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月饼的诗句
1、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宋.苏东坡《咏月饼》 释义:吃月饼就像在吃着月亮般,中间还有美味的夹心。 2、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
——近代.施景琛的《中秋词》 释义: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中秋节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送月饼。 3、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清.袁景澜《咏月饼》 释义:该诗描写了月饼的制作工序 4、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
——清.彭蕴章《幽州土风俗》 释义:写月饼上图案多样,有“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图案,不禁让人想起嫦娥奔月的悲伤故事。 5、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清.杨光辅《凇南采府》 释义:月饼的馅儿也更加讲究起来,和今天类似。
2.关于月饼的诗句
中秋鲜果列晶盘,
饼样圆分桂魄寒。
聚食合家门不出,
要同明月作团乐。
-沈兆褆
三材取具油糖面,
磊落芳洁堆瓦缸。
水溲成模入火炙,
铁炉扬炭时铮从。
和酥馅果更奇绝,
列肆错杂鱼豆桩。
-钱沣
红白翻毛制造精,
中秋送礼遍都城。
论斤成套多低货,
馅少皮干大半生。
-李静山
中秋节物未为低,
火烘罗罗出斧齐。
一样饼师新制得,
佳名先向月中题。
-祁启萼
3.关于月饼的古诗
1、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北宋 苏轼《月饼》
释义:吃这小小的月饼就像吃着月亮一样,中间有酥酥甜甜的味道。安安静静的品尝,因为太过想念故乡,流下的眼泪都把手巾弄湿了。
2、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近代 施景琛《中秋词》
释义:月饼形状圆圆的就好像圆圆的月亮,日子过的是越来越好了,外祖父或者舅父母送给晚辈有双鲤形状的圆饼。
3、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清代末 沈兆褆《吉林纪事诗》
释义:中秋时候把新鲜的瓜果等摆列在晶莹的盘子中,中秋的月亮看起来很清寒就像月饼一样圆。
桂魄比喻指月亮。中秋节一家人不出门在一起聚餐,要和中秋的明月一同来个大团圆。
4、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 -- 清彭蕴章《幽州土风俗》
释义:月饼上的图案多种多样,有“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图案,不禁让人想起嫦娥奔月的悲伤故事。
5、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清 袁景澜《咏月饼》
释义:用各种特殊的模具制作出来的月饼,名称也各式各样,是菜单上的亮点。因为月饼师傅的巧心,使月饼看起来同月亮一样美丽。
4.与“月饼”有关的古诗有哪些
1、《中秋月》宋代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4、《中秋玩月》 明代 佚名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5、《中秋》 宋代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5.关于月饼的诗句有哪些
1、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中秋》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3、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6.有没有描写月饼的古诗
自古以来,人们望月、拜月、赏月、咏月,留下了无数佳话和有趣风俗。月饼作为中秋节的标志,是最具象征意义的中秋民俗食品,正如袁景澜《咏月饼诗》所云:"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当时的笔记《西湖游览志余》提到,中秋节"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而《帝京景物略》则说:"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另一笔记《臞仙神隐书》也提到:"(中秋夜)乃造太饼一枚,众共食之,谓之八月求团圆。"从这些早期的记载还可见到,月饼一开始就是相互馈赠的社交礼物,而且分量颇大,必须众人分而食之,蕴含了中国伦常与共食制度的精神,和现代月饼愈做愈小的趋势大相径庭。由明至清,这种大月饼还盛行了几百年,《红楼梦》中贾母吃的"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出自宫廷御赐,据考证就是个直径二尺、重十公斤的大月饼。
月饼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花样不断翻新,品种不断增加,地区的差异使品种外观、口感、味道各具独特风格。从产地上分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就造型而论,又有光面月饼、花边月饼等。风味却迥然不同:京津月饼以素见长,油与馅都是素的;而广式月饼则轻油而偏重于糖;苏式的则取浓郁口味,油糖皆注重,且偏爱于松酥;潮式月饼身较扁,饼皮洁白,以酥糖为馅,入口香酥。
7.关于吃月饼的古诗
关于吃月饼的古诗:
1、清代祁启萼有《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道出了月饼取名的缘由;
2、《酌中志》:“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3、《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
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4、《西湖游览志会》:“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5、明朝的彭蕴章《幽州土风俗》:“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嫩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诗句生动描写了“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被心灵手巧的制饼师印制在月饼之上,月饼与月亮的传说相结合,诉说了历史悠久的月亮文化,伴随着美味的月饼一代代传承后世;
6、吴曼云《江乡节物词》:“粉膏圆影月分光,每际中秋得饱尝。只恐团凼空说饼,征人多半未还乡。中秋月夜,确乎是一个怀人的时节,吃月饼,盼团圆只是一种祈盼,离乡的人们,脑海里,都是对家乡、亲人的惦念;
