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保护滇池的诗句
昆明池水战词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赤帝龙孙鳞甲怒,
临流一盼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帜白旌相次来。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渺莽残阳钓艇归,
绿头江鸭眠沙草。
昆明池织女石(一作司马复诗)
朝代:唐代
作者:童翰卿
原文: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
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
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2.关于保护滇池的诗句
《滇中词三首》
年代: 明 作者: 范汭
秀海海边葭菼秋,滇池池上云悠悠。人心恰似此中水,一道南流一北流。
《宿旅舍题壁》
年代: 明 作者: 冯翁
夜梦何奇特,龙飞天汉津。朝横沧海曲,夕过滇池滨。光雯皆五色,蜿蜒无损鳞。渊田变化间,张主藉高旻。一个忠臣九族殃,全身远害亦天常。夷齐死后君臣薄,力为君王固首阳。
《岳阳》
年代: 明 作者: 何景明
楚水滇池万里游,使车重喜过巴丘。千家树色浮山郭,七月涛声入郡楼。寺里池亭多旧主,城中冠盖半同游。明朝又下章华路,江月湖烟绾别愁。
3.保护环境,爱护滇池的散文
为您奉上,请参考: 为发动全社会共同关爱保护滇池,增强市民对保护母亲湖的长效意识,利用 “六·五”世界环境日,五华区水务(滇池管理)局、环保局、普吉街道办事处、龙院社区等部门在海源河(俪阳星城)开展了以“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为主题的“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
活动采取悬挂布标、摆放10多块宣传展板的形式,向过往人群分发《滇池保护条例》、《昆明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保护滇池从我做起》、《节水宣传口号》、《防灾应急小手册》、《公众安全应急手册》、《市民环保手册》、《建设生态昆明 呵护美丽家园》、《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滇池流域内禁止经销和限制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的通告》等宣传资料近56000余份,同时向市民宣传保护滇池的必要性,激发了广大群众爱水、护水的自觉意识。用生动的图片展示了河道管理的风采,宣传了护河、爱河的重要性。
此次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爱护环境和保护滇池,需要从我做起,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爱护环境,保 护母亲湖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市民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保护滇池的主体和受益者,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为早日将昆明建成高原湖滨生态城市作贡献。
4.形容昆明的诗句有哪些
1.《昆明行记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2.《大观楼长联 》万树梅花一布衣,如橼巨笔五更鸡; 楼前自有长联后,更见人天物我齐。
3.《春城赋别 》暮春三月别昆明,大好山河记忆新; 只惜行程太匆促,碧鸡金马系离情。 4.《鸣凤山金殿行宫 》一半青山一半云,嵯峨金殿叩天门; 冲冠一怒红颜老,满地山茶映夕曛。
5.《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6.《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7.“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
8.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波沉西日红奫沦。
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9.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
今来净绿水照天,游鱼鱍鱍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10.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渔者仍丰网罟资,贫人久获菰蒲利。
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11.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独何人,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大观楼长联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6千米。
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
园中最县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由清代名士孙翁所作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题昆明大观楼 注释和赏析 【注释】(1)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广五百余里。” (2)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3)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4)翥:飞举。
(5)灵仪:指昆明西面的鸡碧山。(6)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
(7)缟素: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8)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或小沙洲 (9)风鬟雾鬓:比喻摇曳多姿的垂柳。
(10)翠羽:翠绿色的鸟雀。(11)丹霞:丹红色的云霞。
(12)九夏:指夏季的90天。(13)芙蓉:莲花。
(14)汉习楼船:据《史记·平淮书》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以操习水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15)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九征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16)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续资治通鉴·宋纪》: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
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17)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18)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19)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自号“咒蛟老人”、“万树梅花一布衣”。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0余岁。
孙髯一生勤奋,著述甚丰,有《金沙诗草》、《永言堂诗文集》;纂辑过《国朝诗文》、《滇诗》等,惜佚失。仅有《孙髯翁诗残抄本》、《滇南诗略》传流于世。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素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20)大观楼: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滨,在今昆明大观楼公园内。
园林初辟于明代。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楼前悬挂孙髯长联为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书写刊刻,至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
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1866)所建,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作者简介】孙髯,字髯翁,号颐庵,昆明人。
自幼聪颖,才气超群,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在文禁森严的雍乾之际,把感慨融铸于一百八十字大观楼长联中,一时轰动诗坛,是我国楹联文库中的一颗明珠。
198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隔,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
【鉴赏】。
5.关爱滇池、保护滇池的作文500字
保护滇池母亲,家乡的景色
天地有灵,山川多情,红土高原饱浸了上苍厚爱,孕育出一位美丽的仙女。白云是她的纱巾,西山是她的头枕,碧波是她轻柔的臂膀,辽阔的湖面是她舒展的体态。滇池,一位从远古走来的母亲,她用甘甜似乳,清澈如碧的湖水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昆明儿女,人们依偎在她身旁,织网捕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了滇池,才有昆明。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一副大观楼长联描绘出了“高原明珠”滇池的绝美画卷。滇池水域,群山环抱,河流纵横,良田万顷,人称“高原江南”。在池的周围,有渔村和风帆点缀的观音山风景区;有花光树影的白鱼口空谷园;有绵亘数里,水净沙明的海埂湖滨浴场和秀美隽逸的大观楼公园等等,都是十分惬意的游览之地,特别是在绿波荡漾的彼岸,巍峨雄壮的西山之巅,水浮云掩,那湖泊的秀丽与大海的壮阔便呈现在你的眼前。滇池既有湖泊的秀丽,亦有大海的气魄。
可今天,母亲再也不是昔日的仙女,而是一位得了重病的老人。昔日的水绿得像一块翡翠,而今天的水浑浊如一汪泥潭,昔日鱼虾自由的在水中嬉戏,而今天见到的,都是鱼虾的尸体。六十年前,滇池湖水清澈,喝起来清凉甘甜,水生动植物繁茂;五十年前也还清澈,只不过不能喝了,只能洗菜;四十年前的水比以前浑了,不过还可以游泳;三十年前水便浑得什么也干不了了。这一切是谁造成的?是我们,是我们伤害了母亲。
滇池母亲已进入衰老期,湖盆在缩小,变浅,湖泊的自净能力较低。滇池周围没有大江大河注入,属于半封闭性湖泊,湖水滞留期较长。而随着昆明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流入滇池,盲目地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过度捕捞,更是加重了对母亲的摧残,是我们对她的蹂躏加速了她的衰老,把原本脆弱的她一步步推进了死亡的深渊。
作为小学生,虽然不能尽太大的力,但是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量力而行,尽自己所能保护滇池。我们可以弯腰拾起地上的垃圾,我们可以不往滇池里扔杂物,我们可以不抓海鸥拍照,我们可以把保护滇池母亲的重要性告诉自己的父母……要保护滇池,随时都可以。
昨天,清澈的滇池水是我们祖辈、父辈们对滇池的记忆;明天,经过治理后母亲湖慢慢舒展开来的笑靥,将是我们以及后代们对滇池的记忆。我相信,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是每个人都出一份力的话, “高原明珠”终将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