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徽墨的诗句
《挽歌辞》
年代: 魏晋 作者: 陆机
在昔良可悲,魂往一何戚。
念我平生时,人道多拘役。
五常侵轨仪,夕气牵徽墨。
随和乏良聘,枝(左马右关)或鸩毒。
《题陈巽叔适轩》
年代: 宋 作者: 王炎
消摇鹏鷃游,小大各有适。
士堕躁欲中,束身就徽墨。
桃溪有市隐,被褐怀拱璧。
袖手阅世故,不变刍豢色。
小窗一蒲团,燕坐琴书侧。
岂不对客语,青眼送鸿翼。
自言肥遁好,外物断欣戚。
千金戒垂堂,一跌在所惜。
笑我踏风波,辕驹窘覊靮。
2. 有关徽墨的诗句
单独描写徽墨的诗并不常见。但是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一、南歌子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二、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杂诗
霜豪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直玉堂作
洪咨夔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
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
四、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菜,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3. 徽墨作文
徽墨是我国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只要是古代的文人墨客都离不开它。
徽墨因产于徽州而得名。他是书法家至信至爱的信物。
徽州的绩溪县、屯溪区、歙县三地为徽墨制造中心,哪里产的徽墨比其他地方的徽墨好很多。说了这些大家应该对徽墨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接下来我们说说徽墨的制作方法:1.首先的第一步就是捡灰,炼制松烟的烟窑就山势斜卧于山坡,烟煤附于窑壁,冷却后扫下。古时还有立窑,高丈余,肚大口小,上覆五斗瓮,今不用。
炼制油烟的烟房需密闭不透风,用灯草点燃油灯,每盏灯上覆一瓷碗,烟熏在碗里。这些灰就是徽墨的原型。
2.第二步是和胶,入料之前,烟煤需先漂洗,并用四十目筛清除杂质,胶的配比应按烟料粗细,胶质优劣,制作时令,销售地区等因素酌定。胶的好坏决定着墨的好坏。
3.第三步是杵捣,所有的制墨原料和胶以后,要竭力搅拌均匀,然后杵捣。古时制墨以青石作臼,檀木作杵,捣时如干燥粘杵,可反复洒少许中药汁,直至捣匀捣透才能出臼。
故有墨不厌捣杵捣之说。墨要用力搅拌。
4.第四步是成型,杵捣后的原料,放在墨墩上用六磅锤翻打。中档墨翻打八次,每次谓之一折,每折24锤,高档墨折次递加。
翻打后的墨馃,按墨模式样称准重量分成小馃,在恒温板上搓成墨丸嵌入墨模,搓时要用手劲按、捺、推、收。入模之墨置于坐担下,以墨工自重压平正。
墨翻打的次数越多质量越好。
5.第五步是晾晒,。晾墨要勤翻,以防墨坯收缩不匀而变形。
根据墨锭的大小决定晾墨时间的长短。大的徽墨晾晒的时间久,反之,小的徽墨晾晒的时间就短。
这五步就是制作徽墨的五步了。在使用徽墨时一定用清水。
古代有“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的说法,体现了徽墨的价值高的特点。
徽墨存放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徽墨为中国古典文化献出了很多。
然我们为更好地中国文化前进。
4. 急求一篇关于笔墨纸砚的文章
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也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绚丽的瑰宝。在用于书法、绘画的文化艺术工具中, 仅这四样宝,就已备受文人的喜爱和珍藏。这四宝是最基本的工具。千百年来,它以独特的神韵和风采,精美博深的艺术造型,引发着使用者的激情和遐想,为灿烂 的中华文化谱写出累累篇章,被誉为"文房四宝"。
笔:文房四宝中的毛笔,著名的有宣笔、湖笔及宋笔(四川乐山)。其中宣笔引领 了中国毛笔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即从汉代至宋末千余年的历史。唐代,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诞生了中国毛笔两大制法之一的,以制笔名家诸葛高为代表的“诸 葛派”。 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制品中,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魁力。 不过由于毛笔易损,不好保存,故留传至今的古笔实属凤毛麟角。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战国时,毛笔的使用已相当地发达。中国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 到2000多年以前。汉代制笔头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还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软毫并用。
