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落花的诗句和赏析
白头吟 李白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闻王昌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少年行其二 李白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人胡姬酒肆中。
寄人 张泌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过元家履信宅 白居易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 白居易
朝踏落花相伴出,暮随飞鸟一时还。
金谷园 杜牧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鹭鸶 杜牧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春晓 孟浩然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题兴化寺园亭 贾岛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北山 王安石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春暮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浪淘沙 李煜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忆仙姿 李存朂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更漏子 韦庄
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归国谣 韦庄
春欲暮,满地落花红带雨。
谒金门 韦庄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好事近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雪梅香 柳永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瑞鹧鸪 欧阳修
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雨翩翩。
如梦令 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临江仙 晏几道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虞美人 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谒金门 朱淑真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春晚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梅花 王冕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葬花吟 曹雪芹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2. 古诗词中落花意象的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即柳絮,是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作者写他人对杨花的态度,表达的仍是自己对杨花命运的关注,看似无情,实则有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情景交融。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赞之“煞拍画龙点睛”。
3. 诗歌鉴赏,李商隐《落花》
原诗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①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②向春尽,所得是沾衣③。 注释 ①参差:指花影的迷离,承上句乱飞意。
②芳心:指花,也指自己看花的心意。 ③沾衣:指流泪。
韵译 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 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 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 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 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
鉴赏 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故本诗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
首联直接写落花。上句叙事,下句写景。
落花虽早有,客在却浑然不觉,待到人去楼空,客散园寂,诗人孤寂惆怅之情顿上心头,诗人这才注意到满园缤纷的落花,而且心生同病相怜的情思,用语巧妙。 颔联从不同角度写落花的具体情状。
上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飘拂纷飞,连接曲陌;下句从时间着笔,写落花连绵不断,无尽无休。对“斜晖”的点染,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整个画面笼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调中,显示出诗人的伤感和悲哀。 颈联直接抒情。
