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轼归田园和归佛门的经典诗句
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并叙 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
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为醒也。在扬州时,饮酒过午,辄罢。
客去,解衣盘礴,终日欢不足而适有余。因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庶以仿佛其不可名者,示舍弟子由、晁无咎学士。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寸田无荆棘,佳处正在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纵心与事往,所遇无复疑。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二豪诋醉客,气涌胸中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漼然似冰释,亦复在一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啬气实其腹,云当享长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少饮得径醉,此秘君勿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道丧士失己,出语辄不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蠢蠕食叶虫,仰空慕高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一朝传两翅,乃得粘网悲。
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 啁啾同巢雀,沮泽疑可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赴水生两壳,遭闭何时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二虫竟谁是,一笑百念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幸此未化间,有酒君莫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此还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百年六十化,念念竟非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是身如虚空,谁受誉与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得酒未举杯,丧我固忘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倒床自甘寝,不择菅与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顷者大雪年,海派翻玉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床头有败榼,孤坐时一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未能平体粟,且复浇肠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脱衣裹冻酒,每醉念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时来蜀冈头,喜见霜松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心知百尺底,已结千岁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煌煌凌霄花,缠绕复何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举觞酹其根,无事莫相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芙蓉在秋水,时节自阖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清风亦何意,入我芝兰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一随采折去,永与江湖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断丝不复续,斗水何足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感此每自慰,吾事幸不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醉中有归路,了了初不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乘流且复逝,抵曲吾当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篮舆兀醉守,路转古城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酒力如过雨,清风消半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前山正可数,后骑且勿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 我缘在东南,往寄白发余。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遥知万松岭,下有三亩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民劳吏无德,岁美天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暑雨避麦秋,温风送蚕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三咽初有闻,一溉未濡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诏书宽积欠,父老颜色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再拜贺吾君,获此不贪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颓然笑阮籍,醉几书谢表。
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我梦入小学,自谓总角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不记有白发,犹诵论语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人间本儿戏,颠倒略似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惟有醉时真,空洞了无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坠车终无伤,庄叟不吾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呼儿具纸笔,醉语辄录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醉中虽可乐,犹是生灭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云何得此身,不醉亦不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痴如景升牛,莫保尻与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点如东郭俊,束缚作毛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炳。
乃知嵇叔夜,非坐虎文炳。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我家小冯君,天性颇纯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清坐不饮酒,而能容我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归休要相依,谢病当以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岂知山林士,肮脏乃尔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乞身当念早,过是恐少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去乡三十年,风雨荒旧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
2. 关于佛教的诗词
