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竹子的诗句+古诗
1、两汉:佚名《冉冉孤生竹》
原文选段: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释义: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兔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的时宜。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2、宋代: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原文选段: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释义: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3、清代:郑燮《新竹》
原文选段: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释义: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4、唐代:李贺《竹》
原文选段: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释义:
春光里中空的竹子,把绿色的倩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摇摆,轻轻动荡……露珠在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431346339长满竹笋的林间小道闪着光亮,那绿色的苔藓,正轻轻擦着竹根上的白霜。竹子可织成竹席送给美丽的姑娘纳凉;也可以裁制成钓竿,钓上大鱼几筐。听说三梁冠帽子的衬里用竹做成,我砍下一节竹子准备献给王孙戴上!
5、唐代: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原文选段: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释义:
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
微风吹开院门又吹动了竹丛,让人怀疑是旧日的朋友到来。
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因风滴落,渐渐润泽了阶下暗生的青苔。
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2. 关于竹子的诗句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具怀鸿鹄志,苦有 鸟 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苦篁调啸引 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新竹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初食笋呈座中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题郑长侍厅前竹 贾岛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 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官舍竹 王禹称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庭竹 释智圆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咏金竹 蒋堂 百镒先寒一径深,潜疑造化铸成林。
贪夫或有凭栏者,不见修篁但见金。 竹 宋祁 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紫竹 梅尧臣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种竹斋 司马光 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3. 有关竹子的诗句+古诗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 梁·刘孝先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 陈·张正见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 清·郑燮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郑谷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竹》 唐·韦式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 唐·陈陶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咏竹》 宋·黄庭坚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道院竹繁教略洗。
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
且要长竿钓巨鱼。——《洗竹》 唐·王贞白万物中潇洒。
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
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
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
不可暂无君。——《送钟元外赋竹》唐·孙岘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乐史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 清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4. 急求关于竹的诗句加赏析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两面枝。
——郑燮撰
【注释】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幼年家贫,但颖悟好学、性狂放落拓。乾隆元年进士,做过山东范县和潍县知县,后因请求赈助农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罢官归,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板桥诗、书、画俱有造诣,人称“三绝”,为“扬州八怪”之一。板桥擅写兰竹、以草书长撇作画,把中国传统的墨竹兰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今有《板桥全集》及书画多种传世。
【鉴赏】这副对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既是一种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象标示或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的艺术手法,又是指一种文艺作品与欣赏者的联系方式。象征联系的建立是以结构特征的相符度为基础的,而不求质的完全契合。比如,松树与豪情,竹与正直的人格具有不同的质,但松树的壮阔、伟岸的形象与豪情的特征相似,竹的笔直凌霄的形态与人格正直在结构特征上相对应,于是人们就常用松树象征豪情,用竹象征正直的人格,因此,象征是一种异质同构的联系方式。古人在文艺作品中最善用象征手法将事物人格化加以赞扬或贬斥,比如赞竹有虚心、梅有傲骨、兰有君子之高风等。
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郑板桥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题画诗)而梅与兰、竹、松,经常是诗人、画家作品的题材,当然郑板桥笔下就更多。上面这副对联也体现了郑板桥诗、书、画的一贯风格,同时也映照出郑的人格。
上联咏竹。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像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而且梅还有一个特征,它的花都开在枝的阳面,一律朝上,从无在阴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开的花,所以被斥为“轻薄”)。因此说“无两面枝”,梅的这种形象特征与人们所赞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异质同构的。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郑板桥在学术上诗书画三绝,在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后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风格吗?
5. 带有竹子的诗词
1、《于潜僧绿筠轩》宋·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宋·蔡确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宋·苏辙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宋·黄庭坚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宋·惠洪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宋·范成大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7、《新竹》宋·朱熹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宋·陆游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宋·杨万里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宋·辛弃疾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11、《种竹》宋·刘克庄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2、《龚平甫森玉轩》元·孟宗献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13、《义师院丛竹》金·郭长倩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农艳包****,自许贞心老岁寒。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14、《题崞县郝子玉此君轩》现代·毛瑞卿桂林名姓一枝新,万竹青青德有邻。渭上风烟分别派,山阳诗酒属闲人。
