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手抄报的诗句

1.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来历,诗词)

一、端午的来历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二、关于端午的诗词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扩展资料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

2009年5月,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2. 端午节手抄报的好词好句

【端午节诗词】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3. 端午节手抄报与古诗和由来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

4. 端午节手抄报与古诗和由来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

5. 端午节古诗配画手抄报

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冀〕书童

转过南湖又北湖,南来北往为何乎?

年年五月生思绪,十二厅中念大夫!

宜昌渐觉风情素,縠练江波游客慕。

石木碑廊古迹多,前堂大殿皆辞赋。

代代屈乡儿女老,宋韵唐风成古宝。

为原倒酒洒在江,且向游鱼投瑞草。

山上花开有凤飘,汨罗其顶昔人夭。

遗民几度冢恢复,带泪归州四里遥。

庙外红花有意围,路人争看彩雕辉。

若云景区风光好,其有灵均在秭归。

那载屈原生在楚,怀王难解是和非。

平提授德贤能客,犹倡强兵自树威。

联齐对外意真高,力主防秦是厉刀。

会使秦朝生顾忌,结盟六国变成饕。

怀王领导敌人毛,内政当然屈子劳。

可惜他臣私意重,妒人背后说《离骚》。

公子子兰喯破脑,云原独断负王栽。

三人成虎怀王信,疏远忠臣害自来。

朝歌自是有回波,秦帝筹奸离散影。

梦断连盟屈子愁,身于宫殿忠臣冷。

冬风扑面也冲前,变法忙于改出栏。

野火烧来难以灭,官僚被逼墙根穴。

三一四年赧不悦,罢免屈子坚如铁。

屈原流放于江汉,身体离开心未别。

几回流放意难平,还是心忧楚国情。

故事传来千百载,不变春江故事生。

日月轮回常不懈,古老风光疑已改。

泪眸流干化瘦翁,兰气空叹人没奈。

战国时期尽乱尘,丹阳大地变孤身。

武王后代香青史,爱国忧民节气真。

浪漫诗人文赋祖,美人香草传千古。

虽然流放念人民,直到秦人攻破府。

悲愤交加不胜愁,汨罗怀石坠无浮。

以身殉国英雄胆,百姓相思泪水流。

生前《天问》诗人答,多少佳篇写尽才。

五月《怀沙》诗未走,《九歌》绝韵却留来。

当时望国破无家,忧国情思化月华。

七里峡中光失彩,香溪龙跃吓乌鸦。

一夜长江愁梦止,可怜美政散成沙。

渔夫打捞身无露,食物丢江怕有鲨。

真身保住成迷雾,但愿天堂生出路。

百姓祈求也没归,落红逐看鱼寻顾。

每逢端午雨携风,波光闪动色无穷。

百花渐过谁为主?竞渡龙舟掩在丛。

6. 关于端午节手抄报的内容

一、端午节介绍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端午节起源传说: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三、端午节的食俗习惯1.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2.饮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3.吃五黄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

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四、端午节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

(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五、端午节诗词作品欣赏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 端午节古诗配画带边框好看简单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歌[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七律 端午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端午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竞 渡 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诗 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

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菩萨蛮 宋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念奴娇 宋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迁莺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花心动 宋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

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

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贺新郎 宋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

时展卷,诵骚语 。新愁不障西山雨。

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

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君有语,但分付。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五日(选一)明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节令门 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8. 端午节诗词手抄报

1、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4、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5、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端午的意义

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

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在五月初五诗人节与屈原合并举行纪念)。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端午手抄报的诗句

诗句

关于亲戚的诗句

阅读(9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亲戚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亲人的诗句,关于亲人的诗句留下几句,直接自己写关于亲人的诗句。古人经常借以诗词形式抒发情感,其中以远离家乡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最为脍炙人口,挑选写经典的诗句与您分享: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诗句

关于水和花的诗句

阅读(5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水和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花跟水的诗句,关于花跟水的诗句,请帮忙写几个关于花和水的诗词。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诗句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阅读(4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内容包括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关于端午的古诗,端午节的古诗四句。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

诗句

关于绝命的诗句

阅读(88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绝命的诗句,内容包括历史上十大绝命诗词,历史上十大绝命诗词,提供名人绝命诗句。林世功绝命诗句为报琉球一剑吞,直将碧血染都门。原期社稷同魂在,百载竟无尸骨存。秋瑾绝命诗“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 日暮穷

