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六祖慧能诗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 道家则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2.求六祖慧能的诗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这是六祖慧能所作。
这首诗强调佛家的色空观念。 这首诗本为神秀所作,原诗是这样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劝拂拭,莫使惹尘埃。”
当弘忍看到了这首偈子,知道是神秀写的,不禁大为失望。但在神秀学生的面前,为了顾全神秀的尊严,便说这首偈子值得大家诵持,如能照着修行,便不致于堕入邪道。
当天晚上三更时分,弘忍便单独把神秀叫进房说:“你那首偈子并没有见性,还只有到了门槛,未能登堂入室。一般人依照这首偈子去修行,虽不致于堕入邪道,但决不能得到最高的智慧。
要想得到最高的智慧,必须当下认清自己的心,看清自己的本性,知道它是不生不死的。如果你的每个念头都能明心见性,那么世界上便没有任何东西会阻碍你。
你的存在是真实的,万物的存在也是真实的。你将会发现万象的变幻无常,都是法尔如此,都是真性实相。
能够有这种见地,就是最高的菩提自性了。” 于是弘忍便叫神秀再写一首,可是神秀的心情一直不宁,想了好几天,总是写不出正在神秀苦思不出的当时,有一个小和尚口中念着神秀的偈子,经过慧能碓米的地方,慧能一听到这首偈子,知道作者尚未悟道,便问那个小和尚是谁写的,小和尚大叫道:“你真是个南蛮,连这个都不知道”! 然后便把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慧能。
慧能要求说:“老兄,我在这里碓米已有八个月,未曾到过堂前,请你带我去看看那首偈子好吗”? 于是他们便到了写偈的地方,慧能又请求说:“我这个粗人不识字,请你念给我听听”。这时正好江州的一位通判官,名叫张日用的,也在场,他便高声的念给慧能听,慧能啊了就对张日用说:“我也有一首偈子,请你替我写在墙上,好吗”? 张日用奇怪的说:“什么,你也会作偈子,真是怪事”! 慧能便正色的说:“要学最高的菩提之道,可虽轻视那些初学的人,有时,极下等的人,有最高的智慧;而极上等的人,却毫无见识可言”。
这几句话把张日用说得服服贴贴,便替慧能在墙上写出了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就在这个深夜,弘忍把衣钵及顿教的法门传给了慧能。
3.六祖慧能的诗 求解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
及闻一客诵《金刚经》 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
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
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
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
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以上就是中国禅宗历史上最有名的公案。至今仍有许多争论。
下面我们看看王骧陆大居士的评语: 五祖云:汝等终日只求福田,福何可救?昔读此文,不觉通 体汗下。求福田与了生死,二事相对,正在生死关头,一进一出, 失足成千古恨矣。
令作一偈者,盖已预知必有争端,不几明说后 来衣钵之争矣,可痛心也。 身是菩提树四句,的是未见性人语,的是死用功人语,诸仁 当知其病已偏重在尘埃上,以为破尽无明自然成佛,不知弃本就 末,颠倒错乱,越拂拭幻尘越多,越无办法,何也?彼认无明为 镜面实有尘垢,不知为镜中幻影也。
即便不认有尘垢,尚执有一 幻镜也,既不识本性,亦未见幻心也,充其量,免堕恶道而已, 终不能了生死也,故在门外。 六祖四句偈,亦未见性,以见而未彻也。
菩提不可方物,而 无物不可方。权作明镜,假名为树,抑又何妨。
其病在本无一物, 偏于空矣,后人学之,不觉误入断见,不知当就究竟说,根本不 能污染,何惧尘埃之可惹。惟对治神秀之执有,使无前偈反成语 病。
或当时记者未明祖意,文不合旨,亦未可知。至于菩提作树, 以喻性也,明镜作台,以喻心也,心固不有,性则非无,原是非 空非有,何得偏言本无一物耶。
