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姓宗祠通用对联
系传泗水;
胄衍尼山。
忠孝仁和荣府第;
诗书礼乐圣人家。
——全联典指春秋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者孔子。
鲁地钟灵,洙源萃秀;
东山振铎,北海倾樽。
——上联典指孔子。下联典指汉天文学家孔融,曾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为人恃才负气,喜欢宾客,曾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千秋绝唱,石门传演桃花扇;
万古奇文,泗水长流论语篇。
——上联典指清代戏曲作家孔尚任,孔子第六十四代孙。隐居于石门山中,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下联典指孔子。现存《论语》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此联为河南省郑州市孔庙联
三山景色供图画;
六代风流入品题。
——此联为清•孔尚任《桃花扇》书中的联句。
三春云物归胸次;
万里风烟到眼中。
——此联为清•孔尚任《桃花扇》书中的联句。
曲阜旧家风,诗礼相传,留得麟经昭万世;
洞庭新庙貌,馨香以祝,绵延凤德永千秋。
——此联为孔氏祠堂联。
幸问一龙,诗礼真传,自周鲁以来,理学名儒照青史;
复敦三物,子孙纯嘏,迁秋浦而后,瓜绵椒衍遍红尘。
——此联为安徽省东至县孔家村孔氏宗祠联。下联“三物”,指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 诗名里带孔字的诗词有哪些
饮后戏示弟子 白居易
吾为尔先生, 尔为吾弟子。
孔门有遗训, 复坐吾告尔。
遣兴五首其一
杜甫
蛰龙三冬卧, 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 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 孔明有知音。
又如陇坻松, 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 岁久为枯林。
答和孔常父见寄
黄庭坚
孔氏文章冠古今, 君家兄弟况南金。
为官落魄人谁问, 从骑雍容独见寻。
旅馆别时无宿酒, 邮筒开处得新吟。
黄山依旧寒相对, 岂有愁思附七林。
庐江主人妇
李白
孔雀东飞何处栖。 庐江小吏仲卿妻。
为客裁缝君自见。 城乌独宿夜空啼。
排闷
陆游
丈夫结发志功名, 大事真当以死争。
我昔驻车筹笔驿, 孔明千载尚如生。
严颜碑
苏轼
先主反刘璋, 兵意颇不义。
孔明古豪杰, 何乃为此事。
刘璋固庸主, 谁为死不二。
严子独何贤, 谈笑傲碪几。
国亡君已执, 嗟子死谁为。
何人刻山石, 使我空涕泪。
吁嗟断头将, 千古为病悸。
自讼
王安石
孔子见南子, 子路为不怡。
欲从公山氏, 勃郁见色辞。
道如天之苍, 万物不能缁。
弟子尚不信, 况余乏才资。
明知古人仁, 语默各有时
3. 关于描写孔子的诗句
孔子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4. 孔姓的传统文化
●四言通用联东山振铎;北海倾樽。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孔子,《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论语·八佾》:“上天将把孔子作为木铎(子民的导师)。”
“木铎”,谓木舌铃。“振铎”,谓摇铃来警省群众,引申为从事教育工作。
下联典指汉天文学家孔融,字文举,鲁国鲁县人,曾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又历任少府、大中大夫等。为人恃才负气,喜欢宾客,曾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我没有什么忧虑。”
东山世泽;北海家声。——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时教化万民的孔子。
下联典指东汉孔融,曾任北海相,喜宾客,尝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五经撰疏;两部鼓吹。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孔颖达,撰有《五经正义》。下联典指南朝齐国的孔稚珪,文辞工丽诙奇,戏以蛙鸣为两部鼓吹。
洙源萃秀;泰岳钟灵。——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孔子,他的陵墓所在地孔林,在山东曲阜城北。
位居泰山之南。洙水源出新泰东北。
西至曲阜城东北,与泗水分流。此指孔林地灵人杰之意。
●六言通用联孔女甘同殉难;丌氏曾受追封。——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孔融被曹操诛,其七岁小子亦受害。
下联典指春秋时期的孔子娶丌官氏,至宋追封为郓国夫人。●七言通用联千秋绝唱桃花扇;万古奇文论语篇。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朝戏曲作家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云亭山人,山东省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原隐居于石门山中,康熙帝南巡经曲阜时,召他去讲经,破格授国子监博士,后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
经十余年时间,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此后不久即罢官还乡。另有诗文集《湖海集》、《长留集》等。
下联典指孔子,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安富尊荣公府第;文章礼乐圣人家。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孔府,在山东曲阜城内,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下联典指汉朝的孔仅、孔光、孔融,隋唐的孔颖达等历史名人。
弱翁钓珊瑚之树;冲远列凌烟之班。——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唐朝冀州人孔巢父,字弱翁,早年与李白、裴政等六人隐居于徂徕山,酣歌纵酒,人称“竹溪六逸”。
后历官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魏博宣慰使,劝藩镇田悦归顺朝廷。好学而善辩多智,文采似珊瑚钩明润。
下联典指唐初经学家孔颖达,字冲远,冀州衡水人。隋朝大业初年,任河内郡博士;至唐初,历官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等。
奉唐太宗命主编《五经正义》,融合南北经学家的见解,形成唐朝义疏派,唐朝用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贞观年间,图像绘于凌烟阁。墨兰飞舞秀而劲;思孟述贤博且精。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清朝画家孔毓圻,孔子后裔,康熙丁未袭衍圣公。字钟在,号兰堂。
墨兰飞麟,笔秀而劲,深得赵文敏之旨趣。下联典指战国初哲学家孔伋,即子思,孔子之孙。
“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孟子曾授业于他的门人,发挥其学说,形成了“思孟学派”。
后被尊为“述贤”。著有《中庸》。
迎春不看东郊信;贺岁同倾北海樽。——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东汉时期的孔融事。
踏遍荒山犹未老;历尽千辛更知甜。此联为具有“九十年代的焦裕禄”之称孔繁森的诗句联。
●其他通用联莲潭水明,直同泗水;半屏山秀,俨如尼山。——台湾省高雄市孔庙联。
该联以当地的莲潭水、半屏山与山东的泅水和孔子出生的尼山相比,来说明地灵人杰。语言不多,但自豪之情溢于笔端。
北海贤相,名家簪缨继世;东鲁圣人,嫡派道学开宗。上联典指东汉学者孔融(公元153~208年),字文举,鲁国人(今山东曲阜)。
孔子二十世孙。勤奋博学,官至北海(今山东昌乐)相,世称孔北海。
有《孔北海集》。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为儒家创始者。
泗水溯渊源,两字惟传诗礼;尼山留苗裔,千秋永享蒸尝。此联为孔氏祠堂联。
“泗水”,古代河流名,流经山东省曲阜;“尼山”在山东省南部,东麓有夫子洞,相传孔子的父母在尼丘(尼山)祈祷,而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曲阜旧家风,诗礼相传,留得麟经昭万世;洞庭新庙貌,馨香以祝,绵延凤德永千秋。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联幸问一龙,诗礼真传,自周鲁以来,理学名儒照青史;复敦三物,子孙纯嘏,迁秋浦而后,瓜绵椒衍遍红尘。——安徽省东至县孔家村孔氏宗祠联此联典指孔子向老子问礼事,孔子曾向弟子说:“我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高深奇妙,如龙那样变化不可测)邪!”下联“三物”,指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秋浦”,河名,说这一枝孔氏的迁徙。 综述孔姓,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
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