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南普陀寺”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南普陀寺”的诗句有: 东海古刹,鹭岛禅宫。
坐五老之荫麓,对红尘之寂空。历千载之更迭,阅百代之峥嵘。
续断香而积祀,起残灰以增宏。托山势而列阙,因丘形以建墉。
重檐翔脊,琉瓦瓷琼。青鼎玄炉,西鼓东钟。
层阶历升,回廊旁通。雕栏望海,白塔指穹。
迎普照于清迥,扬梵音乎葱茏。灯传而岸渡,化流而影从。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
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南普随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虚大师纪念塔"。
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 南普陀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 。
2. 描写“南普陀寺”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南普陀寺”的诗句有:
东海古刹,鹭岛禅宫。坐五老之荫麓,对红尘之寂空。历千载之更迭,阅百代之峥嵘。续断香而积祀,起残灰以增宏。托山势而列阙,因丘形以建墉。重檐翔脊,琉瓦瓷琼。青鼎玄炉,西鼓东钟。层阶历升,回廊旁通。雕栏望海,白塔指穹。迎普照于清迥,扬梵音乎葱茏。灯传而岸渡,化流而影从。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南普随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虚大师纪念塔"。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
南普陀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 。
3. 描写“普陀”的诗句有哪些
1.七律·游普陀山(辘轳格)
万里涛声绕翠微,干宵青嶂白云飞。
千年普济香烟袅,百尺莲台佛像巍。
登石磐陀观夕照,入林紫竹浴朝曦。
风光旖旎媲三岛,大士当年不肯离。
2.游普陀山七律(之一)
云霓明灭涌灜洲,海上仙山梦里游。
绿掩瑶台浮玉塔,云飘广宇绕琼楼。
莲池赏月依歪柳,石岸听涛傍扁舟。
更访八仙奇渡处,遍勘神巧品。
3.七律·游普陀山(二)
玉树琼枝万象欣,寻经问道拜观音。
知因济困生千手,解悟扶危顾万民。
不慕仙瀛轻渡海,甘同黔首共融心。
轰传巨塑开光日,又显佛轮万道金。
4.七律·游普陀山(三)
海生明月月生辉,祝寿滩头共举杯。
浪滚彰分明与暗,潮淋不讲是耶非。
睡花应解谁如我,醉月原知我是谁。
倦望槐荫怜夜鹊,无枝可倚尚翻飞。
5.七绝·赞普陀山
普陀胜迹岂寻常?四海行人远敬香;
佛顶山高云托月,梵音洞古雾成祥。
松风慧解如来意,法雨禅修大道场。
暮鼓晨钟化愚顽,观音苦海作慈航。
6.七律·普陀山颂
普陀佛国独无双,碧海金沙映石幢。姑子羞惭舟上待,观音婉转谢东洋。
二龟听法参禅道,三寺传经醒世氓。古刹千年香不断,江山万代永和祥。
7.七律·访普陀山四首
咬破千山向海陬,百川不悔水东流。
磐陀石影红尘落,涯洞潮声世事留。
涛涌莲花观自在,波生海印渡心舟。
名山佛指听梵语,却道人间好个秋。
8.访海天佛国
粒粒纤尘万里埃,跋山涉水渡洋来。
千般宏愿凝香烛,一片虔诚聚佛台。
善恶无疑今日事,情仇少怨旧时胎。
晨钟暮鼓心中响,自有莲花不断开。
9.瞻观音巨像
观音妙像显天姿,常应人间苦难时。
倾耳恭听如众愿,寻声释解化顽痴。
手持法印施无畏,心转金轮念有词。
脚踏莲花神韵出,眉弯新月叫人思。
4. 描写厦门大学的诗句有哪些
1、我爱厦大 作者: 理想树 我爱厦大 爱它的清恬和雅致 爱它从不过分的妖娆 爱它的破晓时分和日暮黄昏 时光荏苒四季更迭 我爱它的一草一木 和春夏秋冬 爱在黎明破晓前 红墙和远山都在镜头里,远山的那头是什么呢?早安,厦大。
新的一天,从学习开始。爱在日落黄昏时 日落黄昏,晚霞在天边燃烧。
夜朗星稀,一弯明月挂在天空。此刻,芙蓉隧道的灯光显得格外宁静。
爱在午夜降临前 灯光倒影在水面上,又是一幅别致的水彩画。厦大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诗意 木棉挺拔而独立,想起舒婷的诗《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凤凰木的细叶在风中摇曳,枝头凤凰花烈似骄阳。
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草木,兀自开放,为厦大增添几分文艺气息。我拼劲全力,只为在我最美的时光里与你相遇,你的四季我都不想错过。
