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拜伦关于茶的诗句
1. 关于茶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
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
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
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
2. 关于茶的诗句古诗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3. 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译: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
3、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黄庭坚《品令·茶词》
译: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黄庭坚《满庭芳·茶》
译: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6、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
译: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8、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译: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9、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译: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10、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译: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4. 关于茶的古诗词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5. 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6. 关于茶诗句(2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7. 求关于茶的古诗
你好! 历代茶诗很多,特别是唐宋著名诗人的茶诗更是绚丽多采。
现从钱树霖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茶诗》和李传轼编的《中国茶诗》中摘录了五十多首唐宋明清茶诗(词),以餐读者。读了一首好茶诗,犹如品尝一杯芬芳甘味的名茶,使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其乐无穷。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
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
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
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
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叹。
5.六羡歌(歌) 陆羽 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
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说明:陆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他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们称之为“茶神”。
他也很会写诗,这首《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高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 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说明: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
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说明: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说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
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
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说明: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
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
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饮了这种茶,即使“千日醉”那样的酒,它也可以解。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说明:作者赞誉茶叶“香且灵”是“草中英”,是最可珍贵的。所以他碾茶时,总担心茶叶粉末会散失掉。
当然,茶叶的提神之功作者也是熟知的。 13.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颜真卿等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蔫)。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万)。 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闭轩(士修)。 说明:这首啜茶联句的几位作者各自别出心裁地搜索诗句,于是出现了许多啜茶有的代用词,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流华”、“疏沦”、“不似春醪”、“素瓷”、“芳气”等。
因为是月夜啜茶,所以也有人用了“月桂”这个词。“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两句赞美诗表明颜真卿为众望所归,加强了宾主间的融洽气氛。
用联句来咏茶,也很少见。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
8. 关于茶叶的诗
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白居易的《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唐代,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
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俱绕身”;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诗人的感遇,而广为后人传诵。诗人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苦辛。
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
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受贡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
此外,还有杜牧的《题茶山》、《题禅院》等,齐己的《谢湖茶》、《咏茶十二韵》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 茶》、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都显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 以下是关于茶的诗: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
9. 关于茶的诗句
关于"茶"的诗句是非常多的,提供一部分供你参考:1、前月浮梁买茶去(唐·白居易·《琵琶行》)2、日高人渴漫思茶(宋·苏轼·《浣溪沙》)3、早茶采尽晚茶出(宋·陆游·《示儿》)4、林间携客更烹茶(宋·辛弃疾·《鹧鸪天》)5、三杯浊酒一瓯茶(宋·无名氏·《鹧鸪天》)6、待羔儿、酒罢又烹茶(宋·辛弃疾·《满江红》)7、馀甘解助茶清(宋·无名氏·《临江仙》)8、鬓丝几缕茶烟里(宋·陆游·《渔家傲》)9、鬓丝几缕茶烟里(宋·陆游·《渔家傲》)10、酒阑更喜团茶苦(宋·李清照·《鹧鸪天》)11、酒阑更喜团茶苦(宋·李清照·《鹧鸪天》)12、茶甘饭软(宋·陆游·《沁园春》)13、已改煎茶火(宋·苏轼·《南歌子》)14、喜观书不用、菊茶明眼(宋·无名氏·《沁园春》)15、奇茶堪献仙家(元·无名氏·《沁园春》)16、举觞无复问煎茶(宋·韩淲·《浣溪沙》)17、嫌茶爱酒(宋·沈瀛·《减字木兰花》)18、粗茶淡酒(宋·沈瀛·《减字木兰花》)19、茶瓯酒碗试濡唇(宋·韩淲·《浣溪沙》)20、春笋惯分茶(宋·史浩·《临江仙》)21、一缕茶烟透碧纱(清·纳兰性德·《采桑子》)22、篝火为试江南茶(宋·陆游·《梅花》)23、茶鼎熏炉宜小住(宋·辛弃疾·《减字木兰花》)24、活火分茶(宋·李清照·《满庭芳》)25、省事嚼茶芽(宋·陆游·《即事》)26、堕巢篝火唤煎茶(宋·陆游·《秋思》)27、晴窗细乳戏分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28、好事新分安乐茶(宋·陆游·《杂兴》)29、清甘夸说与茶便(宋·程大昌·《浣溪沙》)30、唤客烹茶闲话了(宋·吴潜·《满江红》)31、更拟索茶煎(宋·赵彦端·《临江仙》)32、风雨扬茶烟(宋·吕渭老·《水调歌头》)33、晴瓯茶泛雪花香(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4、云门胡饼赵州茶(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5、采蕨蕈煎茶(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6、茶抽雀舌郎忙摘(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7、触翻茶瓢(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8、饭后更煎茶一盏(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39、笼暖焙茶烟(唐·白居易·《即事》)40、摘茶人自忙(宋·黄庭坚·《阮郎归》)41、笔床茶灶(宋·陆游·《苏武慢》)42、薄茶佳客随情(宋·宋太宗·《缘识》)43、旋烹茶感南认(宋·宋太宗·《缘识》)44、萧寺寻茶(宋·朱敦儒·《朝中措》)45、溪姑负笼卖秋茶(宋·陆游·《秋兴》)46、烹茶上酒楼(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47、酽茶三五碗(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48、曾到未到俱吃茶(宋·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49、茶醒睡眼(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50、茶湔舌颊甘(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51、到不到赵州吃茶(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52、茶瓯金缕鹧鸪斑(宋·管鉴·《浣溪沙》)53、