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的历史诗句

1.山西有那些古代诗人

1、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2、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3、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4、王昌龄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5、卢纶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

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西

2.山西有那些古代诗人

王之涣(688-742)

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卢纶(748-约799)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著有《卢纶诗集》。

3.赞美山西的文章,诗句

小时候,总是怀疑, 这曲折蜿蜒的道路啊, 怎么会如此的漫长, 让小小的我,永远也走不到路的尽头。

小时候,总是埋怨, 这封闭拥挤的城镇啊, 怎么会如此的狭小, 让小小的我,永远也看不到天的尽头。 小时候的我,很想飞, 总是觉得亲情束缚住自己的翅膀, 总是觉得梦想在关爱中封存, 总是很不耐烦。

长大后,家乡的路,家乡的水 只能在梦中仔细回味。 城市的灯光很明亮, 却独缺了属于我的那一盏。

城市的天空很广阔, 却独缺了替我遮蔽风雨的那一双翅膀。 家乡漫长的路,现在想来, 如丝如线, 系住游子在外飘泊的心。

家乡的城, 若盖若棚, 是游子永远的心灵避难所 岁月已寒, 故乡正农闲。 寒夜中, 这思念, 到林间, 到农田。

手持玉米秸, 捉迷藏, 戏童顽。 北风吹, 雪花飘, 乐悠然。

琅琊山下, 是我的故乡, 我的摇篮。 十里金沙滩, 十里桃花园。

风雨相伴, 多少年? 最难忘记, 暑假里: 树荫下, 捕鸣蝉。 池塘内: 互戏水, 摘蓬莲。

大海边: 迎惊涛骇浪, 扬风帆, 荡渔船。 渔歌中: 到夜晚, 不思还。

梦中多少企盼? 望故乡, 情意绵绵。 故乡风光好, 故乡水亦甜。

何日凯旋?太阳吟 --------------------------------------------------------------------------------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又逼走了游子的一出还乡梦, 又加他十二个时辰的九曲回肠! 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 烘干了小草尖头的露水, 可烘得干游子的冷泪盈眶? 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 省得我受这一天天的缓刑, 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 太阳啊——神速的金鸟——太阳! 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 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 太阳啊,楼角新升的太阳! 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 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 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 北京城里的官柳裹上一身秋了吧? 唉!我也憔悴的同深秋一样! 太阳啊,奔波不息的太阳! 你也好像无家可归似的呢。 啊!你我的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 太阳啊,自强不息的太阳! 大宇宙许就是你的家乡吧。

可能指示我我的家乡的方向? 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 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 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太阳啊,生命之火的太阳! 但是谁不知你是球东半的情热, 同时又是球西半的智光? 太阳啊,也是我家乡的太阳! 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 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

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 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 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 -------------------------------------------------------------------------------- 忆菊 -------------------------------------------------------------------------------- ——重阳前一日作 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 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 攒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 守着酒壶的菊花, 陪着螯盏的菊花; 未放,将放,半放,盛放的菊花。 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 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 懒慵慵的江西腊哟; 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 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长瓣抱心,密瓣平顶的菊花; 柔艳的尖瓣攒蕊的白菊 如同美人底蜷着的手爪, 拳心里攫着一撮儿金栗。 檐前,阶下,篱畔,圃心底菊花: 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 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剪秋萝似的小红菊花儿; 从鹅绒到古铜色的黄菊; 带紫茎的微绿色的、真菊, 是些小小的玉管儿缀成的, 为的是好让小花神儿 夜里偷去当了笙儿吹着。

大似牡丹的菊王到底奢豪些, 他的枣红色的瓣儿,铠甲似的 张张都装上银白的里子了; 星星似的小菊花蕾儿 还拥着褐色的萼被睡着觉呢。 啊!自然美底总收成啊! 我们祖国之秋底杰作啊! 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啊! 那东方底诗魂陶元亮 不是你的灵魂底化身罢? 那祖国底高登高饮酒的重九 不又是你诞生底吉辰吗? 你不像这里的热欲的蔷薇, 那微贱的紫萝兰更比不上你。

你是有历史,有风俗的花。 啊!四千年的华胄底名花呀! 你有高超的历史,你有逸雅的风俗! 啊!诗人底花呀!我想起你, 我的心也开成顷刻之花, 灿烂的如同你的一样; 我想起同我的家乡, 我们的庄严灿烂的祖国, 我的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

