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双关的诗句
1.运用双关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双关。
《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释义: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2、春蚕到死丝方尽,“丝”与“思”双关。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释义: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3、此夜曲中闻折柳,“柳”与“留”双关。
《春夜洛城闻笛》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释义: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4、悠然未有期,“期”与“棋”双关。
《子夜歌·今夕已欢别》魏晋南北朝时期:佚名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
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释义:
今夜和爱人离别,何时才能相会?
等待的日子宛如明灯照着空空的棋盘,结束的时间还很远。
5、客舍青青柳色新,“柳”与“留”双关。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释义: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2.带有双关的诗句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为何可理解成“思”呢?其实,这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双关语。
在古汉语中,运用双关语的诗词歌赋很多,古汉语中双关语这种修辞手法有其的运用特点和一些规律。 一、古汉语中双关语的表现形式 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箭双雕、指桑骂槐。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
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谐音双关是民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并大多与比、兴兼用。
如《有梅》:“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词,音形皆同,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而已。例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
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表层词与要表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如: 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古时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来实现。
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作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丝、悟都是谐音双关,“丝”谐“思”,犹言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3、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悠然”是“油燃”的谐音,寓意纵然明灯高照,但没有情人相伴,也是徒劳枉然;“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
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三)隐语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的事件或人物命运等。如: 1、《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加上前面两句诗,暗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里的“匹”,以织丝不成匹段隐喻情人不成匹配,佳偶不能天成,永远成为人生的憾事。
如泣如诉,动人心魄,令人油然生出怜惜、感慨之情。二、深刻理解古汉语中双关语的现实意义 掌握并深刻理解好古汉语中双关语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特点和规律,对于学好古汉语,理解古汉语的博大精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深刻理解古汉语精妙的遣词造句的艺术魅力。在古汉语、古诗词特别是古民歌之中,大量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运用谐音双关来隐晦而又贴切地表达反抗压迫、反抗旧礼教、追求爱情的朴素思想,既生动又活泼,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简单的一个丝(思)字就比较隐晦地表达了织妇对情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其遣词造句的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又如,《乐府诗集》之《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这里的“莲子”、“莲心”都是谐音双关,“莲子”谐“怜子”,即爱你,隐喻爱情的纯洁;“莲心”谐“怜心”,即爱怜之心,隐喻怜爱之深透,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语言婉转动人,呈现出成熟的艺术技巧。
(二)可以深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艺术的需要,古汉语通过谐音双关能起到一种隐语的作用。
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中“背”即暗示韩信将起兵造反。如果不知道这个“背”字是双关语,就不能深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又如,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人在表达爱情时,往往不明说,而是通过双关语的手法隐晦地表达。如李李商隐的诗歌《无题》就属于这种情况,通过春蚕吐丝(“丝”与“思”谐音双关。
3.有关双关的诗句
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这是一首南朝乐府中的诗,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其中“莲子”谐音“怜子”,意思是爱你。“低头弄莲子”意思是爱你之情如水般清纯忠贞,绵远攸长。乍看之下这是一首写采莲的情景,原来,作者是借双关来表采莲人相思之情啊。
刘禹锡 《竹枝词》,也用这个传统手法: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东边日出西边雨”,既是晴天,又不是晴天。一个女子听到她的爱人在江船上唱歌,捉摸不定,不知他对自己到底有无爱情。这里就用“晴”字来借作“情”字。
4.带有“双关”的诗句有哪些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李商隐《无题》)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译文: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3.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
译文:在破败的机器上织丝,但织的丝却组不成匹段。
4.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南北朝民歌《子夜四时歌·自从别欢后》)
译文:我的心就像春天蓬勃生长的黄檗树,越来越苦。
5.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南北朝民歌《西洲曲》)
译文: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5.关于双关的句子
双关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叫双关.
“员外郎”同“园外狼”谐音,既说的是员外郎,又说的是园外狼,与园中狮形成对比,幽默、戏谑、饶有趣味.
这种利用词语的谐音关系(音同或者近)构成的双关叫谐音双关.
猴子死后去见阎王,请求来世做人.
阎王说:“你要做人,必须把身上的毛都拨掉.”就叫小鬼过来,给他拔毛.才拨一根,猴子就痛得大叫大嚷起来.阎王说:“看你,一毛不拔,怎能做人呢?”
这则笑话假托一个寓言故事,讽刺极端吝啬自私的人,他们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结尾发出了“怎能做人呢”的犀利质问.
“一毛不拔”字面意义是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引申义是形容极其吝啬自私.这则笑话兼有两种意义:表面上假托阎王责骂猴子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实际上是用来讽刺极其吝啬自私的人.
这种借助词语的多义关系构成的双关叫语义双关.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吃冷的.”薛姨妈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耍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宝玉听了这话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
黛玉嗑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的丫环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因含笑问她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 雪雁遣:“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了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比奚落,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一阵罢了.(《红楼梦》第八回)
黛玉对雪雁说的一段话,“你”表面上指雪雁,实际指宝玉;“他”表面上指紫鹃,实际上指宝钗,是一语双关.但和前文说的谐音双关、语义双关不同,而是利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人物之间各自不同的关系,指着秃子骂瞎子.这种指桑骂槐式的双关,可以叫影射双关.
据说,清代文人金圣叹临刑前赠给儿子一副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从字面上看,“莲子”“梨儿”指结的两种果实,而金圣叹的两个儿子的乳名就叫 “莲子”“梨儿”.“莲子”与“怜子”同音,“梨儿”与“离儿”同音,临刑之际写这副对联,寄托了爱怜子女的凄苦悲痛的心情.这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双关”.
