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乡美食一东乡羊肉作文
今天是冬至,妈妈带我去小关庙那一块的“羊肉汤集中地”吃羊肉汤(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冬至要吃羊肉汤,反正有美味上门就吃嘛)。
那儿两条街上都有五六家大型羊肉店。我们选中了一家“一品鲜羊肉汤锅”,一斤羊肉50元!真是“敲棒棒”。
(没办法,现在是“吃羊肉高峰期”,每家店都涨价得恐怖)那家店的店员忙得不亦乐乎,所有的位子都被预订了,幸好我们来得早,占了一个位子,后来要吃的人可是排长龙啊,他们可一直没有位子。我们也是坐着舒舒服服地吃羊肉呢!我们一边吃,一边看着络绎不绝的客人进来,老板索性在店堂里大吼:“六点钟以前必须吃完!不然就不卖了!”他是想尽快让一下一批客人又进来吃——生意真好啊。
2.写江苏风景和特产作文
重阳过后,走在镇江的大街小巷上,便很容易闻到阵阵扑鼻的浓香,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东乡羊肉的味道.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吃羊肉、喝羊汤是镇江人的一大美食时尚,星级饭店、路边小摊纷纷推出自己的东乡羊宴:红烧的羊肉,清炒的羊杂,泡着京江脐的羊汤……吸引来无数食客大开“羊”荤.
东乡羊肉是镇江的特色风味,盛产于镇江市丹徒区的大路镇、姚桥镇以及大港一带.这一带地处镇江市的东部,是为“东乡”.烹制东乡羊肉最富盛名的是现已划归姚桥镇的儒里,这个原名朱家圩的小集镇,传说系由乾隆皇帝御赐方有现名的,而乾隆赐名的因缘,正是起于东乡羊肉.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听闻镇江朱家圩一带的羊肉味美至极,遂差人前去采办.孰知差去的采办既贪婪又好色,在朱家圩采办羊肉时居然调戏村姑,最终被当地乡人痛殴致死.得知此事后乾隆大怒,决定微服前往探个究竟,以做出最终的惩罚决定.然而,到了朱家圩后这位皇帝发现,当地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知书达礼,于是赐名“儒里”.
如今,经营东乡羊肉规模最大的当数镇江市区的儒里饭店.据该店的老板王嘉先生介绍,传统意义上的东乡羊肉是红烧羊肉,其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可以养胃补虚.东乡羊肉从选料到烹制直至加工羊肉的火(豆秆烧的文火),都十分有讲究.因为主料选用的是当年的本地山羊,而这些山羊又是吃田边、堤岸、山丘上的青草长大,所以东乡羊肉又堪称“绿色食品”.
随着人们饮食口味的变化和羊肉经营的发展,如今东乡羊肉不仅在烹制方法上有所优化,而且在菜系内容上有所拓展,“东乡羊肉”已从最初的红烧羊肉发展到今天的全羊席,其“东乡”品牌得到了延伸.但是,由于东乡羊肉的主料———本地山羊在养殖上难以取得量的突破,事实上如果大量养殖也会破坏生态环境,所以东乡羊肉的最终发展还是由一定条件限制的.
