏殊有一首《破阵子》词写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燕子”、“黄鹂”作为物候,说明春天的到来。“新社”即春社。按古人习俗,一年中有两社:春社和秋社。“春社”日(立春过后第5天)春光正好,春意正浓,农人脱衣下地,春耕农事正忙。这时,燕子翩然归来,黄鹂清音啼啭,大地芳草萋萋,池畔苔藓翠绿,少女野外斗草(一种游戏),一派勃勃生机。“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 (宋 曹豳《暮春》) 暮春时节,林间,莺儿停歇了歌唱,池塘处却传来响亮的蛙声。原只是一声、两声,渐渐地,“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龠《孟夏》)。莺儿、蛙儿、蝉儿,你方唱罢我登台:“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立秋了,动物们敏锐感觉到立秋之凉与往日不同:“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宋 刘翰《立秋》)。接着“初闻征雁已无蝉”(唐 李商隐《霜月》),到了风雪载途的寒冬,就是“梅雪争春未肯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了。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大自然,时时刺激着诗人的神经,撩拨着诗人的心弦,净化着诗人的灵魂。诗人们情不自禁地提笔状写物候现象,而且,他们常常由物候而自然联想到繁复的生命过程,生发出诸多感悟,大自然的一切在他们眼中绝不仅仅是物候现象,还是一种象征,一种启迪,一种审美体验。从“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大气,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傲霜枝”(宋 苏轼《赠刘景文》)的坚毅;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到“黄鸟不堪愁里听,绿杨宜向雨中看”(唐 宋雍《春日》)的清醒;从“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 刘禹锡《秋风引》) 的凄凉,到“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惆怅;从“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国仇家恨,到“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沉郁……何尝不是物物关情?绝对可以说,物候成了诗人抒情写怀的媒介,大自然孕育了心有千千结的诗人,滋养了人类繁茂多彩的精神家园。诗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仪态万千,也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云烟明晦,才足以表现诗人心中蓬勃无尽的灵感。

参考资料:《中学生语文》刘菊春

6.古诗中的物候现象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本文来自: 我爱你语文 详细出处: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7.关于物候的古诗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8.关于物候的诗句

池塘生春草,池柳变鸣禽。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清凉风。

花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可惜庭中树,移根作汉臣。

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吹落杨花春事了,小池新绿两添痕。

浴蚕时节寒犹在,村落人家半掩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来。 野人无历曰,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机;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雅舅,苗稚厌草茂 。

苏轼的《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中的每句都在描写这春江晚春的景象,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春天那生机盎然的气息,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物候现象。 李珣的《浣溪沙》 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

翠叠画屏山隐隐,冷浦纹覃水潾潾,断魂何处一蝉新。 词中的“红藕花香”,“翠”“蝉”等景色反映出了当时的物候现象。

荷花开在夏天,尤其是盛夏时节。 唐诗宋词一般都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当时的物候现象。

行不?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1. 咏莲四季图 莲, 多少风雨若等闲? 新春到, 只把美名传。 莲, 多少爱心洒人间? 阳光下, 无人可争艳。