例子(1):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一语相关。)
例子(2):
四面又明明是寒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风筝》鲁迅
(「寒威」和「冷气」指的是天气,也指保守的社会。)
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双关又分为两种:
1、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
【例】“道是无晴还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6.关于双关的古诗有哪些
1.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有梅》——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3. 《春歌》——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4.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5. 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 《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7. 《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8. 《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9. 《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10. 《史记·淮阴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11. 《 不第后赋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有关双关的诗句】
《 不第后赋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我花开后百花杀”.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关于月的双关诗句
1. 有关双关的诗句
《 不第后赋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花开后百花杀”。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
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2. 【有关双关的诗句】
《 不第后赋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我花开后百花杀”.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之士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3. 双关诗句,关于小学必背七十首古诗
1 江南汉乐府 2咏鹅——唐-骆宾王 3敕勒歌——北朝民歌(斛律金) 4风——唐-李峤 5咏柳——唐-贺知章 6凉州词——唐-王之涣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8春晓——唐-孟浩然 9凉州词——唐-王翰 10出塞——唐-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2鹿柴——唐-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5静夜思——唐-李白 16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8赠汪伦——唐-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20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21望天门山——唐-李白 22别董大——唐-高适 23绝句——唐-杜甫 24春夜喜雨——唐-杜甫 25绝句——唐-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27游子吟——唐-孟郊 28江雪——唐-柳宗元 29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30枫桥夜泊——唐-张继 31渔歌子——唐-张志 32塞下曲——唐-卢纶 33望洞庭——唐-刘禹锡 34浪淘沙(其六)——唐-刘禹锡 35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36池上——唐-白居易 37忆江南——唐-白居易 38悯农(锄禾日当午)——唐-李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唐-李绅 40山行——唐-杜牧 41清明——唐-杜牧 42江南春——唐-杜牧 43乐游原——唐-李商隐 44蜂——唐-罗隐 45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46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47元日——宋-王安石 48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53题西林壁——宋-苏轼 54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 55示儿——南宋-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南宋-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其一 ——南宋-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其二——南宋-范成大 59小池——南宋-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61春日——宋-朱熹 62题临安邸——宋-林升 63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64乡村四月——宋-翁卷 65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元-王冕 66石灰吟——明-于谦 67村居——清-高鼎 68竹石——清-郑燮 69所见——清-袁枚 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第二百二十首——清-龚自珍
希望采纳
4. 关于双关的古诗有哪些
1.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有梅》——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3. 《春歌》——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4.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5. 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 《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7. 《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8. 《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9. 《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10. 《史记·淮阴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11. 《 不第后赋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5. 关于月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
6. 带有双关的诗句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为何可理解成“思”呢?其实,这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双关语。
在古汉语中,运用双关语的诗词歌赋很多,古汉语中双关语这种修辞手法有其的运用特点和一些规律。 一、古汉语中双关语的表现形式 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箭双雕、指桑骂槐。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
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谐音双关是民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并大多与比、兴兼用。
如《有梅》:“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词,音形皆同,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而已。例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
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表层词与要表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如: 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古时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来实现。
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作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丝、悟都是谐音双关,“丝”谐“思”,犹言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3、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悠然”是“油燃”的谐音,寓意纵然明灯高照,但没有情人相伴,也是徒劳枉然;“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
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三)隐语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的事件或人物命运等。如: 1、《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加上前面两句诗,暗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里的“匹”,以织丝不成匹段隐喻情人不成匹配,佳偶不能天成,永远成为人生的憾事。
如泣如诉,动人心魄,令人油然生出怜惜、感慨之情。二、深刻理解古汉语中双关语的现实意义 掌握并深刻理解好古汉语中双关语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特点和规律,对于学好古汉语,理解古汉语的博大精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深刻理解古汉语精妙的遣词造句的艺术魅力。在古汉语、古诗词特别是古民歌之中,大量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运用谐音双关来隐晦而又贴切地表达反抗压迫、反抗旧礼教、追求爱情的朴素思想,既生动又活泼,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简单的一个丝(思)字就比较隐晦地表达了织妇对情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其遣词造句的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又如,《乐府诗集》之《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这里的“莲子”、“莲心”都是谐音双关,“莲子”谐“怜子”,即爱你,隐喻爱情的纯洁;“莲心”谐“怜心”,即爱怜之心,隐喻怜爱之深透,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语言婉转动人,呈现出成熟的艺术技巧。
(二)可以深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艺术的需要,古汉语通过谐音双关能起到一种隐语的作用。
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中“背”即暗示韩信将起兵造反。如果不知道这个“背”字是双关语,就不能深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又如,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人在表达爱情时,往往不明说,而是通过双关语的手法隐晦地表达。如李李商隐的诗歌《无题》就属于这种情况,通过春蚕吐丝(“丝”与“思”谐音双关。
7. 关于月的诗句,50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
8. 关于月的诗句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 关于月的诗句
1.《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山居秋螟》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5.《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6.《新月》唐.徐寅
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嫦娥一只眉先扫,
织女三分镜未光。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7.《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秋月》唐.白居易
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
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落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
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
9.《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唐.李益
天河夜未央,漫漫复苍苍。重君远行至,及此明月光。
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客心定何似,馀欢方自长。
10.《望汉月》宋.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塞上听吹笛中运用双关的诗句是