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然后又统统吹散,吹得落英缤纷, 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 秋风啊!习习的秋风啊! 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红豆 -------------------------------------------------------------------------------- 二一 深夜若是一口池塘 这飘在他的黛漪上的 淡白的小菱花儿, 便是相思底花儿了, 哦!他结成青的,血青的, 有尖角的果子了! 三二 幽冷的星儿啊! 这般零乱的一团! 爱人儿啊! 我们的命运, 都摆布在这里了! 三八 你午睡醒来, 脸上印着红凹的簟纹, 怕是链子锁着的 梦魂儿罢? 我吻着你的香腮, 便吻着你的梦儿了。 -------------------------------------------------------------------------------- 死 -------------------------------------------------------------------------------- 啊!我的灵魂底灵魂! 我的生命底生命, 我一生底失败,一生底亏欠, 如今要都在你身上补足追偿, 但是我有什 可以求于你的呢。

4.山西籍的诗人有哪些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从秦白起至白居易太祖白建时止,其祖辈世居于太原。白居易虽随曾祖父、父亲曾从韩城、长安迁居到华州下邽,但一直自称“太原人”。

《白敏中墓志铭》中“逮今为太原人也”一句可以印证。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太原人。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的王之涣,尽管一生仅遗诗6首,却是代表盛唐诗风之作。尤其是描写山西风物的五绝《登鹳雀楼》,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以致楼以诗名,诗因楼传。

来源:《山西邮政》报王翰. 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进士。七绝《凉州词》为传世佳吟。

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现存一百八十多首,而绝句占了一半,七绝犹为出色。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人,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唐开云九年(721)进士。善七.五绝 柳宗元(775-819)字子厚,山西运城人,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温廷竺(812—866)本名歧,字飞卿。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

风格清丽,大多书闺情。卢纶(748—800)山西永济人,唐代宗大历时,多次考进士未中,只做过一些小官。

边塞绝句人们尤为喜欢。《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王勃 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字子安。今山西万荣。

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 唐四杰”之冠。

给我分哦~~~。

5.关于山西的历史典故成语

纸上谈兵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6.关于“夸山西风景美”的诗句有哪些

1.过燕支寄杜位

唐代:岑参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2.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唐代:钱起

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

4.送吴秀才之山西

唐代:朱庆馀

泽潞西边路,兰桡北去人。出门谁恨别,投分不缘贫。

杯酒从年少,知音在日新。东湖发诗意,夏卉竟如春。

5.长相思

宋代:向滈

桃花堤。柳花堤。芳草桥边花满溪。而今戎马嘶。

千山西。万山西。归雁横云落日低。登楼望欲迷。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

7.山西诗人的诗有哪些

山西日报讯(武正国)古典诗歌乃中华国粹,尤以唐代诗人最杰出,成就最辉煌。

而从初唐到盛唐中唐以至晚唐,都有山西籍诗人引领群伦。他们的诗在唐诗中占有重要位置,显示了黄河文化的深厚积淀,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里选取在唐代各个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十五位山西籍诗人,分别吟咏。 王绩 (585-644绛州龙门)今河津人 听厌奢华宫体诗,自然朴素赋新辞。

