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淄博齐山的诗句,一句最有名的
描写“淄博齐山”的有名诗句为唐代作者,杜牧写的《九日齐山登高》,原文如下;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
1、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
翠微:这里代指山。
2、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3、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4、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创作背景】
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2. 淄博齐山简介,一句描写齐山的诗句,还有关于齐山作文的题目
简介: 予淄博齐山:齐山风景区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政府南5公里。
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齐文化为主题的自然观光风景区。占地总面积3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68米;景区以齐文化为底蕴,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互辉映,为世人描绘出一幅优美生动的写意山水画。
作文: 齐山游记 与父母同游齐山。齐山,险秀瑰丽,悬崖峭壁,蔚为壮观,吾怀敬仰之情与父母同游齐山。
沿途二三里,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从门入,步行道,道路两旁,樱花桃花分列。
清风拂过,花瓣漫天飞扬,吹落一地香气。游人百数,皆拍照留念。
顺道而行,到一中转站,有乘骑射箭打靶,有黄鹂百灵布谷等鸣禽。鸟语花香,山风徐徐,享乐绝佳。
顺路向前,渐闻小溪潺潺,石阶数百,两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繁花似锦。 沿阶而上,有一股清泉从石缝中奔涌而出,乃是一潭泉水,绿如翡翠。
从小潭步行百二十步,石阶渐渐陡峭,猛一抬头,见三面峭壁环绕,绝巘生怪柏。又见一碧水潭,游人常嬉水于此,此乃菩萨潭,潭上方是观音瀑,俗称流水洞,其洞口距峭壁地面十米有余,宛如玉净瓶,惟妙惟肖。
水从洞口溢出,缓缓而下,宛若龙须,似清泉怡意,因此又名龙须洞。水质清冽甘甜。
洞体幽深,外窄内宽,形成洞中天湖,水深可没人顶,船可通行,且钟乳石倒挂,琳琅满目。 随人流而行,渐渐石阶越陡,体力渐渐消散,余鼓足勇气,争先而上,到顶之时,心旷神怡,一览众山小,远处之山,出没不见,为氤氲环绕,甚是好看。
下山之时,速度渐慢,俗话曰:“上山容易,下山难”是也。 道路两旁,古木参天,倏尔见一长长古道,此乃齐国古栈道,仰望时峭石冲天,俯瞰是百丈峡谷,栈道随山势蜿蜒,时而扶壁慎行,时而弓腰险过,惊险刺激。
行走在栈道间,头上晴空万里,崖中苍松傲立,脚下草木丰茂,延绵数里,蔚为壮观。位于栈道后半段的回头望月石,是弯月状穿洞,回头而望,与不同角度下,呈现出圆缺不一的月牙,甚是奇特。
随古栈道而行,见一山洞,洞口高可八黍许,立于洞中,山风呼啸而过,一早一晚,在洞中可望曦月之光,抬头而看,其形状神似凤凰。过其洞,又一山洞伫立在眼前,洞里有左右两排过道,其意为,男左女右。
而洞底宛如一条腾龙,蓄势待发。 大自然奇特无比,变幻无穷;古栈道惊险绝伦,令我不虚此行。
诗句: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 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3. 有关齐山的历史故事
齐山,因杜牧而精彩 杜牧于会昌四年(844)九月,来到池州,任刺史两年,留下不少好的诗文。
其中,足以吸引众多人士,到池州来,追迹访古,吟咏凭吊,在较长时间期,影响齐山品貌的诗就是《九日齐山登高》(《樊川文集》卷三):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在这首诗中,杜牧一连用了三个典故,是使这首诗意境提高、随之也使齐山知名度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三个典故分别是:其一“尘世难逢开口笑”句:用《庄子:盗跖篇》:“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其二“菊花须插满头归”句:用《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其三“牛山何必独沾衣”句:用《韩诗外传》卷十一:“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沾襟。”
此诗是杜牧到池州后,借九日登高齐山,赋诗敞开心扉之作。杜牧青年时,有远大理想,曾用心研究战争,立志报效军前,为消除藩镇割据,重振大唐,建功立业。
惟他的仕途不利,壮志一再受挫。特别是由黄州调池州的任命,令他感到报国无门,理想成为泡影。
然杜牧毕竟是豁达的人,池州的水光山色,又利于他排解烦恼。恰遇重阳日,遂于客携壶登高,把心中的郁闷倾吐出来。
虽然如此,这首诗对齐山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却是他始料不及的。当时与杜牧一同登山的是诗人张祜。
张祜即和了一首诗《和杜牧之齐山登高》:秋菊南岸雨霏霏,急管繁弦对落晖。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流落正恰芳忌在,砧声徙促授寒衣。
杜牧的诗及张祜的和诗,为后人摩崖刻在齐山上清岩上。会昌五年(845),杜牧又在齐山西巅建一亭,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句“开帘当翠微”曰“翠微亭”。
从此以后,“翠微”也成齐山象征。齐山在池州东南五华里,山不高,群峰并立,玲珑秀美,岩洞奇绝。
此前并不显名。自杜牧登高诗流传各地,齐山遂出了名。