清风横点白云茶(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54、寒凝茶烟(宋·周邦彦·《诉衷情》)55、茶胜薄(宋·李曾伯·《满江红》)56、茶瓯不少辍(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57、且饷田畯茶(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58、僧来不厌茶(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59、僧老识茶味(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60、蒲团茶味足(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61、茶添胜致(宋·杨无咎·《朝中措》)62、茶盐贺喜(宋·曹勋·《水龙吟》)63、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64、见僧舍、茶烟飘湿(宋·葛长庚·《贺新郎》)65、茶盐坑冶仓场务(元·梵琦·《渔家傲》)66、撮角茶床金钉校(宋·王珪·《宫词》)67、内库新函进御茶(宋·王珪·《宫词》)68、两腋清风茶一杯(宋·陈人杰·《沁园春》)69、茶枪小摘春明(宋·方岳·《西江月》)70、茶瓯禅榻两相宜(宋·张道洽·《梅花》)71、茶瓯罢、清风顿生双腋(宋·无名氏·《声声慢》)72、嫩汤茶乳白(宋·陆游·《寓叹》)73、一杯茶罢成行计(宋·吕渭老·《渔家傲》)74、倒不如淡饭粗茶茅屋下(清·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75、把一个花花世界喝了甜茶(清·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76、岩前恨欠煎茶地(宋·陆游·《夏日》)77、腊茶盂子太清些(宋·刘克庄·《浪淘沙》)78、邻翁能共一瓯茶(宋·陆游·《野兴》)79、闲院自煎茶(宋·陆游·《乌夜啼》)80、只有茶瓯味最便(宋·李之仪·《南乡子》)81、茶罢竹间携手(宋·姚述尧2·《好事近》)82、蒲团茶鼎掩山扃(宋·周密·《浣溪沙》)83、今日薰香瀹盏茶(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84、飞来峰下吃茶去(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85、今岁丝纶茶药(宋·程大昌·《好事近》)86、天子须尝阳羡茶(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87、爱眠新著毁茶文(宋·陆游·《幽居》)88、村女卖秋茶(宋·陆游·《幽居》)89、闲中一盏建溪茶(宋·张抡·《诉衷情》)90、故绕茶醾架底行(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0. 有关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
日本关于茶的诗句
1. 求关于茶的日本诗、与关于中日茶文化交流的资料
宇治田原町は、永谷宗円が青制煎茶制法を広めたことにより、「日本绿茶発祥の地」といわれています。
中国からもたらされたお茶がどのように日本に定着し、発展していったのでしょうか。 お茶のはじまり お茶の木はツバキやサザンカと同じツバキ科ツバキ(カメリア)属のカメリア・シネンシスという常绿树です。
原产地は中国南部地域と考えられ、日本と同じ「照叶树林文化圏」のアジア各地で利用されてきたようです。チャはカフェインを含む有用植物として见いだされ、コーヒーやカカオなどとともに、世界的に重要な嗜好饮料の原料となっています。
チャは最初発酵させるなどして食用にし(碁石茶などの后発酵茶はその名残ともいわれる)、やがて饮料になったと思われます。チャの利用は南部の少数民族と接触した汉民族によって取り入れられ、中国で広く普及するようになります。
日本への渡来 日本にいつお茶がもたらされたのか定かではありませんが、遣唐使などによる大陆との交流で、当初は制品として、やがて実や苗がもたらされたと考えられます。平安时代の文献には茶を点てたことが记载されており(「日本后纪」)、宋に渡り修行した栄西が帰国后「吃茶养生记」を记して吃茶の习惯を奨励します。
当初は主に寺院等で健康・薬用饮料とされたお茶は嗜好品となり、各地で栽培さ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す。文化的にも洗练される一方で、景品をかけてお茶の种类を饮み当てる「闘茶」に热中したり、庶民の间でも日常的な饮料として浸透していきます。
宇治田原での栽培 拇尾の明恵は亲好のあった栄西から赠られた茶により茶园を造り、さらに宇治など各地に植栽したと伝えられます。伝承によれば、奥山田茶屋村にある寄代坊の光音が、拇尾のお茶の実を、明恵の弟子の光贤から譲り受け、大福谷のあたりに畠を拓いて植え、さらに汤屋谷の汤原寺の贤永がこれを田原郷に移したとされています。
大福谷は地味・気候ともにお茶の栽培に最适で、お茶の味も优れていたので、大福の穂先茶は宫中や镰仓将军へも献じられ「もっとも茶香深し」と赏賛されるほどだったそうです。 制茶法の変化 チャの叶には酸化酵素が含まれており、つみ取られた叶は放置しておくとその働きで変色・変质していきます。
つみ取った叶を加热し、酵素の働きをどれほど押さえるかで「発酵茶(红茶)」、「半発酵茶(ウーロン茶など)」、「不発酵茶(绿茶)」になり、绿茶は酵素を働かせずに作られます。加热の方法も、蒸したり汤がいたり、釜で炒るなど様々な方法が用いられます。
中国では当初は蒸して加热した叶を「ほいろ(现在のものとは构造のちがうもの)」で乾燥して仕上げたもので、茶叶を块にした「饼茶」を必要に応じて削り取って煎じて饮んだようです。 日本においてもつみ取った叶を蒸したりゆでたりして加热し、「ほいろ」で乾燥させて仕上げ、叶を煮出す「煎じ茶」や臼ですりつぶした「ひき茶(抹茶の原形)」にして饮んでいたようです。
戦国时代には茶园に覆いをかける「覆下茶园」が宇治ではじめられ、そこで生产される茶叶を原料とする「抹茶」が高级な嗜好品としての茶の代表として流行します。その一方で一般的には、露地茶园で作られた茶叶を使った煎じ茶やひき茶、古叶を使った番茶など、多様なお茶が作られ、饮まれていました。