3.写江苏地区特产的作文
绿色食品东乡羊肉 重阳过后,走在镇江的大街小巷上,便很容易闻到阵阵扑鼻的浓香,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东乡羊肉的味道。
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吃羊肉、喝羊汤是镇江人的一大美食时尚,星级饭店、路边小摊纷纷推出自己的东乡羊宴:红烧的羊肉,清炒的羊杂,泡着京江脐的羊汤……吸引来无数食客大开“羊”荤。 东乡羊肉是镇江的特色风味,盛产于镇江市丹徒区的大路镇、姚桥镇以及大港一带。
这一带地处镇江市的东部,是为“东乡”。烹制东乡羊肉最富盛名的是现已划归姚桥镇的儒里,这个原名朱家圩的小集镇,传说系由乾隆皇帝御赐方有现名的,而乾隆赐名的因缘,正是起于东乡羊肉。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听闻镇江朱家圩一带的羊肉味美至极,遂差人前去采办。孰知差去的采办既贪婪又好色,在朱家圩采办羊肉时居然调戏村姑,最终被当地乡人痛殴致死。
得知此事后乾隆大怒,决定微服前往探个究竟,以做出最终的惩罚决定。然而,到了朱家圩后这位皇帝发现,当地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知书达礼,于是赐名“儒里”。
如今,经营东乡羊肉规模最大的当数镇江市区的儒里饭店。据该店的老板王嘉先生介绍,传统意义上的东乡羊肉是红烧羊肉,其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可以养胃补虚。
东乡羊肉从选料到烹制直至加工羊肉的火(豆秆烧的文火),都十分有讲究。因为主料选用的是当年的本地山羊,而这些山羊又是吃田边、堤岸、山丘上的青草长大,所以东乡羊肉又堪称“绿色食品”。
随着人们饮食口味的变化和羊肉经营的发展,如今东乡羊肉不仅在烹制方法上有所优化,而且在菜系内容上有所拓展,“东乡羊肉”已从最初的红烧羊肉发展到今天的全羊席,其“东乡”品牌得到了延伸。但是,由于东乡羊肉的主料———本地山羊在养殖上难以取得量的突破,事实上如果大量养殖也会破坏生态环境,所以东乡羊肉的最终发展还是由一定条件限制的。
“奇怪的”锅盖面 说镇江的“土特产”就不能不谈到镇江的锅盖面。众所周知,镇江有“三怪”,所谓“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镇江锅盖面又称伙面,在镇江家喻户晓,于全国恐怕也是鼎鼎有名。其做法并不复杂:将面粉揉好后擀成薄片,再用刀细切,与锅盖一起下锅煮熟,捞起放入调好佐料的碗里即可。
锅盖面的特点是软硬恰当,面的柔韧性好,老少咸宜。然而正是这种并不复杂的煮面方法,被誉为是镇江人在饮食技艺上的一项创举。
关于锅盖面的来历,民间有很多种说法。有乾隆下江南的典故,张嫂子锅盖面店的故事,有夫妻合伙造伙面的传说……这里记叙了另一种说法:有一对姐弟,相依为命。
弟弟有病,口味不佳,姐姐天天下面给他吃,可弟弟总是说面条下硬了。于是,姐姐想办法擀细面条,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用一个竹杠,人坐在上面压着面团跳,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将面团压得薄薄的,然后削成细细的面条。
姐姐将面条放进锅里,又想加点青蒜,手忙脚乱之际,将旁边汤罐上的小锅盖放进了大锅。没想到,这样的面条却让弟弟吃得又多又香。
原来,用小锅盖四周透气,这样下出的面不容易烂,有筋道,味道更佳。从此,镇江的锅盖面名声大振,大街小巷里出现了很多做锅盖面的伙面店。
锅盖面在镇江市场不可谓不大,全市“正宗”与“不正宗”大小面店不知有多少,几乎家家终日顾客盈门。但是,锅盖面征战其他城市的饮食市场,却鲜有获得巨大成功的。
有关专家认为,除了各地人的口味有差异之外,锅盖面的生产标准缺失,也是一大原因。 “被争夺的”鸭血粉丝汤 说鸭血粉丝汤系镇江的一种风味小吃,恐怕无人怀疑;但把鸭血粉丝汤定为镇江的“土特产”,或许会引起争论。
近些年来,有关鸭血粉丝汤的“原创”是镇江人还是南京人的争论,在网上和民间风生水起、甚嚣尘上。说鸭血粉丝汤“是南京的”,其所持论据是“金陵鸭血粉丝汤”名声显赫,已远远冲出了南京市场;说鸭血粉丝汤“是镇江的”,其论据则是,大凡吃过两地鸭血粉丝汤的人都会觉得,“金陵鸭血粉丝汤”的味道,比“镇江的”差远了。
“原创”是谁,这里姑且不论,有一点却毋庸置疑:镇江鸭血粉丝汤的市场现状绝对堪称风靡,其“粉丝”囊括了男女老少所有人群。在镇江,一年四季无论你是过大街还是穿小巷,都能遇到鸭血粉丝店,这些鸭血粉丝店有些是有门面的,有些就是一小摊儿,而相同的则是都能生意火爆,香味四溢。
在这些鸭血粉丝店中,妯娌鸭血粉丝店、母女鸭血粉丝、麻老太鸭血粉丝称得上是个中翘楚。 镇江的鸭血粉丝汤也有开到其他城市的。
笔者的一位朋友在泰州市区曾看到不止一家镇江鸭血粉丝店,尝过之后还真是镇江风味。上前一打听,有些是镇江人开的,有的就是当地人经营,不过无论如何,“镇江鸭血粉丝”从产品到品牌,都算是走出了镇江。
