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风俗诗句

1. 元宵节的习俗和来历和诗句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远自汉代以来,民间即有元夜张灯赏灯的习俗,所以人们又把这一天称作"灯节"。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3623232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诗句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 元宵节有啥习俗和诗句

元宵节习俗 正月十五闹新春,男女老少出了门。

踏着醉人的夜色,来到山城的街头,只见满眼到处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各种各样的花灯更是令人赏心悦目。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正月里闹花灯已经成为人们的一道新年文化大餐。

其实,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正月望,隋朝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

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为人所知。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581年至619年)才出现,算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而到了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标志。

元宵大约是从三世纪开始,慢慢形成的一种节庆,在南北朝发展成一固定的节日,但成为后世元宵主要节日的花灯和百戏要到隋炀帝才开其端。 元宵节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

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

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山东省〕淄川县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宁阳县元宵送灯至祖坟。

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著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

莒县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省〕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 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

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陕西省〕△翔县於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

〔江苏省〕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於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

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浙江省〕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

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於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

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於元宵节设酒祭床。 〔江西省〕新建县民於元宵扫墓插竹为灯。

万安县城各乡均於元宵节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

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四川省〕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

」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馀皆为求子的习俗。开县有「对骂」的习俗。

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福建省〕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

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

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 〔广东省〕新安县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庆灯。

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

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云南省〕云龙县於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

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於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国之意。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

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

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

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

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民间有几种关于元宵节有趣。

3. 有关元宵节的故事 习俗 诗句 有关春节的对联 故事 习俗 诗句 快快快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4. 求有关元宵的来历、习俗和诗句等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O(∩_∩)O哈!希望可以帮到你

5.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对联,习俗

《探春令·元夕》宋朝·赵长卿

去年元夜,正钱塘,看天街灯烛。闹蛾儿转处,熙熙语笑,百万红妆女。今年肯把轻辜负。列荧煌千炬。趁闲身来未老,良辰美景,款醉新歌舞。

《长相思·上元晴》宋朝·刘辰翁

上元晴。上元晴。待得晴时坐触屏。山禽三两声源。欲归城。未归城。见说城中处处灯。明年处处行。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宋朝·范成大

宝髻双双出绮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鱼子笺中词宛转,龙香百拨上语玲珑。明朝车马莫西东。

《元夕·飘零竟如此》宋朝·文天祥

飘零竟如此,元夕几堪怜。南国张灯火,燕山沸管弦。相思云万里,剩看月三年。笑与东风道,浮度生信偶然。

6. 元宵节来历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的诗句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

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

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

7.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诗句:

1、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4、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其他关于元宵节古诗:

1、《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元宵后闻雁》

昨夜元宵节,今晨鸿雁音。

索居才入耳,为客即惊心。

楚雪江湖远,燕云关塞深。

翻然动春兴,出户巳难寻。

3、《大江东去 其四 春日喜雪,次东坡韵 》

新春前后,见三白、真是皇家瑞物。万里江山同一色,晃漾银城铁壁。

田父增欢,都人咸喜,相庆今年雪。琼楼玉宇,望中掩映雄杰。

长安景色堪夸,指瑶林琪树,依稀梅发。寂寂千山飞鸟静,野径人踪稀灭。

素夺鸥群,皓迷鹤屿,翠失长松发。元宵节近,交光应待明月。

4、《解语花·上元》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

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8. 元宵节

1.【元宵节来历】 传说是为了纪念上元天官的诞辰。 2. 元宵节的习俗: 猜灯谜 。 踩高跷 。 舞狮子。 祭门、祭户 。 逐鼠 。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活动,无固定节日。 3.元宵节祝福语: 元宵节 把一颗颗幸福圆满都送到你嘴里,要好好吃啊! 元宵节 诚挚的祝福,满载着浓浓的喜气,元宵愉快!愿你步步高升,万事如意! 元宵节 灯火良宵,鱼龙百戏;琉璃盛世,锦绣三春。祝你过一个欢欢喜喜的元宵节! 元宵节 灯火万家,良宵美景;笙歌一曲,盛世佳音。祝你元宵节快快乐乐,热热闹闹!元宵节 过完大年过元宵,点起花灯庆丰年!祝元宵节快乐!元宵节 花好月圆人团圆,群灯争艳你最“好”。寄去相思和祝愿,网中情缘愿梦“圆”。元宵节 快乐过年! 花好月圆人团圆,吃了汤圆,甜甜密密,团团圆圆。愿你成为最幸福的人!元宵节 瑞雪照丰年!你圆他也圆!元宵节 赏月、观灯、我等你!花灯、月下、我想你!月圆、汤圆、缘梦圆!元宵节 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团圆。祝福送大家,美梦一信牵。元宵佳节到,良宵美景贺团圆!元宵节 团圆年,年团圆,年年团圆年!元宵夜,夜元宵,夜夜元宵夜!元宵节 万事大吉!合家欢乐!财源广进!恭喜发财! 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 我要用:一缕(情思)一棵(红豆)一勺(蜜糖),月圆时分我会让玉兔送去我特制的元宵!元宵节 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不怕承认对你有多眷恋;想你的时候,月圆的季节,祝你今夜好梦!元宵节 一条短信,一句问候,万千祝福,数不清的思念,希望我们早日团聚。节日快乐! 元宵节 玉兔呈祥!万马奔月!合家团圆!万事吉祥!庆佳节!欢欢喜喜闹花灯!元宵节 元宵佳节闹花灯,灯红人喜庆佳节。举杯邀月送相思,月圆人圆乐团圆!元宵节 月亮,元宵,映衬着你的欢笑,正月十五回荡着你的歌调,新春充盈着你的热闹,此时我心久恋着你的美妙。元宵节 月圆,人圆,事事圆满!花好,灯好,好事连连!元宵节 月圆人团圆,灯美人更美!吃汤圆乐团圆,赏花灯合家欢! 4元宵节的诗句: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二月二日即事》方岳平分正月春犹浅,断送元宵冷未休。《春同伯中之栎田》曹彦约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陆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元夕放夜》仇远 新春收积雨,明月澹微云。《上元夜》苏辙兰灯照夕开南阙,星弁飞楼拱北辰。《奉和圣制上元夜》晏殊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元夜》朱淑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那句著名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这首词里面的)灯火喧三市,衣冠宴九宸。《元夕》文天祥 忆秦娥 年代:【宋】 作者:【张孝祥】 体裁:【词】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阕。 元夕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粉痕红点万花攒,玉气珠光宝月团。帘箔通明香似雾,东君无处著春寒。

9. 【急】端午节 元宵节 春节 的 诗句 风俗 俗语 谢谢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

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端午节俗语有:“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

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春节俗语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俗语有:“一年一度元宵明”、“十五夜抱大猪”。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关于元宵节的风俗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元宵节的风俗诗句

诗句

柳永关于治学经验的诗句

阅读(42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柳永关于治学经验的诗句,内容包括柳永的关于治学经验的诗句,柳永的关于治学经验的诗句,关于治学的古诗。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诗句

关于盆摘诗句

阅读(4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盆摘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盆栽的诗句,关于盆栽的句子,描写盆栽的诗句。宋 陆游《怀旧》翠崖红栈郁参差,小盆初程景最奇。谁向豪端收拾得,李将军画少陵诗?2、元 刘敏中《鹊桥仙 盆梅》孤根如寄,高标自整。坐上西

诗句

关于大红灯笼的诗句

阅读(11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大红灯笼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灯笼的古诗,描写红灯笼的句子,关于红灯笼的诗句。大红灯笼高高挂,映出团圆笑脸庞;彩色元宵热腾腾,现出团聚好年华。你吃元宵我和面,你看灯笼我来挂。2、除夕之夜辞旧岁,新年联欢共举杯!大红

诗句

关于别那么贪玩的诗句

阅读(4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别那么贪玩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贪玩,懒惰,胆小一类的诗句,让人不要贪玩的名言警句,描写活泼,文静,好学,贪玩的诗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

诗句

关于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古诗句

阅读(9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古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心系民众的古诗,张翼德进群众门打一诗句,描写周总理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成语词语。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