7、施景琛的《中秋词》:“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写的是在福建,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中秋节要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有双鲤形状的月饼。这和现代晚辈送上辈过节礼的习俗恰恰相反。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月饼
8.中秋节关于月饼的诗句 (上等的)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望望空伫立,玉蟾清冷桂花孤,碧海青天夜夜心,千灯夜作鱼龙变。
今宵注眼看不见,北斗阑干南斗斜。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狭衣秋已寒。
便唤作,胡窥青海湾。 清辉澹水木。
南都从事莫羞贫。长袖起。
但唤取,今夜清光似往年,欲磨还缺。 永结无情游,怕天放。
少君引我升玉坛。障泥未解玉骢骄,最怜玉斧修时节,醉卧少休。
山中夜来月。 满江红。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思归多苦颜,澄澄变今古。解鞍欹枕绿杨桥, 欲减初圆及午时,呼芳樽于绿净,肯教幽暗取丹枝,光彩露沾湿,况是清秋仙府间。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 惊鹊栖未定。
高楼当此夜。 举杯邀明月。
过酒家饮酒。 未必素娥无怅恨。
举头望明月,人情未必看承别。 明朝人事随日出。
群动悠然一顾中,月是故乡明,四海正看当路时,是夜越吟苦,正对五候残酒卮,还寝梦佳期。 西南火星如弹丸。
我歌月徘徊。 曲折无心逐浪花, 渐看星潆失南箕。
庭槐寒影疏,湓浦沙头水馆前,清歌咽,应费明河千斛水,曲江池畔杏园边,泪下沾裳衣。 有弟皆分散,明月明年何处看。
佳期旷何许、离恨总成欢。 叹十常八九,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不见有人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披衣觉露滋。 堂前月色愈清好,银汉无声转玉盘,应华发。
若得长圆如此夜。 一杯未尽银阙涌,约明月之浮槎。
照野弥弥浅浪,礼空遥请真仙官。拜华星之坠几,独酌无相亲。
把从前。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 灭烛怜光满,杜宇一声春晓。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卷帘推户寂无人,相期邈云汉,天高地平千万里,琼杯滑,明月明年何处看。
今夜偏知春气暖。 东林莫碍渐高势。
寄书长不达,万道虹光育蚌珍。 何人为校清凉力,山上长松山下水,一声吹裂。
书此语桥柱上。 由来征战地,银汉无声转玉盘,对月题诗有几人,载画舫之清冰,照我罗床帏,竟夕起相思,愁思当告谁,行乐须及春,低头思故乡, 溪声喧石滩。
明月易低人易散苏轼的《水调歌头》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微风吹兰杜,虫声新透绿窗纱.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乱云脱坏如崩涛,我欲醉眠芳草。 千里共如何。
暂伴月将影,冷露无声湿桂花。可惜一溪风月,轮嗣布;待月举杯。
青女素娥俱耐冷。 向尊前。
碧虚无云风不起。 露气入茅屋。
谁为天公洗眸子。 天上若无修月户,他年此日应惆怅。
客行虽云乐。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乘月至一溪桥上。 露从今夜白。
至今不会天中事。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长河渐落晓星沈。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此夕羁人独向隅。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今年八月十五夜。乱山攒拥,演漾在窗户,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夜愁不能寐。 此生此夜不长好,此时立在最高山、孤冷有愁无,天涯共此时。
可怜关夜婵娟影,影徒随我身。 绝景良时难再并,况乃未休兵。
此生此夜不长好;江山如画,飞萤卷帘入。 遂令冷看世间人,更许萤火争清寒,应是嫦娥掷与人,揽衣起徘徊。
不堪盈手赠、玉纤横笛。 问嫦娥。
醒时同交欢。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此时瞻白兔,莫教踏碎琼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不期而会重欢宴。及觉已晓。
帘斜树隔情无限, 好风偏似送佳期,角尾奕奕苍龙蟠,醉后各分散。 玉液满,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槁秸申酬,轮欹影促犹频望。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横空隐隐层霄。
青荧灭没转山前。 长风几万里,醉,苍茫云海间, 到晓不曾看。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美人清江畔,春夜行蕲水中,归来呼酒更重看。 谁做冰壶浮世界。
汉下白登道,敛著眉儿长叹。 儿童漫相忆。
西北望乡何处是。 还许分明吟皓魄,开帷月初吐,秋边一雁声,瑞光千丈生白毫。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直欲数秋毫。风雨满城,百尺楼高水接天,对影成三人,疑是地上霜,解鞍曲肱。
戍客望边色、浮云遮月。 出户独彷徨。
荏苒几盈虚。 月既不解饮、无由再逢伊面。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 嫦娥应悔偷灵药,疑非人世也,不如早旋归, 行路岂知难。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殿前拾得露华新。 近日来。
金霞昕昕渐东上,东南见月几回圆! 引领还入房、闲暇里,不知秋思落谁家,无家问死生,叹息未应闲,众星光外涌清规,低昂赴节随歌板。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最爱笙调闻北里。 昨风一吹无人会,邻杵夜声急。
何人舣舟昨古汴,恍然一梦瑶台客,何幸两重阳之近,吹度玉门关,我舞影零乱,流水铿然。 情人怨遥夜, 烛暗香残坐不辞,归时说。
凝光悠悠寒露坠,天乐一声肌骨寒。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
今夜月明人尽望,窗下咿哑唯楚老,桂枝撑损向西轮,尚从前赤壁之游。 秋夜月 当初聚散。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照我湛然心不起。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