镇江鸭血粉丝汤的粉丝润滑,鸭血鲜嫩,口味既鲜且香,3元一碗可谓价廉物美,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鸭血粉丝汤制作也十分简单方便,只需将粉丝盛在小竹篓中,放入煮沸的鸭血汤中烫熟后,将粉丝和鸭血汤倒入碗中,再放入鸭肠、鸭肝、葱花、香菜和调味料等即可。
丹阳封缸酒,红了关羽脸 在镇江的土特。
4.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概况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中部,临夏州东北部,以东乡族发祥地和丝绸古道南路上的重要通道而闻名,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形如驼峰龟背,最高海拔2664米,最低海拔1735米,年均降水量350毫米,
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有马家窖、齐家、辛店等文化类型的文化遗址10多处,有被喻为“龙骨”的生长在数千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其中林家文化遗址考古出土的铜刀,经考证为我国最早的铸铜器物之一,风山乡池滩出土的乌龟化石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国道213线穿境而过,县乡公路纵横交错,距州府临夏市仅27公里,白三路(锁南镇白家岭至广河县三甲集)、巴锁路(临洮县巴下至锁南镇)与国道212线汇接,可东进西出,南来北往,县城锁南坝距省城兰州98公里,黄河、洮河、大夏河、广通河环县奔流,总流长量达120公里,水利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1.94亿千瓦,已在大夏河干流建成总装机容量12500千瓦的曳湖峡水电站和老虎咀水电厂,48平方公里的刘家峡水库库面水域风景旖旎,极具旅游开发和水产养殖潜力;当地盛产马铃薯、早酥梨、大接杏、大红袍花椒、东乡站羊,均为甘肃著名的土特产,尤以东乡手抓闻名全国;源源流长的东乡族民俗风情、花儿滥觞、诗歌传说、民族碑铭、丹霞地貌、遗存古迹,与现代民族经济开发区相映成辉,让人感慨这块土地的神奇和变迁。历史上东乡隶属河州(今临夏管辖),未曾单独设置政权,1949年8月28日东乡解放,1950年10月成立了相当于县一级的东乡自治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东乡族自治县,现辖20个乡5个镇,229个行政村,1893个合作社,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46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6.72万亩,其中山旱地31.92万亩,占86.96%; 川塬地4.79万亩,占13.04%。2003年年底,全县总户数4.8921万户,其中农村户4.7121万户。总人口26.693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7396万人,东乡族22.4139万人,占83.97%,汉族3.1117万人,占11.66%,回族1.1579万人,占4.34%,其它少数民族占0.03%。
建县5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勤劳、勇敢、朴实、智慧的东乡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扶贫攻坚为重点,以产业开发和非公有制经济为两翼,全力实施教育“长效”工程、水利“长治”工程和饮水“渴望”工程,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把农业、教育、人饮、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作为主攻方向,苦干实干,锐意进取,使自治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高。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02亿元,工业总产值1.03亿元,农业总产值2.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5.65万吨,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48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达到1097万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资金突破两亿元大关,达到2.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1元,人均占有粮219.7公斤。