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扬州的诗句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闷十二首
〔唐〕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邗 沟
[宋]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过扬州
[清]龚自珍
春灯如雪浸阑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到扬州。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唐]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平山堂观雨
[宋] 释道潜
午枕藜床梦忽惊,柳边雷送雨如倾。蜀冈西望芜城路,银竹森森十里横。
与梦得同登栖灵寺塔
[唐]白居易
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犹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
纵游淮南
[唐] 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赠别二首
[唐] 杜牧
(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遣 怀
[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还自广陵
[唐]秦观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宿扬州
[唐]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亱橘灯火连星汉,水郭帆墙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过广陵驿
[元] 萨都拉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落叶正飞扬子波,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题扬州禅智寺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扬州春词
[唐]姚谷
广陵寒食天,无雾又无烟。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莫唤游人住,游人闲未眠。
2.关于赞美扬州的诗句有哪些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出自宋代: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白话文释义: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2,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出自唐代:徐凝《忆扬州》
白话文释义:扬州的少女们无忧无虑,笑脸迎人,娇美的脸上怎能藏住眼泪,她们可爱的眉梢上所挂的一点忧愁也容易被人察觉。天下明月的光华有三分吧,可爱的扬州啊,你竟然占去了两分。
3,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出自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市》
白话文释义:扬州城里夜市繁华,千灯万火映照碧云,高楼内外到处可见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寻欢作乐的游客纷纷而来,络绎不绝。如今的天下纷乱不已,再也不像以往的太平盛世那样,但想不到这里依然是笙歌一片,通宵不散。
4,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出自元代:卢挚《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白话文释义:江城扬州充满风情的笙管笛萧声和歌声十分热烈而温柔,一阵小雨经过了宽敞的平山堂,清澈的月光笼罩西楼,已经如此一大把的年纪,如同是在三生石上陶然迷醉的梦境中。
虽然是夏日的六月,却凉爽如秋,弹奏锦瑟的美人是在劝酒,卷起朱帘又出来一队舞女,踩踏着《凉州》舞曲的节奏。我已经乘船离开送别者还在殷勤挽留,只见两岸上的树影婆娑天空中银河悠悠。
5,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出自唐代:张祜《纵游淮南》
白话文释义:十里多长的街道市场处处相连,月明之夜伫立桥上看美女神仙。人生一世要死就应该死在扬州,禅智山风光旖旎是最好的墓田。
3.跪求历代关于扬州的诗文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2.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 杜牧 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3.忆扬州 [唐]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译文 萧娘脸嫩难承受眼泪,桃叶女眉长易显忧愁。
天下若是三分明月夜,有二分无奈要在扬州。 4.赠别二首其一 [唐]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扩展资料扬州,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 。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 扬州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地。
下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县1个县,代管高邮市、仪征市2个县级市,是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温泉名城。 扬州成功举办2017年世界体育赛事与旅游峰会、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世界运河城市论坛,2018年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将举办2018年世界运河风情民俗展演活动、第十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公布,扬州市位列第45位。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
市域在北纬32度15分至33度25分、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间。高邮市周山镇志光村龙华组确定为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点。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
扬州市土地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304.93平方千米、园地面积43.07平方千米、林地面积24.80平方千米、草地面积7.67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031.27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78.47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832.33平方千米、其他土地68.67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扬州-百度百科。
4.关于扬州秋天的诗句古诗
有以下这些
1、《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在杭州西湖)
2、《题扬州禅智寺》
唐代: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3、《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唐代: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5.关于荒漠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香菱学诗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使至塞上》为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宣慰,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即出塞途中所作。它叙写了作者奉命出使边塞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壮景奇观,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但作者对这次战争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
6.关于玉门关的古诗
唐*王之涣 《凉州词》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维 《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阳关即玉门关]唐*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唐*王昌龄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唐*胡曾《独不见》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门外尘凝张乐榭,水边香灭按歌台.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万里寂寥音信绝,寸心争忍不成灰.唐*胡曾 《咏史诗·玉门关》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唐*柳中庸 《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唐*李白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元*张养浩《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清*杨昌浚 《边塞词》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