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代有多少诗人隐居在终南山
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后以八十高龄出山,结束隐逸生涯,辅佐武王伐纣,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相;秦末汉初,有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四位先生,时称“四皓”,先隐居商山,后隐居终南;“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身退后“辟谷”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终;隋唐五代的药王孙思邈,仙家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及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等都曾隐居终南山;康熙时期的关中名士李雪木,为逃避清廷的召唤,躲到终南主峰太白山一带,因山中乏纸,他用槲叶写文题诗,竟至收集成《槲叶集》。
至民国时期,大居士高鹤年先生晚年也曾在终南山的嘉五台和南五台结茅蓬访道修行,他隐居的茅庐犹在。
2. 王维隐居终南山下时候所写的诗是哪首
唐·王抄维《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
1、胜事:快意的事。
2、值:遇见。
3、林叟:乡村的老人。
4、无还期:无一定时间。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
这首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第袭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zhidao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3. 表示隐居的诗句有哪些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出自魏晋陶渊明所作的《饮酒·其五》 白话文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白话文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3,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出自唐代:太上隐者《答人》 白话文释义: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4,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 白话文释义: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5,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出自唐代:李白《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白话文释义:走出家门,抬起头就可以望见城外的终南山了,翘首瞻望那山上的景色,真的勾起了我无穷的意绪和美妙的怀想。
那里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难以名状,那苍翠葱茏的景色日日都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多么的美妙惬意啊。只见那儿的天空上方不时飘浮起朵朵白云,它们在天际自在悠然地舒卷伸展。
看着这样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旷神怡,意兴盎然。
4. 关于看透世俗归隐的自创诗句有哪些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翻译: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翻译: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
3、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4、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__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5、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__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6、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__白居易《村夜》
7、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 __韦庄《稻田》
8、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__孟浩然《田家元日》
9、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__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1、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__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12、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__颜仁郁《农家》
13、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5、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__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