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赞美墨子的文章
黑色的光亮-----------转一篇余秋雨评价墨子的好文 黑色的光亮一诸子百家中,有两个“子”,我有点躲避。
第一个是庄子。我是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他的,当时我正遭受家破人亡、衣食无着的大灾难,不知如何生活下去。
一个同学悄悄告诉我,他父亲九年前(也就是一九五七年)遭灾时要全家读庄子。这个暗示让我进入了一个惊人的阅读过程。
我渐渐懂了,面对灾难,不能用灾难语法。另有一种语法,直通精神自由的诗化境界。
由此开始,我的生命状态不再一样,每次读庄子的《秋水》、《逍遥游》、《齐物论》、《天下》等篇章,就像在看一张张与我有关的心电图。对于这样一个过于亲近的先哲,我难于进行冷静、公正的评述,因此只能有所躲避。
第二个是韩非子,或者说是法家。躲避它的理由不是过于亲近,而是过于熟识。
权、术、势,从过去到现在都紧紧地包裹着中国社会。本来它也是有大气象的,冷峻地塑造了一个大国的基本管治格局。
但是,越到后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制胜权谋,渗透到从朝廷到乡邑的一切社会结构之中,渗透到很多中国人的思维之内。直到今天,不管是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还是听讲座、逛书店,永远是权术、谋略,谋略、权术,一片恣肆汪洋。
以至很多外国人误以为,这就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主干。对于这样一种越来越盛的风气,怎么能不有所躲避呢?其实,这正是我们心中的两大色块:一块是飘逸的湛蓝色;一块是沉郁的金铜色。
躲避前者,是怕沉醉;躲避后者,是怕迷失。诸子百家的了不起,就在于它们被选择成了中国人的心理色调。
除了上面说的两种,我觉得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而老子则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我还期待着一种颜色。
它使其他颜色更加鲜明,又使它们获得定力。它甚至有可能不被认为是颜色,却是宇宙天地的始源之色。
它,就是黑色。它对我来说有点陌生,因此正是我的缺少。
既然是缺少,我就没有理由躲避它,而应该恭敬地向它靠近。二是他,墨子。
墨,黑也。据说,他原姓墨胎(胎在此处读作怡),省略成墨,叫墨翟。
诸子百家中,除了他,再也没有用自己的名号来称呼自己的学派的。你看,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每个学派的名称都表达了理念和责能,只有他,干脆利落,大大咧咧地叫墨家。
黑色,既是他的理念,也是他的责能。设想一个图景吧,诸子百家大集会,每派都在滔滔发言,只有他,一身黑色入场,就连脸色也是黝黑的,就连露在衣服外面的手臂和脚裸也是黝黑的,他只用颜色发言。
为什么他那么执着于黑色呢?这引起了近代不少学者的讨论。有人说,他固守黑色,是不想掩盖自己作为社会低层劳动者的立场。
有人说,他想代表的范围可能还要更大,包括比低层劳动者更低的奴役刑徒,因为“墨”是古代的刑罚。钱穆先生说,他要代表“苦似刑徒”贱民阶层。
有的学者因为这个黑色,断言墨子是印度人。这件事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而我则曾经产生过很大的好奇。
胡怀琛先生在一九二八年说,古文字中,“翟”和“狄”通,墨翟就是“墨狄”,一个黑色的外国人,似乎是印度人;不仅如此,墨子学说的很多观点,与佛学相通,而且他主张的“摩顶放踵”,就是光头赤足的僧侣形象。太虚法师则撰文说,墨子的学说不像是佛教,更像是婆罗门教。
这又成了墨子是印度人的证据。在这场讨论中,有的学者如卫聚贤先生,把老子也一并说成是印度人。
有的学者如金祖同先生,则认为墨子是阿拉伯的伊斯兰教信徒。非常热闹,但证据不足。
最终的证据还是一个色彩印象:黑色。当时不少中国学者对别的国家知之甚少,更不了解在中亚和南亚有不少是雅利安人种的后裔,并不黑。
不同意“墨子是印度人”这一观点的学者,常常用孟子的态度来反驳。孟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离墨子很近,他很讲地域观念,连有人学了一点南方口音都会当作一件大事严厉批评,他又很排斥墨子的学说,如果墨子是外国人,真不知会做多少文章。
但显然,孟子没有提出过一丝一毫有关墨子的国籍疑点。我在仔细读过所有的争论文章后笑了,更加坚信:这是中国的黑色。
中国,有过一种黑色的哲学。三那天,他听到一个消息,楚国要攻打宋国,正请了鲁班(也就是公输般)在为他们制造攻城用的云梯。
他立即出发,急速步行,到楚国去。这条路实在很长,用今天的政区概念,他是从山东的泰山脚下出发,到河南,横穿河南全境,也可能穿过安徽,到达湖北,再赶到湖北的荆州。
他日夜不停地走,走了整整十天十夜。脚底磨起了老茧,又受伤了,他撕破衣服来包扎伤口,再走。
就凭这十天十夜的步行,就让他与其他诸子划出了明显的界限。其他诸子也走长路,但大多骑马、骑牛或坐车,而且到了晚上总得找地方睡觉。
哪像他,光靠自己的脚,一路走去,一次次从白天走入黑夜。黑夜、黑衣、黑脸,从黑衣上撕下的黑布条去包扎早已是满是黑泥的脚。
终于走到了楚国首都,找到了他的同乡鲁班。接下来他们两人的对话,是我们都知道的了。
但是为了不辜负他十天十夜的辛劳,我还要讲述几句。鲁班问他,步行这么远的路过来,究竟有什么急事?。
2. 赞美墨子的文章
黑色的光亮-----------转一篇余秋雨评价墨子的好文 黑色的光亮一诸子百家中,有两个“子”,我有点躲避。
第一个是庄子。我是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他的,当时我正遭受家破人亡、衣食无着的大灾难,不知如何生活下去。
一个同学悄悄告诉我,他父亲九年前(也就是一九五七年)遭灾时要全家读庄子。这个暗示让我进入了一个惊人的阅读过程。
我渐渐懂了,面对灾难,不能用灾难语法。另有一种语法,直通精神自由的诗化境界。
由此开始,我的生命状态不再一样,每次读庄子的《秋水》、《逍遥游》、《齐物论》、《天下》等篇章,就像在看一张张与我有关的心电图。对于这样一个过于亲近的先哲,我难于进行冷静、公正的评述,因此只能有所躲避。
第二个是韩非子,或者说是法家。躲避它的理由不是过于亲近,而是过于熟识。
权、术、势,从过去到现在都紧紧地包裹着中国社会。本来它也是有大气象的,冷峻地塑造了一个大国的基本管治格局。
但是,越到后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制胜权谋,渗透到从朝廷到乡邑的一切社会结构之中,渗透到很多中国人的思维之内。直到今天,不管是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还是听讲座、逛书店,永远是权术、谋略,谋略、权术,一片恣肆汪洋。