1、唐·惠能《菩提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2、唐·惠能《菩提谒》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3、唐·吕岩《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4、唐·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5、宋·道潜《口占绝句》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译文:寄语东山那位窈窕的姑娘,总喜欢用幽梦去烦恼襄王。禅心早已化作沾泥的杨絮,不会再随着春风上下颠狂。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
禅诗 百度百科
3. 从哪里看出苏轼具有佛教思想
苏轼与佛教的关系 他年青时候所住的地方就是眉州,离佛教胜地峨眉山不远,离眉山大佛更近。
他小的时候不可能不受佛教的影响。在一次经过忠州时,看到一座屈原塔,为此写下了一段文字:“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因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这首诗虽然是歌颂屈原,但也表白了他的心迹。
?? 苏东坡一生被贬多次,可以说是痛苦坎坷陪伴他一辈子,但他为什么还是那么平静、乐观和旷达呢?究其原因,这与他中年之后学禅有很大关系。特别是经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信佛学禅,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即由一个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到佛教无物无我心性明静的人生观蜕变,用禅学理念来观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使他得到极大解脱。
禅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哲学。禅不仅来自印度达摩大师的传播,还来自老子庄子的道家文化传统。
它的精义就是“无我”、“无为”的理念。禅给苏轼另外一种看待世间万事万物的思维方式,使他的思想进入那种自由忘我的境界。
正像禅师刘悟元那首参禅的诗所说的:“堪破浮生一也无,单身只影走江湖。鸢飞鱼跃藏真趣,绿水青山是道图。
大梦场中谁觉我,千峰顶上视迷徒。终朝谁在鸿蒙窍,一任时人牛马呼。”
因此,了解苏东坡这样一个复杂而又极其丰富的历史人物,仅仅从政治斗争或文学艺术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一文,也仅仅是对苏轼与宋朝那些小人作斗争过程的追述,对苏东坡思想的转变以及转向何方,并没有涉及。
苏东坡在苏杭结识的禅师,有清顺、守诠、仲殊、道臻、可久、垂云、思聪、惠思、怀琏、善本、道荣等。在黄州,苏轼认识了一位禅僧,叫佛印了元。
这个人对苏轼影响很大。佛印在黄州一个佛教院里当主持,二人互相参禅论道,使苏轼真正相信了禅学“四大非有,五蕴皆空”的理念。
他开始反省自己所有苦难的原因,是多欲,禅宗讲无欲则刚,要想取得心理的安宁,必须去欲。要那么些名利干啥呢!“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他开始练瑜珈、练气功还总结了一套练功术。
同时他也学到了许多养生之道,学会了做菜,比如东坡肉等佳肴。 他还结识了画家米芾,与米芾讨论绘画艺术形与神的关系。
他还到湖北玉泉寺向玉泉禅师讨教禅学的精义。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小妾朝云也信了佛。
前妻死后,朝云转正为夫人,一直陪伴着他,直到海南岛。在黄州,朝云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遁儿。
苏轼为儿子写了一首诗作自嘲:“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些都反映了他入佛之后的平静心态。 三、苏轼词作中的佛教意识 他入佛之后就有一种平静心态,从而在他的词中必有体现。
他在东坡上盖了一间茅屋,自名为“雪堂”,真正过起了农耕归隐的生活。苏轼归隐情结和他的人生观念,在黄州时期都达到了圆通的境界。
完成这一转变无疑是非常痛苦的。而这种大苦大难之后的大彻大悟,使他的思想境界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同时也带动了文学创作的飞跃。
他的前后《赤壁赋》《大江东去》等一系列绝世佳作,正是这一阵痛与彻悟的果实。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著名的那一首《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表面的意思是:他与几个朋友在田间行走,忽然风吹雨打。
那几个人都打起伞或雨衣,而苏轼却任凭风吹雨打,继续吟啸前行。一会儿雨过天晴,山头又见斜阳,风也没了,雨也停了。
更深层的意思是:这首词的上阕借写自然界的风雨以象征政界上的风雨,表现了作者信佛参禅后的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动摇的理念。同时也展现了他信佛习禅后的那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层递进的观念和境界。
在这首词里,他集中了三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旷达形象:一是“何妨吟啸且徐行”,二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三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都是他最得意的豪放旷达行为,自然也是他最理想的内心世界的变化。
他把这些自己到黄州后的思想变化浓缩在半阕词里,是要塑造一个归隐者的旷达形象。词的下阕进一步深化主题,在表现自己外在形象的基础上进而写其对人生经验的深刻体会,表现自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乐两忘的胸怀。
这首词的高妙处就在于并没有接着写出自己因春风斜照而得到温暖,而是笔锋一转,宕出这意外的、极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就是说,回首来路,所有的风雨或晴朗,都算不了什么!与自己也没有任何阻碍,他已经把万事万物看透了。
如此平静乐观的心境,即是历经风雨中后的领悟,也是他以后追求的目标和人生境界。所以正确理解这三句词,是鉴赏这首作品的关键。
所谓“向来萧瑟。
4. 赞美佛教的诗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禅师
红尘梦似蜉蝣,浮生于我真虚幻。云动风动天亦动,水流岸不动,风不止,我自心不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昼来梦醒,世事常凑巧,隔空思念竟成双。
堰塞湖疏通,只消只言片语,误会烦恼化云烟。
心外无法,心内无念。空性直断,光明顿超!明空双运,等净无二!
宿鸟归林心莲开,醉听潮生花香袅。相视抿笑,同沐风雨!
身是外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
《嗡 班砸萨埵 轰!》
5. 苏轼诗词中的禅意
【苏轼·借自然说禅意 】 借自然说禅意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从静态、动态的自然山水中感悟禅理,它是苏轼山水诗创作的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
这类诗的特点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感悟禅理在同一首诗中分开。如《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麿。……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诗的前半部分,先用博喻的手法极力渲染了水流的湍急迅疾,以象征人生的短暂,后十四句则是说禅,尤其是“君看岸边苍苔上,古来蒿眼如蜂窝”一联,形象而又精辟地道出了多少舟人已逝,而流水依旧的禅理。并指出只要心无所在,上述的造物规律就无法成为生命的桎梏。
这里苏轼借助山水,在“静”与“动”的自然山水中感悟禅理。 在中国文学史上,自建安以来就出现了“纯粹”意义上的“模山范水,流离光景”的山水诗,诗人们在“王朝”的衰败中,意识到了“天命”同样是瞬间即逝,然而,当他们睁开世俗的眼睛时,突然发现这司空见惯的山水是那样的雄伟与壮美,是那样的富有光辉而又青春长在。
于是便出现了反映现实生活比“天命”更美好的、更有价值的诗文,这些诗文往往更多地显示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显示出对社会政治与世俗的关注。他们通过描写自然,寄情山水,喧泄自己的郁闷。
就象谢灵运山水诗,“野旷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游赤石进帆海》)。
在自然山水中感受古朴本真的生活情景,在自然中领悟对功名与现实的超越。而到了柳宗元则山水诗的创作,不再是单纯的“模山范水”,而是使诗文赋于了浓烈的感情色彩,成了诗人情感的化身。
如《南涧中题》“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等。 这些诗虽然写得情深意切,惊心动魄,但就其创作的主体都没有超脱自然之外。
苏轼则不同,首先在创作理念上苏轼提出观察自然之物,要用“空静”的心态,以静观动。他在《赠袁陟》诗中说:“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
