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用悬念的表达技巧的典型古诗
(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
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
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
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
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2. 【运用了巧设悬念的句子】
下面这段话就是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方法“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有一本书被公认为不朽的小说杰作,当时很多人都称它为“全球最伟大的一本小说”.当这本小说出版之后,市民在街道上与朋友见面,彼此都要问一声:“你读过这本书吗?”答案几乎都是“是的,我已读过了.”这本书出版第一天,便销售了1000本,两周内销售15000本.以后再版了不知多少次,世界各国都有了译本.这本书奠定了现代圣诞节的寓意,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拥有一颗善良、仁慈、怜悯、容忍之心.只要善良仁慈、积德行善、乐善好施,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被誉为“圣诞之父”的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1843年写的小说《圣诞欢歌》.” 作者以“公认为不朽的小说杰作”为悬念,反复渲染,扩大影响,宣传小说的轰动效应,引起听众的注意力,使其好奇心越来越大,在听众急不可耐的情况下,学者才解开扣子,点出这部著作的作者和书名,可谓恰到好处,别有风味.。
3. 运用了巧设悬念的句子
下面这段话就是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方法
“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有一本书被公认为不朽的小说杰作,当时很多人都称它为“全球最伟大的一本小说”。当这本小说出版之后,市民在街道上与朋友见面,彼此都要问一声:“你读过这本书吗?”答案几乎都是“是的,我已读过了。”这本书出版第一天,便销售了1000本,两周内销售15000本。以后再版了不知多少次,世界各国都有了译本。这本书奠定了现代圣诞节的寓意,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拥有一颗善良、仁慈、怜悯、容忍之心。只要善良仁慈、积德行善、乐善好施,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被誉为“圣诞之父”的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1843年写的小说《圣诞欢歌》。”
作者以“公认为不朽的小说杰作”为悬念,反复渲染,扩大影响,宣传小说的轰动效应,引起听众的注意力,使其好奇心越来越大,在听众急不可耐的情况下,学者才解开扣子,点出这部著作的作者和书名,可谓恰到好处,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