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夏天的诗 唐朝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南京 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池上早夏 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初夏戏题 徐夤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初夏 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夏淮安道中 萨都剌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早夏 钱起 详细内容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 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
鹂黄好鸟摇深树,细白佳人著紫罗。 军旅阅诗裁不得,可怜风景遣如何。
初夏且幽庄 卢照邻 伺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径塘。
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初夏 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诉衷情 初夏偶成 段克己 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 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
初睡起,晓莺啼。倦弹棋。
芭蕉新绽,徙湖山,彩笔题诗。 --------------- 盛夏: 夏日山中 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夜叹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其一》) 夏花明 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夏日 韦应物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纸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
2.唐代夏天的诗有哪些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秀:指草类植物结子。葽:草名,又叫“远志”,味苦,可入药。蜩:蝉,又名知了。
此描写夏天的诗意:四月远志结子了,五月知了叫不停。
《诗经·豳风·七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
《诗经·小雅·四月》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潭:水边。
隋·杨广《夏日临江》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唐代夏天的诗有哪些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秀:指草类植物结子。
葽:草名,又叫“远志”,味苦,可入药。蜩:蝉,又名知了。
此描写夏天的诗意:四月远志结子了,五月知了叫不停。《诗经·豳风·七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开始。
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诗经·小雅·四月》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
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晋·陶渊明《读山海经》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潭:水边。
隋·杨广《夏日临江》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孤花:一枝花。
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
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嘉树:树的美称。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困人天气日初长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清风破暑连三日元·王挥《过沙沟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4.请问唐朝描写夏天著名的诗句给我讲讲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5.要两首 唐朝 写夏天的诗 还有点评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点评及赏析】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2.《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点评及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和七年,写得恬静淡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用笔含蓄,意蕴丰富。 地处南国的永州,盛夏确实酷热,白天尤甚。
诗的首句,直白与细描并用,交代了夏昼的气候特点:“溽暑”,既潮湿,又闷热,这与北方迥然不同。“醉如酒”,形象地状写出了人们的难熬溽暑之态。
由于湿度大,温度高,自然憋闷难禁,体力不支,心烦意懒,疲惫欲睡。这一句话张力颇大,叙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发。
接下三句,写诗人夏昼的闲逸生活。 第二句紧承前脉,并与首句构成因果关系。
溽暑难档,就打开北边的窗户,以透进丝丝凉意;困乏不堪,俯倚几案就酣然大睡,而且睡得既香且久。在这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无一觞一咏之乐,但能身舒神爽,逸兴遄飞,岂不快哉!三四句写诗人中午醒来,万籁俱寂,只听见隔着竹林的那边,有山村的儿童敲茶臼的声音。
静,它作为一种存在,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常用的形式是借声显静,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衬托,展现了一种静中之动、动中显静的自然景观。
而这首诗中以有声写无声,衬托出夏日中午环境的分外幽静,从而在极端偏僻、极端孤寂的境界中,微微透露出一点空灵生动的契机。 诗人写闲逸的生活,写幽静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
怀才遭谤,处境孤立,久贬不迁,而今是良马羁于厩内,猛虎囚禁柙中,因此对悠闲自在的生活十分向往。诗人的这一苦衷却常常被一些帮闲文人画匠所歪曲,如《江雪》这一著名五绝,后来的某些画家竟屡屡以诗中情景为题材绘成《寒江钓雪图》,把渔家生活描绘成闲情逸致,飘飘欲仙,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现实。
对此,明代的孙承宗曾作《渔家》诗为其翻案:“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真是有理有据,深中肯綮。
6.哪位知道唐朝描写夏天著名的诗词说一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7.唐朝季节古诗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7早春(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8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9 咏 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0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描写夏天的古诗: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5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6 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8 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浓阴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9初夏即事宋·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0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描写秋天的古诗: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4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5送 兄唐·七岁女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6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7秋词(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8 秋词(二)唐·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9秋夜曲唐·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10 望秦川唐·李颀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描写冬天的古诗:1、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雪唐·罗隐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 为瑞不宜多。
5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王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6 惊 雪唐·陆畅怪得北风急, 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 剪水作花飞。
7别董大唐·高 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8 苦寒吟她·孟郊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9南秦雪唐·元稹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10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要两首 唐朝 写夏天的诗 还有点评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点评及赏析】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2.《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点评及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和七年,写得恬静淡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用笔含蓄,意蕴丰富。
地处南国的永州,盛夏确实酷热,白天尤甚。诗的首句,直白与细描并用,交代了夏昼的气候特点:“溽暑”,既潮湿,又闷热,这与北方迥然不同。“醉如酒”,形象地状写出了人们的难熬溽暑之态。由于湿度大,温度高,自然憋闷难禁,体力不支,心烦意懒,疲惫欲睡。这一句话张力颇大,叙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发。
接下三句,写诗人夏昼的闲逸生活。
第二句紧承前脉,并与首句构成因果关系。溽暑难档,就打开北边的窗户,以透进丝丝凉意;困乏不堪,俯倚几案就酣然大睡,而且睡得既香且久。在这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无一觞一咏之乐,但能身舒神爽,逸兴遄飞,岂不快哉!三四句写诗人中午醒来,万籁俱寂,只听见隔着竹林的那边,有山村的儿童敲茶臼的声音。静,它作为一种存在,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常用的形式是借声显静,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衬托,展现了一种静中之动、动中显静的自然景观。而这首诗中以有声写无声,衬托出夏日中午环境的分外幽静,从而在极端偏僻、极端孤寂的境界中,微微透露出一点空灵生动的契机。
诗人写闲逸的生活,写幽静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怀才遭谤,处境孤立,久贬不迁,而今是良马羁于厩内,猛虎囚禁柙中,因此对悠闲自在的生活十分向往。诗人的这一苦衷却常常被一些帮闲文人画匠所歪曲,如《江雪》这一著名五绝,后来的某些画家竟屡屡以诗中情景为题材绘成《寒江钓雪图》,把渔家生活描绘成闲情逸致,飘飘欲仙,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现实。对此,明代的孙承宗曾作《渔家》诗为其翻案:“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真是有理有据,深中肯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