春去花落,“肠断未忍扫”,表达的不只是一般的怜花惜花之情,而是断肠人又逢落花的伤感之情。“眼穿仍欲稀”,写出了诗人面对落花的痴情和执着。
尾联语意双关。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落得个凋残、沾衣的结局;而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也落得个悲苦失望、泪落沾衣、低回凄凉、感慨无限的人生际遇。
全诗咏物伤己,以物喻己,感伤无尽。
4. 郝经的诗《落花》解析
落花不是宋祁的吗? 坠素翻红①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②人去骨③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释】①坠素翻红:坠素,坠落的白花。
翻红,凋谢的红花。②章台:西汉都城长安城中的一条繁华街道。
③骨:指花瓣。 赏析:以吟出“红杏枝头春意闹”而闻名的宋代词人宋祁,也为后世留下了咏物寄情的律诗佳篇,所写《落花》就是一首反叙成章而显新奇、美妙、隽永的五言律诗,此诗展示了诗人极具独创个性的艺术构思。
首联,“起”得突兀,反咏花情,别具匠心。你看,那纷纷坠落的白花,那随风零落的红花,自伤自悼;因为花儿已自伤自悼,所以那深居闺阁高楼多愁善感的女子此刻也不忍心再去目睹烟雨朦胧中那令人悲叹之景了!诗人大胆设想,不但世人会怜惜落花,而且落花也会自怜自惜,至此,全诗吟咏落花的伤感情调氛围已然形成。
颔联,“承”得别致,反喻花貌,寓情于景。你看,那将要被西风吹落的花朵逆风而动,已经飘落的花瓣铺撒一地。
这里,诗人用美丽女子的快舞之状来比喻风中飘花之悬空,以美丽女子的半面残妆来比喻满地落花之情状,标新立异,令人豁然。因为诗人是用反向思维来构句成诗,即以人间美女喻自然之花,这正是此诗构思的高明之处。
为何“将飞”之花,“更作回风舞”;“已落”之瓣,“犹成半面妆”?再深入探究不难发现,此句之深意,在于它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顽强抗争、坚持到底的精神品质,此可谓咏花即咏人,借花喻人,语奇意丰,其艺术构思上的遗貌取神之妙,不言而喻。 颈联,“转”得深沉,花人相怜,情景相生。
大海客归之时,蚌生之珍珠犹可流泪;长安章台人去,飘零之花瓣仍会留香。这样,把“珠”之缠绵、“骨”之专诚的形象勾画得栩栩如生。
再细细咀嚼,会悟出诗人这样拟人传情的本意:因骨遗香,致珠迸泪,睹物伤情,它实喻旅人之泪,实比客子之伤,其情深婉;同时,它仍有象征意味,象征作者对人的忠厚、对情的精诚。 尾联,“合”得缜密,观照“落花”,升华主旨。
因蜂采花而遗香不再,因付蜜房而飞蝶不至,但“无意传”和“尽付与”的巧妙暗示,把“落花”一生执著追求美好境界的信念,表现得出神入化,至此,吟“花”之“落”,其旨自见,令人感佩。真是怎一个“落”字了得! 总之,在这首《落花》诗中,诗人以其出人意表的构思、反笔叙写的技法,将绿暗红稀时节凄烟零雨的光景描摹得十分逼真,把一个并非十分令人伤感的“落花世界”摹写得别具洞天,个中体物写景、借花传情的意旨,明朗深邃,启人心智。
落花 宋祁 坠素翻红①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②人去骨③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释】①坠素翻红:坠素,坠落的白花。翻红,凋谢的红花。
②章台:西汉都城长安城中的一条繁华街道。③骨:指花瓣。
赏析:以吟出“红杏枝头春意闹”而闻名的宋代词人宋祁,也为后世留下了咏物寄情的律诗佳篇,所写《落花》就是一首反叙成章而显新奇、美妙、隽永的五言律诗,此诗展示了诗人极具独创个性的艺术构思。 首联,“起”得突兀,反咏花情,别具匠心。
你看,那纷纷坠落的白花,那随风零落的红花,自伤自悼;因为花儿已自伤自悼,所以那深居闺阁高楼多愁善感的女子此刻也不忍心再去目睹烟雨朦胧中那令人悲叹之景了!诗人大胆设想,不但世人会怜惜落花,而且落花也会自怜自惜,至此,全诗吟咏落花的伤感情调氛围已然形成。 颔联,“承”得别致,反喻花貌,寓情于景。
你看,那将要被西风吹落的花朵逆风而动,已经飘落的花瓣铺撒一地。这里,诗人用美丽女子的快舞之状来比喻风中飘花之悬空,以美丽女子的半面残妆来比喻满地落花之情状,标新立异,令人豁然。
因为诗人是用反向思维来构句成诗,即以人间美女喻自然之花,这正是此诗构思的高明之处。为何“将飞”之花,“更作回风舞”;“已落”之瓣,“犹成半面妆”?再深入探究不难发现,此句之深意,在于它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顽强抗争、坚持到底的精神品质,此可谓咏花即咏人,借花喻人,语奇意丰,其艺术构思上的遗貌取神之妙,不言而喻。
颈联,“转”得深沉,花人相怜,情景相生。大海客归之时,蚌生之珍珠犹可流泪;长安章台人去,飘零之花瓣仍会留香。
这样,把“珠”之缠绵、“骨”之专诚的形象勾画得栩栩如生。再细细咀嚼,会悟出诗人这样拟人传情的本意:因骨遗香,致珠迸泪,睹物伤情,它实喻旅人之泪,实比客子之伤,其情深婉;同时,它仍有象征意味,象征作者对人的忠厚、对情的精诚。
尾联,“合”得缜密,观照“落花”,升华主旨。因蜂采花而遗香不再,因付蜜房而飞蝶不至,但“无意传”和“尽付与”的巧妙暗示,把“落花”一生执著追求美好境界的信念,表现得出神入化,至此,吟“花”之“落”,其旨自见,令人感佩。
真是怎一个“落”字了得! 总之,在这首《落花》诗中,诗人以其出人意表的构思、反笔叙写的技法,将绿暗红稀时节凄烟零雨的光景描。
5. 唐 寅 《落花诗》的鉴赏
这个不知道算不算 唐寅的落花诗为和作。
明弘治十七年(一五O 四)春,沈周撰写落花诗七律十首,除唐寅外。文徵明、徐祯卿等皆有和诗。
史载唐寅的和作为七律三十首,各种唐寅诗文集的刻本都有收录,周道振、张月尊所辑校的《唐伯虎全集》将其收入原集部分。但根据唐寅每次书写的墨迹,有很多落花诗句与原集中所收的并不相同,显然经过修改。
据统计大异者有十七首,《唐伯虎全集》将它们编入补遗。②因而落花诗实际上总共有四十七首。
和诗『柔情绰态,如泣如诉』,③在当时广为传颂。有人认为落花诗的内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感物伤怀的颓废情绪,因而不足取。