下句何处惹尘埃,更显著实,尤 乖性体,故未见性,盖偏空也。言本来无一物,落于断灭见矣, 尘埃原非实体,而今宛在,奈幻有何。
前偈执有,后偈偏空,菩 提不著二边,不立中道,于无实无虚中,既不取涅盘,亦不立生 死,尘埃不尘埃,都无所计。若彻悟本来,即知尘埃亦不离自性 菩提,惹与不惹,只在觉与不觉耳。
此偈以对治神秀之偏有,故 如此云云,揆六祖意,未必如是。后云第一莫著空,可知其本来 矣,故不足为六祖累也。
我人就文论义,应知所择。余前曾作一 偈曰: 菩提假名树,明镜权作台。
本来不污染,说惹亦尘埃。 行者当知尘埃用表无明,无明非有实体,世人每执为有,必 欲去之务尽,因此用功愈深,离题愈远。
今知无明与菩提不二, 体同用异而已。 五祖三更为说《金刚经》,断非依文解义者,必就彼四句偈 之病而更正之,说到应无所住二句,始悟体用一如,不以偏空为 究竟,遂大悟矣。
可见菩提本无树四句,乃悟后语,非彻悟后语 也。 何期二字,神妙不可言。
昔世尊睹明星而叹曰:奇哉奇哉, 即是此意。启祖五句,即是亲证实相者,以本不生灭,故曰具足, 以本自清净,无动摇,虽生万法,生即不生,毕竟不污染,故曰 清净本体,其义既圆,其见斯彻。
此段最关紧要,为后世天下人 证明眼目,毋再犹豫,神通妙用,莫大于斯矣。 是以不生灭中,不动摇中,能生万法,体用一如,斯名具足。
虽生万法,于本体毕竟丝毫无碍,故曰无动摇,而菩提清净之本 相斯显,此段妙在本来二字,六祖至此真彻透本来矣。 至于神秀四句偈,五祖尚令门人炷香礼敬,何也?重法故也。
要知做到如此,已不容易,况真见性乎。此事本惊天动地,任何 世间大事业,不能比拟其万一也。
看识家解言: 一时佛在灵山说法。九天十地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鬼神皆来集会。
说到精妙处,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众中有大梵天王生大欢喜,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世尊恭献一支金波罗花。
佛陀拈花在手,未发一言,高高举起展示大众。大众尽皆不解,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佛陀微微点头,用无上神通,向千万世界朗声宣告:“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于摩诃迦叶。” 一切众会俱皆合掌颂礼,三千大千世界顿时奏起庄严梵音。
金波罗花分身无数,片片香瓣纷纷扬扬,飘洒三界。 一片花瓣在流水中打着旋悠悠漂远。
长江,正是暮春时节。轻轻溅起些小水花,——一杆嫩绿的芦苇被抛入了江中。
没等江水拥走,一只皲裂胼胝的赤脚踩了上来。芦苇微微一沉,——流水似乎稍稍停滞了一下,又稳稳地浮起。
几只蜻蜓围着叶尖,紧贴江面嬉戏。虬髯的达摩站在苇杆之上,远眺的凹目闪着光。
一。
4.求六祖慧能的诗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这是六祖慧能所作。这首诗强调佛家的色空观念。
这首诗本为神秀所作,原诗是这样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劝拂拭,莫使惹尘埃。”
当弘忍看到了这首偈子,知道是神秀写的,不禁大为失望。但在神秀学生的面前,为了顾全神秀的尊严,便说这首偈子值得大家诵持,如能照着修行,便不致于堕入邪道。当天晚上三更时分,弘忍便单独把神秀叫进房说:“你那首偈子并没有见性,还只有到了门槛,未能登堂入室。一般人依照这首偈子去修行,虽不致于堕入邪道,但决不能得到最高的智慧。要想得到最高的智慧,必须当下认清自己的心,看清自己的本性,知道它是不生不死的。如果你的每个念头都能明心见性,那么世界上便没有任何东西会阻碍你。你的存在是真实的,万物的存在也是真实的。你将会发现万象的变幻无常,都是法尔如此,都是真性实相。能够有这种见地,就是最高的菩提自性了。”
于是弘忍便叫神秀再写一首,可是神秀的心情一直不宁,想了好几天,总是写不出正在神秀苦思不出的当时,有一个小和尚口中念着神秀的偈子,经过慧能碓米的地方,慧能一听到这首偈子,知道作者尚未悟道,便问那个小和尚是谁写的,小和尚大叫道:“你真是个南蛮,连这个都不知道”!
然后便把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慧能。慧能要求说:“老兄,我在这里碓米已有八个月,未曾到过堂前,请你带我去看看那首偈子好吗”?
