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的鉴赏
山亭夏日
【唐】高骈(pián)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dào)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作者小传】:
高骈(pián),字千里,唐代著名武将、诗人。
【注释】:
1. 水精帘:又作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2. 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意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
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微风轻轻拂动色泽莹澈的珠帘,
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诗,主要是捕捉夏日凉快的一面,在炎夏或者烦闷气躁时读来倍感清凉安详。作者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绿树荫浓、池塘倒影,这些景象都可消除暑气,让人的心很自然的平静下来,如果再看到微风轻拂水晶帘,吹动满庭花香,那么就更能感觉出夏日的可爱,而不觉得它的漫长与闷热了。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
诗的第三句中“水精帘动”是比喻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chè);微风吹来,水光潋(liàn)滟(yàn),碧波粼粼(lín),这一景象,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美妙而逼真,多美啊!
2. 唐代诗人高骈《对雪》的意思
高骈《对雪》:
六出飞花抄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
盖尽人间恶路歧。
注释: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琼枝:竹枝袭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赏析:
此诗借物抒怀,写得别具一格。诗人闲坐窗前,欣赏那纷纷扬扬的大雪,转瞬之间,青青的竹枝已变成了白色。为这美丽的景象所吸引,他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那高低不平,横七竖八的“恶路”,都已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了,多么令诗人痛快!这里的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多少感慨与不平!
3. 《山亭夏日》里的诗人高骈怎么读
高骈的读音:gāo pián。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
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咸通六年(865年),高骈率军破峰州蛮。次年,进兵收复交趾,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任内修筑大罗城,奠定了现代越南首都河内的基础。
扩展资料
高骈的典故
1、落雕侍御
高骈早年在禁军任职。一天,高骈见有两只雕在天上并飞,说:“我如能发迹,便能射中。”一箭射去,贯穿两雕。众人大惊,自此称他为“落雕侍御”。
2、智安西南
唐僖宗逃往蜀地时,担忧南诏侵扰,答应两国联姻。南诏命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前来拜谒僖宗,并且迎聘公主。高骈得知僖宗许婚之事,立即从淮南紧急传书,说:“蛮酋心腹就只有这几人,只要将这三个人毒死,无须再忧虑会遭南蛮侵扰。”果然在杀了这三人后,直到僖宗回京,南方都一直平安无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骈
4. 高骈、朱熹、李商隐、卢梅坡这些诗人都是哪个朝代的
高骈(?~887),唐末大将。字千里。先世为渤海人﹐迁居幽州(今北京)。祖崇文﹐为唐宪宗李纯时名将﹐世代为禁军将领。高骈累仕为右神策都虞侯。懿宗初﹐高骈统兵御党项及吐蕃﹐授秦州刺史。咸通七年(866)﹐高骈镇安南﹐为静海军节度使﹐曾整治安南至广州江道﹐沟通交广物资运输。后入为右金吾大将军﹐除天平军(今山东东平北)节度使。僖宗乾符二年(875)﹐移镇西川﹐在任上刑罚严酷﹐漤杀无辜。但有干才﹐他筑成都府砖城﹐加强防御。又在境上驻扎重兵﹐迫南诏修好﹐几年内蜀地较安。五年﹐徙荆南(今湖北江陵)。当时﹐王仙芝﹑黄巢起义军转战江南﹐朝廷任高骈为镇海军(今江苏镇江)节度使﹑诸道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使。次年冬﹐又迁检校司徒、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今江苏扬州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仍充都统﹑盐铁使以镇压起义军和主管江淮财赋。
朱熹朱熹(生于公元1130—卒于公元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卢梅坡,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几乎没有,我们只能从他的诗词与别人的诗词中推测他简单的一些经历。 他最有名的词就是两首雪梅了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PIAN
5. 高骈的《山亭夏日》 整首诗意思是什么
山亭夏日 开放分类: 唐诗、七言绝句、高骈 【原文】: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作者】:高骈 唐 【作者小传】: 高骈(?~887),唐末大将,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之孙,家世禁卫。
幼颇修饬,折节为文学,初事朱叔明为司马,后历右神策军都虞侯、秦州刺史。咸通中,拜安南都护,进检校刑部尚书,以都护府为静海军,授骈节度,兼诸道行营招讨使。
僖宗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剑南西川节度,进检校司徒,封燕国公,徙荆南节度,加诸道行营都统、盐铁转运等使,俄徙淮南节度副大使。广明初,进检校太尉、东面都统、京西京北神策军诸道兵马等使,封渤海郡王,为部将毕师铎所害。
诗一卷。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七阳;可"三江七阳"通押。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注释】: 1、题原作“夏”,据《全唐诗》改。 2、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蔷薇:花名。
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
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