诗句

关于江宁织造府的诗句

阅读(6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江宁织造府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江宁的诗句,对一个对联上联江宁织造府,求对下联,形容别人傻的诗词。送客之江宁诗人:韩翃 朝代:唐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

诗句

关于木芙蓉的诗句

阅读(11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木芙蓉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木芙蓉的诗句,描写“芙蓉花”的诗句,有关木芙蓉的诗词。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雨

诗句

关于弦月的诗句

阅读(173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弦月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弦月的诗句,关于弦月的诗句,跪求描写弦月的诗句。杜甫 遣意二首其一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野船明细火,宿雁聚圆沙。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周邦彦 渡江云晴岚低楚

诗句

关于亭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113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亭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描写“小亭子”的优美诗句,有关亭的诗句,带“亭”的诗句6句。描写“小亭子”的优美诗句有:1.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年代: 唐 作者: 岑参《西亭子送李司马》2. 沈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

诗句

关于描写花卉的诗句

阅读(36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花卉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描写花卉的诗句,描写花卉的诗句,描写花卉的诗句。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诗句

关于海东的成语和诗句

阅读(4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海东的成语和诗句,内容包括带海东二字的成语或者句子或者藏头诗,带了海东两个字的诗句,什么海东什么成语。春怨唐代:李白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鲁连台清代:屈大均一笑无秦帝,飘

诗句

关于男人薄情的诗句

阅读(11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男人薄情的诗句,内容包括求形容男子薄情寡意的诗句,求描写男人薄情的诗句,形容男子“薄情寡意”的诗句。佳人(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

诗句

关于吟冬的诗句

阅读(43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吟冬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吟冬的诗句,快请进,我有急事1.写诗句春雨的诗句有(),().送别诗时吟,描写冬景的诗句。很多的,像: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崔道融的《梅花》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王安石的《梅花》墙

诗句

关于精忠报国的诗句岳飞

阅读(3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精忠报国的诗句岳飞,内容包括形容岳飞精忠报国,不顾自身安危的诗句,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用一两句话表明,急需一些描写人物气节的句子类似于下面这一类的句子越多越好岳飞精。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岳

诗句

柳永关于治学经验的诗句

阅读(42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柳永关于治学经验的诗句,内容包括柳永的关于治学经验的诗句,柳永的关于治学经验的诗句,关于治学的古诗。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诗句

关于盆摘诗句

阅读(4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盆摘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盆栽的诗句,关于盆栽的句子,描写盆栽的诗句。宋 陆游《怀旧》翠崖红栈郁参差,小盆初程景最奇。谁向豪端收拾得,李将军画少陵诗?2、元 刘敏中《鹊桥仙 盆梅》孤根如寄,高标自整。坐上西

诗句

关于大红灯笼的诗句

阅读(11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大红灯笼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灯笼的古诗,描写红灯笼的句子,关于红灯笼的诗句。大红灯笼高高挂,映出团圆笑脸庞;彩色元宵热腾腾,现出团聚好年华。你吃元宵我和面,你看灯笼我来挂。2、除夕之夜辞旧岁,新年联欢共举杯!大红

诗句

关于别那么贪玩的诗句

阅读(4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别那么贪玩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贪玩,懒惰,胆小一类的诗句,让人不要贪玩的名言警句,描写活泼,文静,好学,贪玩的诗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

诗句

关于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古诗句

阅读(9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古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心系民众的古诗,张翼德进群众门打一诗句,描写周总理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成语词语。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

诗句

关于江宁织造府的诗句

阅读(6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江宁织造府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江宁的诗句,对一个对联上联江宁织造府,求对下联,形容别人傻的诗词。送客之江宁诗人:韩翃 朝代:唐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

诗句

关于木芙蓉的诗句

阅读(11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木芙蓉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木芙蓉的诗句,描写“芙蓉花”的诗句,有关木芙蓉的诗词。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辛夷坞》 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日分双蒂影,风合雨

诗句

关于散花的诗句

阅读(6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散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散花的诗句,关于写仙女散花的诗词与歌赋,仙女散花的古诗。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2、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3. 衰兰送客咸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