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风的诗句 带解释 赏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赏析:
这首诗景色凄美。诗的起首四句特别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人带入风雪弥漫、景物新奇的境地。冬天,百花藏形匿影,百虫声销迹灭,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色:衰败的枯草,凛冽的北风,天空中愁云密布,大地上冰天雪地。面对此景,人的心境应该是惆怅、凄苦的,然而诗人却能别出心裁,笔锋一转,把这令人凄清的雪花化为春日之梨花,给全诗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春风拂过,又把江南岸的每一个角落吹的翠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
赏析:
前一句为千古名句,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用疑问句式表现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思念家园的心情。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赏析:
“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十分有名的诗句,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把春风比作剪刀?本句将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2. 赏析古诗中的风
古诗中的风,有春夏秋冬。“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吹过,江南变得很美好,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心情。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描写的是夏天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一会儿乌云翻滚,大雨倾盆,一会儿云被风吹走,雨过天晴,望湖楼下的水又如天一样平静了。诗人感到大自然变化多端,难以琢磨。李峤写的“秋风”,能“解落三秋叶”。高适《别董大》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写的是冬天的北风,很冷,表达了诗人安慰朋友、赞赏朋友的心情。
古诗中的风,颜色有多种。有的风是黄色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可以想像,黄河里被风卷起的浪花是黄色的,天空中刮来北方沙尘是黄色的,相互辉映。有的风是红色的,“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风摇动桃树,花朵在枝头晃动,不时有花瓣飘落,有深红,有浅红。有的风是绿色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一幅描绘田园风光的山水画,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在的心情。还有的风是彩色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古诗中的风,还有不同的气味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辞旧迎新的时候,风吹送来家家户户的酒香,既描写了万象更新的景象,又抒发了诗人希望革新的心情。古诗中的风,还有花草的香味,“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是春的气息,体现诗人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愉悦的心情。风中不仅有酒肉香,还有脂粉味,“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享乐的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暖风”表达诗人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忧愁,南宋朝廷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居住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3. 古诗中的风赏析
古诗《风》之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此诗为唐代李峤所作。
李峤以“风”为题的组诗共有3首,此为其中一首。 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
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
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兴、比、赋”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
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
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
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
“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
“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
“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赋”意指“直赋”“赋陈”,由物即心,直面陈说,直接表白。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
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综观本诗,诗人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让人真切地感受风之魅力与威力。
以上“赏析”难免存有“就诗论诗”之嫌,如果能够结合李峤的另外二首关于“风”的诗文,再联系诗人的平生历练、生活背景与创作情况等,或许会有更为精彩而深刻的解读。
4. 有关风的诗句
一
【标题】:风
【年代】:唐
【作者】:李峤
【体裁】:五绝
【内容】:--------------------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简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二
【标题】:咏风
【年代】:唐
【作者】:王勃
【体裁】:五律
【类别】:题物
【内容】:--------------------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赏析】: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这大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
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
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维妙维肖了。
三
【标题】:秋风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秋风吹客樯,节物叹遐方。
岁事忽云暮,吾行殊未央。
霜清汉水绿,日落楚山苍。
此去三巴路,无猿亦断肠。
四
【标题】:西风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律
【内容】:--------------------
西风来几日,一叶已先飞。
新霁乘轻屐,初凉换熟衣。
浅渠销慢水,疏竹漏斜晖。
薄暮青苔巷,家僮引鹤归。
5. 关于风的诗句以及意境
古诗《风》之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此诗为唐代李峤所作。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综观本诗,诗人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让人真切地感受风之魅力与威力。
6. 【关于大自然风雨的诗句加一个赏析谢谢啦
南宋诗僧志南的《绝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 “杏花雨”,早春的雨;“柳树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具画意.“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描述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恤之精微,描摹之细腻;“吹面不寒”,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喻和煦的春风,就像是慈母温暖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颊,巧妙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早春的诗情画意令诗人陶醉了.。
7. 20首完整关于“风”的诗句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8、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描写东风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描写南风的诗句: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描写西风的诗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描写北风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描写东风的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描写南风的诗句: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描写西风的诗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描写北风的诗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8. 唐朝诗人李峤的诗《风》赏析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如果把诗题盖住,这首诗就是一则谜语,这是此诗的一大妙处。风是无形的,风又是实在的,我们看不到风,却能感受到风。秋风能扫尽落叶,春风能催开鲜花,风能激起千层浪,风能吹得万竹斜。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在作者笔下,变得形象生动,读后仿佛满纸是 飒飒的风声,似乎手可以捧、鼻可以闻、耳可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