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静 有关的诗句
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出自:《卜算子》 年代:宋 作者: 徐俯
已是更阑人静,粉郎恣意怜伊。出自:《失调名》 年代:宋 作者: 连静女
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出自:《早秋游山寺》 年代:唐 作者: 李咸用
耳边要静不得静,心里欲闲终未闲。出自:《寄右省王谏议》 年代:唐 作者: 罗隐
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出自:《静女歌》 年代:唐 作者: 张南容
云峰咫尺,竹静芭蕉静。出自:《清平乐 九月回至隆兴 隆兴厅事壁间作六鹤图》 元 刘敏中
深闺白日静,熏香垂罗帱。出自:《与冢妇朱柔则》 年代:清 作者: 紫静仪
静中有真静,猿啸暮林边。 出自:《张进甫静寮》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闲将世味闲中嚼,静把天机静处穷。出自:《拙庵》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秋静夜方静,月圆人更圆。出自:《中秋朋和桃源夫人》 年代:宋 作者: 陈纯
夜静风还静,凝情一弄琴。 出自:《缘识》 年代:宋 作者: 宋太宗
爱静无由静,思归不得归。出自:《秋暮书怀》 年代:宋 作者: 张舜民
疏帘不卷薰风静,坐看庭花日影移。 出自:《客中即事》 年代:明 作者: 朱静庵
蚕眠桑老红闺静,灯火三更作茧圆。 出自:《长水竹枝词》 年代:清 作者: 黄燮清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出自:《长安秋望》 年代:唐 作者: 赵嘏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出自:《雨过偶书》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出自:《直中书省》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出自:《无题》 年代:近代 作者: 鲁迅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出自:《猛虎行》 年代:魏晋 作者: 陆机
2. 有关静的诗句有哪些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 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逢雪宿芙蓉山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 关于静好的诗句
1.莫不静好——先秦 诗经 《女曰鸡鸣》
2、晚年惟好静——唐 王维 《酬张少府》
3、吾生好清净(一作静)——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4、欲得身心俱静好——唐 白居易 《听幽兰》
5、好静心迹素——唐 杜甫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6、好静无冬春——唐 高适 《同卫八题陆少府书斋》
7、月明江静好沈钩——宋 李纲 《望江南/忆江南》
8、老人好静——宋 洪适 《满庭芳·旧日盘洲》
9、帘卷春风琴静好——宋 魏了翁 《满江红·见说新来》
10、依旧静中好——宋 张炎 《祝英台近·水空流》
11、天静秋山好——唐 白居易 《窗中列远岫》
12、应缘静好禅唐 刘得仁 《初夏题段郎中修竹里南园》
13、言心俱好静——唐 贾岛 《题长江》
14、静境林麓好——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包山祠》
15、松醪酒好昭潭静——唐 罗隐 《湘南春日怀古》
16、我独关门好静眠——唐 李建勋 《清明日》
17、静念园林好——魏晋 陶渊明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 其二》
18、好静从古始——宋 陈傅良 《送丘宗卿帅蜀》
19、深衣静对山逾好——宋 方岳 《过李季子丈》
20、文房好静嘉——宋 高斯得 《奏院豫七弟挽诗
4. 表示周围环境很静的古诗及诗句意思
可以从山水田园诗人的诗中找 如王维 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一首叫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暝:夜,晚。
此指傍晚。 2.随意:任凭。
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
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
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
"《唐诗解》:"雅兴淡中有致趣。"《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
"《唐诗合选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
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暝:夜,晚。
此指傍晚。 2.随意:任凭。
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
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
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
"《唐诗解》:"雅兴淡中有致趣。"《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
5. 请给我大量的关于“静”的诗句,谢谢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泉声闻复息,动静随所激。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静求元精理,浩荡难倚赖。
长安冬葅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
小堂深静无人到,绿窗冷静芳音断,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斋。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
唯应静者信,难为动者言。夜静云帆月影低,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池塘静于寺,俗事不到眼。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静者伏草间,群才满金闺。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
古来于异域,镇静示专征。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高堂秋静日,罗衣飘暮风。日欲暮时人静处。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
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
是日晚弥静,巢禽下相呼。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神之去兮风亦静,静避绿阴莺有意,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夜来风雨空堂静,忽忆灯前入语微。
门静唯鸟语,坊远少鼓声。会待妖氛静,论文暂裹粮。
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
多病加淹泊,长吟阻静便。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
门严九重静,窗幽一室闲。每一得静境,思与故人言。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唯兹郡阁内,嚣静得中间。妆阁妓楼何寂静,夜阑风静彀纹平,绿杨风静凝闲恨,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鬈发胡儿眼晴绿,高楼夜静吹横竹。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行云去后遥山螟。已放笙歌池院静。
玉真难唱朱帘静,忆在双莲池上听。花落空难遍,莺啼静易喧。
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抱叶寒蝉静,归山独鸟迟。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昨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贫静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
论兵远壑静,亦可纵冥搜。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常在七条弦。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幸与静境遇,喜无归侣催。
深闭竹间扉,静扫松下地。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天秋无片云,地静无纤尘。人间与世远,鸟语知境静。
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贫知静者性,白益毛发古。
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日斜。杳与真心冥,遂谐静者玩。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骛池。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
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寂静夜深坐,安稳日高眠。
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过此无一事,静谈秋水篇。
芦花深泽静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