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梅花的古诗及赏析(急
卜 算 子 咏梅—陆游—赏析 卜 算 子 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
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
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 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
“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
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
(〈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 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下阕,托梅寄志。 梅花,它开得最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
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
“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
梅花并非有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
花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妒”,则非草木能所有。
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最后几句。
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
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
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
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
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腿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尽节”(卓人月〈词统〉)。
而这“尽节”的得以“想见”,正是由于此词运用比兴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志,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
2. 梅花的诗句及赏析
卜算子·咏梅① 陆游(南宋) 陆游《卜算子·咏梅》扇面书法驿外断桥边,② 寂寞开无主。
③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④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⑤ 零落成泥碾作尘,⑥ 只有香如故。 [1] 作品鉴赏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
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
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原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
“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
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作者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
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
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阕托梅寄志。
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
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
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
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
在词中,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
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
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崚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
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
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
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已经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
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
“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
而这“劲节”得以“想见”,正是由于该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1] 《山园小梅 》 林逋 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1] 其一 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首联以梅不畏严寒、笑立。
3. 关于"梅"的古诗,还要鉴赏
雪 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4. 描写梅花的诗词并有赏析
赠范晔
作者:【陆凯】 年代:【南北朝】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注释】:
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陆凯《赠范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曾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云:“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又《三国志.孙权传》载:“赤乌四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哗》寥寥2 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范哗是谁?南北朝刘宋时有个编写《后汉书》的范哗,但他距三国近200年,肯定不是这个范晔,而是三国另一个范晔。有的人则认为范哗是刘宋时的范哗,而陆凯不是三国吴的陆凯,而是刘宋时的另一个陆凯。熟是熟非,有待考证。
5. 关于雪和梅的古诗带赏析的(各一首)
咏梅诗赏析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注解】
①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②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③著花:开花。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一开始写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树万树梨花作比喻,就给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感觉。以下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也显示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最后写归骑在雪满天山的路上渐行渐远地留下蹄印,更交织着诗人惜别和思乡的心情。把依依送别的诗写得这样奇丽豪放,正是岑参浪漫乐观的本色。
6. 关于梅花的诗句及赏析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⑴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⑵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⑶ 淡墨痕:指淡墨勾画出来的梅花的样子。
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⑷ 清气:清香。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⑸ 乾坤:天地,人间。乾代表天,坤代表地。
【赏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良佐所画《梅花图》上的七言绝句,是王冕画梅生涯和自我性情的写照。 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故如故. 译文: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
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
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注释: (1)驿(yi 去声):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这句写的是幽僻无人来往的地方。 (2)寂寞:冷清。
无主:没有人过问。 (3)著(zhuo 阳平声):加上。
(4)这一行说: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完全听凭百花去妒忌吧。 (5)碾(nian 上声):轧碎。
作尘:变成灰土。 (6)香如故:香气还是照旧不消失。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
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
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
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
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
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
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
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7. 古诗梅花的诗句赏析,作者是林
林逋的六首咏梅诗原文如下: 梅花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梅花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工空向闲时看,诗客休征故事题。
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山园小梅(二)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纵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又咏小梅 数年闲作园林主,未有新诗到小梅。
