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诗中描写服饰的有哪些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是的第一首,描写贵妃花儿般的容貌和仙子般的体态,这个大家都没异议。但有一个问题,“云想衣裳”的云是什么云?——是乌云?是火云?还是彩云?我想,当是白云。你看后面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岂不正是白色的的感觉吗?所以,当时贵妃是穿着白色的衣裳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吧。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我觉得这首是写牡丹。
“一枝红艳露凝香”——正是花之形貌。
“云雨巫山枉断肠”——乃谓花如有灵,即使当年巫山之云雨亦不堪相比。巫山云雨乃自然现象,而牡丹花亦是自然景观,不正好可以相比吗?倘若云雨有神,则名花更当有灵。昔日楚襄王“断肠”于巫山云雨之美,却不知如今牡丹之美更胜一筹。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汉宫”代指唐宫,“飞燕”代指贵妃,唐宫佳丽三千,有谁可比牡丹之美?唯有贵妃而已。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首写君王。倾国之美人与绝世之名花“互相欣赏”着,君王则在一边带笑而看之。牡丹花开已是暮春时节,百花纷纷凋谢,春风岂能无恨?而此时此刻,复何恨之有?
总之,第一首写人,第二首写花,第三首写君王。写人之美,则用花来形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写花之美,则用人来比衬——“可怜飞燕倚新妆”。美人对此名花,自是欢喜不禁。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乐坏了旁边的君王。
2. 有关服饰的诗句
1、燕赵多佳人 汉无名氏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2、竹枝词 黄莘田 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3、咏苎萝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4、美女篇 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5、杂诗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6、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7、荷叶杯 韦庄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 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 不忍更思惟。 8、丽人行之一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榼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9、夜来乐 李贺 续客下马故客去,绿蝉秀黛重拂梳。 10、横吹曲辞—长安道 韦应物 丽人绮阁情飘飖,头上鸳钗双翠翘。
低鬟曳袖回春雪,聚黛一声愁碧霄。 11、桃花冷落 明无名氏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丝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12、妒花 唐寅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 13、感遇·之三十 陈子昂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14、渔家傲 晏殊 残红片片随波浪,琼脸丽人青步障。
风牵一袖低相向,应有锦鳞闲倚傍。 15、绿头鸭 晁补之 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鵾弦。
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 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
16、三部乐 杨泽民 试寻双寄意,向丽人低说。 但将一枝,插著翠环丝发。
映秋波、艳云近睫。 17、春云怨 冯伟寿 盈盈笑靥宫黄额。
试红鸾小扇,丁香双结。 团凤眉心倩郎贴。
18、塞孤 柳永 相见了、执柔荑,幽会处、偎香雪。 19、白苎辞 李白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20、武陵春 史浩 四坐行盘堆白玉,纤手自和匀。
恰似蟾宫妙丽人,将月出浮云。 21、锁窗寒 程先 想曲江水边丽人,影沈香歇谁为主。
22、青玉案 赵彦端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
23、翠羽吟 蒋捷 有丽人、步依修竹,萧然态若游龙。 绡袂微皱水溶溶。
仙茎清瀣,净洗斜红。 劝我浮香桂酒,环佩暗解,声飞芳霭中。
24、富贵曲 郑遨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25、九歌 少司命 屈原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26、酒泉子 韦庄 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绿云倾,金枕腻,画屏深。
27、更漏子 温庭筠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 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 28、夜飞鹊 吴文英 袜罗微步,流水青苹。
29、感遇 陈子昂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30、西宫秋怨 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1、感镜 白居易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32、杂兴三首 白居易 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峨眉。 33、红线毯 白居易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34、其三 柳永 出屏帏。倚风情态,约素腰肢。
35、古风其四十九 李白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 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