于是他们便到了写偈的地方,慧能又请求说:“我这个粗人不识字,请你念给我听听”。这时正好江州的一位通判官,名叫张日用的,也在场,他便高声的念给慧能听,慧能啊了就对张日用说:“我也有一首偈子,请你替我写在墙上,好吗”?
张日用奇怪的说:“什么,你也会作偈子,真是怪事”!
慧能便正色的说:“要学最高的菩提之道,可虽轻视那些初学的人,有时,极下等的人,有最高的智慧;而极上等的人,却毫无见识可言”。
这几句话把张日用说得服服贴贴,便替慧能在墙上写出了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就在这个深夜,弘忍把衣钵及顿教的法门传给了慧能。
5.六祖慧能的诗请说出一个
慧能(公元638—713)姓卢,广东新兴人,中国禅宗的创造者。
在二十四岁时,离母北上,参拜蕲州(今湖北省)黄梅东禅寺五祖弘忍为师。忽一日闻童子诵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闻后,便知未得见性,就请一解书人代笔,也书“无相偈”一首,弘忍见之,即已知大意,便秘密传授法衣,禀为第六代祖,慧能得法南归,终生传法于韶州南郊南华寺。 慧能书写的“无相偈”是怎样的呢?在不同本子的《坛经》中,载有三首: 其一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二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其三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六祖慧能的诗 求解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
及闻一客诵《金刚经》 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
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
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
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
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以上就是中国禅宗历史上最有名的公案。至今仍有许多争论。
下面我们看看王骧陆大居士的评语: 五祖云:汝等终日只求福田,福何可救?昔读此文,不觉通 体汗下。求福田与了生死,二事相对,正在生死关头,一进一出, 失足成千古恨矣。
令作一偈者,盖已预知必有争端,不几明说后 来衣钵之争矣,可痛心也。 身是菩提树四句,的是未见性人语,的是死用功人语,诸仁 当知其病已偏重在尘埃上,以为破尽无明自然成佛,不知弃本就 末,颠倒错乱,越拂拭幻尘越多,越无办法,何也?彼认无明为 镜面实有尘垢,不知为镜中幻影也。
即便不认有尘垢,尚执有一 幻镜也,既不识本性,亦未见幻心也,充其量,免堕恶道而已, 终不能了生死也,故在门外。 六祖四句偈,亦未见性,以见而未彻也。
菩提不可方物,而 无物不可方。权作明镜,假名为树,抑又何妨。
其病在本无一物, 偏于空矣,后人学之,不觉误入断见,不知当就究竟说,根本不 能污染,何惧尘埃之可惹。惟对治神秀之执有,使无前偈反成语 病。
或当时记者未明祖意,文不合旨,亦未可知。至于菩提作树, 以喻性也,明镜作台,以喻心也,心固不有,性则非无,原是非 空非有,何得偏言本无一物耶。
下句何处惹尘埃,更显著实,尤 乖性体,故未见性,盖偏空也。言本来无一物,落于断灭见矣, 尘埃原非实体,而今宛在,奈幻有何。
前偈执有,后偈偏空,菩 提不著二边,不立中道,于无实无虚中,既不取涅盘,亦不立生 死,尘埃不尘埃,都无所计。若彻悟本来,即知尘埃亦不离自性 菩提,惹与不惹,只在觉与不觉耳。
此偈以对治神秀之偏有,故 如此云云,揆六祖意,未必如是。后云第一莫著空,可知其本来 矣,故不足为六祖累也。
我人就文论义,应知所择。余前曾作一 偈曰: 菩提假名树,明镜权作台。
本来不污染,说惹亦尘埃。 行者当知尘埃用表无明,无明非有实体,世人每执为有,必 欲去之务尽,因此用功愈深,离题愈远。
今知无明与菩提不二, 体同用异而已。 五祖三更为说《金刚经》,断非依文解义者,必就彼四句偈 之病而更正之,说到应无所住二句,始悟体用一如,不以偏空为 究竟,遂大悟矣。
可见菩提本无树四句,乃悟后语,非彻悟后语 也。 何期二字,神妙不可言。
昔世尊睹明星而叹曰:奇哉奇哉, 即是此意。启祖五句,即是亲证实相者,以本不生灭,故曰具足, 以本自清净,无动摇,虽生万法,生即不生,毕竟不污染,故曰 清净本体,其义既圆,其见斯彻。
此段最关紧要,为后世天下人 证明眼目,毋再犹豫,神通妙用,莫大于斯矣。 是以不生灭中,不动摇中,能生万法,体用一如,斯名具足。
虽生万法,于本体毕竟丝毫无碍,故曰无动摇,而菩提清净之本 相斯显,此段妙在本来二字,六祖至此真彻透本来矣。 至于神秀四句偈,五祖尚令门人炷香礼敬,何也?重法故也。
要知做到如此,已不容易,况真见性乎。此事本惊天动地,任何 世间大事业,不能比拟其万一也。
看识家解言: 一时佛在灵山说法。九天十地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鬼神皆来集会。
说到精妙处,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众中有大梵天王生大欢喜,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世尊恭献一支金波罗花。
佛陀拈花在手,未发一言,高高举起展示大众。大众尽皆不解,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佛陀微微点头,用无上神通,向千万世界朗声宣告:“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于摩诃迦叶。” 一切众会俱皆合掌颂礼,三千大千世界顿时奏起庄严梵音。
金波罗花分身无数,片片香瓣纷纷扬扬,飘洒三界。 一片花瓣在流水中打着旋悠悠漂远。
长江,正是暮春时节。轻轻溅起些小水花,——一杆嫩绿的芦苇被抛入了江中。
没等江水拥走,一只皲裂胼胝的赤脚踩了上来。芦苇微微一沉,——流水似乎稍稍停滞了一下,又稳稳地浮起。
几只蜻蜓围着叶尖,紧贴江面嬉戏。虬髯的达摩站在苇杆之上,远眺的凹目闪着光。
7.南禅六组慧能的诗:明镜亦非台的全文集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
