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的典故和诗句

1. 帮忙给点端午节的习俗典故诗句名句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有很多描写端午节的诗词,现精选一些供朋友欣赏: 诗 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 [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词 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 宋 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

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菩萨蛮 宋 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念奴娇 宋 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迁莺 宋 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花心动 宋 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

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

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贺新郎 宋 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

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

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

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君有语,但分付。

2.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或诗词

1、故事: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2、诗词:《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 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或诗词

端午节的故事:

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的诗词:

乙卯重五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南歌子 游赏

[宋]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4. 端午节的典故有哪些

又到粽子飘香时节。

一则“某国申请‘端午’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保护、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又一次引起了国人的瞩目。

知晓是保护、继承的前提。而对于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其起源和内容,我们究竟知道几许,了解多少? 此时,不妨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民俗学家吴祖德先生话一话端午节的风物源流。

源流篇 端午节并非宗教性节日,而是岁时之节。它的产生,基于古人对气候农时的认识,体现了以农为生的文化特色。

而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它不断融荟了宝贵的卫生保健经验,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爱戴、纪念之情等,逐渐成为融民俗活动、民间故事、民间艺术为一炉的综合性节日。 端午,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它的别名很多,有端五、端阳、蒲节、重五,女儿节、诗人节、沐兰节等等。 很多人知道,端午节由屈原而起———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

深感痛惜的人们纷纷包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他,此后逐渐演化为端午节。 “其实,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纪念屈原只是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

除此之外,据史料记载,至少还有六种起源说。”吴祖德介绍说——— 1,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

《大戴礼记》记载,早在三代时,人们就在夏季到来的那天,洗澡时将兰草放在水中,以祛除瘟疫。 2,勾践操练水军。

《事物记源》记载,每年五月五日,天气变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践便在这一天开始操练水军,最终打败了吴国。

3,纪念介子推。据传,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发令,五月五日这一天不得举火。

因为此时天气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伤寒,难以医治。

4,纪念伍子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

伍子胥尽忠反被杀,尸被抛于江,化为涛神。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泛起初潮,人们驾舟逐潮,希望能见伍子胥显灵。

5,纪念孝女曹娥。《会稽典录》记载,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师失足落水。

他14岁的女儿曹娥哀号江畔十七日,觅父尸不得,投江自杀。 6,道教中的祭“地腊”风俗。

《道书》云:“五月五日为地腊,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风俗篇 端午风俗可分作两类,一是助农事,如登黍、祈雨、集缯等,二是禳毒气,如桃印、朱索、悬艾、药浴等,都与季候紧密相关。

前一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消失,而后一类与日常卫生保健有关的习俗,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至今仍有不少借鉴意义。 喝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有驱虫解五毒的功效。

此外,把雄黄酒涂在小孩的头额、耳鼻、手足心,洒在墙角、床下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藏有朱砂、雄黄,清香四溢,可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外面则包以丝布,用五色丝线缠绕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夺目。

挂艾叶、菖蒲:把艾叶悬于堂中,菖蒲插于门榻,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还可以将艾叶或苍术、白芷等中药放在室内燃熏,赶走蛇虫百脚,也是一种空气消毒良方。

“游百病”、“洗百病”:端午节那天,男女老幼前往野外郊游,采集花草,做“斗百草”游戏。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清除身上污垢,舒筋活血,有利于身体健康。

虎头鞋、五毒背心:端午节,给孩子穿上绣有老虎形象的虎头鞋和绣有蝎子、蜈蚣、蛇虺、蜂、蜮的五毒背心,以示驱邪避灾、保护健康。而在客观上,也对孩子起了健康教育的作用。

赛龙舟:荆楚等地的龙舟竞渡以劲力竞技为主,苏杭等地则以画舫弋游为主。但都有外出呼吸新鲜空气、提倡强身健体之意。

思考篇 经过五千年文化积淀,中国形成了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剧烈的社会转型,让传统文化陷入了逐渐失落和呼唤回归的双重齿轮中。

我们应该有与时俱进的观念,在保持传统内涵与适应现代观念中找到契合点,探讨人们在欢度传统节日时如何过出时尚、过出新意来。 “每年端午节前后,雷允上等各大中药店都会准备一批香粉出售。

市民买来后可在家里燃熏,能驱赶蚊虫,效果很好,而且价格也不贵。可惜的是,不少市民不知道,购买者更是寥寥无几,一年比一年少。

传统文化的流失可见一斑。”吴祖德感叹。

端午吃粽子,清明吃青团,元宵吃汤圆……如今,传统节日成了“饮食节”,其他活动则不断消失,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生活意境逐渐淡忘。如何让传统节日回归现代生活,过出意义,过出时尚来? 吴祖德认为,让传统节日恢复内涵,必须对年轻一代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让他们了解传统节日的来源和内涵。

如清明节,不仅是扫墓,更是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对根的探寻。而随着社会发展,也可以给传统节日赋予新的纪念意义。

吴祖德建议,如在与“水”颇有关联的端午节上,可以提倡保护母亲河、节约水资源等时代内涵。而过去传统的“五毒”,在今日也可以加以新的阐释。

民俗的生命力是顽强的,民间的力量也是强大的。各类组织可以举办各种民族民间活。

5. 端午节的典故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

6.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和诗句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

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

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

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传说是为了避免很重的大鱼吞噬大夫屈原的身体。

饮雄黄酒: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

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

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7. 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对联、故事和习俗

端午(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节对联日逢重五;节序天中。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榴花彩绚朱明节;蒲叶香浮绿醑樽。

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忙忙的逃难。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