2、致厦大 作者: 理想树 芙蓉湖小广场——春江水暖鸭先知 凌云路——帝菊争开,如雨中阳 上弦场——花落上弦,惊醒冬梦 上弦场——绿染成智,新了春分 萨本栋校长墓——清明时节雨纷纷 思源谷——雨生百谷 棒球场——夏天初始,青春起步 图书馆——岁月光影,完满青春 棒球场——执手播种,灿烂盛放 图书馆——夏至已至,荷花绽放 教学楼——凤凰花开,烈似骄阳 芙蓉湖畔——空中有云,心中有梦 上弦场——立秋年华,志在四方 思源谷——暑天结束,梦不停歇 上弦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图书馆——霜染红叶,一叶知秋 成智楼——露洒万物,乍暖还寒 图书馆——一夜霜降,艳了时光 五老峰——冬日晴空,神清气爽3、爱在厦大 木棉花开 作者:郑来发,84级中文系 花香引蝶舞翩跹,姹紫嫣红最木棉。英雄柔情无觅处,壮情豪气飞云天。
离开厦大几十年,总惦记着母校木棉花的开期,惦记着那条美丽悠长铺满鲜花的红棉道,中国最美的校园,红棉盛开之地。母校的木棉花绽放了它的热情和美丽,也承载了我们校友的青春与记忆。
木棉花绽,人间四月天,一树树的花开,随风摇曳,轻舞旋律。嘉庚广场前,一片集群而生的木棉树。
高大的枝干衬着满树深红的花朵,愈发显得古朴雅致。一簇簇,红艳艳,轰轰烈烈,红红火火,姹紫嫣红,开满枝头,在风中摇曳,很是美丽。
红硕的花朵撑开隐忍多时的花托,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青春的活力。铺天盖地的木棉花,那么的放纵自由,那么的傲然正气 我终于理解了英雄花之意。
英雄的木棉,艳丽中不失古朴,虎头豹尾的文章,中心思想盛装的墨水,足足溢满八斗。爱在厦大,满地木棉花,满地爱的故事。
厦门大学校园内盛开的木棉花成了校园恋人表达爱意最浪漫的方式。也许因为母校的木棉花,才有了情人谷的浪漫情意。
木棉花坠落时分外豪气,从树上落下的时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状,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一声落在地。大有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概,悲美落尽意尚存,英雄般道别尘世。
人世间,能有多少人能有幸遇到令自己真正欣赏的美丽,又有几成人能明白如何去保留这份珍贵的回忆?木棉花开,高雅艳丽,可望不可即。花开我同喜,花落谁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我知道,这就是木棉花开带给我们的美丽,一种让人望而却步的美。
我没有在厦大收获爱情,却领悟了木棉花的密语: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眼前的幸福。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矢志不渝,木棉花开是那样桀骜不逊的美丽。
这是母校木棉花教给我的人生哲理。4、冬至厦大 作者: 学术部 厦门大学学生会 望芙蓉湖畔,几丛寒草,数行霜树。
残阳下,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三三两两,漫步学子。
迎面来,含笑相颔首。夕阳易逝,夜幕将至。
此情此景勾起心中无限事。古时有寓思于诗,抒浓浓相思。
而今谁欲在此寄相思,解你心中事?5、遥思母校 厦大校友 叶小杰 五老峰上的巨石,凝望了一年又一年。芙蓉,湖里的鱼儿,漫游了一季又一季。
白城海难的涛声,拍打了一天又一天。凤凰花下的学子,流转了一分又一秒。
人间芳菲的四月天里,我在千里之外遥思您:风雨兼程的厦大,百折不提的厦大,自强不息的厦大,止于至善的厦大。无数的光荣与梦想,肇始于此,绵延永恒。
5. 南普陀寺的特色
人文特色编辑
文物珍藏
修禅学道和弘法利生,是寺院住僧的生活要务。南普陀寺自 1985 年恢复丛林管理制度以来,在妙湛方丈的主持下,重整清规,严肃戎行。全寺 200 多位住众和学僧,均能自觉遵守丛林规戒律仪,除坚持日常早晚课诵和参禅修学外,还启建各种定期或不定期的普利法会:创设宣弘佛法的通俗讲座和经书流通处,组织慈善基金会,举办各项慈善公益事业。
学院传灯
闽南佛学院一九二五年创办至一九三七年停办前的十多年间,一度由当代中国佛教领袖太虚大师担任院长,将佛院作为他改革中国僧教育的实验园地,成为中外知名的佛教高等学府,培育出一批出色的佛教俊才.现尚健在的这些当年学僧,大都成为名山长老或佛学大师。如当代中外知名的经论大师印顺长老,曾任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会长的竺摩法师,皆出自当年学院门下。一九八五年学院正式复办。在院长妙湛和尚的主持下,教育设施、教学素质以至学院规模均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成为全国僧教育的重点学院。复办后学院分设男女两个院部。女院设在万石莲寺(现设在金榜山紫竹林寺),两部各设预科、本科两个班级、现有来自二十一个省市的在院男女学僧二百五十多名。至一九九二年已有三局本科生毕业,共男女学僧一百九十四名,分赴各地担任寺院主持或职事有的到各佛学院任教、或佛教会任职。
