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徽墨的诗句
单独描写徽墨的诗并不常见。但是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一、南歌子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二、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杂诗
霜豪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直玉堂作
洪咨夔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
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
四、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菜,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2.关于徽墨的诗句
《挽歌辞》
年代: 魏晋 作者: 陆机
在昔良可悲,魂往一何戚。
念我平生时,人道多拘役。
五常侵轨仪,夕气牵徽墨。
随和乏良聘,枝(左马右关)或鸩毒。
《题陈巽叔适轩》
年代: 宋 作者: 王炎
消摇鹏鷃游,小大各有适。
士堕躁欲中,束身就徽墨。
桃溪有市隐,被褐怀拱璧。
袖手阅世故,不变刍豢色。
小窗一蒲团,燕坐琴书侧。
岂不对客语,青眼送鸿翼。
自言肥遁好,外物断欣戚。
千金戒垂堂,一跌在所惜。
笑我踏风波,辕驹窘覊靮。
3.徽墨的鉴赏
中国文房四宝中,徽州墨独领风骚,数百年来为文人骚客所珍爱。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创制人是奚超、奚廷圭父子。唐中叶至唐末,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至徽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手,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诏奚廷圭担任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李廷圭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宋宣和年间,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
宋时,徽州的张遇、沈桂、潘谷、吴滋等都是著名的制墨家。张遇是油烟墨创始人,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沈桂得漆烟墨,人称其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吴滋所造之墨的妙处在于“滓不留砚”。风靡一时的制墨高手潘谷,被世人誉为“墨仙”。他制的“松丸”“狻猊”等墨品,具有“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的优点,被称为“墨中神品”。他晚年不幸落水溺亡,苏东坡写下“一如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的诗句悼念他。
明代文人兼作制墨成为一时风气。特别是嘉靖到万历年间,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引起了制墨业的剧烈竞争。并随着徽州商业的繁荣,徽墨传遍全国,乃至海外。据明末麻三衡的《墨志》记载明代徽州墨工竟达120多家。嘉靖年间的方正、邵格之、罗小华以及万历中期的程君房、方于鲁、汪春元、叶立卿等,都是在激烈竞争中相继兴起、各树一帜的代表人物。这时期的制墨特点是“桐油烟”“漆烟”被广泛采用,并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不仅质量精良,而且墨谱、墨模的雕刻也极尽其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有清一代,制墨倾向于实用美观,贡墨、集锦墨、文人自制墨、零锭墨各擅其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歙县志·食货志》记载,墨可以分为三种:文人自怡、好事精鉴、市斋名世。第一种就是文人自制墨。自制墨和贡墨被歙县墨商控制,集锦墨为休宁商人所掌握,零锭墨和百姓用墨由婺源墨商把握。歙县的曹素功、汪节庵,绩溪的汪近圣以及稍后崛起的休宁胡开文,被称为清代四大造墨名家。由于胡开文的崛起,夺取了歙商制造贡墨和文人自制墨的领地。
早期文人自制墨的代表是南唐韩熙载制“麝香月”墨、宋苏轼制“雪堂义墨”。迨至清代,文人自制墨达到高潮。大批文人雅士、书画名宿、社会名流纷纷将自己的情趣、爱好、追求,寄托于朝夕相伴的文房用具中,自行设计墨的款式、造型、图案,再交由指定的墨店生产。文人自制墨一种是作为送人的礼品,有上款、官衔、职务等。如:某某清玩、清赏等。再一种为文人自用珍藏玩赏的墨。墨面不但有斋号室名,更有诗词佳句以及自己得意的书画作品、历史典故、风景名胜等题材。常署某某珍藏、家藏、藏烟、书画墨等。其形状不仅有长方形,还有古钱形、瓦当形、仿古器形、古琴形、银锭形等。
4.描写文房四宝的诗词有哪些
笔:
“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隋·薛道衡《初学记·咏苔纸》)
翻译:今天有了这笔,布衣百姓都将通过它富贵。