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

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起了菖蒲艾草。

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河北省〕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山东省〕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

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

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陕西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

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

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

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江苏省〕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四川省〕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

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

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李子”的习俗。

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上,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1895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冲突,此俗因而停止。

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淅江省〕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

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江西省〕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

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湖南省〕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

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

8. 收集关于端午节的资料(来历、故事、古诗)

一、来历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二、故事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屈平,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三、古诗《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关于端午的典故和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端午的典故和诗句

诗句

关于收花的诗句

阅读(93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收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花的诗句,有关花的诗句,描写花的诗句。《红楼梦》里的葬花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

诗句

关于亲情的诗句经典

阅读(39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亲情的诗句经典,内容包括关于亲情的古诗名句,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经典诗句,关于亲情的好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

诗句

关于功成身退的诗句

阅读(69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功成身退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功成身退的诗句有那些,形容功成身退的诗句有那些,形容功成身退的诗句有那些。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有这样的诗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渔家傲》)李白<侠客行>赵客缦胡

诗句

有关于歌颂母亲的诗句

阅读(3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歌颂母亲的诗句,内容包括赞美母亲的古诗诗句,赞美母爱的诗句,关于赞美母爱的诗句。《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

诗句

关于得到的诗句

阅读(4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得到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收获的诗句,表示收获的诗句,描写经过努力便有收获的俗语,古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5、

诗句

关于秦岭太白山的诗句

阅读(70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秦岭太白山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太白山的诗句,描写秦岭的诗句,描写西安太白山景色的诗句。登太白峰唐代:李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

诗句

关于杨梅和酒的诗句

阅读(6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杨梅和酒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杨梅的诗句有那些,关于杨梅的诗词,求一篇关于杨梅酒的古诗原创也可以。横塘渡 袁宏道 横塘渡,临水步。郎西来,妾东去。妾非倡家女,红楼大姓妇。吹花误唾郎,感郎千金顾。妾家住虹桥,朱门十字路。

诗句

叶剑英诗句关于竹的

阅读(8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叶剑英诗句关于竹的,内容包括关于竹子的诗句,关于"竹"的诗词,关于竹的诗句至少5个。清代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诗句

关于桥的完整诗句

阅读(4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桥的完整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桥的诗句大全,关于桥的完整的诗句(要有作者名),关于桥的诗句。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朱自清<威尼斯的桥>3、星桥他日创

诗句

关于未来希望的诗句

阅读(3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未来希望的诗句,内容包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诗句,有关于对自己未来期望的古诗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诗句。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

诗句

关于力学的诗句

阅读(4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力学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力学的名诗句,有关力学的名诗句,关于「力学原理」的诗句。【标题】:酬王太祝【年代】:北宋【作者】:王安石【内容】:--------------------一马常随世事驰,岂论江激与河湄。已成白

诗句

关于荀彧的诗句

阅读(35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荀彧的诗句,内容包括求写荀彧的诗词,求写荀彧的诗词,“荀彧”的名言。荀彧,字文若。 念他的名字,闭了眼,黑暗中的一株白茶。 稳重的男子,身上带着似有若无的香,博览群书,阅人无数。荐了不羁的郭奉孝和戏志才,

诗句

关于夔门的诗句

阅读(3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夔门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夔门”的诗词,夔门的诗词,关于写夔门的七言绝句。《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 朝代:北宋 作者:陆游 忆到夔门正月初,竹枝歌舞拥肩舆。 当时光景应如昨,绿鬓治中八十余。《满江红·玉帐西

诗句

关于俄罗斯的诗句

阅读(134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俄罗斯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俄罗斯的句子,俄国著名诗人,写一首关于俄罗斯的诗.字数不限.其中,要有关于地理的.简单地也行.。鼻祖茹科夫斯基(1783~1852)原是从感伤主义蜕化而来,他的大部分诗歌远离现实,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谐,宣

诗句

关于收花的诗句

阅读(93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收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花的诗句,有关花的诗句,描写花的诗句。《红楼梦》里的葬花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

诗句

关于亲情的诗句经典

阅读(39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亲情的诗句经典,内容包括关于亲情的古诗名句,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经典诗句,关于亲情的好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

诗句

关于功成身退的诗句

阅读(69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功成身退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功成身退的诗句有那些,形容功成身退的诗句有那些,形容功成身退的诗句有那些。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有这样的诗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辱,归来白首笙歌拥”(《渔家傲》)李白&lt;侠客行>赵客缦胡

诗句

有关于歌颂母亲的诗句

阅读(3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歌颂母亲的诗句,内容包括赞美母亲的古诗诗句,赞美母爱的诗句,关于赞美母爱的诗句。《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

诗句

关于得到的诗句

阅读(48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得到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收获的诗句,表示收获的诗句,描写经过努力便有收获的俗语,古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5、

诗句

关于秦岭太白山的诗句

阅读(70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秦岭太白山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太白山的诗句,描写秦岭的诗句,描写西安太白山景色的诗句。登太白峰唐代:李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

诗句

关于杨梅和酒的诗句

阅读(6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杨梅和酒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杨梅的诗句有那些,关于杨梅的诗词,求一篇关于杨梅酒的古诗原创也可以。横塘渡 袁宏道 横塘渡,临水步。郎西来,妾东去。妾非倡家女,红楼大姓妇。吹花误唾郎,感郎千金顾。妾家住虹桥,朱门十字路。

诗句

写有关于雨的优美诗句

阅读(4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有关于雨的优美诗句,内容包括描写雨的优美诗词,写雨的诗句关于雨的优美诗句集锦,描写雨天的优美诗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