诗句

高中关于春天的诗句

阅读(3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关于春天的诗句,内容包括写春古诗词(高中阶段)描写春天的古诗词(高中教材)搜索,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春天的句子景色高中。1.【年代】:唐五代 【作者】:贺知章 【作品】:咏柳 【内容】: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

诗句

有关于倪的诗句

阅读(43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倪的诗句,内容包括带有倪字的诗句,带倪字的古诗词,带“倪”字的古诗词。《杂曲歌辞•君子有所思行》李白“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翻译:紫色台阁连绵直到终南山,天际一片青冥色。)《赠别从甥高五》李白“忽见无

诗句

关于黄海诗句

阅读(8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黄海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黄海的诗句,形容黄海的句子,形容黄海的句子。黄河诗词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

诗句

关于覆盆子的诗句

阅读(63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覆盆子的诗句,内容包括覆盆子的诗句,有关树莓的诗句,鲁迅描写覆盆子的句子。覆盆子(学名:Rubus idaeus L.)是一种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是一种水果,果实味道酸甜,植株的枝干上长有倒钩刺。覆盆子有

诗句

写关于月的诗句古诗词

阅读(49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关于月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月的诗句古诗词,关于月的诗句,关于写月的古诗。四五蟾兔缺,千生各为秋,露似真珠月似弓,长河没晓天 唐•。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更深月色半人家,江清月近人。(李白。(王昌龄

诗句

关于刺青的诗句

阅读(6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刺青的诗句,内容包括适合纹身上的文章诗词句,关于“纹身”的唯美句子,适合纹身上的文章诗词句。纹身就是当胸一刀 ,痛不痛,自己知道就好。2、浸入皮肤的疼痛令我们清醒, 那些妖娆肆意的放纵, 是灵魂深处颤栗着的洒脱。3、

诗句

关于青梅的诗句爱情

阅读(3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青梅的诗句爱情,内容包括关于青梅的诗句,描写青梅的诗句,与“青梅”有关的诗句。《偶作》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红杏初生叶,青梅已缀枝。阑珊花落后,寂寞酒醒时。坐闷低眉久,行慵举足迟。少年君某怪,头白自应知。《清平

诗句

现代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阅读(5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现代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端午节的现代诗,关于端午节的现代诗,端午节的现代诗句。汩罗江 初闻新作已忘归, 字字落地皆生辉。 汩罗江边咏天语, 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闻豪杰为贼屈, 天

诗句

关于写友情的诗句古诗

阅读(4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写友情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关于友谊的诗句,有关友谊的古诗,描写友谊的古诗。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

诗句

小学关于兰的诗句古诗

阅读(4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关于兰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关于兰的诗句古诗,描写兰的诗句古诗,六年级学过的关于兰花的古诗。华 岩《兰》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高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

诗句

关于亲戚的诗句

阅读(9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亲戚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亲人的诗句,关于亲人的诗句留下几句,直接自己写关于亲人的诗句。古人经常借以诗词形式抒发情感,其中以远离家乡思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最为脍炙人口,挑选写经典的诗句与您分享: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诗句

关于水和花的诗句

阅读(5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水和花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花跟水的诗句,关于花跟水的诗句,请帮忙写几个关于花和水的诗词。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诗句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阅读(4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内容包括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关于端午的古诗,端午节的古诗四句。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

诗句

关于绝命的诗句

阅读(88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绝命的诗句,内容包括历史上十大绝命诗词,历史上十大绝命诗词,提供名人绝命诗句。林世功绝命诗句为报琉球一剑吞,直将碧血染都门。原期社稷同魂在,百载竟无尸骨存。秋瑾绝命诗“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 日暮穷

诗句

高中关于春天的诗句

阅读(3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关于春天的诗句,内容包括写春古诗词(高中阶段)描写春天的古诗词(高中教材)搜索,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春天的句子景色高中。1.【年代】:唐五代 【作者】:贺知章 【作品】:咏柳 【内容】: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

诗句

有关于倪的诗句

阅读(43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倪的诗句,内容包括带有倪字的诗句,带倪字的古诗词,带“倪”字的古诗词。《杂曲歌辞•君子有所思行》李白“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翻译:紫色台阁连绵直到终南山,天际一片青冥色。)《赠别从甥高五》李白“忽见无

诗句

关于黄海诗句

阅读(8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黄海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黄海的诗句,形容黄海的句子,形容黄海的句子。黄河诗词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

诗句

关于前世今生的诗句

阅读(42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前世今生的诗句,内容包括寻找有关前世今生的古诗词,寻原创前世今生诗词急急急,有关于前世今生比较唯美的歌词过诗句吗。一.《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