何处惹尘埃。
还有一个版本
菩提本无树,
何处惹尘埃。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顺便讲一下故事的来源
话说弘忍法师要在圆寂之前选出一个继承人来继续弘扬传播佛法禅理。于是乎就要弟子们写一手偈子就是有禅理的诗题在壁上。弘忍法师的弟子中有一个叫神秀的法师在当时很有声望,很有可能被选作继承人。神秀就在壁上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拭佛,勿使惹尘埃。当慧能听到这首诗时,就叫人帮他在神秀的诗旁写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当时慧能是文盲)弘忍大师知道了慧能是真正领悟了禅理,就叫他半夜到房间里,给了他《金刚经》,让他出逃(怕偏向神秀的人害他)。神秀的人去追没追住。经过十年的隐世苦心钻研,慧能法师在梁建立了“南宗”,神秀建立了“北宗”。
8.与禅宗有关的诗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六祖慧能偈语.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慧能的主要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说的,证明慧能更加的心中无物.有更高的悟性. 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
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
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
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
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偈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
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
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这首佛偈就是为了证明空性 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
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
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关于慧能的偈颂,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的偈颂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慧能的偈颂到底是怎样写的,学术界目前还有争论,但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要内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内部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数的中国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两家的。
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为中观学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以讲空为主,破斥迷信,扫荡一切形相。它认为,一切万法,本性皆空,无论在世间还是出世间,其一切事物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也包括我们在世俗的认识活动中所得到的各种假名而已。
佛教重在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要断除各种系缚。
故中观学派之讲空,对于系缚的破除,尤其是对“见”(认识)缚的破除,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一切事物总是有它的反面。
中观学派讲空,最后讲到了否定一切(尤其是涅盘解脱)的程度,无疑动摇了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础。因此,佛教从中观的“真空”向“妙有”过渡,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所以在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后,便开始出现了宣讲“妙有”理论的一系列经典,如《法华经》、《涅盘经》等等,宣传一种永恒、普遍、绝对的佛性,以作为一切众生及万物存在的基础。在中国,这两种思想几乎同时传入。
于两晋南北朝之际,经过道生等人的阐扬发挥,综合空有,结合《般若》之“缘起性空”,与《涅盘》之“佛性妙有”,从而提出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张。其理论的中心认为,所谓的“佛性”,也就是众生成佛的内在依据、内在原因,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存在,它具有感应一切的功能,可与一切众生及万物相应,因而能够摄持于一切众生及万物之中。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佛性”是一切众生所共同具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然而,这里所说的“佛性”,在他们看来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就是般若学所说的“缘起性空”之理,又可称为“实相”、“法性”、“空”“真如”等等。
这样就在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