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含有棉字的诗句
1、棉谵狗绾退辞佟(宋·韩元吉·《南乡子·新笋旋成林》)
2、柳条如线未飞棉(宋·朱淑真·《中春书事》)
3、斈纠家越棉ベ(先秦·屈原·《九章之一 惜诵》)
4、残莺天气香棉坠(清·陈维崧·《咏滇茶》)
5、拆棉时节(清·陈维崧·《本意(癸丑三月十九日,用明杨孟载韵)》)
6、匹似真棉白一分(宋·艾可叔·《木棉》)
7、趯诨乒棉(宋·敖陶孙·《寄题龚立道农隐堂》)
8、发缘忧国白於棉(宋·陈郁·《忆浪颠》)
9、晚风忽遣柳棉飞(宋·邓深·《观游女次韵》)
10、堤上柳棉风脱尽(宋·黄庚·《伤春》)
11、柳棉风裹木棉裘(宋·黄庚·《晚春》)
12、徐纷壤刺胤棉(宋·赵汝腾·《赠徐国谕》)
13、鋈桓斩殍棉(明·刘基·《僧道士蒋玉壶长歌》)
2. 写杨树的古诗
描写“杨树”的诗句有
1.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金陵白下亭留别》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2. 江头垂杨树,折尽供马策。《林夫有诗趣归期次其韵答之》年代: 宋 作者: 李流谦
3. 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独有垂杨树,偏伤日暮情。《赠李龟年》年代: 唐 作者: 李端
4. 春风不暖垂杨树,吹却絮云多少。《台城路/齐天乐》年代: 宋 作者: 张炎
5. 风里麦苗连地起,雨中杨树带烟垂。《新息渡淮》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6. 独向沧浪亭外路,六曲栏干,曲曲垂杨树。《蝶恋花·独向沧浪亭外路》年代: 近代 作者: 王国维
7. 宛溪东岸垂杨树,想见烟眉亦解颦。《采石阻雨寄宣城故人二首》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3. 描写棉花的诗句
《七绝·咏棉花》
(作者:左河水)
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注:
(1)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一般为1到2米。花朵有乳白色、蛋黄色的。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保暖性好,坚牢耐磨,吸湿和脱湿快速,穿着舒适。
(2)夏花。棉花通过夏季开放乳白色或紫红色的花朵后结果。
(3)舍子。棉花在使用前须将其在纤维中的棉籽分离出去。
第一句:“不恋虚名列夏花”。棉花在夏季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有乳白色、蛋黄色、红色的。这时,蜜蜂也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季节。但是,在人们的记忆里及百花的名列之中,也包括“夏花”之中,并没有列入棉花的名字,人们所说到的棉花只是它可供人们使用的纤维。对于诗人笔下采用拟人手法所写的棉花,自身也是“不恋”其芬芳之“虚名”,它与社会中某些贪图和追求个人名利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句:“洁身碧野布云霞”。形象地描绘了棉花的白色纤维在碧野的万丛之中表现得洁白无瑕,犹如白云一片;又在阳光的辉映之下如彩霞般的美丽壮观,以“布”来装点中国美丽的山河。但它的装点过程中是洁身自爱的,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廉洁自律的精神风貌以及美德与职业操守。
第三句:“寒来舍子图宏志”。棉花的纤维在使用前必须把其中的棉籽分离出来,以便纺纱织布或做成棉衣棉被等。而诗中的意象是,棉花要服务于大江南北的人们,或者说它要“图宏志”,为温暖千家万户,还需忍心“舍子”,与“爱子”分离,从而奔向神州大地的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多么感人的大爱无私的精神,这正是千百年来我国许多仁人志士的献身精神。而现实社会中,却有些人不仅无“宏志”,还为了自己的子女贪财害民,不惜以身试法,使人感到痛心。