墨:中国墨的杰出代表就是 徽墨。“徽墨四大家,绩溪占其半”。今天,已经形成了以宣城的绩溪为中心的徽墨生产基地。墨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作为 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内含丰富,古人曾云:“有佳墨,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一方优质墨往往直接影晌到书画家的情绪与创作。
纸:文 房四宝中的纸,用于书画的最好的是宣纸。宣纸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倍受古今书画名家的亲睐,已经成为书画用纸的代名词。宣纸以其质地绵软、百搓不折、纹理紧 密、光洁如玉、不腐不蛀等特点,成为中国书画的必需品。中国历代名家的书画、古籍经典得以流传至今,宣纸是其依赖的载体。宣纸的特点是质地绵韧,纹理美 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誉之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享有“纸中之王”,“寿纸千年”的美誉。如今,已 经形成了以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宣纸制作群。
砚台:关于砚台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又称研。东汉以后,才抛开 研石,自成一体。六朝至隋最突出的是瓷砚的出现,由三足而多足。唐代常见箕形砚样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持。宋代以长方形抄手砚为特色, 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明清两代制砚工艺逐渐由适用转向观赏,风格由古朴渐趋华丽,砚盖制作也极考究,已成为集书、画、雕刻、髹漆等等多 种技艺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说:“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取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四大名砚,即 端砚(广东肇庆)、歙砚(安徽歙县)、洮砚(甘肃卓泥)、澄泥砚(山西绎州)。砚台曾在中国文房四宝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近现代墨汁的大量使用以及时 人对研墨的不耐烦,砚台渐渐退出了实用,取而代之的是砚台加强了工艺观赏性,供人把玩、收藏。
中国传统文房用具,除了“四宝”之外,还包括了 很多的辅助文具,如笔筒、笔架、笔挂、笔洗、笔舐、笔船、砚滴、水丞、水盂、镇尺、臂搁、墨盒、印章、印泥、印泥盒等等,这些用具,所用材料有玉、石、竹、木、角、漆、金、银、铜、铁、象牙、玳瑁、珐琅、玻璃、陶瓷等多种,造型各异,雕琢精妙,可用可赏,故又称作文玩。
5. 我爱家乡的特产徽墨作文400字
我叫徽墨,是驰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
由于我"落纸如漆,万载存真",被誉为"千秋光"。据《述古书法纂》记载,我的老祖宗是由刑夷偶然发现制得的。
南唐时,我的鼻祖李廷硅在黄山南麓的歙县改进了烧烟、制墨的技艺,使我变得"丰肌腻理,光泽如漆",顿时身价百倍,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和皇帝的钟爱。我的诞生地--歙县,也就成为历代"负千斤贡墨之任"的名地,素有"墨都"之称。
我在烈火中诞生,磨难中成长,繁荣富贵中安度晚年。我要经历八道大工序,辗转十二三个车间,制作过程非常复杂。
首先,工人们把桐油等原料运进车间,并点起千百盏油灯,让浓烟熏凝在碗顶上,然后将烟灰收集起来,这些烟灰就是我的主要组成部分。炼烟师傅在高温的烟房中穿梭奔走,忙着拨灯芯、添油和扫烟,工作是极其辛苦的,无怪乎民间有诗叹曰:"千炼灯油烟,身如窑中炭。
""熬尽灯油沥尽胆,留取乌金千秋照。"然后,我们这些散发着烟熏味的"黑粒子"被运进了拌料间,工人们把皮胶、梅片、冰片、麝香、珍珠粉等名贵中药按一定比例掺在我们之中一同搅拌。
顿时,我们浑身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之后,我们被运进了锤坯车间。
师傅们把我们锤打成坯,几乎要敲打千万次才行。工人说,这可使我粘糯,让我投胎成形时筋骨硬朗而结实。