孤身唱响田园曲,王孟先声溯此时。 王勃 (约650-676绛州龙门)今河津人 高阁名篇千古稀,天涯海内耀光辉。

河东底蕴文浑厚,陶冶神思无翼飞。 宋之问 (约656-712汾州)今汾阳人 依附权门舌学莺,颂词典雅意平平。

贬迁孤苦悲凉境,悔泪真流始动情。 王之涣 (688-742晋阳)今太原人 颧雀登楼千里穷,凉州把盏忆春风。

短篇不厌包容广,奇句全凭想象丰。 王昌龄 (?-约756晋阳)今太原人 擅长七绝寓情真,兼备刚柔俱绘神。

塞外老兵知己士,闺中少妇解愁人。 王维 (?-761祁)今祁县人 心融天籁笔清新,行觅源泉坐赏云。

酷爱田园非出世,常怀百战老将军。 王翰 (生卒年待考晋阳)今太原人 边庭豪饮近乎狂,笔下男儿血性刚。

醉卧沙场英烈气,读来字字撼胸膛。 卢纶 (?-798?河中)今永济人 雪满弓刀箭术神,典型环境典型人。

昂扬豪迈英雄曲,唱醒边关多少春。 畅当 (生卒年待考河东)今永济人 同是抒情鹳雀楼,襟怀技艺俱堪优。

王名远比畅名盛,捷足先登占上游。 白居易 (772-846晋阳)今太原人 新体势如春草漫,长歌乐府起高峦。

语言通俗艺非俗,拓向民心天地宽。 柳宗元 (773-819河东)今永济人 清峭文奇诗亦奇,诗文双璧互增辉。

谋篇遣句工夫硬,运笔犹如令箭挥。 温庭筠 (约812-866晋阳)今太原人 傲踞恃才官运空,栖身潦倒教坊中。

诗精聊缀群雄尾,词艳轻开一代风。 聂夷中 (837?-884?河东)今永济人 自幼饱尝贫病侵,熟谙诗应为谁吟。

田家剜肉医疮状,看在眼中疼在心。 司空图 (837-908河中)今永济人 身隐寒山心未寒,神游诗海起狂澜。

洋洋妙论多新意,千载发人思路宽。 王驾 (851-?河中)今永济人 社日避开谈正题,只抒扶得醉人归。

剪裁侧写留余地,读后遐思任远飞。

8.歌颂山西风景的诗句有哪些

歌颂山西风景的诗句有

1.《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

年代: 唐 作者: 徐铉

田园经雨绿分畦,飞盖闲行九里堤。

拂袖清风尘不起,满川芳草路如迷。

林开始觉晴在迥,潮上初惊浦岸齐。

怪得仙郎诗句好,断霞残照远山西。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4.《水调歌头·元日至人日》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阴时。新年叶气,无处人物不熙熙。万岁声从天下,一札恩随春到,光采动天鸡。寿域偏寰海,直过雪山西。

忆曾预,宣玉册,捧金卮。如今万里,魂梦空绕五云飞。想见大庭宫馆,重起三山楼观,双指赭黄衣。此会古无有,何止古来稀。

5.《思蜀》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来从云栈北,行度雪山西。

故事谈金马,遗踪访石犀。

闲情淡於水,豪饮醉如泥。

坏壁尘封遍,何人拂旧题!

9.有关山西的历史典故和成语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

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

战国时,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

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隋末 ,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 ,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

五代时期,后唐 、后晋 、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起家。在中国封建社会期间,山西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越是乱世越是显得重要 ,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

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

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开始称为山西。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

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战国时,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

隋末 ,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 ,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五代时期,后唐 、后晋 、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起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期间,山西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越是乱世越是显得重要 ,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

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

清代,开始称为山西。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禹凿孟门”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

中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

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省会城市太原,被誉为“龙脉”所在地,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

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

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

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崛起,著称中外。 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

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

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统治区。周代,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山西境内崛起。

秦、汉、魏、晋时期,山西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为都,之后的东魏、北齐也曾以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这对促进山西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认为是“龙兴”之地,一直把山西作为唐帝国的腹脏地区,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发达的经济、文化称著于世。

到五代十国,山西仍然对中国北方的政治、军事形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宋辽时期,山西进一步繁荣,是中国北方经济、文化的主要发达地区。

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当时山西商业的发达、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明,曾受到当时来中国旅行的意大利伟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的盛赞。

明代,山西的商业迅猛发展,曾领全国之先。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外敌的侵略。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西人民进行了更加顽强的斗争,在三。

10.关于“夸山西风景美”的诗句有哪些

1.过燕支寄杜位 唐代:岑参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2.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唐代:钱起 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

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

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 4.送吴秀才之山西 唐代:朱庆馀 泽潞西边路,兰桡北去人。

出门谁恨别,投分不缘贫。 杯酒从年少,知音在日新。

东湖发诗意,夏卉竟如春。 5.长相思 宋代:向滈 桃花堤。

柳花堤。芳草桥边花满溪。

而今戎马嘶。 千山西。

万山西。归雁横云落日低。

登楼望欲迷。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

“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

关于山西的历史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山西的历史诗句

诗句

关于阿诗玛的诗句

阅读(22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阿诗玛的诗句,内容包括求:赞美昆明的诗词或者赞美阿诗玛的,形容阿诗玛的成语词语,赞美云南的诗词。昆明行记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大观楼长联 万树梅花一布衣,如橼巨笔五更鸡

诗句

关于离情别绪的诗句大全

阅读(3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离情别绪的诗句大全,内容包括关于离情别绪的古诗,关于离情别绪的古诗,关于离情别绪的古诗10首。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

诗句

关于农村农民的诗句是

阅读(4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农村农民的诗句是,内容包括关于农民的古诗,关于农村的诗句,关于农民的古诗。农 村东风催雨渥村乡,日月丰殷喜气扬。鸡鸭成群猪满圈,棉麻叠岭谷盈仓。楼房鳞栉连超市,道路蜿蜒跨水塘。赋税全除多德政,千年不遇好时光。悯

诗句

关于敢闯敢干的诗句

阅读(19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敢闯敢干的诗句,内容包括敢闯敢拼的名言诗句,关于青春就要敢闯的名言名句,急需关于勇敢、敢闯、团结协作和默默奉献等方面的诗句或名言警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出自唐代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

诗句

关于湖边艳阳高照的诗句

阅读(5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湖边艳阳高照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一边下雨,另一边却艳阳高照的诗句,大雨倾盆而下,而湖那边依然艳阳高照,真是“(,)”(诗句),湖的另一边艳阳高照,真是什么一句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竹枝词》是唐代诗人