《次韵僧潜见赠》又云“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形。”在《送参寥师》中又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镜。”在《朝辞赴定州状》再次强调:“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苏轼提出了诗人应当潜思静虑,集中精神,以清明开旷的心胸去观察和收摄世间万象及其运动的观点。在苏轼看来大自然是美的,诗人要善于传自然景物之神,尽自然万物之变,穷自然固有之理,寓主观之情意。
苏轼没有象前代任何一位诗人那样,或是写景,或是抒情,甚至并不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只是以禅意的眼光去审视自然,从自然中脱身而出,获取把握自然的自由。 在苏轼初到黄州时,贫病交加、穷困潦倒。
这一时期的诗中,他多次提到自己“穷到骨”,在给友人的信件中也多次说道自己右目病笃,卧病半年,并“杜门斋僧,百想灰灭”(《与蔡景繁》)在这种情况下,他“归诚佛僧”,专心研读佛经,开始了他对道家的更一步深入的探访。在他的《黄州安国寺记》概述了初到黄州学佛的缘由及心理。
“闭门却扫,收拾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夫其二。
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
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
焚香黓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静,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但在“舍馆粗定,衣食稍给”之后,他就开始了“自我反省”。
这段表面上看是闭门思过,诚心归佛,但细细品味,又觉不然。首先是“皆不中道”,绝非诚心悔过之语,而是用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激情绪;后面的话与其说是祈求福祐,倒不如说更是一种求诸已心,从精神上抛弃尘垢世污,以达到“物我相忘”的境地。
因此,“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这是苏轼对待佛教的一个鲜明的态度。 在中国历史上,佛老思想往往成为困窘士子的精神支柱,但苏轼并没有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在“穷”时接受佛老思想的影响,从而走向“超世入佛”的虚无人生。
苏轼的“归诚佛僧”不仅仅是为了排遣愁郁,消弭烦恼,更重要的是以此来作为分析既往人生的精神向度,求得更为旷达的洒脱的人生态度。 可以说,苏轼的诗是借禅理来实现对自然的超越性把握,而对诗中的禅意,诗人同样有着清醒的认识,“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因此,如果我们说谢灵运的山水诗是诗人心灵的外围屏障,只有在自然山水的保护。
6. 苏轼的诗词所流露出儒道佛思想
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
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于是,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
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
但是,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对儒、释、道三家,均有吸收,有批判。
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形成达观自适的独特思想。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
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 关键词:儒家 道家 释家 儒道互补 达观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
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自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为之津津乐道。
综观苏轼一生文学创作,无不与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状况息息相关。代表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在他谪居黄州期间所作。
提起赤壁,不能不想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李白《赤壁歌送别》有“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之句,描写了当时赤壁之战的景况,然而,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却众说歧异,有黄州、嘉鱼、江夏、汉阳、汉川五说,有人认为苏轼所写黄州赤壁并非三国时周瑜败曹之地,并由此引出“文赤壁”“武赤壁”之说;也有人认为苏轼黄州凭吊抒怀是不错的,周瑜放的冲天大火正在此处。
本篇文章,暂且不去管它,但苏轼对赤壁的情有独衷是可以肯定的。苏轼思想丰富博大,他不主一家,兼收并蓄,历来研究其思想者可谓多矣。
本人在此欲以苏轼的这几篇赤壁诗文来谈谈苏轼思想,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豹,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儒 —— 一生无法割舍的追求 苏轼走过的地方很多,为何赤壁能给他如此巨大的震动呢?究其根由,仍然是与苏轼一生的遭遇、对建功立业的热望、积极入世、致君尧舜的儒家思想有关。
当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时, “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他在《念怒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艺术性地再现了当年赤壁之战的壮观景象,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响遏行云。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俱写周郎之事,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英雄周瑜的敬佩之情。当初周瑜少年得志,言谈卓绝,在从容谈笑之间就消灭了强大的敌军。
而自己身处逆境,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此诗饱含了苏轼对英雄的怀念和对自己的用世之志无法施展的愤慨与失落。
《前赤壁赋》中,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所思慕的人在哪里呢?在天一方!很明显,这里美人意下指的就是苏轼所一心想要报效的朝廷,或者说是神宗皇帝。
听起来好像是缠绵悱恻的情歌,事实上却是宛转地泄露出不受重用的郁结,就连吹洞箫而和的客所奏的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好似借箫声和歌声向远在天边的“美人”传达自己的思慕之情。
《后赤壁赋》苏轼着力描写赤壁之景与自己的行动。文中“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也表现出苏轼的勇气,与居高临下的气势,寄托着苏轼的壮志豪情。
苏轼面对月夜山河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转悲。最后,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
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
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苏轼的这三篇作品中,儒家用世、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是基础,无论作者在最后的情绪。
7. 苏轼的诗词所流露出儒道佛思想
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
于是,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像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
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但是,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他对儒、释、道三家,均有吸收,有批判。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形成达观自适的独特思想。
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苏轼的关于佛教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