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修身的古诗词
古代修身养性名言赏析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厚,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产生怨恨之情和矛盾了.)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如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是.)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常是坐立不安、忧愁苦闷的样子.) 13.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4.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9.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4.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2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26.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2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
2. 论语 有关学习,修身的语句
《论语十则》 1、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了学习态度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了独立思考与复习。
2、哪些语句强调了谦虚?哪些语句强调了独立思考?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3、《论语十则》板书设计: 谈学习态度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谈学习方法 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谈修身做人 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论语十则》个别词语解释一览表: (1)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特指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相当于“先生”,在这里指“孔子”(2)曰:说道。
(3)时:时间名词作状语,按时。(4)习:本文指鸟多次飞行,这里引申为诵习、复习、温习等。
(5)说:通“悦”高兴。(6)朋:同在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互成为“朋”志趣相同的人互称为“友”。
(7)愠:恼恨,怨恨。(8)君子:指道德上有良好的有修养的人,是名词作谓语,翻译时前面加判断词“是”。
(9)日:每天,每日。(10)省:反省。
(11)三,泛指多次。(12)为:替。
(13)谋:出主意,谋划。(14)忠:忠实。
(15)信:真诚,诚实。(16)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17)温:温习、复习。(18)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知识。
(19)为:动词,成为做。(20)罔:通“惘”。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1)殆:通“怠”,有害。
(22)诲:教导、诱导。(23)知:知道,懂得。
(24)(后一个知)聪明。(25)齐:相同。
(26)行:走路。(27)必:一定。
(28)择:选取。(29)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
(30)从:跟从,学习。(31)士:有抱负的人,有地位的人。
(32) 弘毅:强毅。(33)重:重大。
(34)凋:凋谢。(35)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第一则主要讲了学习的愉快,友谊的珍贵,个人的修养 6、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你是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学”与“习”之间的关系? 答:孔子将“学习”与“复习”即“学”与“习”两个密切结合起来,在“学(学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习(复习)”中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哪种阿关系? 答: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9、从第六、七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在生活中,作为个人,要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
10、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揭示了松柏怎样的品质?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答:高洁傲岸、不畏严寒。
获得的启示是: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经历考验后才能体现出来。 11、请你摘录两个与“诚信”有关的古代著名的故事。
答:曾子杀彘,商鞅“立木为信”,刘邦“约法三章”。 12、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功课是“炒现饭”没意思,是不正确的。
3. 有关古人修身养性的诗句
孔子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格言名句大全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4. 修身的诗句
中国古代百句修身诗句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论语》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不怨天,不尤人。——《论语》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三思而后行。
——《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知耻近乎勇。——《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学不可以已。——《荀子》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好学而不贰。
——《左传》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5. 关于勤奋好学极向上的诗句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3.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5.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缅甸谚语) 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欧洲谚语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已。 学问勤中得。
学然后知不足。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志当存高远。 有志者,事竟成。
言必信,行必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满招损,谦受益。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天生我才必有用。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岁寒,然后知耸柏之后凋也。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寸寸山河寸寸金。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利于国者爱之,胲于国者恶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博学之,审问之,慎寺之,明辩之,笃行之。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精打细算 油盐不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罗丹 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麽,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 别林斯基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
6. 关于修身的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7. 有关修身养性的古诗(5句)
有关修身养性的古诗: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
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
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
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
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
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
8. 关于学习励志的古诗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辞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 杨继盛《言志诗》)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
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唐 李白〈上李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