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知道一些有关"梁园"(开封)的诗句
李白《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 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 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 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 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 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 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 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 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 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 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 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 空馀汴水东流海。
沈吟此事泪满衣, 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 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 欲济苍生未应晚。
这首诗一名《梁苑醉酒歌》,写于天宝三载(744)诗人游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时候。梁园,一句梁苑,汉代梁孝王所建;平台,春秋时宋平公所建。这两个遗迹,分别在唐时的大梁和宋州。李白是离长安后来到这一带的。三年前,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满怀理想,奔向长安。结果不仅抱负落空,立脚也很艰难,终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新唐书》本传)。由希望转成失望,这在一个感情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心中所引起的波涛,是可以想见的。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这一转折中产生的激越而复杂的感情,真切而又生动形象地抒发出来。我们好象被带入天宝年代,亲耳聆听诗人的倾诉。
从开头到“路远”句为第一段,抒发作者离开长安后抑郁悲苦的情怀。离开长安,意味着政治理想的挫折,不能不使李白感到极度的苦闷和茫然。然而这种低沉迷惘的情绪,诗人不是直接叙述出来,而是融情于景,巧妙地结合登程景物的描绘,自然地流露出来。“挂席欲进波连山”,滔滔巨浪如群峰绵亘起伏,多么使人厌憎的艰难行程,然而这不也正是作者脚下坎坷不平的人生途程么!“天长水阔厌远涉”,万里长河直伸向缥缈无际的天边,多么遥远的前路,然而诗人的希望和追求不也正象这前路一样遥远和渺茫么!在这里,情即是景,景即是情,情景相生,传达出来的情绪含蓄而又强烈,一股失意厌倦的情绪扑人
杜甫《遗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高适《古大梁行》。
2. 宏扬开封的现代文化诗歌
语无伦次之开封街头 文 / 子潇
踟躇在开封街头,
象东张西望的一条野狗。
故乡把我象风筝一样放了出来,
铁轨是长长的线绳。
这三百年前的宋都,
曾有多少人头攒动在茶肆酒楼。
我一介求财青年来到这里,
走动见悄悄挥动着黯然消魂手。
祖祖辈辈的原望沉淀为一张车票,
送后生子弟我来到开封。
送自己的嫡亲血脉来到陌生之地,
为了一个美好的传说的采盍
街头餐车的炊烟央示一种飘忽不定的心情。
争钱夺利是此处最尖锐的风景。
诗意是寻梦中最大的失误。
来到这干旱的内陆,泪如泉涌。
我的肉体,我的心灵。
我的父亲呀,
我的先人。
在陌生的土地上我呼唤你们,
不知是我不坚强,
还是这世界太不令人感动。
而那个成人男子商贩的笑魇,
在深沟的酱色皱纹的里面。
粥纹尤如北宋的沧桑历史,
厚重中可细细分割成条条缕缕。
他粗旷的体格藏着取媚顾客的恭谦,
人在旅途的我也终于捡到一张自尊的碎纸片。
踟躅在开封的街头,
车票儿的花费开始在精神上有一些回笼。
开封街头的尘埃,
象太阳光一样密布。
开封街头的喜哀,
象人的屁一样有声有味地出来。
开封的皇宫小吃是河南底蕴的代表。
开封的存在,
让我和我史前的一姓,
掂记到现在。
为了一种畅销小吃的做法,
我踟躅在开封街头。
来到这河南小吃的心脏,
我随血管一起脉动。
刚下火车时突然流出的陌生而困惑的泪水,
甚至已把到达的激动淹没。
趾躅在开封街头,
行走间我挥动着黯然消魂手。
我远方的故土啊,
我在为您开拓疆场。
3. 帮我找一些关于开封的资料,谢谢
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
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
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而显赫于世。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
北宋也是继唐代以后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的又一鼎盛时期,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颂。
开封还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北宋时,一批犹太移民经天竺(印度)迁徙到当时繁华宋都东京,宋皇帝御旨:“归我仲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
古代开封犹太人同汉、回民族保持着和睦的关系,按照本民族习俗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绵延700余年。由于历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开封犹太人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留下了一段独特令人回味悠长的历史。
右下图为开封龙亭。 kflt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
夏朝(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夏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市东约22公里),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157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年至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
战国时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公元前225年,秦灭魏,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
两汉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
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
公元907年,后梁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
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
北宋开封人口达150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公元1126年金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
公元1214年金朝迁都开封。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代,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