墨: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明·高启《赠卖墨陶叟》)
翻译:墨丸像玄玉刚刚形成一样只敢轻轻的用,因为这东西可是曾经入贡的啊。
砚: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宋·苏轼《龙尾砚歌》)
翻译:你看那龙尾砚难道仅仅是石头吗,好的品德和赞美都在里面。
纸:
“若入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翻译:好像来到了一个富贵的地方,美丽的春色通过毫楮留下来。
扩展资料: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是指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论洮砚的升值空间:
1、稀少。老坑石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系,大约为四亿万年至三亿五千万年前。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石,矿带运动复杂,很难形成岩石层,储量极少。矿藏量经千年开采,几近枯竭,加之开凿之地崇山峻岭、悬崖大壑、气候多变,采集难度极大,比端砚、歙砚更为难得。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2、随着文化回归,砚作为文房四宝之首,使用、送礼、收藏的需求都在扩大,洮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3、市场供应紧缺。市场上98%以上都不是老坑石,多以假乱真,使得很多喜欢洮砚的人误解,收藏数百方作品而无一方老坑洮砚的人也是有的。随着洮砚老坑石的开采越发艰难,石料越来越少,今后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砚更会一砚难求。
其他文房工具:
1、臂搁:又称秘阁、搁臂、腕枕,写字时为防墨沾污手,垫于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制品为多。
2、诗筒:在日常吟咏唱和书于诗笺后,可供插放的用具。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
3、笔筒:笔不用时插放其内。材质较多,瓷、玉、竹、木、漆均见制作。或圆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4、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塔形。
5、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用。
6、墨匣:用于贮藏墨锭。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钿镶嵌。
7、镇纸:又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常作各种动物形。
8、水注:注水于砚面供研磨,多作圆壶、方壶,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鸡等动物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房四宝
5.徽墨作文
徽墨是我国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只要是古代的文人墨客都离不开它。
徽墨因产于徽州而得名。他是书法家至信至爱的信物。
徽州的绩溪县、屯溪区、歙县三地为徽墨制造中心,哪里产的徽墨比其他地方的徽墨好很多。说了这些大家应该对徽墨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接下来我们说说徽墨的制作方法:1.首先的第一步就是捡灰,炼制松烟的烟窑就山势斜卧于山坡,烟煤附于窑壁,冷却后扫下。古时还有立窑,高丈余,肚大口小,上覆五斗瓮,今不用。
炼制油烟的烟房需密闭不透风,用灯草点燃油灯,每盏灯上覆一瓷碗,烟熏在碗里。这些灰就是徽墨的原型。
2.第二步是和胶,入料之前,烟煤需先漂洗,并用四十目筛清除杂质,胶的配比应按烟料粗细,胶质优劣,制作时令,销售地区等因素酌定。胶的好坏决定着墨的好坏。
3.第三步是杵捣,所有的制墨原料和胶以后,要竭力搅拌均匀,然后杵捣。古时制墨以青石作臼,檀木作杵,捣时如干燥粘杵,可反复洒少许中药汁,直至捣匀捣透才能出臼。
故有墨不厌捣杵捣之说。墨要用力搅拌。
4.第四步是成型,杵捣后的原料,放在墨墩上用六磅锤翻打。中档墨翻打八次,每次谓之一折,每折24锤,高档墨折次递加。
翻打后的墨馃,按墨模式样称准重量分成小馃,在恒温板上搓成墨丸嵌入墨模,搓时要用手劲按、捺、推、收。入模之墨置于坐担下,以墨工自重压平正。
墨翻打的次数越多质量越好。
5.第五步是晾晒,。晾墨要勤翻,以防墨坯收缩不匀而变形。
根据墨锭的大小决定晾墨时间的长短。大的徽墨晾晒的时间久,反之,小的徽墨晾晒的时间就短。
这五步就是制作徽墨的五步了。在使用徽墨时一定用清水。
古代有“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的说法,体现了徽墨的价值高的特点。
徽墨存放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徽墨为中国古典文化献出了很多。
然我们为更好地中国文化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