其实,这样的理解完全曲解了唐寅诗中的深意。 唐寅性颖利,聪明殊凡,童髫中科第,二十九岁时乡试中第一名解元。
三十岁入京会试时,却因徐经科场受贿案被累下狱而废。此后.他不但功名无望,且生计日薄,与妻子反目仳离,不久又与弟申异炊.可以说落魄之极。
唐寅作落花诗那年三十五岁,离科场被黜之事不过五年,刚刚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其胸中块垒郁勃之气,无由自泄,假诸风云月露以泄之』。④因此,落花诗看似伤春,实则自摅其才情。
把它们理解为浮薄伤雅的风流之作,可以说完全没有读懂它。 诗中多处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年华易老的感慨,是其年轻时《白发诗》的余韵。
唐寅二十五岁时发现自己『玄首有华丝』,不禁『怆然百感兴』,并鼓励自己『功名须壮时』。那时他尚年轻气盛,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如今境遇大改,虽同是感叹白发生,却更添了几分英雄落寞的暮气。
同时,诗中也充满了郁闷不得志的情绪,多处暗示了自己痛苦的遭遇。『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无疑是其经历的写照;而『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等句则借『落花』之意象。
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 以唐寅之才气,遭遇如此不幸,确实是可悲可叹的。
了解这样的背景,才能明白其惜花怜花叹花的万千感慨绝非士大夫闲来无事的无病呻吟,更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其中自有慷慨激烈的悲愤之情。但值得一提的是,落花诗并不仅仅是伤情之作,特别是修改后的诗句,多次透露出唐寅罹祸后对功名富贵的全新理解,开始对人生无常心中了了,为其日后皈依佛氏之先兆。
也正因为诗中所含的超脱旷达之意,使唐寅即使在晚年心境平和之后仍然偏爱自己当年的这些诗作。
6. 短篇经典现代诗和赏析
王晓维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赏析】
这是一首有色有味、又淡又浓的现代小诗。说它淡,淡在诗景,淡淡的酒香,淡淡的月色;说它浓,浓在诗情,浓浓的相思,浓浓的乡愁。仔细品尝这杯《乡色酒》真是又甜又苦,又醉又醒。
诗句的行列布局完全是对宋词小令的发扬与创新,对称均匀,简约精纯。自然地想到了《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乡色酒》是从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中汲取了精华,用传统的审美形式酿出的当代人的民族情思。这种远近时间的跨越、空间距离的跳跃、“你”“我”位置的变换,虽是几字之别,却能景象迁移、情绪突变,其情由甜而苦,其思由醉而醒,其地由故园而他乡,油然而生浓浓的相思,无限的乡愁。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廊,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王晓维)
7. 著名的现代诗及其赏析
请品味舒婷的《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爱情,是人类生活之树上的鲜花,是人类心灵竖琴的小夜曲。她以其特有的不可替代的魅力。成为以表现人类生活、心灵为中心的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从古至今,她吸引了多少文人骚客,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而舒婷的《致橡树》一诗,则是浩如烟海的爱情诗篇中颇具特色的一首。它以诗人对理想爱情与理想人格的追求的艺术抒写,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赏。
从思想上说,诗人在诗的前半部分反处落笔,否定了以奴役一方和牺牲一方为前提的爱情关系。在诗的后半,诗人正面表现了以双方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为前提的、貌分神契、同甘共苦的理想爱情关系。
在这首诗的爱情外观上,涵蕴了追求人格独立、平等、尊严的思想内核,这是一个比爱情更广泛也更深刻的主题。在表现上,此诗采用拟物手法,把相爱的男女双方物化为橡树和木棉,通篇是女性化身的木棉对爱人化身的橡树述说自己的理想爱情和理想人格。舒婷诗中木棉与橡树的形象的象征意义,避免了诗人直接表述可能给诗意带来的直白和浅露,使得诗境深曲。
从意象的角度看,《致橡树》一诗主要由伟岸挺拔的橡树和红硕丰满的木棉两组意象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诗篇总体上的象征框架,诗人独立平等的爱情、人格理想正是附丽在这两组意象上表达出来的。在这两组主要意象之间,诗人又精心选取冰霄花、鸟儿、清泉、险峰、日光、春雨意象,来表现她要否定的依附与奉献的爱情和人格类型;选取刀剑、火炬,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虹霓等意象,来深化她要正面肯定的独立、平等的爱情和人格追求。以木棉和橡树为中心的意象群既主体明晰又陆离斑烂,既有统一的基调又色彩缤纷、诗意浓郁。
整首诗呈现主干突出而又层次复杂的立体交叉状态。因而,这首诗给读者所留下的感觉,就是意思既清楚,可又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明的。你可以认为诗人在抒写理想的爱情,但诗中分明又有对独立、平等的人格尊严的着意追求;诗意是单纯的,又是丰厚深邃的。在此,我们引诗人自己的话来概括这首诗的特点,也许是再准确不过了,诗人说:“我简单而丰富,所以我深刻”。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落花的现代诗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