当初は加热した茶叶を「ほいろ」や日光で乾燥させるだけだったお茶づくりも、17世纪には乾燥させる前に茶叶を「揉む」という工程が行われるようになっていたことが文献に记载され、品质も向上していったようです。 「永谷式(宇治制)煎茶制法」の普及 宇治田原汤屋谷の笃农家、永谷宗七郎义弘(宗円)は当时の制茶法に改良を加えながら研究し、それまでよりも香りも味も圧倒的に优れた煎茶をつくり出したといわれています。
隠元が开いた黄檗山は大陆の新たな文化とともに、当时の明で流行していた茶のスタイルを持ち込みました。それに触発された文人墨客の间では煎茶が流行するようになり、嗜好品としての茶の商品の中で煎茶の需要が高まっていったと考えられます。
そうした中、宗円は自ら茶を携えて江户へ向かい、日本桥の茶商山本嘉兵卫を通じて売り出した煎茶は、その高品质なことで评判となり、以后山本家の屋号「山本山」の名を広く知らしめたといいます。やがて全国に広がっていった「永谷式(宇治制)煎茶制法」は、现在の日本绿茶(煎茶・玉露)の制法につながるもので、时は元文3年(1738年)、宗円58歳のときだったといいます。
以降、饮むときに茶叶を煮出す「煎じ茶」ではなく、茶叶を急须に入れてお汤を注ぎ、手軽に出せる新しい煎茶(「だし茶」ともいわれる)が普及していきます。 明治になって现在のような构造のほいろが使われるようになり、発展した手もみ技法には様々な流派が生ま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
幕末の开国后は西洋诸国との贸易が盛んになり、お茶は生糸に次ぐ主要な输出品とな。
2. 有关于“茶”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茶爽添诗句》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
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茶灶》 杨万里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3. 有关日本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文化 一、背景说明: 众所周知,茶文化最早发源于中国。
至唐代,茶文化通过一些途经传入日本。日本的茶文化 由此开始。
几百过去,日本仍旧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茶文化,并得到(----日本茶道。)而中国的茶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整的保存下来。
二、学习目的: 通过中日茶文化的对比,归纳。更深刻地去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学习、继承、发扬我国的茶文化。 三、论文大体情况 1、 首先,介绍一些有关茶的知识。
(例如茶,茶的起源、茶的传播、茶的发展等等) 2、 早期中国茶文化大体的一些情况。及时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 3、 日本茶文化的发展-----日本茶道 4、 中国茶文化大体的发展情况 5、 现今,日本茶文化,特别是茶道对我国茶文化的影响 6、 从所研究的结果中,引出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我们此次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之一)。
论文总结 茶树,常绿灌木,开白花。嫩叶经过加工,就是茶叶。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我国和东方乃至全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在中国制茶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中唐以来,饮茶之风大兴于西北塞外。因此,当地牧民便驱赶着良种骏马,到内地来进行茶叶交换,后来又通过使者和商人,进一步扩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交易”。
白居易《琵琶行》中“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劝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
也可证明这一点。 茶文化的发展在于: 1、 饮茶的广泛盛行。
茶叶的通俗与高雅,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大众饮茶和宫廷茶饮外,还有一个僧侣圈,茶与佛教的缘分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分联系的更加紧密了。
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饮茶之间的特殊关系。 2、 文人介入,诗文吟颂。
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仙人掌》,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等,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包括茶道的各个方面。
中国茶叶传入日本在公元世纪开始,但当时日本并不产茶。因此,茶叶还及为稀贵,只有上流贵族阶层和寺院才拥有,一般平民是不敢奢求的。
似举安溪茶艺. “安溪茶艺”源于安溪铁观音功夫茶。通过挖掘整理、编排提炼、升华为别 具一格的铁观音茶艺。
茶艺提示:让品茶人了解乌龙茶,特别是名茶铁观音的沏茶技艺,是一门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品茶艺术。具体包括:品茶环境、茶叶选择、水质鉴定、茶具选用、茶艺人才选拔、茶艺音乐等。
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协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茶艺之本:(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