在压模车间,工人们把我们放进墨版模里用力一压,体态就显得仪表堂堂了。墨版模就是我们投胎成形的父母哩!这要感谢制模老艺人。
他们在"坚如硬石"的石楠木上精雕细刻,简直是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所刻花鸟、人物无不栩栩如生,如《苍佩室》的图案精美绝伦,是当年清宫的供品,《圆明园图》是由圆明园64座亭台楼阁组成的,设计别具一格,还有《黄山图》《群仙祝寿图》……墨模艺术使我增辉添彩,变成特种工艺品了。
成形后我们便到了晾墨车间,这里可把我们身上多余的水分蒸发掉,以防霉烂变质。紧接着工人们给我们进行了"整容",把我们身上多余的墨边墨角去掉,这叫"挫边"。
这时的我们还是浑身黝黑,面目难看,于是被送进了"化妆室"--描金车间。心灵手巧的姑娘们把我们放在她们面前一字排开,旁边有几十只盛着各种颜色的小碟子,有金粉、银粉……她们用毛笔在我们身上细心地涂着,给我们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
经过这一打扮,我们再也不是黑糊糊的丑八怪了,而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施"。为了保护我们,同时也让使用的人便于收藏,最后我们又被送入了包装车间,装进了饰有绸布、花纹精致的盒子里,过着繁荣富贵的晚年生活。
我喜欢待在阴凉、干燥、避风的地方。使用我的时候,最好用清水,切勿用热水,要现磨现用。
我存放时间愈久,使用效果愈佳。我愿为祖国的文化艺术和中外文化交流而献身。
6. 徽墨的鉴赏
中国文房四宝中,徽州墨独领风骚,数百年来为文人骚客所珍爱。
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创制人是奚超、奚廷圭父子。
唐中叶至唐末,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至徽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手,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
南唐后主李煜诏奚廷圭担任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
李廷圭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宋宣和年间,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
宋时,徽州的张遇、沈桂、潘谷、吴滋等都是著名的制墨家。张遇是油烟墨创始人,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
沈桂得漆烟墨,人称其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吴滋所造之墨的妙处在于“滓不留砚”。
风靡一时的制墨高手潘谷,被世人誉为“墨仙”。他制的“松丸”“狻猊”等墨品,具有“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的优点,被称为“墨中神品”。
他晚年不幸落水溺亡,苏东坡写下“一如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的诗句悼念他。 明代文人兼作制墨成为一时风气。
特别是嘉靖到万历年间,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引起了制墨业的剧烈竞争。并随着徽州商业的繁荣,徽墨传遍全国,乃至海外。
据明末麻三衡的《墨志》记载明代徽州墨工竟达120多家。嘉靖年间的方正、邵格之、罗小华以及万历中期的程君房、方于鲁、汪春元、叶立卿等,都是在激烈竞争中相继兴起、各树一帜的代表人物。
这时期的制墨特点是“桐油烟”“漆烟”被广泛采用,并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不仅质量精良,而且墨谱、墨模的雕刻也极尽其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有清一代,制墨倾向于实用美观,贡墨、集锦墨、文人自制墨、零锭墨各擅其美。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歙县志·食货志》记载,墨可以分为三种:文人自怡、好事精鉴、市斋名世。第一种就是文人自制墨。
自制墨和贡墨被歙县墨商控制,集锦墨为休宁商人所掌握,零锭墨和百姓用墨由婺源墨商把握。歙县的曹素功、汪节庵,绩溪的汪近圣以及稍后崛起的休宁胡开文,被称为清代四大造墨名家。
由于胡开文的崛起,夺取了歙商制造贡墨和文人自制墨的领地。 早期文人自制墨的代表是南唐韩熙载制“麝香月”墨、宋苏轼制“雪堂义墨”。
迨至清代,文人自制墨达到高潮。大批文人雅士、书画名宿、社会名流纷纷将自己的情趣、爱好、追求,寄托于朝夕相伴的文房用具中,自行设计墨的款式、造型、图案,再交由指定的墨店生产。
文人自制墨一种是作为送人的礼品,有上款、官衔、职务等。如:某某清玩、清赏等。