心期已到冰霜窟,眼界不知花柳尘。萱背从今看辉映,嫩香新粉四时春。
15、《高竹临水上》元·虞集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16、《寒竹篇》元·傅若金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
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17、《徐竹隐》元·王冕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
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18、《题筠轩友人诗卷》元·曹文晦有竹无人负孤竹,有人无竹令人俗。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
君家竹围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幅巾相对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
东邻种桑富纨绮,西邻种花蜂蝶聚。岂无红袖引壶觞,那得诗人叩门户。
诗人爱竹如爱宾,娟娟秀色诗争新。君当开径扫白云,相逢不是尘埃人。
19、《野竹》元·吴镇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20、《范公丛竹歌并序》唐·岑参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21、《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2、《竹里馆》唐·裴迪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23、《慈姥竹》唐·李白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24、《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25、《巽公院五咏苦竹桥》唐·柳宗元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26、《新竹》唐·元稹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27、《新栽竹》唐·白居易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
6. 描写竹子的诗
未出土时先有节; 纵淩云処也无心。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7. 关于竹、梅、松、菊、柳、草等植物的常见与不常见的诗词都有哪些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南北朝)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正朝摘梅 (唐)张说 蜀地寒犹暖,正朝发早梅。 偏惊万里客,已复一年来。
江滨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梅湾 (唐)顾况 白石盘盘磴,清香树树梅。 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梅 (唐)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 (唐)崔道融 溪上寒梅初满枝,夜来霜月透芳菲。 清光寂寞思无尽,应待琴尊与解围。
寄情 (唐)白居易 灼灼早春梅,东南枝最早。 持来玩未足,花向手中老。
芳香销掌握,怅望生怀抱。 岂无后开花,念此先开好。
新载梅 (唐)白居易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州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 (唐)白居易 忽惊林下发寒梅,便试花前饮冷杯。 白马走迎诗客去,红筵铺待舞人来。
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醺时旋旋开。 若到岁寒无雨雪,犹应醉得两三回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初识梅花 (唐)崔涂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望梅花 (唐)和凝 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馀踪迹。
越岭寒枝香自拆,冷艳奇芳堪惜。 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梅花 (唐)韩偓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 岸梅 (唐)崔橹 含情含怨一枝枝,斜压渔家短短篱。
惹袖尚余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 初开偏称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
行客见来无去意,解帆烟浦为题诗。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唐·白居易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黄巢《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裁,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李白《感遇》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陆龟蒙《亿白菊》 稚子书传白菊开, 西成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 多少清香透入来。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
8. 关于竹或柏的诗句并加以赏析
竹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赏析这首五言律诗是吟咏竹子的,但与一般泛咏景物之作不同,根据诗意,所咏之竹当实有所指,这须待读完全诗才能明白。
诗的前四句摹写竹之形状,但写的角度却极富于变化:一、二句一俯一仰,一是下写竹子入水之态,一是上写竹笋抽空之影,这是直接写竹;三、四句写笋径露华、霜根苔色、是以露、苔衬竹,是间接写竹。但是不管是直接写还是间接写,都并非出于悬空虚拟,而是实实在在的情景和境地,是诗人置身其间的观察、摹写。
他低头看见了水中的文竹,微光摇曳,斑驳可爱;抬头望见了绿色的竹影,竹影凌空而上,充溢着春天的勃勃生机。这似乎是一个清新的早晨,诗人从竹林掩映的小路走过,竹笋上还挂着亮晶晶的露珠儿,带着粉霜的竹根也快要被青青的苔藓遮盖了。
多么幽雅的境地!多么可爱的翠竹!这是诗人所熟悉的土地上的竹林——故里昌谷(今属河南宜阳)的竹子。据河南宜阳县委宣传部《李贺故里调查》报告上说,“今昌谷村名虽无”,但这一带的村子大都“绿竹成园,较大之竹园即有一百多亩”(转引自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由此可以想见当地竹林盛况,李贺自己也在诗中多次提到它:“舍南有竹堪书字”(《南园》)、“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竹薮添堕简,石矶引钩饵。……柳缀长缥带,篁掉短笛吹。”
(《昌谷诗》)而且,除了这首《竹》诗外,还有一组诗——《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专咏故里之竹,其中一首云:“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这都可以证明这首《竹》诗所吟咏的为昌谷之竹无疑,因为在这里,李贺才更可能如此从容安闲地去欣赏它。“抽空”,形容竹子劲直挺拔上长的状态,也就是《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诗中所说的“更容一夜抽千尺”或“笛管新篁拔玉青”之意。
“霜根”,并非竹根上真的有霜,而是指竹根上结的白色粉末,有如寒霜,即《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里“腻香春粉黑离离”的“春粉”。这四句诗不但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环境的幽雅迷人。
诗的后四句又换了一种笔法,写竹子的功用,并寄寓感慨:“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竹子编织为席,可以承接香汗;斫裁成竹竿,可以用来钓鱼(“锦鳞”)。但这还是普普通通的用途,算不得奇特,最值得夸耀的是竹子曾被朝廷采用,制作贤冠上的横梁。
《周书》载:“成王(姬诵)将加玄服,周公(姬旦)使人来零陵取文竹为冠。”《舆服志杂注》:“天子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三梁进贤冠。”
“梁”指帽子里面硬的横衬,以竹为之。这似为此诗末二句之所本。
很显然诗人是有所寄兴的。竹子那潇洒的风度、劲直的气节,竹子的被重用,这些怎能不令诗人歆羡和感慨呢?诗人怀不世之才,常有济世报国之心,但终其一生,始终是郁郁不得施展,虽曾官奉礼郎,但位不过从九品上,掌君臣版位,以奉朝会祭祀之礼,亦不过是“臣妾气态间,惟欲承箕帚”而已,终无能为。
其情其志,于诗中时时可见,所以于吟物之中连类而及,也是很自然的了。李贺之诗,虽然笼统地说,其光怪陆离、虚荒诞幻,是深得楚骚之真传,但细致说来,又有所区别,大抵长篇歌行,近于楚骚和汉魏乐府歌诗,而五言律绝,则更类似于齐梁间诗,显得明艳浓丽。
此诗亦是如此,尤其是五、六句,活脱脱齐梁口吻。但李贺此诗并不止于咏物,而是将自己的情志编织于其中,因此与齐梁诗那种无聊至极的香艳软媚不同,这也该是李贺此诗的成功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