诗句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手抄报

阅读(4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手抄报,内容包括清明节板报资料(要有诗意),清明节手抄报古诗十九首,清明古诗的手抄报。http://www.wmjy.net/Article/Class5/Class59/200503/4963.html 板报墙报资料之清

诗句

关于睡眠的美丽诗句

阅读(6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睡眠的美丽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睡觉美好的语句诗词,形容美女睡觉诗句,描写睡眠的句子。短语如下:漫步梦地梦里花落知多少黑夜彩虹祝你好梦 祝你好梦美梦成真春梦发生,夏梦高明,秋冬梦熟藏,此谓时梦也。睡美人诗词如下:欧阳澥

诗句

关于孩子愁苦的诗句

阅读(7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孩子愁苦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愁苦的诗句,关于愁苦的古诗,描写愁苦的诗句。《声声慢·寻寻觅觅》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诗句

关于成都集市的诗句

阅读(38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成都集市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集市的诗句,有关描写成都的诗句,有关成都的诗句。----------原创-----《集市》青橙红绿众纷纭,人来车往沸声腾。毫分计较口才奇,生活小康富裕奔。---------------

诗句

关于悦字的成语或诗句

阅读(5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悦字的成语或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悦’字句子或成语,带有悦字的诗句,关于‘悦’字句子或成语。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诗句

关于秀林的诗句

阅读(3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秀林的诗句,内容包括含有“秀林”两字的诗词曲赋,关于松竹梅菊的诗句,关于潭水的诗句。咏梅诗:梅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咏松诗松 宋.谢子才壮节无双独占春,灵根谁肯混凡尘。有时雷雨掀

诗句

关于植树节种树的诗句

阅读(36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植树节种树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植树造林的诗句,关于植树的古诗,有关植树的诗句。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唐 白居易《种柳三咏》译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日复一日地种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种出了一片树林。2、持钱买花树

诗句

关于登上泰山的诗句

阅读(4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登上泰山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登泰山时”的诗句,关于登泰山的诗词,关于登泰山时书上的古诗。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 李简《登岳》2、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清 施闰章《雪中望岱宗》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

诗句

关于天气突变的诗句

阅读(5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天气突变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天气突变的俗语,关于天气突变的俗语,形容天气突变的词语。大雨前兆 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动物对下雨的预报 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

诗句

关于阿诗玛的诗句

阅读(22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阿诗玛的诗句,内容包括求:赞美昆明的诗词或者赞美阿诗玛的,形容阿诗玛的成语词语,赞美云南的诗词。昆明行记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大观楼长联 万树梅花一布衣,如橼巨笔五更鸡

诗句

关于离情别绪的诗句大全

阅读(3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离情别绪的诗句大全,内容包括关于离情别绪的古诗,关于离情别绪的古诗,关于离情别绪的古诗10首。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

诗句

关于农村农民的诗句是

阅读(4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农村农民的诗句是,内容包括关于农民的古诗,关于农村的诗句,关于农民的古诗。农 村东风催雨渥村乡,日月丰殷喜气扬。鸡鸭成群猪满圈,棉麻叠岭谷盈仓。楼房鳞栉连超市,道路蜿蜒跨水塘。赋税全除多德政,千年不遇好时光。悯

诗句

关于敢闯敢干的诗句

阅读(19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敢闯敢干的诗句,内容包括敢闯敢拼的名言诗句,关于青春就要敢闯的名言名句,急需关于勇敢、敢闯、团结协作和默默奉献等方面的诗句或名言警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出自唐代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

诗句

关于湖边艳阳高照的诗句

阅读(5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湖边艳阳高照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一边下雨,另一边却艳阳高照的诗句,大雨倾盆而下,而湖那边依然艳阳高照,真是“(,)”(诗句),湖的另一边艳阳高照,真是什么一句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竹枝词》是唐代诗人

诗句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手抄报

阅读(4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手抄报,内容包括清明节板报资料(要有诗意),清明节手抄报古诗十九首,清明古诗的手抄报。http://www.wmjy.net/Article/Class5/Class59/200503/4963.html 板报墙报资料之清

诗句

关于睡眠的美丽诗句

阅读(6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睡眠的美丽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睡觉美好的语句诗词,形容美女睡觉诗句,描写睡眠的句子。短语如下:漫步梦地梦里花落知多少黑夜彩虹祝你好梦 祝你好梦美梦成真春梦发生,夏梦高明,秋冬梦熟藏,此谓时梦也。睡美人诗词如下:欧阳澥

诗句

关于阳光植物的诗句

阅读(5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阳光植物的诗句,内容包括太阳与植物的诗句,关于植物的诗句,关于植物的诗歌。有关月亮的诗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作者: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