以至很多外国人误以为,这就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主干。对于这样一种越来越盛的风气,怎么能不有所躲避呢?其实,这正是我们心中的两大色块:一块是飘逸的湛蓝色;一块是沉郁的金铜色。
躲避前者,是怕沉醉;躲避后者,是怕迷失。诸子百家的了不起,就在于它们被选择成了中国人的心理色调。
除了上面说的两种,我觉得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而老子则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我还期待着一种颜色。
它使其他颜色更加鲜明,又使它们获得定力。它甚至有可能不被认为是颜色,却是宇宙天地的始源之色。
它,就是黑色。它对我来说有点陌生,因此正是我的缺少。
既然是缺少,我就没有理由躲避它,而应该恭敬地向它靠近。二是他,墨子。
墨,黑也。据说,他原姓墨胎(胎在此处读作怡),省略成墨,叫墨翟。
诸子百家中,除了他,再也没有用自己的名号来称呼自己的学派的。你看,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每个学派的名称都表达了理念和责能,只有他,干脆利落,大大咧咧地叫墨家。
黑色,既是他的理念,也是他的责能。设想一个图景吧,诸子百家大集会,每派都在滔滔发言,只有他,一身黑色入场,就连脸色也是黝黑的,就连露在衣服外面的手臂和脚裸也是黝黑的,他只用颜色发言。
为什么他那么执着于黑色呢?这引起了近代不少学者的讨论。有人说,他固守黑色,是不想掩盖自己作为社会低层劳动者的立场。
有人说,他想代表的范围可能还要更大,包括比低层劳动者更低的奴役刑徒,因为“墨”是古代的刑罚。钱穆先生说,他要代表“苦似刑徒”贱民阶层。
有的学者因为这个黑色,断言墨子是印度人。这件事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而我则曾经产生过很大的好奇。
胡怀琛先生在一九二八年说,古文字中,“翟”和“狄”通,墨翟就是“墨狄”,一个黑色的外国人,似乎是印度人;不仅如此,墨子学说的很多观点,与佛学相通,而且他主张的“摩顶放踵”,就是光头赤足的僧侣形象。太虚法师则撰文说,墨子的学说不像是佛教,更像是婆罗门教。
这又成了墨子是印度人的证据。在这场讨论中,有的学者如卫聚贤先生,把老子也一并说成是印度人。
有的学者如金祖同先生,则认为墨子是阿拉伯的伊斯兰教信徒。非常热闹,但证据不足。
最终的证据还是一个色彩印象:黑色。当时不少中国学者对别的国家知之甚少,更不了解在中亚和南亚有不少是雅利安人种的后裔,并不黑。
不同意“墨子是印度人”这一观点的学者,常常用孟子的态度来反驳。孟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离墨子很近,他很讲地域观念,连有人学了一点南方口音都会当作一件大事严厉批评,他又很排斥墨子的学说,如果墨子是外国人,真不知会做多少文章。
但显然,孟子没有提出过一丝一毫有关墨子的国籍疑点。我在仔细读过所有的争论文章后笑了,更加坚信:这是中国的黑色。
中国,有过一种黑色的哲学。三那天,他听到一个消息,楚国要攻打宋国,正请了鲁班(也就是公输般)在为他们制造攻城用的云梯。
他立即出发,急速步行,到楚国去。这条路实在很长,用今天的政区概念,他是从山东的泰山脚下出发,到河南,横穿河南全境,也可能穿过安徽,到达湖北,再赶到湖北的荆州。
他日夜不停地走,走了整整十天十夜。脚底磨起了老茧,又受伤了,他撕破衣服来包扎伤口,再走。
就凭这十天十夜的步行,就让他与其他诸子划出了明显的界限。其他诸子也走长路,但大多骑马、骑牛或坐车,而且到了晚上总得找地方睡觉。
哪像他,光靠自己的脚,一路走去,一次次从白天走入黑夜。黑夜、黑衣、黑脸,从黑衣上撕下的黑布条去包扎早已是满是黑泥的脚。
终于走到了楚国首都,找到了他的同乡鲁班。接下来他们两人的对话,是我们都知道的了。
但是为了不辜负他十天十夜的辛劳,我还要讲述几句。鲁班问他,步行这么远的路过来,究竟有什。
3. 谁有关诸葛亮的赞赏诗
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 唐 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五绝·八阵图 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五排·诸葛庙 唐 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 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五古·先主武侯庙 唐 岑参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五绝·武侯庙 唐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七律·咏怀古迹五首 (后二首) 唐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五律·哭吕衡州六首 (前三首) 唐 元稹 气敌三人杰,交深一纸书。
我投冰莹眼,君报水怜鱼。 髀股惟夸瘦,膏肓岂暇除。
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余。 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
江文驾风远,云貌接天高。 国待球琳器,家藏虎豹韬。
尽将千载宝,埋入五原蒿。 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
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七绝·上卿翁请修武侯 唐 杜甫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五排·武侯庙古柏 唐 李商隐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 宋 苏轼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楇。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顾瞻三辅间,势若风卷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
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题定力院壁 北宋 王安石 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遥见夕阳舂。
思量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八阵碛 北宋 苏辙 涨江吹八阵,江落阵如故。
我来苦寒后,平沙如匹素。 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
