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牙齿的古诗(古代和现代)
一、关于口腔的健康美白方面
1.张枯《吴官曲》:“皓齿初含雪。”
2.李白《赠裴司马》:“向君发皓齿。”
3.李白《古风》:“粲然启玉齿。”
4.陆龟蒙《陌上桑》:“皓齿还如贝色含。”
5.刘希夷《采桑》:“红脸耀明殊,绛唇含白玉。”
6.卢照邻《和玉是秋夜有所思》:“此曲何人吹,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崖。”
7.张仲方《赠毛仙翁》:“容貌常如二八童,……方口秀启编贝齿。”
8.李白《白纤辞》“杨清歌发皓齿。”
9.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艳曲呈皓齿。”
10.李贺《将进酒》:“吹龙笛,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二、关于老年人助牙齿变化方面
1.白居易《不致仕》:“……可怜八九,齿堕双眸昏。”
2.施间吾《诮山中叟》:“老人今年八十几, 口中零落残牙齿。
3.白居易《浩行歌》:“鬓发苍浪牙齿琉,不觉身年四十七。”
4.白居易《十年三月二十日别微之……》:“齿发(足差、足它 这两个字我不认识呀)将五十“
三、关于牙齿与年龄助关系方面
1.白居易《吾雏》:“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我今齿欲堕,汝齿昨始生。”
2.白居易《岁暮》:“壮齿韶颜去不回。”
3.白后易《梦仙》:“齿发日衰白,耳目减聪明。”
4.韩愈《赠刘师服诗》:“羡君牙齿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牙齿落者多,所存十
余皆兀?。”
四、关于暮齿(晚年)方面
1.白居易《渐老》:“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
2.吴融《和杨侍郎》:“烟霄渐葛齿”
3.王维《叹白发》:“宿昔朱颜成暮齿”
4.白居易《戒药》:“早夭羡中年, 中年羡葛齿。暮齿又叹生,服药求不死。”
五、关于叩齿方面
1.自居易《辰兴》:‘‘起坐兀无思,叩齿二十六。”
2.白法易《味道》:“叩齿辰兴秋院静。”
3.自居易《晚起闲行》;“起来无可作, 闭目时叩齿。”
4.李咸用《临川逢陈百年》:“不保元和虚叩齿叩齿。”
六、关于牙齿知觉过敏方面
1.白居易《祭社宵兴灯前偶作》:“夜镜藏白发,秋泉漱齿寒。”
2.白居易《不如来饮酒》:“齿伤朝水冶,•…。。” ’
3.白居易《东院》:“老去齿衰嫌桔醋….。。”
4.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齿为尝梅楚。……”
2. 关于牙齿的诗词
1.张枯《吴官曲》:“皓齿初含雪。”
2.李白《赠裴司马》:“向君发皓齿。”3.李白《古风》:“粲然启玉齿。”
4.陆龟蒙《陌上桑》:“皓齿还如贝色含。”5.刘希夷《采桑》:“红脸耀明殊,绛唇含白玉。”
6.卢照邻《和玉是秋夜有所思》:“此曲何人吹,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崖。”7.张仲方《赠毛仙翁》:“容貌常如二八童,……方口秀启编贝齿。”
8.李白《白纤辞》“杨清歌发皓齿。”9.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艳曲呈皓齿。”
10.李贺《将进酒》:“吹龙笛,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3. 关于牙齿的诗歌
1、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宋代:杨万里译文: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2、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垂老别》唐代:杜甫译文:扔掉拐杖出门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为我流泪辛酸。
庆幸牙齿完好胃口还不减,悲伤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3、向君发皓齿,顾我莫相违。
——唐代李白《赠裴司马》译文:微启皓齿向君笑,千万别错过我的美丽容颜。4、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
——唐代白居易《不致仕》解释:可怜已经是八九十岁的人了,牙齿都脱落了,老眼昏花。5、皓齿还如贝色含,长眉亦似烟华贴。
——宋陆龟蒙 《陌上桑》译文:牙齿就像白而光洁的贝壳,长长的眉毛也似贴上了画眉用的黑色染料。
4. 关于“智齿”的唯美句子
1. 有时会向着邻近牙齿生长,有时则远离邻近牙齿生长,水平或垂直阻生的智齿也较为常见。
2. 如果你有第三套磨牙的话,那就是你的智齿了。
3. 一个正常人除了那四颗偶尔出来恶作剧的智齿以外,会有二十八颗恒牙。中国古代人认为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四个星期也恰恰等于二十八天。女性的生理周期和新陈代谢周期平均是二十八天。有时候电视广告上的护肤品宣传语经常会说“二十八天带来彻底改变”之类的话。以前有部美国的文艺片,名字就是。
4. 智齿是在口腔后部的臼齿和咀嚼齿.
5. 阻生智齿也可以根据他们是否完全被腭骨包裹分类。
6. 如果智齿已经从腭骨萌出,但还没有从牙龈中长出,就称之为软组织阻生。
7. 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智齿冠周炎发病率.
8. 通常口腔内没有足够的适于智齿生长的空间,因此他们常常会挤撞其他牙齿。
9. 齐先生说,原本前牙长的还算整齐,但长出智齿之后,智齿顶到了前牙,导致牙齿向前移动,使前牙排列拥挤,且不整齐。
10. 于是,它与其周围的牙龈瓣之间就形成了盲袋,盲袋内容易残留食物残渣,且不易清理,容易造成细菌生长繁殖,刺激龈瓣发炎化脓,形成通常所指的智齿冠周炎。
11. 于是,它与其周围的牙龈瓣之间就形成了盲袋,盲袋内容易残留食物残渣,且不易清理,容易造成细菌生长繁殖,刺激龈瓣发炎化脓,形成通常所指的智齿冠周炎。
12. 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口腔手术部负责人托尼博格瑞尔温馨提示:“等你人到中年深受其害时再想到拔除智齿,恐怕就不会如早先那般‘舒服’咯。”。
13. 智齿在生长的过程中通常会影响到其他牙齿,成为阻生牙或异位,这时候通常要拔除智齿。
14. 探讨高频电刀治疗下颌高位垂直阻生智齿远中龈瓣的临床疗效。
15. 6个月开始出现,9个月渐渐增加,30个月全心待你。6岁称恒,8岁称乳,18岁智齿,20岁32颗白雪公主陪着你。珍惜吧,你的牙齿!