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2500米左右,属于黄土高原浅山丘陵区,气候温凉,具有冬干夏温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高原边坡气候特点。由于东乡特有的水土、气候、地域等条件和民族宗教习俗,东乡族群众历来就有家家户户养羊的传统,且喜食羊肉,东乡羊肉具有色鲜、肉嫩,纤维脂肪含量适中,肉嫩而不膻,肥而不腻,味美可口等特点。几百年来,东乡族人民以独特的养殖、屠宰、加工等技术积累形成了“东乡手抓”著名品牌。由于东乡民族喜爱用手抓吃羊肉,所以东乡羊肉就俗称为“东乡手抓羊肉”,因其独特风味和特点,逐渐从东乡族农民餐桌走向了市场,在临夏、兰州及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省区享有盛誉。目前,在兰州已涌现出“忠华手抓大王”、“尕奴东乡手抓餐厅”、“天龙东乡手抓”、“大唐宫”等一批以“东乡手抓羊肉”为特色产品的知名餐饮企业。据初步统计,全省经营“东乡手抓羊肉”的民营企业达到350多家,就业人员近2万人,年产值超过3亿元,“东乡手抓羊肉”已成为继“兰州牛肉面”之后的又一甘肃省“名吃”。
5.舌尖上的临夏作文300
甘肃临夏史称枹罕,古为“河州”,这里是中国的西北角,位于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黄河和其支流大夏河从这里流淌而过,与省城兰州相距150公里。这里是历朝历代设郡置县之地,是“河湟重镇”,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历来商贾云集,商贸流通繁荣,誉称西部“商埠”,曾是陇上古丝绸之路南线上的“茶马互市”,被称为西部的“旱码头”,享有“花儿之乡”、“彩陶之乡”、“牡丹之乡”的美誉,尤其是清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独具一格,制作方式独特,特别注重清真食品的色、香、味,从食品生产原料和加工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按伊斯兰的规则要求操作,也是这一地区的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临夏的美食尤其是穆斯林的饮食文化也丰富多彩,辣子鸡、手抓羊肉、桶子肉等传统烹调手艺深远流长,自成风格、独成体系。吃一口回味悠长,令人难忘。家常便饭有油炸干果、散子、油香、锅盔、河州句子、炒面片、凉面、兔耳朵、搅团、撒饭、扁食、鸡腿面、面茶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特别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有志烹调事业的穆斯林烹调的清真系列菜肴,与南北大菜系列相比毫不逊色。这里还有久负盛名的牛杂割、羊杂碎和发子面肠、酿皮、凉粉、甜麦子等许多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临夏当地的牛羊肉格外鲜美,以此为原料的东乡手抓肉、羊肉筏子、清真牛杂割、油面茶等都是当地著名的美食。你不妨有机会来临夏亲口品尝,亲身感受临夏饮食文化的原汁原味。
临夏人的饮食堪称一绝,每逢佳节,街巷里飘溢着油煎食品的诱人香味,客人到家,热情的东家倒上“三泡台”碗子、五香茶,女主人很快端上来一盘刚出锅的油香,又酥又软,再抹上蜂蜜,又甜又香。遇逢佳节,即有油黄面白、品种繁多、香甜酥软的油炸馃馃、酥脆味美的馓子。你正津津有味品尝的同时,又端上来糖包、肉包各一盘,随后端上来手抓羊肉、大块辣子鸡,最后端来尕面片,让客人吃的可口舒心。这就是纯朴厚道的中国“小麦加”浓郁的民族特点和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形成了鲜明的穆斯林饮食文化的特有风味。
一、手抓肉
手抓羊肉是临夏颇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种流传:“说起手抓,想起临夏”,“客人来了,不吃顿手抓,枉来临夏”。手抓羊肉几乎成了临夏饮食文化的代表作。据考证,临夏古称“杷罕”,河州羊又称“袍地羊”,曾是朝廷贡品,“枧罕赤髓羯羊肉”,历来出名。尤其是东乡羊肉膘肥肉嫩,肉质纤维少且细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无素,久食能坛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具有温肾壮涵,强体提神,补脾健胃,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作用。据说,临夏姑娘肌肤娇嫩,靓丽多姿,脸上水露露的,与从小食羊肉有关。手抓羊肉一般带骨,多切成条形或块状,因直接用手抓食而得名。用于制做手抓羊肉的羊大都选用羯羊,以羯羊羔最佳。手抓羊肉的做法、吃法名堂很多,各具特色,风味不同。最著名的有东乡手抓、桶子肉、汆羊肉等。在招待尊贵客人时,一般上系列手抓,若单盘上席一般用羊肋条。手抓肉味美可口,色鲜肉嫩,肉纤维脂肪含量适中,无膳味、肥而不腻,鲜美无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据说久病虚脱者食顿“东乡手抓”就会顿时恢复元气,有常吃习惯的人,几天不吃,叫你想得发慌,就是生在东南沿海吃不惯羊肉的人,一经得食临夏手抓,美食美味使人流连难忘。
