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赞美漳河的诗句
《山斋诵见寄之作有怀漳河》
年代: 明 作者: 顾元庆
忽忆漳河子,居然有道风。
一尊黄叶下,数口绿云中。
鸿鹄心同远,岩丘兴不穷。
新诗开大雅,莫惜寄邮筒。
《同伯敬渡漳河》
年代: 明 作者: 商家梅
不觉朝从邺下过,更于薄暮渡漳河。
频询故迹情难减,为记遗文事转多。
枯柳覆村疏有路,寒云隔水去无波。
溅溅俱是千秋恨,铜雀风流可奈何。
《漳河有感》
年代: 明 作者: 谢榛
行经百度水,祇是一漳河。
不畏奔腾急,其如转折多。
出山通远脉,兼雨作洪波。
偏入曹刘赋,东流邺下过。
《同九嵕顾子访漳河岳山人》
年代: 明 作者: 徐伯虬
多君栖郑圃,玄室白云阴。
此日逢迎处,高天倚树吟。
竹香明幌静,山色暮帘深。
相送情无限,余音碧水琴。
《同陆明府过阳山访漳河岳山人》
年代: 明 作者: 袁昭旸
泛舟入西山,炎景照南陆。
梅霖歇崇冈,积润含林麓。
挈徒过修坂,访友臻空谷。
川薄阳已微,烟霏忽丛竹。
石窦注清冷,云萝覆岩屋。
庖人馈鲜鲤,童子进鼎泬。
翰墨情所投,令人发深穆。
兹会难再洽,艮趾兰堂宿。
2. 关于荆门的诗句
《汉江临眺》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景,留醉与山翁。
《过荆门》李绅(唐)
荆江水阔烟波转,荆门路绕山葱蒨。帆势侵云灭又明,
山程背日昏还见。青青麦陇啼飞鸦,寂寞野径棠梨花。
行行驱马万里远,渐入烟岚危栈赊。林中有鸟飞出谷,
月上千岩一声哭。肠断思归不可闻,人言恨魄来巴蜀。
我听此鸟祝我魂,魂死莫学声衔冤。纵为羽族莫栖息,
直上青云呼帝阍。此时山月如衔镜,岩树参差互辉映。
皎洁深看入涧泉,分明细见樵人径。阴森鬼庙当邮亭,
鸡豚日宰闻膻腥。愚夫祸福自迷惑,魍魉凭何通百灵。
月低山晓问行客,已酹椒浆拜荒陌。惆怅忠贞徒自持,
谁祭山头望夫石。
《咏怀古迹》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秋下荆门》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荆门西下》李商隐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嶮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秋下荆门 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李端 唐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藓藓燮燮声渐繁,浦里人家收市喧。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琵琶寺里响空廊,熨火陂前湿荒戍。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船门相对多商估,葛服龙钟篷下语。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摩天古木不可见,住岳高僧空得名。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汉江临眺 王维 唐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咏怀古迹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荆门西下 李商隐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嶮巇。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乐游园望 白居易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孔生死洛阳,元九谪荆门。可怜南北路,高盖者何人?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3. 涉及荆门的诗句有哪几首
1、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唐·李白《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3、唐·王维《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4、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5、唐·王维《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6、唐·尚颜《寄荆门郑准》 传衣传钵理难论,绮靡销磨二雅尊。
不许姓名留月观, 终携瓶锡去云门。窗间挂烛通宵在,竹上题诗隔岁存。
珍重荆门郑从事,十年同受景升恩。 7、唐·齐己《过荆门》 路出荆门远,行行日欲西。
草枯蛮冢乱,山断汉江低。 野店丛蒿短,烟村簇树齐。
翻思故林去,在处有猿啼。 8、唐·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9、唐·李涉《竹枝词》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渡头少年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
不劳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偏照婵娟色最浓。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
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东风忆建溪。 10、唐·王昌龄《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11、唐·许浑《送僧归金山寺》 老归江上寺,不忘旧师恩。
驻锡逢山色,停杯见浪痕。 秋涛吞楚驿,晓月上荆门。
为访题诗处,莓苔几字存。 12、唐·戎昱《云梦故城秋望》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13、唐·王昌龄《卢溪主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14、唐·杜甫《奉待严大夫》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常怪偏裨终日待, 不知旌节隔年回。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
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 15、唐·戎昱《云梦故城秋望》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4. 描写木船的诗句
1.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2.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 烟水本好尚,亲交何惨凄。况为珠履客,即泊锦帆堤。沙雁同船去,田鸦绕岸啼。此时还有味,必卧日从西。
5.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7.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8.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0.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1.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2.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13.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5. 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白话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