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牟道中诗歌鉴赏
来自360百科
《中牟道中》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两首绝句八个诗句分别写雨意、归云、坏郭、浮屠、杨柳、蜻蜓、凉风、尘沙等意象,运用拟人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服丧后重登仕途的舒畅之情。
第一首从大处远处落笔,首句写气氛,满天乌云正酝酿着雨意;次句写雨前天空浮云游动,诗人名之曰“归云”,可见时近黄昏,该投宿了,不过中牟已近在眼前,雨意又“还未成”,所以诗人并不担心中途遇雨使人“断魂”,反而以闲适自在的心情感到飞渡的“归云”在伴送自己行路。第三句写中牟县城,那城郭虽残破,但“依然”二字表明是旧地重来,所以还是给诗人以亲切之感;末句写高高的千尺宝塔迎送着过往行人,三年前它送自己回乡,而今又迎接自己重返仕途。
第二首从细处近处着眼。首句写雨前微风,杨柳摇曳多姿,象是不等待媒介就来向行人讨好;次句写雨前蜻蜓低飞,当它飞近过往人马时,又象有所猜疑,远远飞开。凉风也卷来尘沙,凉风虽适意,尘沙却恼人,于是诗人展开异想,怎能与凉风约定,不要挟带尘沙同来。
两首各有描写侧面,但又是一个整体,其内含的情感相同自不待言,在结构上也是统一的。前首的首句为全诗铺设了将雨未雨的背景,为以下的写景提供了依据:浮云游动、蜻蜓低飞为夏季雨前所特有,清风拂动杨柳、裹带尘沙也与欲雨有关;次首末句与前首的首句形成关联与照应,如果雨意已成,凉风自不会裹挟尘抄而来了。
二诗作于途中,颇富动感,但其节奏却是徐缓的,好象感到诗人纡徐前进的步伐。归云伴行,浮屠送迎,固然明写出了在“行”;蜻蜓近马而又飞去,可见是缓缓而行;中牟县那残败的城郭不也是随着绝离的缩短而越来越清晰,才使诗人辨认出还和旧时一样吗?一切都在徐缓的旋律中活动,唯独中牟县城依然象过去一样雄踞前方,显示着它的古老与凝重。动与静的和谐统一,使诗歌所构成的意境动而不流于浮,活而不趋于乱。
二诗的突出处在于幽默风趣的情调。这自然和诗人此刻的心情直接相关,但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说,这种情调与拟人手法的运用分不开。此诗的拟人不是简单的叙人拟物,而是在比拟中斌予物以不同的性格,并使物与人进行交住。云能“行”能“归”,已是拟人,而伴人行路,更显出对行人殷勤体贴的情意;浮屠之迎人送人本是人的感觉,而着一“管”字,送迎不但变成浮屠发自内心的行动,而且显示出它对人的热情与诚笃;杨柳之在“招人”,主动地表现出亲昵的情意;蜻蜓“近马”又“相猜”,活泼而又顽皮。这种种事物各自以不同方式与行路的诗人进行着交往,于是唤起了诗人也要与景物进行交往的要求,想与凉风订约了,于是更添了诗的清趣。这颇县特色的拟人手法的运用,使两首绝句风趣幽默的情调油然而生,别具风情。后来杨万里诗歌的“奇趣”与“活法”,恐怕是受到简斋诗的启发。
4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其诗出于江西派,上祖杜甫,下宗苏轼、黄庭坚,自成一家。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诗风转为悲壮苍凉。著有。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诗中选取残月、西风、角声、寒霜等富有特征的景物,勾勒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秋霜晓月图,寓情于景,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气氛,衬托诗人的乡愁羁恨;最后两句,以村醪无处可求的问句表现羁旅思亲之情无法摆脱,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试题分析:从诗歌的内容类别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因此,回答如何“表现这一主题”时,首先应当从情和景的关系入手,考虑全诗的意象、意境与情感的对应,本诗中,残月、西风、角声、寒霜都是常见的渲染凄凉氛围的古诗意象。其次,考生还要考虑诗歌中有无有利于表达情感的其他写作技巧,如第二联的对比,尾联的设问等。
3. 带有“郑”字的诗句是什么
1.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送陈章甫(李颀)
2. 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惧谗(李白)
3. 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伤唐衢二首(白居易)
4.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邓鲂、张彻落第(白居易)
5. 泠泠声满耳,郑卫不足听。答《桐花》(白居易)
6. 郑,读音:[zhèng]
7. 部 首 阝
8. 笔 画 8
9. 组词:
1. 郑重 [ zhèng zhòng ],严肃认真。
2. 郑市 [ zhèng shì ],谓踵门者众,门庭若市。
3. 郑璞 [ zhèng pú ],古代 郑国 人叫未经雕琢的玉为璞,后世因以“郑璞”喻才不出众的人。
4. 郑花 [ zhèng huā ],花名。即山矾。
5. 郑圃 [ zhèng pǔ ],古地名, 郑 之 圃田 ,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南。
6. 造句:
1. 毕业典礼后,大家郑重其事地向班主任张老师深深地鞠躬道别。
2. 对这次集体行动,班主任郑重其事地宣布了纪律。
3. 老师非常郑重地将奖状颁发给小兵。
4. 王老师非常郑重地嘱咐我要办好那件事。
5. 让我再一次郑重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