其后便有《一统志》曰:“不可胜纪”,《江南通志》曰:“不可胜举”。历朝许多文人墨客来到这里,追踪杜牧登临的齐山,寻迹凭吊,连绵不绝。
我们不妨一一来追叙一番:北宋名诗人梅尧臣,早年任池州建德(今东志至)县令。来池州登齐山有《翠微亭》诗曰:“牧之旧游处,苔滑履莫将。”
以凭吊杜牧。另一首《游齐山寺》曰:“词韵险绝兹所骇,何特杜牧专当年”(均自《光绪贵池县志》),也是不忘杜牧。
与梅尧臣同时齐名的苏舜钦,途经池州游齐山,有《过池阳游齐山洞》、《重过齐山清溪》两诗。前首曰:“杜郎风流杳何处,祗有此山仍号齐。”
后诗曰:“翠微曾与客同游,涉险搜奇兴未休”(均自《齐山岩洞志》),也在鉴赏杜牧的登高诗。王安石过池州,有《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诗,首句曰:“齐山置酒菊花开”,是杜牧句“菊花须插满头归”变化而来。
另一首《次韵吴中复池州齐山画图》曰:“不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更是不离杜牧。
北宋史称“铁御史”的吴中复,在至和元年(1054)贬池州,当了三个月的知州。期间在齐山赋诗《齐山图》曰:当时齐映为州日,从此山因姓得名。
却自牧之赋诗后,每逢秋至菊含情。行寻古洞诸峰峭,坐看寒溪数曲清。
梦到亦须尘虑息,那堪图画入神京。这首诗也是对应秋菊,怀念杜牧,并刻于齐山上清岩上。
另外,吴中复还有一诗写齐山,名为《览齐山寺陈鸿断碑》,这里不再赘述。科学家沈括的堂兄弟沈辽,生前隐居齐山,筑室曰“云巢”,有《初创二山诗》记其事。
另作《左史洞》诗一首,首句曰:“万古齐山石,谁开左史洞。”是纪念杜牧为李方玄在齐山北坡凿洞取名一事(李方玄:以起居郎出任池州刺史,唐时,起居郎相当于周朝时左史之职)。
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造访池州,在王哲(池州知州,曾作《齐山志》)陪同下游齐山,有《齐山呈王哲》一诗流传;苏轼挚友钱勰,晚年曾任池州太守,有《题齐山寺壁》一诗流传;被梅尧臣称为“李白后身”的郭祥正,有《翠微亭》一诗流传;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有《齐山怪石森耸,其西峰曰小九华》一诗流传。这些名家,也都是追踪杜牧,踏上齐山的。
北宋另一些人物,慕名山而来,留摩崖石刻,使杜牧登过的齐山,更放光彩。如:有“包青天”之名的包拯,于至和二年(1055)冬,出任池州知州,次年登齐山,摩崖刻曰:“至和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庐江包拯希仁,富水吴几复照隣,琅耶王绰德师,同游齐山寄隐岩。”
包拯还题名“齐山”二字,后由明池州知府何绍正刻于寄隐崖,现在属省级重点文物。曾做过青年苏轼上级的陈希亮、沈立二人,在齐山合有一方题刻,曰:“江东提宪郎中陈希亮,池阳太守郎中沈立,同提刑供备曹泾,至和甲午(1054)仲秋二十六日,偕游齐山石燕洞,谨题。”
至今字迹仍清晰完好。(陈曾任凤翔。
4. 关于韩翃的诗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韩翃《寒食 》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 韩翃《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 韩翃《宿石邑山中》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 韩翃《同题仙游观》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 韩翃《同题仙游观》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 韩翃《同题仙游观》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5. 关于齐山的作文1000字
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国庆佳节,因闲来无事,故与余父游于齐山。
车行几十里,见有旗插于山上,曰“齐山”,复行二三里,方见齐山之容貌险秀瑰丽,悬崖峭壁,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蔚为壮观。
至齐山,从门入,见道旁百花齐放。甚为艳丽。游人可约百许,皆拍照留念。顺道而行。花香鸟语,清风徐来。此乐何极。山行三四里,见闻水声潺潺。心乐之,步幅加快。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行数十步,见石阶数百。游人皆沿街而上。余从之。见有一小潭,水尤清冽。其水清凉刺骨,又其上,见峭壁环三面,生怪柏。又见一潭泉水,泉水绿如翡翠,不可见其底。游人皆玩于此。此潭乃碧水潭,又见其上有一瀑,高越二丈有余。此瀑曰“观音瀑”又名流水洞。水质清凉甘甜,不尝一口枉来于此。
随人前行,渐至其顶。已近正午,骄阳似火,余则似热锅之蚂蚁,观点将台、唐三寨。
下山之路渐陡,已汗流浃背,歨减缓,正中杨万里诗中之话“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道路两旁,皆高大树木,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见一古栈道,乃齐国之栈道。随山势而修,蜿蜒起伏。行走栈道中,见万里无云,晴空高照,下见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忽见一大石凸于石壁,上书五字“不得不低头。”
随栈道而行,见一山洞,洞口高可三丈许,洞中常有山风呼啸而过,一早一晚,在洞中可望日月之光,过其洞,又见一洞,洞中有两排过道,其意为,男左女右。因洞中有一石龙,故又名帝王龙脉。
6. 关于山的古诗句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未探看.————李商隐《无题》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4.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1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