莲, 为谁一生送缠绵? 想起你, 夜半犹凭栏。 莲, 为谁流芳到永远? 只有我, 等你一万年。

2.风 风, 吹动长袖舞长空。 多少年, 吹得两袖清。

风, 吹将温馨入梦中。 千万里, 来去无影踪。

风, 少年吹成白头翁。 人已老, 宠辱皆不惊。

风, 为我吹落天上星。 化春雨, 落地皆无声。

3.霜 霜, 寒冷带给小村庄, 一夜间, 天地换新妆。 霜, 令人牵挂我故乡。

告诉我: 岁月已沧桑。 霜, 知我苦读在寒窗。

冻结了: 窗前明月光。 霜, 劝我从此莫悲伤。

悲伤时, 伊人在远方。 4.雨 雨, 声声向我诉心曲。

曲未尽, 随风轻轻舞。 雨, 愁如青丝恨如缕。

抚慰我: 温柔如父母。 雨, 能否知我企盼苦? 降甘霖, 人间尽欢呼? 雨, 点点滴滴似祝福。

为天下, 孕育稻和谷。 5.雪 雪, 一年一度喜相约。

轻声问: 可曾记得我? 雪, 常使人间变天国。 在天国: 何人不超脱? 雪, 多少恩怨已忘却? 洁如玉, 净化魂与魄。

雪, 千言万语凭谁说? 雪山下, 奔腾血与火。 6.云 云, 日日为谁送温存? 这份情, 令人惜朱唇。

云, 夜夜为谁叩闺门? 门开处, 不见绿罗裙。 云, 梦中与谁做芳邻? 醒来时, 相伴唯星辰。

云, 化作秋雨愁煞人, 秋雨过, 伤心欲断魂。 7.乡村四季图 春, 花香鸟语飘满村。

细听来, 句句是乡音。 夏, 村前村后一幅画。

午饭后, 纳凉大树下。 秋, 有朋来自五大洲。

东海岸, 相约看海鸥。 冬, 佳节已在喜庆中。

大街上, 传来爆竹声。 8. 大雁歌十首 (十咏图) 雁, 可曾梦见你同伴? 深夜中, 遥闻你长叹。

雁, 声似心灵在呼唤。 乍闻时, 肝肠为你断。

雁, 昔日雄姿皆不见。 人烟处, 从此莫留恋。

雁, 奈何带走我思念? 留下了: 柔情千百万。 雁, 今朝又到小客栈。

寻故里, 行人驻足看。 雁, 带给诗人新祝愿。

自在飞, 诗人共企盼。 雁, 比翼依旧成一线。

寒风急, 阵容不曾乱。 雁, 生性高洁最浪漫。

白云间, 惹得嫦娥赞。 雁, 奋飞千年不厌倦。

为苍生, 驱尽苦与难。 雁, 胸怀万里在霄汉。

有了你, 天地更灿烂。 9. 诗词歌赋 诗, 旷世绝宇几人知? 尽情时, 方显我才思。

词, 如痴如醉如着迷。 细读来, 句句都神奇。

歌, 随风飞到柳花泊。 遇知音, 知音从此多。

赋, 东方巨龙狂起舞。 起舞时, 抖落风和雨。

10. 日月星辰 日, 你的世界最美丽。 因为你, 阅尽千古事。

月, 今宵从我窗前过。 悄无声, 凭添了寂寞。

星, 为谁闪烁在夜空? 知何时, 进入我梦中? 辰, 千里万里苦追寻。 叹银河, 隔断有情人。

11. 文房四宝 笔, 多少烽烟从此起? 弹指间, 战火千万里。 墨, 入我笔下成五岳。

五岳高, 雁飞不得过。 纸, 留住梦中的唯一, 人生如, 白驹过短隙。

砚, 岁月消磨成眷恋。 有几人, 灯下读秦汉? 12. 水乡图 江, 奔流不息到远方。

似血脉, 连着我故乡。 河, 源头飞来白天鹅。

问询我, 为谁作《三别》? 湖, 石壁耸立千丈余。 截云雨, 一展我宏图? 海, 奔腾咆哮数万载。

睡梦中, 犹为你喝彩。

古代诗句中关于物候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古代诗句中关于物候

诗句

关于努力奋进的诗句

阅读(4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努力奋进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诗句,关于“奋斗、努力”的古诗词,关于“努力奋斗”的诗句。描写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诗句有如下两句: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诗句

关于火灾的诗句6句

阅读(6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火灾的诗句6句,内容包括描写“火灾”的诗句,求六句.关于消防和文明宣言的句子,描写火灾的诗句。白居易《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令

诗句

关于师恩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3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师恩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师恩难忘诗句长一点,形容老师的诗句,表示感谢师恩的诗句。师恩难忘意深浓,桃李人间茂万丛.历苦耕耘勤育李,谆谆教诲记心中 2、程门立雪古今传,师训铭心重似山.佳日欣临鸣鼓乐,吾家未忘校园艰.3、

诗句

杜牧关于南京栖霞山的诗句

阅读(3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杜牧关于南京栖霞山的诗句,内容包括杜牧的哪首诗是写南京栖霞山的,杜牧的哪首诗是写南京栖霞山的,杜牧的哪首诗是写南京的栖霞山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诗句

关于对决的古诗句

阅读(3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对决的古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决战的诗句,描写决战的诗句,形容打斗的诗句。1.《双声子·晚天萧索》 宋代: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

诗句

写几个关于雪的诗句

阅读(3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几个关于雪的诗句,内容包括写出五句描写雪的诗句,有关雪的诗句还有几个,描写雪的诗句古诗。写出五句描写雪的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毛泽东(近代)2、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诗句