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
36、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李白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3. 有关服饰文化的唐诗及诗句对服饰的解释
记得白居易曾有《缭绫》篇,说“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那么像什么呢?“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要何等的形象思维能力,才能写出如此的意境?!诗人看到的织物上,“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而且是“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再细看,“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多么美的天地奇景!哪里是什么缭绫,分明是作者眼中心中的大自然。写诗的人由此及彼,也说明织丝的人不仅有绝技,同时有着活跃的艺术细胞,更有着对大自然的深深的爱。
不然的话,怎么会引起诗人浮想联翩,以至文思如泉涌呢? 白居易还有一篇《红线毯》,说的是用丝织成的地毯。 “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分明是工艺过程。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是说的红蓝花染成的丝线,比红蓝花还红。这种夏季开出红黄色小花,可以制胭脂和红色颜料的植物,因“其叶似蓝”而被称为红蓝花,这在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诂笺”中有云。
浅毯多大呢?“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红毯多美呢?“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多么形象!诗人认为在丝的面前,其它质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悠悠唐诗,寄寓着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视角与见解;靓靓唐丝,记录下那一个年代人对艺术的深挚的追求与探寻。时至今日,我们在这里读到的何尝只是美? 。
4. 描写服饰的诗词
李煜
云一纟呙,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5. 唐朝的诗歌有哪些是描写服饰的
胡姬年十五抄,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今夕重门启,游春得夜芳。
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妆。
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 人拥行歌路,车攒斗舞场。
经过犹未已,钟鼓出长杨。 ---夜游 [唐]沈佺期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袭佳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 《丽人行》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百居易《长度恨歌》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宫中行乐词其一 李白。
6. 关于古代的“服饰描写”的诗句有哪些
1、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2、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3、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4、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5、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6、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9、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羽衣霓裳舞。
10、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1、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出处:黄莘田《竹枝词》
释义:女子穿着漂亮衣服,天气炎热、自然丝质团扇很多。
2、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出处:汉无名氏 《燕赵多佳人》
释义:穿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练习筝商之曲。
3、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出处:秦观《南歌子》
释义:衫子是青色的,裙子是杏黄色的,独自依靠在光洁的栏杆上默默无语地照镜子打口红。
4、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出处:白居易《琵琶行》
释义:打拍子敲碎了钿头云篦,血红色的衣裙上留下了喝酒时打翻的的酒渍。
5、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出处:李白《咏苎萝山》
释义:她在水边洗衣扰动着碧绿的河水,姿态与水面的清波一样和谐。
6、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出处:《孔雀东南飞》
释义:她穿上昔日绣花的裌裙,梳妆打扮时每件事都做了四五遍才算妥当。脚下她穿着丝鞋,头上的玳瑁簪闪闪发光。
7、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出处:杜甫 《咏怀古迹》
释义: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出处:苏轼《定风波》
释义: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9、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羽衣霓裳舞。
出处: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
10、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出处:李贺《梦天》