再一种为文人自用珍藏玩赏的墨。墨面不但有斋号室名,更有诗词佳句以及自己得意的书画作品、历史典故、风景名胜等题材。
常署某某珍藏、家藏、藏烟、书画墨等。其形状不仅有长方形,还有古钱形、瓦当形、仿古器形、古琴形、银锭形等。
7. 关于思乡的文章和诗词
《中秋》 (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太常引》 (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台湾民谣:《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月夜思乡》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煎熬》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余光中 《乡愁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8. 描写“宣纸”的句子有哪些
1、你说,纸笔为信,磐石不移。后来,宣纸泛黄,干枯墨迹。
2、染一画相思,丹青妖娆宣纸如素,思成疾,叹韶华碧落天涯陌路。
3、宣纸染墨,翰林词库,挽幛那锦绸罗缎,绻帘幽梦,抒一纸相思墨香,翰墨流连。
4、你说相伴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96334朝朝,执手同老,许我此生一世长安; 后来年少轻狂,一场痴妄,只余单影宣纸黄泛。
5、我听闻,你为她, 画过宣纸千匝, 从此,深春到炎夏 。
6、那么让我记得你,从总角黄髫至白发耄耋,每一个昨日都比今日更为分明,如同就那端砚徽墨,宣纸湖笔,铺开紫檀案几锦绣长卷,每一落笔,都白纸黑字,淋漓鲜明。
7、一徽墨一宣纸,一端清砚一支湖笔,一封信笺一页字迹娟秀,一句来生莫遇,一篇遗言诛心。
8、你说情思尽悲喜,宣纸笑雨迷。轻点朱砂一泪匿,不知卿喃呢。
9、那年,桃花下,宣纸上描你的红颜,笑靥如花。你说,愿与君做知心人。
10、谁念笑魇如花 徒留画癍似黄花 如今无人应答 留白宣纸谁还画 。
11、宣纸,丝中千山渡,愁肠寄翠竹。
13、今生不说别离,胭脂零落数丝缕,宣纸未墨勾勒伊,来世再续前缘,寻你幻境娉婷九黎,不忆。
14、璃水月下,烟雨空宣纸染,长安雪落栀犹清澄,芳华时空,九卿怜。
15、她唇边的笑容,如丹青洇染在素净的宣纸之上,泛滥开来,犹如韶华胜极的夏日映荷,娇艳明丽。
9. 有关荼靡的文章 诗歌
1《诗经·豳(bīn)风·鸱鹗(chīxiāo)》:“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荼”指的是荻,是类似芦苇的植物开的花。 2《花镜》"荼蘼花有三种,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颖著三叶如品字。
青跗红萼,及大放,则纯白。有蜜色者,不及黄蔷薇,枝梗多刺而香。
又有红者,俗呼番荼蘼,亦不香。" 3 陆游:“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
4 杨万里:“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 5 吴淑姬词:“谢了荼蘼春事休。
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 浪,衬云福 不如归去下帘钩。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6 朱淑真《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7 赵孟坚《客中思家》:“微风过处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墙。
相得故园成索寞,诗盟谁复为平章。” 8 方岳《荼蘼》:“山径阴阴雨未乾,春风已暖却成寒。
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 9 陈普《和荼蘼》:“缘霜和雪揉为裁,消得玻瓈紫玉杯。
扰扰开时违赏玩,匆匆落去谩迟回。颠迷蝶梦留蜗国,荏苒龙珠入蚌胎。
急作招魂倾桂酒,尚余半面在苍苔。 ” 10 王淇《春暮游小园》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11 清朝诗人厉鹗 :漫脱春衣浣酒红,江南二月最多风。
梨花雪后酴醿雪,人在重窗浅梦中。 12李祁的《青玉案》:绿琐窗纱明月透。
正清梦,莺啼柳。碧井银瓶鸣玉甃。
翔鸾妆详,粲花衫绣,分付春风手。喜入秋波娇欲溜。
脉脉青山两眉秀。玉枕春寒郎知否?归来留取,御香襟袖,同饮酴醿酒 13欧阳修的《渔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归来晚,况是踏青来处远。
犹不倦,秋千别闲深庭院。更值牡丹开欲遍,酴醿压架清香散。
花底一尊谁解劝。增眷恋,东风回晚无情绊 14宋伯仁《晚春二首》:风甃残花满地红,别离樽俎谩匆匆。
春光未肯收心去,却在荼蘼细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