有关于节约水的诗句

阅读(74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节约水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节约用水的古诗,有关节约水的名言诗句,有关节水的古诗诗句。关于水的诗句 水,至清,至美.从一勺,至千里.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刘禹锡<<叹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问君能

诗句

关于或含月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41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或含月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带月的诗句,带有月字的古诗大全100首,带月字的诗句。《静夜思》【作者】李白 【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

诗句

关于大雪初霁的爱情诗句

阅读(4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大雪初霁的爱情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雪的爱情诗句,关于雪的爱情诗句,带雪的爱情诗句。卷酥帘卷轻酥玉,纤手拭飞沙,惜怜千重雪,恐费十绯甲。借梅三两枝,添妆百尺崖,春来乍谢幕,笑里隐人家。【早来春】我说春来早,谁偏寄寒潮,

诗句

关于孩子可爱的诗句

阅读(44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孩子可爱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孩子活泼可爱的诗句,关于儿童可爱的诗句,描写儿童可爱的诗句。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儿童的诗句:“童子佩觿”(《卫风·芄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可说是中

诗句

关于雪和安静的诗句

阅读(4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雪和安静的诗句,内容包括古代描写雪安静祥和的诗句,描写“雪安静祥和”的诗句,表现雪安静的诗句。《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诗句

关于默璃的诗句

阅读(2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默璃的诗句,内容包括带有墨璃的诗句,关于“琉璃”的诗句,带有墨璃的诗句。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简简吟》2、忽看不似水,一泊稀琉璃。白居易《崔十八新池》3、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白居

诗句

关于千门万户户的诗句

阅读(42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千门万户户的诗句,内容包括含有千门万户的诗句,含有千门万户的诗句,千门万户中诗句。千变万化 形容变化极多.千变万轸 指千变万化.轸,转.千变万状 变化繁多,呈现出各种情状.千兵万马 犹千军万马.千仓万箱 形容因年成好,

诗句

关于歌会的诗句

阅读(3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歌会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云南歌会的诗,可以唱的,云南的歌会写成诗歌,《云南的歌会》五句句子赏析。这样的歌曲有很多的,比如说:小河淌水、彩云之南、阿诗玛、大理三月好风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诗句

关于努力奋进的诗句

阅读(4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努力奋进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诗句,关于“奋斗、努力”的古诗词,关于“努力奋斗”的诗句。描写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诗句有如下两句: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诗句

关于火灾的诗句6句

阅读(6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火灾的诗句6句,内容包括描写“火灾”的诗句,求六句.关于消防和文明宣言的句子,描写火灾的诗句。白居易《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令

诗句

关于师恩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3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师恩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师恩难忘诗句长一点,形容老师的诗句,表示感谢师恩的诗句。师恩难忘意深浓,桃李人间茂万丛.历苦耕耘勤育李,谆谆教诲记心中 2、程门立雪古今传,师训铭心重似山.佳日欣临鸣鼓乐,吾家未忘校园艰.3、

诗句

杜牧关于南京栖霞山的诗句

阅读(3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杜牧关于南京栖霞山的诗句,内容包括杜牧的哪首诗是写南京栖霞山的,杜牧的哪首诗是写南京栖霞山的,杜牧的哪首诗是写南京的栖霞山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诗句

关于对决的古诗句

阅读(3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对决的古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决战的诗句,描写决战的诗句,形容打斗的诗句。1.《双声子·晚天萧索》 宋代: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

诗句

写几个关于雪的诗句

阅读(3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几个关于雪的诗句,内容包括写出五句描写雪的诗句,有关雪的诗句还有几个,描写雪的诗句古诗。写出五句描写雪的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毛泽东(近代)2、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诗句

有关于节约水的诗句

阅读(74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节约水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节约用水的古诗,有关节约水的名言诗句,有关节水的古诗诗句。关于水的诗句 水,至清,至美.从一勺,至千里.利人利物,时行时止. --刘禹锡<<叹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问君能

诗句

关于北笙南鸢的诗句

阅读(30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北笙南鸢的诗句,内容包括“北笙南鸢”是什么意思,北笙南鸢囚砂亡暮余笙捥年什么意思,北笙南鸢什么意思也不是成语。“北笙南鸢”意思:北方的笙,南方的鸢。解释:“笙”是簧管乐器,“鸢”是隼形目,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