5. 描写古代女性嘴唇的诗句有哪些
1,《大招》先秦:屈原
朱唇皓齿,嫭以姱只。比德好闲,习以都只。
丰肉微骨,调以娱只。魂乎归来!安以舒只。
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稚朱颜只。魂乎归来!静以安只。
白话文释义:美人们唇红齿白,容貌倩丽实在漂亮。品德相同性情娴静,雍容高雅熟悉礼仪典章。肌肉丰满骨骼纤细,舞姿和谐令人神怡心旷。魂魄归来吧!你会感到安乐舒畅。美目秋波转巧笑最动人,娥眉娟秀又细又长。容貌模样俊美娴雅,看她细嫩的红润面庞。魂魄归来吧!你会感到宁静安详。
2,《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宋代:辛弃疾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
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
白话文释义:看那开烦的花朵,也不全是冰雪晶莹的姿态呢。有的吐蕾(未开)有的含苞(欲开),就像红唇的淡雅的女子,只轻轻的扫了些许脂粉。
3,《玉门关盖将军歌》唐代:岑参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眸。
白话文释义:紫绶金印的在左右趋,一问才知不过是家中奴。美人一对闲且都,红唇翠眉映着那明泸。
4,《殢人娇·或云赠朝云》宋代:苏轼
空方丈、散花何碍。
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
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白话文释义:天女在维摩室中散花,室小无任何妨碍。红色口唇似用筷子点画,改变年少时的发髻形态显得更美。这些事,千辈子万辈子的情爱仍在。
5,《郭恒惠牙刷得雪字》元末明初·郭钰
朱唇皓齿娇春风,口脂面药生颜色。
白话文释义:红唇白色的牙齿,娇媚地像春风一样,口红像药一样美。
6,《咏佳人效香奁》元末明初·陶宗仪
色酣眉黛绿,香腻口脂红。
白话文释义:妆容姣好,眉毛是黛绿色的,香气扑鼻,口脂是红色的。
6. 古代人有烂牙齿吗
古人护齿洁牙方法:杨枝刷牙
刷牙对现代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各种各样的牙刷也琳琅满目,且不说普通牙刷,仅电动牙刷就有好几十种。牙刷是什么时候开始介入我们的生活的呢?在牙刷诞生之前,古人又是如何护牙洁齿的?
元末郭钰诗《郭恒惠牙刷得雪字》言:
老气棱棱齿如铁,曾咀奸腴喷腥血。
倦游十载舌空存,欲挽银河漱芳洁。
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直。
短簪削成玳瑁轻,冰丝缀锁银鬃密。
朱唇皓齿娇春风,口脂面药生颜色。
琼浆晓激凝华池,玉麈昼谈洒晴雪。
辅车老去长相依,馀论于君安所惜。
但当置我近清流,莫遣孙郎更漱石。
由此诗可知,这已经是现代形制的牙刷:柄如短簪,由玳瑁制成,刷毛是白色马鬃,由白色丝线锁固在刷柄上。其有可能还是舶来品,在当时很是新奇,由南方寄来,价值一金。
从更远一点推算,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古人护齿洁牙的方法是叩齿和漱口。晋葛洪《抱朴子·杂应》篇载:“或问坚齿之道,抱朴子曰:‘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摇动。’”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养生》曰:“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即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可见其受“叩齿”方法的影响,身体力行之后,受益匪浅。
古代漱口普遍采用的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古人以叩齿和漱口来清洁牙齿,清洁效果不明显,导致古人多患齿疾。
《史记·仓公列传》即有“齐中大夫病龋齿”的记述;《后汉书·梁冀传》载: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注引《风俗通》曰:“……龋齿笑者,若齿痛不忻忻。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仿效之。”
晋代名臣温峤,因不堪忍受牙疾之苦,自行将病牙拔去,结果因破伤风而死。《晋书·温峤传》曰:“峤先有齿疾,至是(指牛渚矶燃犀照水怪后)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时年四十二。”
唐代大诗人韩愈32岁时口中牙齿已七零八落,作《落齿》诗:“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人命”,古人患齿疾的情况普遍,却并无治疗良方,实在令人同情。
《淮南子·说山》:“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用智如此,岂足高乎?”
印度人曾经用杨枝刷牙,所以杨枝又叫“木齿”,即梵语“惮哆(齿)家瑟诧(木)”。唐长安大荐福寺僧人义净(634—713)在《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其“食罢去秽”条曰:
食罢之时,或以器承,或在屏处,或向渠窦,或可临阶,或自持瓶,或令人授水,手必净洗。嚼齿木,疏牙刮齿,务令清洁。馀津若在,即不成斋。……岂容正食已了,谈话过时,不畜净瓶,不嚼齿木,终朝含秽,竟夜招愆。以此送终,固成难矣。
后来此法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刷牙方式。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
除了杨枝以外,人们还因地制宜找寻其他合适的洁牙材料,如槐枝、桃枝、葛藤等,都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
没有牙膏的时代,大家不仅能找到洁齿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来洁齿,看来比“刷”更为方便,实用。那么,咀嚼嫩树枝用以洁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认为确有良效。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