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代爱国古诗词
1《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题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7《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 南宋的爱国诗句
度浮桥至南台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般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水调歌头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浪淘沙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3. 南宋的爱国古诗
“词,古诗流也,吟咏情性,莫工于词”(尹觉《坦庵词跋》)。
“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张炎《词源》卷下)。词在一般宋人心目中,通常只是一种吟风弄月、抒写私生活环境中产生之感情的文体,因此从晚唐五代到北宋的词篇中,很少写到重大的社会题材与生活内容,基本未能反映出词人作为“精英阶层”(因为其中很多是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高层次文人)对于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只有到了南宋,由于前不久所发生的靖康国难和当时宋金对峙的严峻局势,词中才勃涌进了一股强劲的爱国忧政思潮,这就使得士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得以在原先被视为“小道”的词体中获得了充分的展示和前所未有的张扬。“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在这些产生于国家多事之秋的词篇中,人们终于重又感知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们的高风亮节。
应该指出,宋代有相当一大批士大夫文人是深具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拿北宋来说,范仲淹就是其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
他所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以及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政治襟怀,充分显示了他心系天下、献身社会的崇高理念。此外,如幼年时代的苏轼即“奋厉有当世志”,努力想成为像东汉范滂那样一位清官贤吏。
而王安石、司马光等新旧党争的领袖人物,虽然政见不同,但他们想要经邦济世、为社会干一番事业的初衷却又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综观北宋的士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富有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消翻检他们的大量奏谏文章,就可强烈地感知其“社会良心”。
而在他们所写的“小词”中,也偶会流露其关注时事、经世济时的心迹。例如范仲淹在镇守西夏边界时所写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就赫然出现了“燕然未勒”的惋叹;而在苏轼笔下,更出现了这样豪迈的词句:“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如梦令》)只是由于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四库全书总目·东坡词提要》),所以北宋士大夫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主要在其诗文作品中反映出来,而词则基本远离了这方面的内容,故直到北宋末年仍被局囿于那种莺莺燕燕、倚花柳的狭隘圈子中,这不能不说是北宋词的一种缺陷和遗憾。 但是,上述词与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基本脱节的状况,却在南渡初年得到了迅速的纠正。
靖康之变的鼓,不仅改变了宋朝的国运,也迫使士大夫们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于是,爱国和忧政的情志变成一股洪流,奔泻到了他们所写的各体文学作品中。
在这种情势下,词也莫能例外,它的“言志”功能得到了前所未见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那类抒写爱国忧政之情的词篇中,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被社会责任感所激起的心跳和脉动。
这种情况,首先可从岳飞谈起。当然,岳飞乃是一位抗金名将,人们自不能将他以“文人”视之,但是他所写下的爱国词篇,却颇能显示南渡初期词人们的共同心情和小词映现士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普遍情况。
这里,且举其最有名的《满江红》为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词中最显慷慨激昂的句子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而最能激励人心的句子,则又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前者,写出了爱国志士们共同的复仇心理;后者,又表明了他们肩负复国重任而感发的迫切自勉心情。对此,且作简略分析: 俗语有云:“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靖康之变的直接后果是金人竟把二位“君父”(徽、钦二帝)俘虏并押到了北方,对宋朝的臣子来说,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奇耻大辱吗?据史书记载:金兵将徽、钦二帝及宫妃们押上马车时,宫妃们曾在车内大声叱骂前来送行的宋臣道:“尔辈等任朝廷大臣,作坏国家至此,今日却令我辈塞金人意,尔等果何面目?”这些被骂的大臣们只好“回首缄默而已”(据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八引《封氏编年》)。尽管岳飞等人对北宋的亡国并不负有任何责任,但作为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宋朝臣子,面对这场皇帝被掳的事变,心中当然会充满着蒙羞受耻的感觉,并进而反弹出报仇雪耻的强烈欲念。
何况,金兵所到之处,屠我城池,戮我人民,使我大好河山变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记载:汴京在事变之前人口将近百万,而在金兵屠城之后,壮丁已不满千人,“东及沂、密,西至曹、濮、兖、郓,南至陈、蔡、汝、颍,北至河朔,皆被其害。杀人如刈麻,臭闻数百里。”