茶艺之韵:(雅)沏茶之细致,协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神韵。 茶艺之德:(礼)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
茶艺之道:(和)人与人之和睦,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它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
它传播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 日本茶道是人唐文化的翻版。
其目的主要为接待宾客,联络感情,陶冶性情的特殊礼仪活动。最初,许多种茶的农民经常定期举行茶叶评赛会,由此发展为许多人以品茶为一种娱乐。
大家在一起饮茶叙谊。僧侣之间则利用茶气来讲经布道,幽雅品茗,参惮悟道。
日本茶宗应体现,和(平),敬(友),清(寂),寂(幽雅)。 在日本一般举行茶道的时间,分别为朝茶,饭后,消昼和夜话茶道对茶会的环境有一系列的规定,除“和”与“敬”,是指茶会上主人和客人之间应强调精神,态度和因有的辞仪外,“清”与“静”则主要表现茶室,饮茶亭院的环境和气氛要充分体现清静和典雅,…… 现今,在中国的一些茶区,如福建定期举行的茶会大体上与日本茶道相似。
如中国的安溪茶艺与日本茶道略有相似。 中日茶文化的对比之余,不免有让我们思考的地方。
茶出于中国,兴于中国,为什么这灿烂的文化瑰宝,在近一百年中,却改变了它千年的内含底蕴。试问当今有几亿人。
在品茶前沐浴更衣,喝茶不足引茶而是细细品们茶所带给你的精神的愉快。 起码 越脱这个充满气氛的世界,人们的追求也能从物质享受上升为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在这个竟争激烈的时代更为迫切。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他们对茶文化的追求,大不必以泱泱大国的心态自居,日本今天保留了一套完整的饮茶习惯,并将它们作为教程编入大,中,小学生的教材中,可见其普遍性。
外国人一丝不苟的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加以继承,而我们自己却不能将这些文化传统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着不免让我们思考! 夜深万籁寂无声, 晓看平阶展素茵。 茗碗纵寒终有韵, 梅花虽冷自知春。
4. 求日本茶道经典语录
日本茶道经典语录:
“独坐观念”
这个和“一期一会”一样,出自于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面对茶釜 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拥起一股充实感。”
“和敬清寂”
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
以上这两个概念再加上你说的“一期一会”就是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
“茶禅一味”
千利休的“ 茶即禅”观点,可以视为茶道的真谛所在。作为武野绍鸥及门高徒的千利休(纪元1522年——1592年),幼名四郎,法号宗易、利休,斋号抛筌,出生于河内国堺町(今大阪府堺市)的商人家庭,幼年已亲近于茶道,十八岁拜在绍鸥的门下,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和精进修为,他不仅全面继承了珠光的“禅茶一味”理论和绍鸥的茶道本土化运动,进而克绍箕裘,多有发明,亲手完成了对茶道的全面改造,使之彻底脱胎换骨,真正深入日本人心,成为国民文化。因此,每当人们评价武野绍鸥的贡献时,首先就会提及是他亲手栽培出利休这样的古今第一人。由此可见,利休确实全面超越了自己的师长和前辈,在日本茶道史上达到了不可企及的至高地位。
“佛法存于茶汤”
被后世尊为日本茶道开山鼻祖的田村珠光, 是十五世纪在奈良称名寺出家的一位僧人。十五世纪,民间茶会限于封建等级制度和举办者的财力,只能在一种叫做“草庵”的简陋茶室内进行。然而,恰恰是这种简约古朴的建筑风格,却令珠光仿佛一下子悟到了什么。每当他正襟危坐于小小草庵之中,品评各种茶艺的时候,他的心就情不自禁地与周遭环境发生共鸣,他努力捕捉着共鸣之中所传递出来的禅机佛法,终于从那首著名的佛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中有所顿悟,作出了“佛法存于茶汤”的论断。
还有“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等。
5. 有关‘茶’的诗句,三个
茶诗妙句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6. 日本的茶文化
日本茶道的形成: 日本茶道来源于中国,但是却走了一条与师父不同的道路,从茶道到陶瓷,似乎无一例外的都能另辟蹊径,这或许是日本这个徒弟的可怕之处。
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但茶叶的传入则是由遣唐使来完成的。日本古代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
自从奈良时代的遣唐使们把茶叶带回日本之后,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了。 唐朝的茶会大抵如此:一套茶具,其中包括使用木炭烧火的铜盆、水壶、水缸、废水碗、一个盆式支架放着一只竹勺、一副用来夹木炭的夹子和一个放壶盖的圆形支架。
茶叶则是将茶树的叶子炒熟、发酵,再挤压成型而制成的。将碾碎的茶放进茶壶,加入水将其煮沸,再盛入陶瓷茶杯。
这是最简单的吃茶法。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公元七六七年~八二二年,日本天台宗始祖)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据说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
到了镰仓时代,禅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他于公元一二一一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