释义: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7. 有关衣服的诗句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矫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自遣
衣冠尚作闲身祟,梁肉终非退士宜。
惟有褐裘井豆饭,尚能相伴到期颐。
自若耶溪舟行杭镜湖而归
换马亭前烟火微,斗牛桥畔行人稀。
云山惨澹少颜色,霜日青薄无光辉。
新酒篘成桑正落,美人信断雁空归。
高楼何处吹长笛?清泪无端又湿衣。
自述
勃落为衣隐薜萝,扫空尘抱养天和。
过期未死更强健,与世不谐犹啸歌。
野市萧条残叶满,酒家零落废垆多。
石帆山下孤舟雨,借问君如此老何?
自夏秋匮甚慨然有感
万卷纵横眼欲枯,老犹闭户诵唐虞。
故人谁复访生死,邻父幸能通有无。
云子翻匙新稻饭,天吴坼绣旧衣襦。
时平得掩松根骨,也胜王孙泣路隅。
自小云顶上云顶寺
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跃马上云顶,欲呼飞仙人。
飞仙不可呼,野僧意甚真,煎茶清樾下,童子拾堕薪。
我少本疏放,一出但坐贫。缚裤属櫜鞬,哀哉水云身。
此地虽暂寓,失喜忘吟呻。故溪归去来,岁晚思鲈莼。
自笑
诸公衮衮几金貂,自笑无材负圣朝。
老气醉中犹跌宕,闲身梦里亦逍遥。
旧书日伴吾儿读,薄饭时从野叟招。
病后秋衣须早制,竹窗残夜雨萧萧。
自贻
寒暑衣一称,朝晡饭数匙。
钱能祸扑满,酒不负鸱夷。
自贻
痴孙护雀雏,馋仆放池鱼。
怀药问邻疾,典衣收旧书。
8. 唐宋女子服饰用语
服饰逐渐的开放,强调体态的美感,配挂披或胡帽;鞋子除云头高履外还出现了小蛮靴。
在加上织品的发展,许多轻薄细柔的布料被开发出来,因此透明的、多层次的穿着开始引领风骚。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服装特色有:袒胸、高腰、披巾、明衣、男装、胡服和所谓的“时世装”等。
唐代仕女下装多穿裙子,腰束的极高,甚至高过胸部。裙色以红、紫、黄、绿最多,其中以红色最为流行。
衣身袒胸短襦、肩披宽长的肩巾、下穿高头云履。妇女服饰展现性感魅力,其中著名的是明衣的使用。
明衣原属礼服的中单,是用透明的薄纱制成。在以往只当作内衣穿着,但是在盛唐时期,明衣被拿来当作外衣,并成为盛装。
唐朝女装有汉族的襦裙装、女着男装和着胡服三种。 一,襦裙装。
襦裙装为唐代女装主流,其风格又随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状况的变化发展有很大改变。初唐之时,襦袖皆窄短,群亦修长紧裁,基本适应建国之初国力并不十分强盛,需要节俭适度的现状。
到盛唐之时,女装的裙子向宽大、飘扬之势发展,诗人描绘到,裙裾甚至可拖六湘水,可拂扫落梅。(“ 裙拖六幅湘江水”李群玉《 同郑相并歌妓小饮戏赠》、坐时衣带萦纤草, 行即裙裾扫落梅”孟浩然《春情》)此时女性美已如牡丹般豪华富贵,有登仙情怀。
盛唐之时流行著名的唐“袒胸装”,即以薄透纱罗掩胸前,腰线抬高至胸下或直接束在胸前,不着内衣,上衣对襟,袖子极其宽阔肥大奢华,并在肩披有繁盛纹饰的帔帛。从贵族官僚士大夫家妇人,到歌舞妓女,以至普通百姓人家的女子,甚至连女道士,都有着袒胸装的情况。
唐诗中赞颂袒胸装的佳句甚多,如方干《赠美人》:“粉胸半掩凝晴雪”周濆《逢临女》:“慢束罗裙半露胸。”这种衣袂飘舞和裙带当风,是盛唐朝气蓬勃和高度物质文明的艺术释放,是在生活富足之上对美的追求,对自己的信心和对人性的赞颂。
而到了中晚唐,服饰在原来风格的基础上,更加奢靡与昏金暗玉,体现出一种心理上的低迷状态。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到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社会动荡民生不宁,贵族阶级更是庸碌无能,转向沉溺享乐。
服饰也转向了多元化和精细化。 二,女着男装。
天宝年间, 妇女皆以着男装为美,唐高宗时, 太平公主服武官装于宫中表演歌舞; 唐武宗时, 王才人与武宗装束同样, “……使得奏事者将男女混淆不清, 常常认错武宗却以此为乐。”“俄又露髻马驰俜, 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 而尊卑内外, 斯一贯矣。”
“其俗妇人裤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元稹诗《 赠刘春》云“: 新妆巧样画双蛾, 漫裹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 缓行轻踏破纹靴。”
女着男装是受了胡人风气的,同时也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和男性审美观念的转变,这种宽容尊重并包的姿态不仅体现在对女性上,还流露在对四方之国蛮夷之族的政策上。正如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三,着胡服。开元年间,妇女常着胡服出行,以此为时尚。
胡服即领、袖、下摆处有绵边装饰,对襟、折领或圆领、窄袖,头戴高沿毡帽,束革带,有小饰物,下穿竖条小口裤,脚穿尖头绣花鞋、半靿软靴。《花蕊宫词》诗“明朝腊日宫家出, 随驾先须点内人。
回鹘衣装回鹘马, 就中偏称小腰身。”和《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开元初, 从驾宫人骑马者, 皆著胡帽, 靓妆露面, 无复障蔽。”
元稹《法曲》“自从胡骑起烟尘, 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服学胡妆, 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凤声沈多咽绝, 春莺啭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 五十年来竞纷泊。”
都形象地表达了胡风胡气对唐朝的影响之大之深。这种现象,与唐朝开放政策是关系紧密的。
同时社会安定,经济富庶,对自己的文化有高度自信所以敢于开放,乐于对外交流,吸纳和融合,而自身始终是坚定的,昂扬的,王者之花怒放着的。 在服装的样式之外,衣裙的色彩装饰和容貌的妆容发型也是服饰的重要一面,是更加绽放光彩的一面。
唐代服饰的刺绣文饰是精密奢华的,仙花瑞草珍禽珑兽吉祥图案无所不包,绚烂多彩喷薄夺目。唐代女子喜欢红、浅红、淡赭、浅绿等明艳的色彩,并加以金银彩锈为饰,尤其喜欢石榴红裙。
石榴红裙也多出现在诗词作品中,如,《琵琶行》:“血色罗裙翻酒污。”万楚《五日观妓》:“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一个喜好红色的时代,必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激昂的时代,是个富贵的张扬的年代。唐代女子发式多变,常见有半翻、盘恒、惊鹄、抛家、椎、螺等近三十种,上面遍插金钗玉饰、鲜花和酷似真花的绢花。
唐朝的化妆样式也种类繁多,新花样新流行层出不穷。《唐国史补》中记载:“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
浓妆艳抹,色彩艳丽是总体的风格,甚至经常会出现追求怪异奇特的妆容,是物质生活过于富足百无聊赖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