供需利众
南普陀寺原为海内外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又发展为中外游客的
旅游热点。在成千上万的游客中,有不少是欧美各国到中国旅游访问的贵宾,其中有国际知名人士和友好国家的首脑要人,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日本驻华使节吉田等。他们在访问中,不仅对庄严的寺院和秀丽的风光表示好感,对中国政府落实宗教政策给寺院带来的兴隆景象更是深有感触。为方便旅游、观光和信徒活动的需要、寺中开办各项服务设施,如购物部、照相部、茶室等。其中最受海内外客欢迎的是南普陀寺的素餐馆。南普陀寺的素食珍肴,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餐馆名厨调制菜肴,严守素菜素料素作的工艺,特别是革除向来素菜仿制晕腥命名的流弊,坚持素菜素名而独树一帜。当代诗人郭沫若题名的“半月沉江”和赵朴初居士赐号的“丝雨菇云”,更是形名雅合,香味相宜,耐人品赏吟味,雅趣无穷。为文人雅士共赞赏。
艺文集粹
南普陀寺的殿堂、楼院、门廊等石柱上,均镌有出自文人高士撰书的楹联。联文中或托景物以抒怀,或寓掸机以寄悟,巧对佳联,各得其妙。还有许多古今诗人墨客留下的诗词吟咏,其中有不少佳作,不仅格调清新,意境高越,还赋有时事记实的内涵,令后人在吟味中获得史疑佐证的契机。如宋人尉滕翔在咏无尽岩的诗句中,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无尽岩下还是波浪翻滚的大海,以及山中野寺荒寂的情景,反证了所谓鹭岛全面开发前的中唐,即有人献地五十余亩以建昔照寺殿堂的误传。又如晚明与重兴普照寺诗僧党光和尚同时的鹭岛名士池显方,在题《五老山》诗的起句中,即以“十年古刹几残灰,重见天花散讲台” ,点出觉光大师重建普照寺的史实。
6. 什么诗句形容曾厝垵
环境
曾厝垵,坐落在环岛路旁的一个小渔村,名气远没有鼓浪屿大,但是也正因此才得以保留那份最原始的美好。
在这里,坐落着十年时间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生的一百多家客栈,各有风格,各有情调,价格却比鼓浪屿便宜的多。
在这里,除了游客,还能近距离接触居民的生活,这里融汇了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更有厦门独有的,香火旺盛的妈祖崇拜。
在这里,建筑颇有特色,不论是红砖古厝和南洋风格的“番仔楼”都书写着华侨遗风,随处可见的铁花和瓷砖也为这里平增了一份感觉。
历史
历史上的曾厝垵一直是作为农村而存在的。那里的人们以打渔和出租房子为生。曾厝垵的村民“男渔女耕,男人出去打渔,女人留在家里耕田带孩子。
渔村的形成,大抵是因为依山傍海的缘故吧。背靠高山,面朝大海,渔村的日子一开始过得自由而惬意。明初,厦门城建起来之后,身处厦门港南部的曾厝垵也成了军事要冲。清代更是设水师驻守于此,辛亥革命后国民党的“海军航空处”和飞机场也在这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曾厝垵军事要塞的区位作用渐渐失去。
九十年代初,曾厝垵人还喜欢把抗日战争和两岸对峙时期的事情挂在嘴边。日本人从五通上岸后,对曾厝垵村进行残忍的屠杀,至今仍是老人们心头的抹不去的痛苦回忆。而两岸对峙时期的故事,则显得有些无厘头:农民在海边劳作,冷不防地有颗炸弹飞过来,停在脚边,幸运的便逃过一劫,如果运气不好,就“壮烈牺牲”了。虽然离奇,但从曾厝垵人的嘴里说出来,又是千真万确的。
曾厝垵的奇闻绝不都是沉重的,1929年,曾厝垵飞机场曾迎接了“中国第一个单人驾机飞越欧亚大陆的飞行员陈文麟飞机的降落。陈文麟的“厦门号”飞机从伦敦起飞,途径欧亚十几个国家,行程1.5万多公里,在5月12日飞抵厦门。当年这个事件,成为海内外媒体的热谈,更别说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曾厝垵村民。
叹岁月如歌,往事如烟,这里的一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今,曾厝垵被列入城区改造范围,规划建设成为厦门东南海滨的文教、疗养、旅游、居住区,建设安置房、片区市政道路、公建配套、集中绿化景观等。而曾厝垵的自然村岁月,只能留在人们的回忆里了。
艺术
它的多重文化、它的多种信仰,它的历史多变,以及它的城乡定位……总之,每当从它身旁路过时,都无法在脑海里快速地浮现出一个准确的词汇来形容它:是农村,还是城区,抑或是城乡结合部?似乎都不是。也许,这是一个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在某个时段的状态,是一个有过辉煌历史的乡村投影在这个时代的背影。也许在十年之后,它已经如同厦门其他片区一样,找不到原本的乡村气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