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建言献策的佳话
魏征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 魏徵全身像[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魏征死后,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2.关于描写绝交的古诗词
清平乐·留人不住
宋 晏殊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1]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主要成就
政治成就
真宗死,命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议遂定,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7]
仁宗朝,西夏元昊反,天下弊于兵,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建议仁宗罢监军,不要以阵图授诸将,使得诸将对敌时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还建议整顿财赋制度。这些建议均被仁宗采纳,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终于使元昊俯首听命。[5]
晏殊为人刚简威猛,待人以诚,虽处富贵,但生活相当简朴,并且乐于奖掖人才,当世名士,如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皆出其门,又能识富弼于寒素之中,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晏殊执政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皆受重用,台阁也多一时之贤,做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为史学家艳称的“庆历新政”,实际上是由晏殊总领其事的。晏殊被罢相,范、韩、富等被贬,“庆历新政”遂宣告失败。任地方官时,他曾大办学校,培养人才,欧阳修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并非虚誉。[8]
文学成就
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
《东都事略》说他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传者惟《珠玉词》3卷。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十名家词》之首集,计词131首。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世称“抚州八晏”(晏殊、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
3.古代建言献策的佳话
魏征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 魏徵全身像[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
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魏征死后,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
4.关于友谊的诗句急需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春秋)《诗经》 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 (唐)韦庄《江上别李秀才》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唐)张祜《宫词二首》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晏殊《木兰花》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清)龚自珍《投宋于庭》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李清照《一剪梅》 多怀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柳永《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宋)柳永《雨霖铃》 别时容易见时难。
(五代)李煜《浪淘沙》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时方始休。
(唐)白居易《长相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宋)苏轼《蝶恋花》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宋)张先《千秋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啼》 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明)徐熥《酒店逢李大》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唐)白居易《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