二、平伙
吃“平伙”是临夏民间亲朋好友聚会用餐的一种习俗,在农闲或雨雪天,由脾气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共同平均出钱买羊,推选一个东家在他家里制做,一般东家不出羊钱,负责加工,但肉照样也有一份。肉囫囵煮好后,由东家搬到所有参加会餐者的面前,按人头将整羊等分,在切割时必须每个部位都要切到,打成份子,人均一份,每份都有前件、后件、肋巴、胸岔、背子、脖子、尾巴七个部分,然后各吃各的份子,吃不完可以拿走。吃完肉后,在肉汤里揪面片,共同吃一顿会餐饭。从宰羊、制做、分肉、吃面都浓罩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又说又笑、谈笑风声、互相打趣、热闹异常。当然“刮碗子”、“嗑瓜子”、“吃发子”是免不了,最后头蹄、下水落东家。吃平伙,是东乡人平等互助、团结和睦集体精神的典型写照。平伙平伙,平起平坐。首先是平伙肉分为“股子”,无论贫富贵贱,一律平等,一人一份,份量相同;其次是平伙钱分摊后,可交现钱,也可放“八月帐”,即到了粮食大丰收时用粮食顶平伙肉钱。东乡人豪爽豁达的性格,在吃平伙的风俗习惯中充分体现。(
6.来到饭桌前便闻到那熟悉的香味~~~以此为开头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
知道,这是东乡羊肉的味道。
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吃羊肉、喝羊汤是镇江人的一大美食时尚,星级饭店、路边小摊纷纷推出自己的东乡羊宴:红烧的羊肉,清炒的羊杂,泡着京江脐的羊汤……吸引来无数食客大开“羊”荤。 东乡羊肉是镇江的特色风味,盛产于镇江市丹徒区的大路镇、姚桥镇以及大港一带。
这一带地处镇江市的东部,是为“东乡”。烹制东乡羊肉最富盛名的是现已划归姚桥镇的儒里,这个原名朱家圩的小集镇,传说系由乾隆皇帝御赐方有现名的,而乾隆赐名的因缘,正是起于东乡羊肉。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听闻镇江朱家圩一带的羊肉味美至极,遂差人前去采办。孰知差去的采办既贪婪又好色,在朱家圩采办羊肉时居然调戏村姑,最终被当地乡人痛殴致死。
得知此事后乾隆大怒,决定微服前往探个究竟,以做出最终的惩罚决定。然而,到了朱家圩后这位皇帝发现,当地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知书达礼,于是赐名“儒里”。
如今,经营东乡羊肉规模最大的当数镇江市区的儒里饭店。据该店的老板王嘉先生介绍,传统意义上的东乡羊肉是红烧羊肉,其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可以养胃补虚。
东乡羊肉从选料到烹制直至加工羊肉的火(豆秆烧的文火),都十分有讲究。因为主料选用的是当年的本地山羊,而这些山羊又是吃田边、堤岸、山丘上的青草长大,所以东乡羊肉又堪称“绿色食品”。
随着人们饮食口味的变化和羊肉经营的发展,如今东乡羊肉不仅在烹制方法上有所优化,而且在菜系内容上有所拓展,“东乡羊肉”已从最初的红烧羊肉发展到今天的全羊席,其“东乡”品牌得到了延伸。但是,由于东乡羊肉的主料———本地山羊在养殖上难以取得量的突破,事实上如果大量养殖也会破坏生态环。
7.家乡新市的羊肉作文
关于羊肉泡馍的作文羊肉泡馍作文500字牛羊肉泡馍,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
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其制作方法是:先将优质的牛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烂,汤汁备用。
馍,是一种白面烤饼,吃时将其掰碎成黄豆般大小放入碗内,然后交厨师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汤,并配以葱末、白菜丝、料酒、粉丝、盐、味精等调料,单勺制作而成。牛羊肉泡馍的吃法也很独特,有羊肉烩汤,即顾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将汤汁完全渗入馍内。
吃完馍、肉,碗里的汤也被喝完了老孙家。还有一种吃法叫"水围城",即宽汤大煮,把煮熟的馍、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围以汤汁。
这样清汤味鲜,肉烂且香,馍韧入味。如果再佐以辣酱、糖蒜,别有一番风味。
是一种难得的高级滋补佳品。西安的羊肉泡馍馆很多,其中老字号有"老孙家"、"同盛祥"等较有名气。
关于羊肉泡馍的作文羊肉泡馍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