),这越发激起了爱国之士对金国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因此,岳词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是一种寓有切肤之痛和切齿之恨的热血沸腾之言,表现了当时所有爱国臣民共同的雪耻情结和复仇心理。
而由此,更又激发了他以复国为己任的社会。
4. 求南宋的爱国诗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 南宋爱国诗人 词人的爱国主义诗歌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
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江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巍石山前寺,林泉胜复幽。
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我来瞩龙语,为雨济民忧。题雩都华严寺手持竹杖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
云锁断岩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驻兵新淦题伏魔寺壁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过张溪赠张完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赢马访高人。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题翠岩寺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中蹑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题骤马岗立马林岗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
机舂水沾犹传晋,黍离宫庭孰悯周?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驻军盆珠云屯壁垒夜鸣铮,帐拥珠岗翠色萦。
但使狐鼪乞一活,何须血刃下孤城。日连旗影蚕洲暗,光拂剑花遂水横。
虔吉未平归未得,何时廓字罢天兵?宝刀歌·赠吴将军南行我有一宝刀,深藏未出韬。今朝持赠南征使,紫霓万丈干青霄。
指海海腾沸,指山山动摇。蛟鳄潜形百怪伏,虎豹战服万鬼号。
时作龙吟似怀恨,咻得尽剿诸天骄。蠢尔蛮蜑弄竿梃,倏聚忽散如群猱。
使君拜命仗此往,红炉炽炭燎氄毛。奏凯归来报天子,云台麟阁高瞧嶢。
噫嘻!平蛮易,自治劳,卒犯市肆,马躏禾苗。将躭骄侈,士狃贪饕。
虚张囚馘,妄邀金貂。使君一一试此刀,能令四海烽尘消,万姓鼓舞歌唐尧。
6. 谁能告诉我宋朝爱国的诗句有哪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这位爱国诗人生于南宋末年,一生为抗元奋斗不止,最终兵败被捕,写下这首《过零丁洋》以明志。其壮烈之情,决死之心,让后人读过之后都忍不住生出敬佩之情。但是毕竟南宋灭亡,文天祥之败也是大家所能理解的。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
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词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这位民族英雄想要光复中原的急切心理。而下阕开头的这四个短句,更是将岳飞的悲愤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所读者皆忍不住生出一股爱国豪情。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
《州桥》这句诗中的使者就是指范成大本人,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沦陷区的百姓问他“什么时候我们的军队能真的打过来啊?”。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要说到南宋爱国诗词,陆游永远是绕不过去的一位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终生以光复中原为志,只可惜一生四处漂泊,至死也没有看到光复中原。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
辛弃疾可以说是南宋所以词人中最让人悲愤的一位了,因为这位的一生经历几乎是独一无二的。辛弃疾并非南宋人,而是北方的遗民,年少时是北方起义军的将军,后来因为叛徒出卖,义军分崩离析,辛弃疾带着数十骑兵闯入金军军营活捉叛徒回归南宋。
7. 南宋爱国诗人及诗集
陆游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但也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有时还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结合。
作为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是很接近于杜甫的。他始终关怀国家民族的命运,并不惜为国牺牲。他的诗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前人也曾许以一代“诗史”的称号,是有根据的。但是,在表现手法上,陆游的现实主义诗篇也自有其特点。他不是或者很少对客观现实生活作具体的铺叙、细致的刻画,而是抒写个人的主观感受。他往往把巨大的现实内容压缩在一首短诗里,如那首《关山月》,全诗只十二句,却用对照的手法描写了皇帝的下诏主和,朱门的酣歌醉舞,战士的亟思报国和遗民的渴望恢复等方面的情况。有时甚至凝结在一两句诗里,如“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溪上作》)、“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等句。至于所谓“非一事”的实际内容,以及宗泽如何被黄潜善等排斥,岳飞如何被秦桧陷害的具体过程,陆游却没有描写。再如,关辅遗民冒险通报敌情的英勇行为,原是一篇叙事诗的好题材,但他也只写成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绝句。这种对现实的高度概括,陆游有时是通过用事来进行的。如前所举“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二句,便骂尽了南宋小朝廷的文武百官毫无国家民族观念。因此,陆游的诗,一般说来,概括性和抒情性很强,而故事性则比较薄弱。象杜甫的“三吏”、“三别”那样严格的叙事诗,在他上万首的诗集中固然是没有,就是象白居易那样夹叙夹议的讽刺诗,也是绝少的。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主要和他所处的黑暗时代有关,他自己就曾说过“躲尽危机,消残壮志”(〈沁园春〉)这样的话,而通过用事来概括现实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宋诗坛“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