中国的茶文化来自平民大众的日常习俗,而日本则恰恰相反,饮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间的资本主义改革。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茶道被当作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而局限在皇室的周围,内容与形式都极力模仿大唐。
自镰仓时代开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养生记》的影响,将茶尊奉为灵丹妙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而茶叶种植的高速发展也为茶走入平民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段时间,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与中国的发酵茶叶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将蒸过的茶叶自然干燥,研成粉末的茶叶就称为“抹茶”(末茶)。到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对茶叶进行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
这一时期,武士阶层为主角的“斗茶”成为茶文化的主流,游艺性为其主要特点。到十三世纪,新兴的武士阶级凭借雄厚的财力经常举办以品尝各地茶叶来赌博的斗茶会,极尽奢华以用来炫耀财富并扩大交际。
后来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对斗茶进行了提炼,为向宗教性质的“书院茶”过渡准备了条件。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他隐居的京都东山建造了“同仁斋”,地面用榻榻米铺满,一共用了四张半。
这种全室铺满榻榻米的建筑设计为后世所借鉴,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茶室”。此前的斗茶会在较大的空间举行,显得喧闹而不注重礼仪;而同仁斋将开放式的、不固定的空间进行了缩小和封闭,这就给茶道的形成创造了稳定的室内空间。
这种房间称为书院式建筑,在其中进行的茶会就称为“书院茶”。“书院茶”要求茶室绝对肃静,主客问答简明扼要,从而一扫斗茶的杂乱之风。
书院茶完成了将外来的大唐文化与日本文化的结合的任务,并且基本确立了现行的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总之,到室町时代末期,茶道的诞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日本的茶道精神: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也写作“静寂”。
它是指审美观。这种美的意识具体表现在“佗”字上。
“佗”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平安时期“佗人”一词,是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
到平安末期,“佗”的含义逐渐演变为“静寂”、“悠闲”的意思,成为很受当时一些人欣赏的美的意识。这种美意识的产生,有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是日本社会动荡、改组时期,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失势,新兴的武士阶层走上了政治舞台。
失去天堂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而悲观厌世,因此佛教净土宗应运而生。失意的僧人把当时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或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过着隐逸的生活,创作所谓“草庵文学”,以抒发他们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积愤。这种文学色调阴郁,文风“幽玄”。
室町时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商务活动繁忙,城市奢华喧嚣。不少人厌弃这种生活,追求“佗”的审美意识,在郊外或城市中找块僻静的处所,过起隐居的生活,享受一点古朴的田园生活乐趣,寻求心神上的安逸,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
7. 求关于日本茶道中薄茶一词的完全解释
日语书是这么写的:
薄茶(= うすちゃ)とは。抹茶(= まっちゃ)の1种であり。その抹茶を使用して点てる薄茶点前の略称。浓茶(= こいちゃ)に対する语。薄茶と浓茶とは茶质による违いであり。それによって点て方にも违いが生じる。叶茶壶に保存する场合。浓茶に使用する叶茶は白い袋に诘めて茶壶に入れるものであるが。その浓茶の袋が湿らないように。茶壶いっぱいに叶茶を诘め込み。茶壶の口の封をする。この中の叶茶の部分が薄茶となる。すなわち。浓茶に比べて质の劣る叶茶を粉末にして点てるのが薄茶である。一定した量ではないが。通常薄茶は。おおよそ一服1.75グラムほど使用するものである。浓茶に対する薄茶の语が生まれたのは。天文年间(= 1532~1555)と考えられる。。
翻译后:
淡茶 。是抹茶的一种。使用那个抹茶点照射的淡茶点茶的方式的略称。浓茶(= 为捋)对于的语言。淡茶和浓茶是由茶质量的差异。根据那个点te人也产生差异的。如果保存在(到)茶叶罐。使用为浓茶的茶叶填塞白的袋放入在(到)茶叶罐,不过。那个浓茶的袋使不潮湿。茶叶罐满满填入茶叶。做茶叶罐的口的封的。其中的茶叶的部分成为淡茶的。即。比较浓茶质量劣的茶叶要粉末点照射作为淡茶的。不是固定的量,不过。通常淡茶。大体喝杯茶1.75克使用的。产生了的对浓茶的淡茶的语言。能考虑天文年间(=1532 ̄1555)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日本诗人小林一茶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