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 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
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 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
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 独使后世人,知我非莽卤。
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 惟余桓元子,久视不能去。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 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隆中 宋 苏轼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七律·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 南宋 陆游 雨止风益豪,雪作云不动。 凄凉汉陵庙,衰草卧翁仲。
画妓空笙竽,土马阙羁鞚。 壤沃黄犊耕,柏密幽鸟哢。
尚想忠武公,身任社稷重。 整整渭上营,气已无岐雍。
少须天意定,破贼宁患众。 兴亡信有数,星陨事可痛。
陵边四五家,茆竹居接栋。 手皲纸上箔,醅熟酒鸣瓮。
虽嗟生理微,亦足逭饥冻。 刘葛固雄杰,阅世均一梦。
论高常近迂,才大本难用。 九原不可作,再拜临风恸。
谒诸葛丞相庙 南宋 陆游 汉中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锺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游诸葛武侯书台 南宋 陆游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世上俗锦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宋 陈与义 诸葛经行有夕风,千秋天地几英雄。 吊古不须多感慨,人生半梦半醒中。
有感 南宋 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七律·秋晚即事 元 王冕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 关北又添三尺。
4. 描写“赞美诗”的诗词有哪些
1、《使至塞上》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文释义: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诗文赏析: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2、《客中行》 唐代: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诗文释义: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
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
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诗文赏析:这首诗赞美了美酒的清醇、主人的热情,表现了诗人豪迈洒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盛唐社会的繁荣景象。全诗语奇意也奇,形象潇洒飘逸,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3、《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诗文释义: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诗文赏析: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
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
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孩子的喜爱之情。
4、《清平调·其一》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文释义: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诗文赏析: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第一句,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
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5、《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诗文释义: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诗文赏析: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6、《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诗文释义: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诗文赏析: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
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
5. 赞美美女字的诗句大全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摘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玉环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久宁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子著罗衣.君宠亦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诗经 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