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鹅卵石”的诗句有哪些
答人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偶然来到这深山的松树下游玩,累了就用石头当枕头无忧无虑地睡上一觉。山中没有记载年月时令的历书,冬去春来,也不知道是那年那月。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2. 关于卵石的哲理诗
卵石:经过水的磨砺,摒弃棱角,方能圆润于潮头。
哲理诗·鹅卵石
董忠全 在自然界家园,彰显了朴素自然的本质; 在艺术家手中,实现了自身宝贵的价值; 在不同场合里,找准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在睿智者眼里,获得了注目欣赏的奖励。 在水仙花盆里,支撑起一方浓郁的幽香; 在金鱼缸底里,形成了一道诱人的风景; 在公园幽径上,为园林增添了一份美丽; 在奔腾的水底,唱响了自己美好的心声。 在文人的案头,触发了许多神奇的幻想; 在墨客的笔尖,激发了无数奇妙的灵感; 在雕刻家刀锋,变成了精妙绝伦的艺术; 在灿烂阳光下,演绎着发人深省的哲理。
3. 写鹅卵石的句子
鹅卵石,一种美丽并且坚硬的石头,也正是这样一块小小的石头,让我明白了面对生活要坚强,不要让困难打败,要战胜困难。
这是鹅卵石?!这块鹅卵石好漂亮啊!摸一摸,真是光滑呀!甚至没有一点儿瑕疵.真是一块透明的“小玻璃”!这可真是一块宝玉啊,我忍不住亲了又亲,真是爱不释手.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我一定要好好爱护这块千载难逢的宝玉!嘿!这小家伙的吸引力还真强,我情不自禁了亲了一口!我爱死你了!水里全是鹅卵石,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爱心,有的像天上的星星忽闪忽闪眨着眼睛,它们的颜色也不一,有紫褐色、深灰色、浅黄色、条纹相间,漂亮极了.想罢,那便是我小时候最爱的玩具。我呀,可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鹅卵石迷,一走进我的房间,里面什么奇形怪状的石头都有,有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圆形的,还有许多形状不规则的。
4. 形容“鹅卵石”的词语有哪些
五彩斑斓 奇形怪状 大小各异 晶莹剔透 圆润如玉
结构细亮 光亮透明 青石如镜 光可鉴人 宛如天工
鹅卵石【é luǎn shí】
鹅卵石:卵石的一种,直径40—150毫米左右,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
鹅卵石的由来,源自于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后由古老河床隆起产生的砂石山中,经历着山洪冲击、流水搬运过程中不断的挤压、摩擦。在数万年沧桑演变过程中,它们饱经浪打水冲的运动,被砾石碰撞磨擦失去了不规则的棱角,又和泥沙一道被深埋在地下沉默了千百万年,从此形成鹅卵石这种纯天然的石材。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