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夏和冬的诗句
有关夏天的诗句:
1、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天净沙·夏
元代: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3、晚晴
唐代: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有关冬天的诗句:
1、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雪梅·其一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早冬
唐代: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江雪》译文: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
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
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
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2. 含“轻、重、万、舟”等的七字诗句
含有这些词的诗是《早发白帝城》。
1、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诗歌翻译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但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多么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能回返,两岸猿猴的蹄声不断,回荡不绝。
猿猴的蹄声还在回荡耳边,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3、诗歌注释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前人或以此诗为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细审"千里江陵一日还"诗意,可知曾从江陵上三峡,此当为返还之作。
应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时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2.朝:早晨。
3.辞:告别。4.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人云间。
5.还:返回。6.啼:鸣、叫。
7.住:停息。4、诗歌鉴赏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
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
“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
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
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
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
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
(《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快速可想而知。
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
5、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
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6、诗歌评价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一般读者不必知道作者写诗时的心境,只单纯地体会诗中所传达出来的三峡顺水行舟的快感就会觉得很美了。其实诗人是把遇赦回江陵时愉快的心情和江山之壮丽多姿、顺水行舟之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明白了这些情境内涵,美感就更为丰富。前人对此诗好评如潮,如《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
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又丁龙友云:"此是神来之调。
"吴昌琪《删订唐诗解》卷一三:"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应时《李诗纬》卷四:"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
3. 有哪些关于春雷的诗句
1、《闻春雷》
年代: 唐 作者: 司空曙
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
2、《春雷》
年代: 现代 作者: 郭沫若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扩展资料:
司空曙: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司空曙为今天的永年县)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
大历年间进士。韦皋为剑南节度使,曾召致幕府。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家贫,性耿介,曾流寓长沙,迁谪江右。苗发《送司马署之苏州》中云:"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可见其在外留滞之久。
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4. 带有林和轻的诗句
江天近寒食,林外过轻雷。——陆游《小雨》
辟户风烟入,投林鸟雀轻。——陈师道《夜雨》
林高动轻籁,云静天无风。——胡仲弓《咏松》
西林路口嗟轻别,善护青云万里身。——孔武仲《君表自西林还城中以诗二首为别》
池边团碧擎残雨,林末轻红拒薄霜。——李石《再用九日韵答何邵卿二首》
黄叶满林霜尚轻,蓼花披岸水犹生。——李曾伯《登寿沙楼和抑斋韵》
交趾珠能令绶去,郁林石可压舟轻。——刘克庄《送惠州弟》
集贤池馆从他盛,履道林亭勿自轻。——白居易《重戏赠》
林繁轻竹祖,树暗惜桐孙。 ——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
微茫带烟远,萧疏出林轻。——张羽《始闻早砧》
5. 与晨曦有关的诗句
你好!
与晨曦有关的诗句:
只为晨曦短(宋·葛胜仲·《蝶恋花》)
晨曦送暖客衣轻(宋·陆游·《春晓》)
卿云郁郁曜晨曦(宋·无名氏·《导引》)
晨曦缠上散余霞(宋·张公庠·《宫词》)
晨曦缠上散余霞(宋·张公庠·《宫词》)
晨曦透暖光(宋·杨万里·《蜡梅》)
波生碧海露晨曦(宋·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瑞雪掩晨曦(唐·上官仪·《咏雪应诏》)
晨曦正曈曨(唐·权德舆·《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
俄复晨曦万里开(宋·胡寅·《和唐寿隆上元五首》)
晨曦涌紫金轮(宋·刘克庄·《春日六言十二首》)
晨曦收住一天寒(宋·丘浚·《登西湖北楼》)
灵光动晨曦(宋·金君卿·《文相生日
晨曦已告今天始(当代·启功·《一九九四年元日口占》)
端门漏永晨曦上(宋·晏殊·《端午词·御阁》)
黑气几度摩晨曦(宋·洪咨夔·《天象》)
晨曦忽入牖(宋·李复·《负暄》)
晨曦耿五色(宋·杨万里·《丁未元月》)
晨曦晒屋裂(宋·董嗣杲·《招铁镜明上人同舟入京》)
东阜晨曦暖(宋·蒋堂·《虎丘山》)
紫禁晨曦拂晓开(宋·李洪·《初陪扈从》)
亭皋雾罢转晨曦(宋·宋祁·《九日宴射》)
晨曦启凤城(宋·田况·《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乾元节》)
晨曦映疏雨(宋·杨万里·《七月十日大雨晓霁,登碧落堂》)
登临自晨曦(宋·喻良能·《同从兄季弟游香山追和东坡端午游诸寺韵》)
未开晨曦轮(宋·岳珂·《山中书怀》)
晨曦远借彤云暖(宋·张冕·《海棠》)
翠幄穿晨曦(宋·朱复之·《与静使君约游姑山记事古风二十韵》)
希望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