第四句:“飞雪冰冬暖万家”。这是棉花最终的重要价值,也是棉花的“宏志”,是它一生一世的归宿与奋斗目标。诗中的意象表达了我们人生的价值与目标取向,而不是个人贪图享乐。全诗短短四句,意味深长,表象为笔致细腻地写棉花,实则意味深隽地暗喻了人的仁者爱人的情怀和献身精神。
全诗28个字,写了棉花从开花朵到用于保暖的整个过程,用了“不恋虚名”、“洁身”、“舍子”、“暖万家”11个字,将棉花人格化,行为化,通过托物言志,谱写了一曲爱国爱民的诗篇。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写棉花的诗词已不少,其中也不乏有许多好作品,但这首咏棉花诗可谓是其中的绝唱。
此诗发表在中国《词刊》2012年第9期。由于诗情感人,意境高远,引用者较多。
4. 关于棉花的诗句
咏棉花-------当代:左河水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棉花--------现代诗人:叶千华花开不为人赞美,花放不求谁闻香。
只是献花送温暖,只是用花作衣裳。《咏棉花》--------张志真可织布来可纺纱,胜却蚕丝赛葛麻。
花开犹如雪皑皑,采棉更是景如画。自然环保济世人,衣被棉絮暖天下。
华北新疆大棉田,沃野处处开奇葩。《棉花与节气》--------吴广深清明谷雨紧相连,西北中原齐种棉;立夏小满轻施肥,滋润幼苗壮棉田;芒夏连暑勤追肥,促发棵来花铃现;立秋处暑收获季,采摘归仓笑开颜。
5. 描写杨树的诗句
杨花诗
年代:【清】 作者:【舒位】
歌残杨柳武昌城,扑面飞花管送迎。
三月水流春太老,六朝人去雪无声。
较量妾命谁当薄,吹落邻家尔许轻。
我住天涯最飘荡,看渠如此不胜情。
东门之杨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东门之杨,其叶将将,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晰晰[1]。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杂曲歌辞·入破第五】
君住孤山下,烟深夜径长。辕门渡绿水,游苑绕垂杨。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萍池】
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刘商 【登相国寺阁】
晴日登临好,春风各望家。垂杨夹城路,客思逐杨花
皎然 【戏呈薛彝】
山僧不厌野,才子会须狂。何处销君兴,春风摆绿杨。
张潮 【句】
寒林苞晚橘,风絮露垂杨
刘禹锡 【杂曲歌辞·杨柳枝】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温庭筠 【杂曲歌辞·杨柳枝】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张敬忠 【边词】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王维 【戏题盘石】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6. 你好
这脚印他已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那44码脚伴着清晰的齿轮印,再加上那高大的身影,不会错的,是父亲!忽然,又听见他在拐角处打电话:“喂……不用担心,我都看见了,咱家小朱表现很棒!”那是他的父亲在给挂念他的母亲传述佳音呢。他倚着墙,盯着那脚印,两行热泪悄无声息地滑过脸颊。可瞬间,他又拭去泪水,重新走上了舞台。他知道,他永远都不孤独,反而他是最幸福的一位!他感到心里是那么的温暖,充满了力量,所有的不快瞬间烟消云散了。毕业典礼结束后,他特意折回去看了一眼那串脚印,虽已被风干了一半,却依旧是那么入目深刻!