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开封城遭破坏,城中37万人,仅剩3万余人。清代设开封府,清末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
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 1948年10月24日开封解放,同年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
建国初期,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省会迁郑州,开封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悠悠文化宋都情 河南开封。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时常让人品味不尽。
汉代文学家司马迁,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文豪苏轼等都写过赞美开封的诗赋。其中白居易在《隋堤柳》诗中写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
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从中能够想象那时的开封是何等的壮观美丽。 日月如梭,岁月留痕,历史上在开封建过都的有七个朝代。
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后来的北宋和金。据考证,五千多年前开封城附近就有先民居住,当时在这里生活的人主要以农牧为主,过着原始公社制的生活。
到了夏商时代,这里居住的人进入奴隶社会。春秋时代,这里是郑国的地方,郑国公在此筑城,取开拓封疆的意思,命名开封。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王朝,定都开封,称为东京。此后,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局面,开封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
那时的开封水运十分兴隆,贯穿全城的水道有四条,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当时汴河一路,每年从江南运往京城的粮食就有五百万石到七百万石之多。
宋神宗时,由于宋朝开始导洛入汴水利工程,从汴口往西开渠五十里,引伊洛河水入汴河,水深一丈,使汴河与伊洛河相互沟通,东西横贯全河南省境内,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从开封向北,可通辽国的南京(今北京);从开封往西,经郑州、西京、陕西的京兆府(西安);向西南,经许吕、邓州、襄阳、江陵,直达湖南和两广;往东可达山东沿海各地。
那时的开封是。
4. 谁有描写开封的诗啊
大梁行 唐尧客客有成都来,为我弹鸣琴。
前弹别鹤操,后奏大梁吟。大梁伤客情,荒台对古城。
版筑有陈迹,歌吹无遗声。雄哉魏公子,畴日好罗英。
秀士三千人,煌煌列众星。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
邯郸救赵北,函谷走秦兵。君子荣且昧,忠信莫之明。
间谍忽来及,雄图靡克成。千龄万化尽,但见汴水清。
旧国多孤垒,夷门荆棘生。苍梧彩云没,湘浦绿池平。
闻有东山去,萧萧班马鸣。河洲搴宿莽,日夕泪沾缨。
因之唁公子,慷慨此歌行。 古大梁行 高适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 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那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 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根。 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
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 遣怀 杜甫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
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
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
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
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 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
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 吾衰将焉托,存殁再呜呼。
萧条益堪愧,独在天一隅。 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
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 临餐吐更食,常恐违抚孤。
汴堤鹦 梅尧臣 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 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
安知舟中人,黑鬓日已少。千里归大梁,玉笙闻窈窕。
终朝不成曲,幽响在林表。莫羡沙路行,金鞭驰袅袅。
汴河 黄庶卞都峨峨在平地,宋恃其德为金汤。 先帝始初有深意,不使子孙生怠荒。
万艘北来食京师,卞水遂作东南吭。甲兵百万以为命,千里天下之腹肠。
人心爱惜此流水,不啻布帛与稻梁。
5.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 诗意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意思是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原文:
《秋思》
【作者】张籍 【朝代】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翻译:
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扩展资料:
赏析
“欲作家书意万重”,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
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我们细玩诗意: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
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尽管“意万重”,无从下笔,但就文意看,家书还是写了,问题在于匆匆着笔,意犹未尽。“匆匆”二字,生动如画,既写了自己一方,也反映出捎信者一方。联系下文来看,那个捎信人是在行期在即时遇到的:也许就要上马、上船,即便不像岑参与入京使“马上相逢”那样急迫,总还是行色匆匆不能久停的。
由于捎信人是这样行色匆匆,写信人不得不匆匆落笔。由于匆匆落笔,万重心意一下子很难表达清楚。在这种符合逻辑的描绘之中,诗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说不尽”三字,也与上文“意万重”紧相呼应,由于“意万重”,所以才“说不尽”。而“意万重”也与“见秋风”引起的乡思相关联。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如何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
说明下半首的起头与全诗的起句,环环紧扣,首尾相应。结句更是造语入妙,写情入微,可称一篇之警策。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
又说:“此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的人类共有的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匆匆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匆匆”的气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思 (张籍诗词)
6.