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栾空绕百千回。 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
寄语清香少愁结,为君吟罢一衔杯。 梅花(二) 几回山脚又江头,绕著瑶芳看不休。
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 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
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欧阳文忠公极赏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而不知和靖别有咏梅一联云:“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似胜前句,不知文忠何缘弃此而赏彼?文章大概亦如女色,好恶止系于人。
苕溪渔隐曰:“王直方又爱和靖‘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以为此句于前所称,真可处伯仲之间。“余观此句略无佳处,直方何为喜之?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
(阮阅〈诗话总龟〉)王居卿在扬州,同孙巨源.苏子瞻适相会。居卿置酒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此林和靖〈梅花〉诗,然而为咏杏与桃李皆可。”
东坡曰:“可则可,但恐杏李花不敢承当。”一座大笑。
(〈直方诗话〉)〈野客丛书〉:东坡云:诗人有写物之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他物不可当此;林和靖〈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杏诗; 皮日休〈白莲〉诗:‘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风清欲堕时’,决非红莲诗。“仆观〈陈辅之诗话〉谓和靖诗近野蔷薇,〈渔隐从话〉谓皮日休诗移作白牡丹,尤更亲切。
二说似不深究诗人写物之意。“疏影横斜水清浅”,野蔷薇安得有此潇洒标致?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耶? 欧阳修赞赏“疏影横斜”一联,黄庭坚认为“雪后园林”一联似乎更好些。
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评道:“盖山谷专论格,欧公专取意味精神耳。”纪昀批道:“此论平允,然终当以山谷为然。”
这两首咏梅,都是描写梅花的,一首写梅花的风格高,给它安排一个背景,雪后园林,水边篱落,用雪来衬托,显得梅花耐冷,在百花凋谢时开放;用水边来衬托,显出梅枝横斜的倒影,跟一般花不同,这些都从梅花的风格着眼的。一首写梅花的神情,疏影暗香是写花,用水和月来陪衬,因为写出了花的神态,所以更为人所爱好。
纪昀着重在风格上,认为“池水倒窥”一联,也在写梅花的风格,写它的疏影横斜,所以批:“王说是。”认为王直方讲的“池水倒窥”一联可以同前两联比美是对的。
不过最传诵的还是“疏影横斜”一联,“池水倒窥”一联几乎无人提起,经过考验,还是欧阳修的看法对。既然写梅花,自然以能够写出梅花的神态为最好。
再说,“水边篱落忽横枝”一句,同“池水倒窥疏影动”这两句,都包括在“疏影横斜水清浅”一句里,而“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句的形象,在其它两联里都没有,这也显出“疏影横斜”一联形象更丰富。方回又批道:“予谓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香能暗乎?繁秾之花又与月黄昏。
水清浅有何交涉,且‘横斜浮动’四字,牢不可移。”这说明咏物诗的背景衬托很重要,用来衬托桃李杏的是春光明媚,不是水清浅.月黄昏,桃李杏是繁花如锦,不是疏影暗香,经过这样一比较,更显出这一联写出了梅花的神态。
从这里,我们也以看到,愿诗还有可商之处。例如第一首的末联,讲到胡人吹角,有〈梅花引〉曲调。
假如这首诗里写梅花落,那末用这个结尾是合适 的,这首诗是写梅花开放,用这个结尾就不合适了。第三首“阵阵寒香压麝脐”。
麝脐是极浓烈的香,梅花的暗香怎么能压倒麝香呢?咏物诗要写出物的神态,像皮日休〈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住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用月晓风清做背景来衬托,也是要写白莲花的神情,它的写法,同用月和水来衬托梅花的写法一样。 北宋诗人林逋为时人所知、为后人仰慕,源于它的这首咏梅绝唱《山园小梅》。
在此诗中,他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写照传神、言近旨远,尤以篇末的“以身相许”式的表白,更是提升了梅的品格,丰实了作品的境界,读来口齿噙香,令人赞叹。 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首联以梅不畏严寒、笑立风中起句,“众”与“独”字对出,言天地间只有此花,这是何等的峻洁清高。然而梅品虽高,却不骄傲,只在一方小园而且是山间小园实际是空中楼阁中孤芳自赏,这又是一种何等充实的美丽。
颔联是最为世。
8. 求一些描写梅花的诗句及赏析
赠范晔陆凯 南朝 宋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山园小梅林和靖 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唐·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杂咏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宋·陈亮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冬日杂兴宋·张耒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再和杨公济梅花宋·苏轼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赠岭上梅宋·苏轼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墨梅宋·朱熹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题杨补之画宋·楼钥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雪梅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从张仲谋乞腊梅宋·黄庭坚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钓雪舟倦睡宋·杨万里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古梅宋·萧德藻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瓶梅宋·张道洽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红梅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早 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新栽梅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墨梅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白梅元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元 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元·王冕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元·元淮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忆梅元·段克己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西湖梅元·冯子振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鸳鸯梅元·冯子振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题画墨梅元·陶宗仪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
9. 关于雪和梅的古诗带赏析的(各一首)
雪梅其一 作者:卢梅坡 (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
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
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断桥”已失去沟通两岸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
由于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不得与人亲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
宝剑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野梅不平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响的气质。范成大《梅谱序》说:“野生不经栽接者,……谓之野梅,……香最清。”
可是,由于地势使然,野梅虽历经磨难而独具清芬,却无人能会,无人领略其神韵。这犹如“幽居见。
那么,野梅为何又偏在黄昏时分独自愁呢?因为白天,它尚残存着一线被人发现的幻想,而一到黄昏,这些微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这也如前人闺怨诗所说:最难消遣是黄昏!不仅如此,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要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这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形将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写照,倾注了诗人的心血! “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
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半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
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正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样,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同时,不论外界舆论如何,我以不变应万变,只求灵魂的升华与纯洁,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轧成尘埃了,我的品格就像我的香气一样永驻人间。
这精神不正是诗人回首往事不知悔、奋勇向前不动摇的人格宣言吗!“群芳”在这里代指“主和派”小人。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梅花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
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
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
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梅的诗句古诗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