今天,在十六班,一个孩子述说着他的父亲,心中充满了感激和骄傲。那就是我的父亲。他对我的爱如和煦的春风,温暖的秋阳,没有大起大落,只是如那脚印般淡淡的、默默的罢了。
7. 用说明文写杨棉600字
杨棉——生命之源杨棉是生命之源,一旦失去了杨棉,万物将会无法生存。
杨棉是人类最需要的物资,没有了它,人类也将会面临灭绝,可见,杨棉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古人以为杨棉是上天的恩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但事实胜于雄辩,据统计,全球的淡杨棉资源只有3.5亿亿立方米,在这有限的淡杨棉资源中,仅有0.34%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由于分布不平衡,生活浪费,全世界60%的地区供杨棉不足,严重缺乏用杨棉,情况严峻。
目前,我国也面临着极大的用杨棉危机,加上人数逐渐增多,杨棉的供应也随之加大,加之近年来出现的严重旱灾,导致频繁的停杨棉情况,许多农民种的菜田因得不到雨杨棉的灌溉,大部分枯死,使国家蔬菜的生产量降到极点。可人们依然没有意识到杨棉的重要性,依然任意地浪费用杨棉。
在我去学校的路上,常常会见到一家酒店的工人在洗菜,只见他把杨棉龙头开到最大,把菜放到杨棉龙头下就走了,过了许久他才回来,把菜拿走了,竟没有关杨棉龙头,大量的生活用杨棉流入了排杨棉管道,造成极大的浪费。以往,我们总能看见清清河杨棉在河里徜徉,而现在,我们所看见的是堆满垃圾和工业废料的垃圾河。
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遗弃的工业废料可真是数不胜数,连公园的小池也难逃一劫。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就受到更大的威胁。
面临如此大的威胁,我们应该学会节约,如果我们每人节约一杯杨棉,那全世界就节约下一条江,长此以往,我们节约多少条江,多少个海呀!保护蓝天碧海,共创美好家园,让我们动起手来,为保护杨棉资源出一分力,为国家的建设伸出援手。
8. 关于杨棉害处的作文
不能说许久不曾回家,但确实多年,没有在阳历五月回家了,到了金杞大地,扑面而来的,不是春的气息,也不是小麦的清香,而是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物体,当时还不知是什么,以为是蒲公英,也以为是柳絮(上次这个季节回杞县,是1995年,那时候,好象没有杨棉,即便有,也远没有现在多),第二天起早问,说是杨棉,才知道“飞的更高”的不一定是汪峰,有可能是杨棉……院子里、墙缝边、道路旁、房屋内、村庄外……仿佛是“此物只应中原有,见过之人不相思”,观其柔、摸其细,似若无物,又无缝不入,便知道这玩儿艺对呼吸道及过敏体质的人,有着相当的危害,可是,还有我没想到的危害在后头呢……几天后,去一发小家玩,刚进他院子,他正想采访我什么时候回?什么时候走?就听到外面歇斯底里的叫“失火啦、失火啦”,我们赶快跑出去,外面是个大坑,周围都是住家户,坑的周围梭了一圈子玉米秸,眼看着赤溜一下,全部起火,天干物燥,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烧起来了,很快,坑的圆圈,聚集了很多人,基本都是以自家院为防区,救火,端水的,拿木锨掘土的,我赶紧拿起手机,拨了几次,终于拨通了119,向值班人员准确报告地点、火状、路线图,等我说完,值班人员告诉我“由 于杨棉引起火患太多,救火车都出勤了,不够用,请你村群众自救……经过我村善良的村民齐心合力,这场因杨棉而起的火患,烧掉了坑周围所有的玉米秸,却没有给任何家庭带来灾难,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我所能做的,就是告诫那些留守的老人、妇女们,来年,别再拉玉米秸放在离家近的地方了,村民异口同声的说”并不是为了当柴禾,而是公家不让烧,又不知道怎么,据说,基本上每个村,都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是啊,怎么?杨棉之患,想必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公家”也该给百姓找个最合理、最安全的法了吧?不是找个“有关部门”的人在电视上咳嗽两声、说几句“杨棉不能点、实在太危险、如果不小心、可能烧住脸”之类老百姓先发现的常识……当务之急,先要解决不能让玉米秸、以及其它的易燃物进村,或者放在房前屋后,是比较可行的,当只有杨棉没可燃物时,一鸡了,也就没事了,至于彻底的解决杨棉问题,那就靠富有超级智慧的“公家”人,来想法加以引导了……一点个人见闻,如不合哪位之意,请见谅,因为,村里面住着的,都是善良的留守人员,每个人,都应该为他(她)们多考虑,但愿明年,金杞大地不再有杨棉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