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学过哪些苏轼的诗词
相对于词人的知名度而言,诗人苏轼大为逊色。尽管他一生写了近4000千首诗,差不多是词的10倍还多,人们一想起他还是词人身份。有谁会不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呢?
教课书似乎也印证了这点。我查了一下新人教版的统编教材,小学阶段选了他5首七绝,初高中6年只有一首七律入选,还属选修范围。此外七八首都是词,几乎把豪放、旷达的都囊括在内。结论还是把他当作豪放词人代表推出。
原因吗想来想去不外乎两点:一是时代使然,迟生了200年,诗已不是宋朝的标志符号,“诗必盛唐”,不是常说“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吗?有谁会舍近求远、舍本逐末呢?讲求性价比的工商社会的人是绝不会做的;二是个人原因,他开拓性的“引诗入词”把诗说都换作词说了,人们还有必要再读他的诗吗?
其实他的诗也真值得一读。
且看小学入选的5首。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虽为勉励诗,但“荷尽”、“菊残”对的是人生壮年之景,形容天纵伊夫尚妥,只不知为何让二年纪学生学习。大概教编委的专家们想古为今用,便如同《钦定蒙学堂章程》上来就要求读经(《孝经》,《论语》)似的,先高深一把压住阵角再说。
三年级学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新奇别致的以绝色美人喻西湖,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真真体现了宋人置评的“子瞻作诗,长于比喻”的定论,怪不得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但我们的苏大诗人可不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谦让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5336535君子,他到庐山,在李白《望庐山瀑布》如雷贯耳的情况下,并不知难而退而是另僻溪径写出《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不仅充分体现了宋诗的理趣,还告知我们不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呀。用苏大诗人自己的话赞来,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别说,还真的双星闪耀,相映生辉。只不知四年纪的孩子能否懂其“灵妙”否?
后两首是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大概用于选修的两首。
其一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中“白雨跳珠乱入船”句苏大诗人自己非常欣赏,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对这句的自爱。且这诗结构上就如同他笔下的大自然倏忽相变,动感特强,跌宕起伏,足以反映宋人作诗讲究意脉贯通的特点。
还有一首是《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这是为惠崇和尚画作所写的题画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句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或形容春天到来时,便往往好引用这句。诗中选用的虽是寻常景象,但能传达出作者主观上的愉悦心情并感染读者,像高中选中的那首七律《新城道中》也是如此。诗云: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你看“云披絮帽”、“野桃含笑”、“溪柳自摇”等句是不是也涂上了诗人强列的主观色彩?
由此我要由衷地赞叹教编委的专家们,算得上眼光独到、匠心独运,除了《赠刘景文》过于超前外,基本上能把苏轼的代表诗作收入书中,当然依据得是主流价值观的标准。
天纵伊夫认为,诗是诗人灵魂私密的表达,好诗总会不同程度含着诗人的真情实感。从以上的诗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一点。其实我们主动去做的很多事都有当事人的情感在内,就像此时此刻天纵伊夫在纸醉金迷的诱惑中选择孤灯独守,打字打得背疼,看起来不计回报,也不理会结果的耕耘,其实也有动机所在,因为他在守望麦田,尽管看起来一切都还那么遥远。但出发了,就会有希望。
2. 小学阶段学过的杜甫、王维、苏轼的诗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作品】:鹿柴
【内容】: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作品】:送元二使安西
【内容】: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内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品】:绝句
【内容】: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品】:春夜喜雨
【内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品】:绝句
【内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品】:江畔独步寻花
【内容】: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望湖楼醉书五绝
【内容】: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
【内容】: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惠崇《春江晚景》
【内容】:(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题西林壁
【内容】: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 小学所学苏东坡的诗
小学所学苏东坡的诗 因该是《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有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
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他的《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有美堂暴雨》、《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篇或想象丰富,或气势雄浑,或清新隽美情致盎然,最能代表苏诗的艺术成就。他的表达对事物见解的诗,如《题西林壁》,被认为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特征,诗中通过艺术形象说理,蕴含丰富,新鲜有趣。表现苏轼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诗风的《王维吴道子画》、《读孟郊诗》、《书王主簿所画折枝》等诗亦被认为是北宋文化所达新高度的标志。
苏轼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前一首词从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凄冷,转向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后一首借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古人的英雄气概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这两首词皆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人生如梦”的低沉之调不免时而可闻,但它毕竟难掩苏词激情奔放、达观洒脱、恢宏阔大的主弦律的高亢之音。
4. 小学阶段学过的苏轼的诗有哪些(全部)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是课本选读的!补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总共5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5. 小学学过的苏东坡的诗有哪些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还有词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语文书版本不同,我就只能帮到这了
6. 小学阶段学过的杜甫、王维、苏轼的诗
【年代】:唐【作者】:王维 【作品】:鹿柴 【内容】: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年代】:唐【作者】:王维 【作品】:送元二使安西 【内容】: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年代】:唐【作者】:王维 【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内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年代】:唐【作者】:杜甫 【作品】:绝句 【内容】: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年代】:唐【作者】:杜甫 【作品】:春夜喜雨 【内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年代】:唐【作者】:杜甫 【作品】:绝句 【内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年代】:唐【作者】:杜甫 【作品】:江畔独步寻花 【内容】: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望湖楼醉书五绝 【内容】: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 【内容】: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惠崇《春江晚景》 【内容】:(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题西林壁 【内容】: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7. 苏轼的诗有哪些小学一到五年级学过的苏轼的诗
小学一到五年级学过的苏轼的诗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题西林壁》。
原诗: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释义: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释义: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释义: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4、《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
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适逢苏轼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从成果呈现来看,书法、绘画个个亮眼,《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社交圈》《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等论文资料翔实、堪称惊艳,让网友惊呼“逆天小学生”。
当大多数小学生还在孜孜不倦于基础课程时,清华附小的孩子们已经“玩”起了高等教育才有的课题研究。学校负责人坦言,清华附小虽有引领中国小学教育的意图,但其模式恐怕难以简单复制。她说:“清华附小的小课题研究基于本校学生特点、清华资源、附小历史。”
不过回到教育思路本身,专家认为,这种创新弥补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不足,加强对于学术研究的基本训练。帮助孩子将兴趣顺利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这正是基础教育应该做的事。
探究式学习通过课题展开教学的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很有帮助。这种尝试值得鼓励,期待在全国更多的小学推广。
学校负责人说得很实在,她所做的只是在清华附小因材施教。专家表示,不可否认,地区间、学校间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客观现实,教育改革正在努力缩小这种差距,但均衡也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与其焦虑或纠结于客观条件,不如在教育思路突破、教学方式创新上多动动脑筋。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正文>;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是不是摆噱头搞炒作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正文>;“小学生遇见苏轼”的看点在哪儿?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小学阶段关于苏轼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