我有!
展阅《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一造型优美的木顶拱桥。据专家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虹桥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是著名的木拱桥,如建于1050年,为当时北宋京城的水陆交通运转畅通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后毁于战火。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拱桥,是仿照原图建造的。我们能够重登飞架的虹桥,应归功于张择端真切的视像描绘,应当感谢他给了后人重睹北宋京都风景线的机缘。重建的这座虹桥1998年建成,桥跨径25米,高5米,跨度比为1:5,桥的两边设有四根望柱和四根9米高的立柱,顶部有一圆盘,上面泊立白鹤鸟,随风转动,对照下面的十字交仪木就知道白鹤所指的方向,这是古代的风向标。
虹桥是飞架在汴河之上。据史书记载,汴河始于战国的魏,通于隋,畅于宋,上起河洛,下至淮泗,直通长江,为北宋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各地所产的粮食,所收的赋税,各种奇珍异果都是沿着这条河运到京城来的。汴河对于当时的北宋可谓至关重要。由于舟船往来,客商众多,于是在河的两边就出现了许多店铺,在当时袭击京城,汴河两岸是最繁华热闹的地方,虹桥左右让铺林立,舟船如梭,商贾云集。今天的虹桥下面,是东京码头,诸位感兴趣的话,可以荡起宋式木船,饱览北国水城的万顷碧波。
清明上河园是一所集民俗展示和历史风情为一全的主题公园,各种表演展示遍布全国各处,前方有上善门,城楼群内有仿古编钟。再往前是孙羊正店,当时为北宋东京著名酒店,可提供饮食。沿途有许多店铺,您可以选购自己喜爱的工艺美术品,园内还有许多杂耍艺人,饮食店铺。园内一些表演节目有固定时间,如王员外招婿、梁山好汉劫法场等,可以供大家自由观赏。
7. 求最后一个字是愁的七言律诗(单句也行)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一、《黄鹤楼》诗成就了崔颢 武昌黄鹤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
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
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
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
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二、“有文无行”说崔颢 《黄鹤楼》名扬天下。凭借这一首诗,崔颢本可以知名度很高,但为什么会出现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历代对他的记述不多呢?有些材料甚至连他的生年都存有疑问,而写成(?—754年)。
我查了一下旧版《辞源》,关于崔颢的注释,除了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外,仅有“唐诗人,有文无行。终司勋员外郎……”句。
怎么个无行?并无记载。崔颢跌宕一生,一辈子只混了个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 一个不起眼的官,越发使人想探问个究竟。
后来我终于从一些典籍中找到了一些说法:一曰崔颢早期作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再曰“娶妻唯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作诗流于浮艳及凡四五娶,固然都不好,甚至很恶劣。
但我们不能只看他的早期作品,还应该看发展、看后期、看他有没有转变。至于娶妻唯择美者,不应视作恶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又不爱美呢?“俄又弃之”确实不好,但它和写文章、作诗,是两码事,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一切。依我看,造成对他印象不好的主要原因,倒很可能是崔颢“少年狂傲”害了他,相传李邕(唐北海太守,故人称李北海。
道德文章、名重一时)闻崔颢诗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曰:“小儿无礼,不予接而去。”我们还是来看看崔颢这首献诗是怎样写的吧!《王家少妇》(有人题作《古意》)如下:“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
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就是这样一首写闺房乐的诗,惹恼了方正古板的李邕,不予接而去。
真正让人为崔颢的缺乏处世经验而感到惋惜。正是因为得不到有力人士的推介,崔颢在得中进士以后,也只好远离京城长安而浪迹江湖。
20年中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自淮楚而至武昌、而河东,最后还到了东北。估计他这20年是放了外官,或者跟随外官作幕僚,最后才回到长安,做了京官,结束了风尘之苦。
可是崔颢这20年的漫游,特别是他的东北边塞之行,虽然身体受到一些风寒之苦,但也可以说是件大好事,从此他的诗风大为转变,变得雄浑奔放。其边塞诗,歌颂戍边将士的勇猛,抒发他们报国赴难的豪情壮志,热情洋溢,风骨凛然,让人刮目相看。
试举一例《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回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再如《辽西作》:“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