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志摩的关于剑桥的诗歌,除了《再别康桥》
康桥再会吧① 康桥,再会吧;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我当年 辞别家乡父母,登太平洋去,(算来一秋二秋,已过了四度 春秋,浪迹在海外,美土欧洲) 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平波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如今都变了梦里的山河,渺茫明灭,在我灵府的底里;我母亲临别的泪痕,她弱手 向波轮远去送爱儿的巾色,海风咸味,海鸟依恋的雅意,尽是我记忆的珍藏,我每次 摩按,总不免心酸泪落,便想 理箧归家,重向母怀中匐伏,回复我天伦挚爱的幸福;我每想人生多少跋涉劳苦,多少牺牲,都只是枉费无补,我四载奔波,称名求学,毕竟 在知识道上,采得几茎花草,在真理山中,爬上几个峰腰,钧天妙乐,曾否闻得,彩红色,可仍记得?——但我如何能回答?我但自喜楼高车快的文明,不曾将我的心灵污抹,今日 我对此古风古色,桥影藻密,依然能坦胸相见,惺惺惜别。
康桥,再会吧!你我相知虽迟,然这一年中 我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 在你妩媚河身的两岸,此后 清风明月夜,当照见我情热 狂溢的旧痕,尚留草底桥边,明年燕子归来,当记我幽叹 音节,歌吟声息,缦烂的云纹 霞彩,应反映我的思想情感,此日撤向天空的恋意诗心,赞颂穆静腾辉的晚景,清晨 富丽的温柔;听!那和缓的钟声 解释了新秋凉绪,旅人别意,我精魂腾跃,满想化人音波,震天彻地,弥盖我爱的康桥,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 汝左右,任地中海疾风东指,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归家后我母若问海外交好,我必首数康桥,在温清冬夜 蜡梅前,再细辨此日相与况味;设如我星明有福,素愿竟酬,则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实现 年来梦境缠绵的销魂足迹,散香柔韵节,增媚河上风流;故我别意虽深,我愿望亦密,昨宵明月照林,我已向倾吐 心胸的蕴积,今晨雨色凄清,小鸟无欢,难道也为是怅别 情深,累藤长草茂,涕泪交零!康桥!山中有黄金,天上有明星,人生至宝是情爱交感,即使 山中金尽,天上星散,同情还 永远是宇宙间不尽的黄金,不昧的明星;赖你和悦宁静 的环境,和圣洁欢乐的光阴,我心我智,方始经爬梳洗涤,灵苗随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辉,听自然音乐,哺啜古今不朽 ——强半汝亲栽育——的文艺精英;恍登万丈高峰,猛回头惊见 真善美浩瀚的光华,覆翼在 人道蠕动的下界,朗然照出 生命的经纬脉络,血赤金黄,尽是爱主恋神的辛勤手绩;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最难忘 骞士德顿桥下的星磷坝乐,弹舞殷勤,我常夜半凭阑干,倾听牧地黑野中倦牛夜嚼,水草间鱼跃虫嗤,轻挑静寞;难忘春阳晚照,泼翻一海纯金,淹没了寺塔钟楼,长垣短堞,千百家屋顶烟突,白水青田,难忘茂林中老树纵横;巨干上 黛薄茶青,却教斜刺的朝霞,抹上些微胭脂春意,忸怩神色;难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象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螟色,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桔绿,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难忘榆荫中深宵清啭的诗禽,一腔情热,教玫瑰噙泪点首,满天星环舞幽吟,款住远近 浪漫的梦魂,深深迷恋香境;难忘村里姑娘的腮红颈白;难忘屏绣康河的垂柳婆娑,娜娜的克莱亚②,硕美的校友居;——但我如何能尽数,总之此地 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而此精神,正如宛次宛土③所谓 “通我血液,浃我心脏”,有“镇驯矫饬之功”;我此去虽归乡土,而临行怫怫,转若离家赴远;康桥!我故里闻此,能弗怨汝 僭爱,然我自有谠言代汝答付;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 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再见吧,我爱的康桥。[1]。
2. 在别康桥的诗词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本篇最初发表于1928年12月《新月》第一卷第10号,收入《猛虎集》。1921年徐志摩曾入“剑桥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
1928年秋徐志摩出国讲学,再度至英国剑桥大学。康桥:即剑桥。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它表达了诗人故地重游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是一首精致的热情佳作。
本诗艺术特点鲜明。其一是风格洗练而清丽。
在对复杂的情感世界的表现中,作者只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即达到了意蕴丰赡而动人的艺术效果:其明暗喻交互一体,比喻中暗含象征性的写法,使情与景水乳交融,大大丰富了诗的内涵;同时,诗的词汇丰富,评议华丽,音调柔美。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特征。
其二是诗体具有音乐和建筑的形式美。全诗分七节,每节四行,大都是每行三顿,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的节奏感;诗的排行参差错落而又有规律,富有建筑的韵律美。
全诗审美效应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