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绿叶”的诗句有哪些
绿波浸叶满浓光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
叶翦春云绿 唐 白居易 《有木诗八首》
1、檐前蕉叶绿成林 明 王过仁 《书庭蕉》
2、风荷老叶萧条绿 唐 白居易 《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3、万叶欣欣绿 唐 白居易 《喜雨》
4、剪翠妆红欲就折得清香满袖一对鸳鸯眠未足叶下长相守莫傍细条寻嫩藕怕绿刺 宋 晏殊 《雨中花·剪翠妆红欲就》
5、艾叶绿花谁翦刻 唐 李贺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艾如张》
6、叶就绿情新 唐 赵彦昭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7、搴叶爱繁绿 唐 韦应物 《夏景园庐》
8、绿茎碧叶好颜色 唐 岑参 《优钵罗花歌》
9、黛叶轻筠绿 唐 钱起 《赋得池上双丁香树》
10、绿龟叶上游戏 宋 向子諲 《西江月·几见芙蓉并蒂》
11、绿云剪叶 宋 谢懋 《霜天晓角·绿云剪叶》
12、晕绿抽芽新叶斗 宋 王采 《蝶恋花·晕绿抽芽新叶斗》
13、苹叶绿 宋 陆游 《渔父/渔歌子》
14、吹叶风高销旧绿 宋 张鎡 《清平乐·猬房秋熟》
15、绿茸绣叶涩无光 宋 史达祖 《浣溪沙》
16、剪蕙叶为笺当绿章 宋 徐宝之 《沁园春·水榭春寒》
17、绿芜冷叶瓜州市 宋 李演 《贺新凉/贺新郎 多景楼落成》
2. 赞美绿叶的诗句
奥维德: 没有青草的原野,没有绿叶的农田,或没有头发的脑袋,这些总是丑陋的。
如果最终不结果,那就做一朵鲜花; 如果绽不出花蕊,那就做一片绿叶.人才是有层次的, 月亮不因太阳存在而失去赞美, 星星不因月亮的存在而失去价值.
赞绿叶(散文诗)
春夏季节,景色非常迷人,漫步在乡村桃红柳绿中,兜人陶醉,站在崇岭远眺,一弄弄梯田,一块块嫩叶绿秧,环绕在群山很是显眼,令人心旷神贻.
当金灿烂收获季节到来之即,谁能忘记那些在四季辛勤的身影,是他们默默地耕耘,才得到今天的果实.而当秋时落叶归根时,谁又不在感叹他们如绿叶般的奉献,他们不为此而自豪,而为他们所付出的深感欣慰.
我赞美绿叶,更赞颂那绿叶般的默默无闻的劳作人.
3. 赞美绿叶的诗句
奥维德: 没有青草的原野,没有绿叶的农田,或没有头发的脑袋,这些总是丑陋的。
如果最终不结果,那就做一朵鲜花; 如果绽不出花蕊,那就做一片绿叶.人才是有层次的, 月亮不因太阳存在而失去赞美, 星星不因月亮的存在而失去价值. 赞绿叶(散文诗) 春夏季节,景色非常迷人,漫步在乡村桃红柳绿中,兜人陶醉,站在崇岭远眺,一弄弄梯田,一块块嫩叶绿秧,环绕在群山很是显眼,令人心旷神贻. 当金灿烂收获季节到来之即,谁能忘记那些在四季辛勤的身影,是他们默默地耕耘,才得到今天的果实.而当秋时落叶归根时,谁又不在感叹他们如绿叶般的奉献,他们不为此而自豪,而为他们所付出的深感欣慰. 我赞美绿叶,更赞颂那绿叶般的默默无闻的劳作人。.。
4. 关于树叶的诗
说 “ 木叶 ” 林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